• 沒有找到結果。

的重要內容和傳承 《壇經》〈真福寺本〉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的重要內容和傳承 《壇經》〈真福寺本〉"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壇經》〈真福寺本〉

的重要內容和傳承

/ 林崇安

一、前言

今日的《壇經》有多種版本的出現,

使我們可以經由不同版本的比對,掌握

《壇經》的內容和演變的過程。現存的

《壇經》有九種基本版本:「敦煌系本」

有〈英博本〉、〈敦博本〉和〈旅博本〉

三種;「惠昕系本」有〈真福寺本〉、〈興 聖寺本〉、〈天寧寺本〉、〈大乘寺本〉四 種;「契嵩系本」有〈德異本〉和〈宗寶 本〉二種。〈英博本〉又稱〈斯坦因本〉、

〈敦斯本〉。〈德異本〉和〈曹溪原本〉

可視為同文異版。本文針對惠昕系的〈真 福寺本〉做一考察,並與「敦煌系本」

比對,分析其同異之處以及形成的原因,

此中涉及傳承的因素。以往研究〈真福 寺本〉的人很少,其實此中保留了一些 重要的資訊,值得仔細探討。

二、品目結構

乾德五年(967),惠昕將一卷的《壇 經》分為二卷十一門,此〈惠昕本〉今 日已佚,幸好傳抄到日本後,保留了略 有差異的四本:1.〈真福寺本〉(1012)是 發現於名古屋的真福寺。2.〈興聖寺本〉

(1031 晁迴題字,1153 晁子健刊刻)是發 現於京都的興聖寺。3.〈大乘寺本〉(1116) 是發現於石川縣的大乘寺。4.〈天寧寺 本〉(1116)是發現於天寧寺。以上四本的 內容是大同小異。〈真福寺本〉的十一門 是:一、韶州刺史韋璩等眾請說法門,

二、大師自說悟法傳衣門,三、為時眾 說定慧門,四、教授坐禪門,五、說傳 香懺悔發願門,六、說一體三身佛相門,

七、說摩訶般若波羅蜜門,八、現西方 相狀門(武帝問功德附),九、諸宗難問 門,十、南北二宗見性門,十一、教示 十僧傳法門(示寂年月附)。上卷有六門,

下卷有五門。〈真福寺本〉的內容結構和 次第,大致相同於敦煌系本,只是後者 是一卷、沒有分門,且字數較少。

三、〈真福寺本〉的內文特色

將〈真福寺本〉和「敦煌系本」比 對後,可以發現一些顯著的差別和特色 如下:

(一)〈真福寺本〉中惠能自稱某甲 惠能自稱某甲的例子:

「善知識!且聽某甲行由,得法事意。

某甲嚴父,本貫范陽」

「某甲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讀《金 剛經》。某甲一聞,心便開悟。」

「大師更欲共某甲久語,且見徒眾總在 身邊,乃令某甲隨眾作務。」

「童子便引某甲至南廊,偈前禮拜。某 甲為不識字,請一上人為讀。某甲得聞,

願生佛會。」

「善知識!某甲一會在此,皆共有緣,

今各胡跪。」

「今既懺悔已,一時逐某甲道,與善知 識發四弘誓願。」

「善知識!各各至心,某甲與說一體三 身自性佛。」

「善知識!今聞某甲說空,便即著空。」

「使君善聽!某甲與說。世尊在舍衛城 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

在所有版本中,只有惠昕系的〈真福寺 本〉、〈大乘寺本〉和〈天寧寺本〉出現「某 甲」的用語,這應是來自後期抄者的改動。

(二)惠能的〈得法偈〉

1.〈真福寺本〉記述著一偈:

「某甲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 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 惠昕系本和契嵩系本的〈得法偈〉

都是這一偈。

2.敦煌系本記述著二偈:

「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又偈曰:『心 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

何處染塵埃?』」

惠能的〈得法偈〉出現了一偈和二 偈的不同,這是由於六祖晚年的許多弟 子都有壇經的抄本:

1.敦煌系本記述著:

大師言:「十弟子!已後傳法,遞相教授 一卷《壇經》,不失本宗。…」拾僧得教 授已,寫為《壇經》,遞代流行。

2.惠昕系本記述著:

師教十僧已,報言:「於後傳法,遞相教 授《壇經》,即不失宗旨。…」教示十僧:

