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設計理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設計理念"

Copied!
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03

實 踐 篇

學 與 教 資 源 示 例 四 從

廣 州 的 宗 教 建 築 看 宗

(2)

204

1 宗教是人類生活重要的一環。自古以來,於中國歷史流傳的宗教可 分兩類:一為中國本土發展的道教及民間俗信,一為外地傳入的宗 教如佛教、伊斯蘭教及基督宗教。長期以來,中國對形形色色的宗 教均抱兼收並蓄、寬容尊重的態度,遂使各宗教在華得以廣泛傳播。

中國自唐、宋發展海上貿易以來,中西交通頻繁,廣州為重要的對 外窗口,延至清代南京條約簽訂前,一口通商,廣州於中西交通的 地位更為重要及明顯。細察來華傳播的外來宗教,大多先傳入廣州,

在此扎根,再向外流佈。因此,廣州現存不少甚具歷史價值的宗教 建築,可為香港學生就新高中課程選修單元(五)宗教傳播與文化 交流,提供了豐富的實地探究學習的材料。

2 本教學設計以「從廣州的宗教建築看外來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為 主題,共選取了以下五個具珍貴歷史價值的宗教建築作實地探究學 習的對象,以拓闊學生的學習視野,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

2.1 聖心大教堂: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最具特色的大教堂 2.2 沙面基督堂:沙面英國租界內的基督教堂

2.3 露德天主教聖母堂:沙面法國租界內的天主教堂 2.4 懷聖寺:中國現存最早的清真寺

2.5 南海神廟:是中國古代東南西北四大海神廟中惟一留存下 來的建築遺蹟

學生透過參觀上述宗教建築,初步接觸外來宗教在廣州不同時期的 發展情況;並從參觀中欣賞、體味歷史建築的特色,及中外文化調 和的概況。

3 本教學設計的學習活動涵括日常課堂及國內考察活動,內容多元 化,部分內容亦適用於初中學生。教師可按教學進度、學生興趣與 能力加以剪裁,靈活運用,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設計理念

(3)

205

4 教學設計共有四個學習重點:

4.1 學習重點一:讓學生參觀聖心大教堂、露德天主教聖母堂及沙 面基督堂,從實地考察了解基督宗教在華的發展歷史及各堂的 建築特色,並透過反思活動認識清代基督宗教傳播的特色。

4.2 學習重點二:讓學生從參觀懷聖寺,並透過多元的探究活動(如 訪問廣州市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保延忠或相關人物)及研習有 關文獻,了解懷聖寺的建築特色、伊斯蘭教在華的承傳、宗教 文化傳統及與中國文化的交流。

3.3 學習重點三:讓學生從參觀南海神廟,了解中國傳統宗教(道 教)的文化特色與發展,並透過反思活動了解道教的承傳。

4.4 學習重點四:讓學生綜合實地考察廣州的宗教建築及多元學習 所得,探究外來宗教的發展與中國文化調和、交融的關係。

5 本教學設計重點透過實地參觀及考察,培養學生觀察、發問、整理、

綜合、分析、比較一手資料的能力;並配合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包

括:擬訂探究計劃、製作電腦簡報、口頭匯報、資料研習及論文寫

作,訓練學生研習歷史、溝通及明辨性思考等共通能力。教師可因

應學生的水平及能力,調節習作的份量、要求及佔分比重,以照顧

學習差異。

(4)

206

教學設計內容大綱

主題 從廣州的宗教建築看外來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

課題

高中:

選修部分單元(五)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 課題:伊斯蘭教、基督宗教、道教

初中:

課題(中三級乙部) :宗教概說

學習 重點

1 從聖心大教堂、露德天主教聖母堂及沙面基督堂看清代 基督宗教傳播的特色

2 從懷聖寺看伊斯蘭教的傳播特色、伊斯蘭教宗教文化傳 統與中國文化的融合

3 從南海神廟看中國傳統宗教(道教)的文化特色與發展 4 從實地考察廣州的宗教建築及多元學習所得,探究外來

宗教的發展與中國文化調和、交融的關係

(5)

207

教學設計說明

【學習重點一:從聖心大教堂、露德天主教聖母堂及沙面基督堂 看清代基督宗教傳播的特色】

1.目的:

1.1 讓學生透過參觀廣州的聖心大教堂,對清代基督宗教傳播的 歷史及其宗教建築有初步認識;學習從參觀中欣賞、體味歷 史建築特色、重點記錄及整理資料的方法。

1.2 讓學生透過參觀廣州的露德天主教聖母堂及沙面基督堂,對 清代基督宗教傳播的歷史及其宗教建築有所認識;學習從參 觀中欣賞、體味歷史建築特色、重點記錄及整理資料的方法。

2.參觀地點:

2.1 廣州的聖心大教堂(廣州市一德路)

2.2 露德天主教聖母堂(廣州市沙面大街 14 號)

2.3 沙面基督堂(廣州市沙面南街 40 號)

3.參觀重點:教堂外觀與內堂建置的特色 4.習作安排: (附錄 4.1)

4.1 工作紙一(60 分) :完成「石室探索」工作紙。運用歷史探 究方法,由外而內了解聖心大教堂的發展歷史、建築特色,

並記錄相關文物。

4.2 工作紙二(40 分) :完成「從沙面基督宗教建築看外來宗教

(6)

208

在華的傳播」工作紙。運用歷史探究方法,從露德天主教聖 母堂及基督堂了解基督宗教發展歷史、建築特色,並記錄相 關文物;然後再與聖心大教堂作比較,進一步認識其建築特 色及歷史意義。

5. 使用建議及注意事項:

5.1 教師可因應學生的水平及能力,調節習作的份量、要求及佔 分比重。

(7)

209

教學設計說明

【學習重點二:從懷聖寺看伊斯蘭教的傳播特色及 伊斯蘭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交融】

1.目的:

1.1 讓學生透過參觀廣州懷聖寺認識伊斯蘭教的傳播特色、宗 教文化及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交流。

1.2 讓學生學習從參觀中記錄重點、整理資料及建構知識。

1.3 透過採訪活動讓學生深入認識伊斯蘭教傳入對廣州社會及 文化的影響。

1.4 訓練學生溝通及觀察的能力,懂得採訪、搜集、應用及掌 握整理一手資料的技巧。

2.參觀地點:

2.1 懷聖寺(光塔路 56 號)

2.2 懷聖寺附近的地區(蕃坊舊址)

3.參觀重點:

3.1 從懷聖寺內的佈局與裝置認識伊斯蘭教文化