「汝等抄取,代代流行。」

可知六祖的許多弟子都有壇經的抄 本並往下傳。此中敦煌系本和惠昕系本 的傳承弟子略有不同:

1.敦煌系本是傳自道際,書末記述著:

「此《壇經》,法海上座集。上座無常,

付同學道際。道際無常,付門人悟真。

悟真在嶺南溪漕山法興寺,見今傳受此 法。」

敦煌系傳承:法海→道際→悟真→

法興寺弟子→繼續下傳。

2.惠昕系本是傳自志道,書末記述著:

「洎乎法海上座無常,以此《壇經》付 囑志道,志道付彼岸,彼岸付悟真,悟 真付圓會。遞代相傳付囑。」

惠昕系傳承:法海→志道→彼岸→

(2)

2 悟真→圓會→繼續下傳。

上述二種傳承表面看來相近,其實 所傳的抄本並不相同。法海、道際、志 道都是同學,都親近六祖並且各有壇經 抄本。六祖中年(677),法海傳出的抄 本(稱做《法寶記》)中的〈得法偈〉是 一偈。由於六祖傳法三十多年中,常會 提到「悟法傳衣」,因而晚年也傳出另二 偈,所以除了法海的主要紀錄外,另有 補充資料或偈頌被弟子們記下來。如此 道際和志道的手抄本就有小差異,這二 種抄本雖都傳到悟真,但悟真分別再傳 給法興寺弟子及圓會,這二人的抄本保 持原有的差異,下傳後形成敦煌系本和 惠昕系本的不同。此中,惠能的〈得法 偈〉,志道保留著六祖中年的一偈,道際 保留了六祖晚年的二偈,如此出現了上 述〈得法偈〉的不同。

(三)〈真福寺本〉「悟法傳衣」中比敦 煌系本多出的部份

〈真福寺本〉「悟法傳衣」中記述 著:

1.某甲啟和尚言:「弟子自心常生智慧,

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 作何務?」五祖言:「這獦獠根性大利。

〔汝〕更勿言,且去後院。」

2.五祖一日忽見某甲言:「吾思汝之明見,

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言,汝知之不?」

某甲言:「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 前,令眾人不覺。」

3.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

某甲一聞,即識大意,即言:「某甲亦 有一偈,望別駕書安壁上。」別駕言:

「獦獠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某甲 啟別駕言:「若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 初學。俗諺云:下下人有上上智,上 上人〔有〕勿意智。〔若輕人〕,即有 無量無邊〔罪〕。」張日用言:「汝但 誦偈,吾為汝書安西壁上。汝若得法,

先須度吾,勿忘此言。」

4.某甲啟言:「和尚!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 足,何期自性無動無搖,能生萬法?」

五祖知悟本性,乃報某甲言:「不識本 心,學法無益。言下識自本心,見自 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

5.某甲言:「某甲是南中人,久不知此山 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 須憂,吾自送汝。」

6.有一隻船子,五祖令某甲上船,五祖 把櫓自搖。某甲言:「請和尚坐,弟子 合搖櫓。」五祖言:「只合吾渡汝,不 可汝却度吾,無有是處。」某甲言:「弟 子迷時,和尚須度。今既已悟,過江 搖櫓,合是弟子度。度名雖一,用處 不同。某甲生在邊方,語又不正,蒙師 教旨付〔法〕,今已得悟,即合自性自 度。」五祖言:「如是如是,但依此見,

迤後佛法大行矣。汝去後一年,吾即 前逝。」

7.「某甲後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 於四會縣避難。經五年,常在獵中。

雖在獵中,每與獵人說法。」

以上是〈真福寺本〉「悟法傳衣」中 多出的部份,為何比敦煌系本多出?理 由仍是上述:六祖傳法三十多年,常會 提到或補充自己早期「悟法傳衣」的故 事,這些故事被志道增補於法海的舊資 料而保留下來,道際則沒有增補。同樣 的,六祖晚期的零星開示或偈頌,也被 弟子們分別記下來。

(四)〈真福寺本〉「教示十僧」中比敦 煌系本少的段落

〈真福寺本〉「教示十僧」中,沒有 下列敦煌系本的〈傳法偈〉六偈:

1.第二祖惠可和尚頌曰:

本來緣有地,從地種花生,當本元無 地,花從何處生?

第三祖僧璨和尚頌曰:

花種雖因地,地上種花生,花種無生 性,於地亦無生。

第四祖道信和尚頌曰:

花種有生性,因地種花生,先緣不和 合,一切盡無生。

第五祖弘忍和尚頌曰:

有情來下種,無情花即生,無情又無 種,心地亦無生。

2.能大師言:「汝等聽吾作二頌,取達摩 和尚頌意。汝迷人依此頌修行,必當 見性。」第一頌曰:

心地邪花放,五葉逐根隨,共造無明 葉,見被葉風吹。

第二頌曰:

心地正花放,五葉逐根隨,共修般若 惠,當來佛菩提。

以上六祖「教示十僧」中敦煌系本 比惠昕系本多出的〈傳法偈〉六偈,以 及前述六祖的〈得法偈〉二偈,都是來 自道際的紀錄而保留下來。

(五)西天祖師的傳承 1.〈敦煌本〉記述著:

六祖言:「初傳受七佛,釋迦牟尼佛第 七,大迦葉第八,阿難第九,末田地 第十,商那和修第十一,優婆鞠多第 十二,提多迦第十三,佛陀難提第十 四,佛陀密多第十五,脅比丘第十六,

富那奢第十七,馬鳴第十八,毘羅長 者第十九,龍樹第二十,迦那提婆第 二十一,羅睺羅第二十二,僧迦那提 第二十三,僧迦〔耶舍〕第二十四,

鳩摩羅馱第二十五,闍耶多第二十六,

婆修盤多第二十七,摩拏羅第二十八,

鶴勒那第二十九,師子比丘第三十,

舍那婆斯第三十一,優婆堀第三十二,

僧迦羅第三十三,須婆蜜多第三十四,

南天竺國王子第三子菩提達摩第三十 五,唐國僧惠可第三十六,僧璨第三 十七,道信第三十八,弘忍第三十九,

惠能自身當今受法第四十。」

2.〈真福寺本〉記述著:

師曰:「初六佛、釋迦第七、迦葉、阿 難、末田地、商那和修、優波掬多、

提多迦、佛陁難提、伏馱蜜多、脇尊 者、富那夜奢、馬〔鳴〕、毗羅尊者、

龍樹、迦那提多、羅睺羅多、僧伽那 多、僧伽〔耶舍〕、〔鳩〕摩羅馱、闍

(3)

3 那多、波修槃頭、摩拏羅、鶴勒那、

師子比丘、舍那婆斯、優波掘多、婆 須蜜多、僧伽羅叉、菩提達磨、北齊 慧可、唐僧璨、唐道信、唐弘忍、吾 今惠能。」

比對:敦煌系本是僧迦羅第三十三,

須婆蜜多第三十四,而〈真福寺本〉是 婆須蜜多、僧伽羅叉。先後互換而已,

其他都相同,保留著西天祖師的舊記錄,

完全不同於經由契嵩改正的契嵩系本的 記載。

(六)《法寶記》和《壇經》的名稱 關於《法寶記》和《壇經》這一名 稱的變化,從惠昕系本可以看出端倪。

1.〈真福寺本〉記述著:

法海上座問曰:「和尚去後,衣法當付 何人?」師言:「吾於大梵寺說法,直 至今日,抄錄流行,名《法寶記》,汝 等守護,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真 正法。」

2.〈興聖寺本〉記述著:

法海上座問曰:「和尚去後,衣法當付 何人?」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直 至今日,抄錄流行,名《法寶壇經記》, 汝等守護,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 真正法。」

3.〈大乘寺本〉和〈天寧寺本〉記述著:

法海上座問曰:「和尚去後,衣法當付 何人?」師言:「吾於大梵寺說法,直 至今日,抄錄流行,名《法寶壇經》, 汝等守護,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 真正法。」

比對:在惠昕系的〈真福寺本〉中,

六祖稱自己所說的是《法寶記》。但在惠 昕系的〈興聖寺本〉(1031 晁迴題字)改 為《法寶壇經記》,惠昕系的〈大乘寺本〉

(1116) 和〈天寧寺本〉(1116)改為《法寶 壇經》。可看出惠昕系本的名稱變化:

法寶記→法寶壇經記→法寶壇經。

4.敦煌系本記述著:

上座法海向前言:「大師!大師去後,

衣法當付何人?」大師言:「法即付了,

汝不須問。」

此處敦煌系本沒提到《法寶記》或

《壇經》,但是敦煌系本的內文都將六祖 所說的法,稱為《壇經》:

a 刺史遂令門人僧法海集記,流行後代,

與學道者,承此宗旨,遞相傳授,有所 依約,以為稟承,說此《壇經》。 b 若論宗旨,傳授《壇經》,以此為依約;

若不得《壇經》,即無稟受。須知法處、

年月日、姓名,遞相付囑。無《壇經》

稟承,非南宗弟子也。

c 大師言:十弟子!已後傳法,遞相教 授一卷《壇經》,不失本宗。不稟受《壇 經》,非我宗旨。如今得了,遞代流行。

得遇《壇經》者,如見吾親授。拾僧得 教授已,寫為《壇經》,遞代流行,得 者必當見性。

敦煌系本內文中只用《壇經》一詞,

可以說是特別強調為「經」。

四、〈真福寺本〉保留《法寶記》名稱的

重要意義

依據佛教的規矩,除了佛陀外,佛 法的論述者都不會稱自己的論述為「經」, 只有弟子們會對之尊稱為經,但這是非 常少的個案。例如,印度的功德光大律 師,造了一部匯集四部毗奈耶內容精華 的《律海藏》,人們尊稱為《律經》。惠 能不會自稱其論述為《壇經》,所以〈真 福寺本〉出現的《法寶記》的名稱是合 理的,另外的證據如下:歐陽修主編的

《新唐書》(志第四十九,藝文三)錄有:

「僧法海《六祖法寶記》一卷」。1056 年,郎簡寫的《六祖法寶記敘》說:

「《法寶記》蓋六祖之所說其法也。…會 沙門契嵩作《壇經贊》,因謂嵩師曰:若 能正之,吾為出財,模印以廣其傳。更 二載,嵩果得曹溪古本校之,勒成三卷。」

可知契嵩所得的曹溪古本是《六祖 法寶記》,所以郎簡為之作《六祖法寶記 敘》。以上說明了早期確實有《六祖法寶 記》的流傳。

五、結語

本文針對惠昕系《壇經》的〈真福 寺本〉進行考察,並和「敦煌系本」比 對同異之處,以及傳承的差異。文中並 指出,〈真福寺本〉保留有《法寶記》這 一名稱,值得重視。六祖中年(677)的 開示,經由法海的紀錄傳出《六祖法寶 記》一卷。六祖傳法三十多年中,常會 提到或被問到自己最初「悟法傳衣」的 情形,晚年也有開示或說偈,這些零星 資料也被弟子們個別記下來。六祖入滅

(713)後,道際和志道各自增補了法海 的資料,因而道際和志道的手抄本一開 始就有小差異,下傳後形成了敦煌系本 和惠昕系本的不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契嵩系《壇經》的名稱,都是《六祖大師法 寶壇經》 。契嵩於 1056 年編出的《壇經》稱作〈契 嵩本〉 ;1290 年德異重刊的稱作〈德異本〉 ;1291 年宗寶編校的稱作〈宗寳本〉 ,並附一〈跋〉

此段指出,六祖大師的《壇經》是指導明心見 性的法門,並流傳後代,但是「古本文繁,披覽之 徒,初忻後厭」 ,所以,惠昕將《壇經》分為兩卷十

[r]

52 敦博本《壇經》第 31 折 3 之 3,另見黃連忠, 《敦博本六祖壇經校釋》 ,頁 120。. 54

也可從中迅速選擇某一項目來閱讀或進 行探究。現存的《六祖壇經》的版本有 三系:敦煌系、惠昕系以及契嵩系,敦 煌系諸本沒有分品目,惠昕系諸本分成

[r]

Kalu Rinpoche, 1905-1989)是藏傳噶舉派著名的仁波 切,亦是第十六世大寶法王主要上師之一,更是香巴噶舉傳承的復興者。傳

原先可說由蘇我氏「獨佔」的佛教信仰,於乙巳之變 ( 645) 中蘇我氏嫡系 遭滅族後,帶來了改變的契機。其後繼位的孝德天皇 ( 645~654在位) 與發動乙 巳之變的天智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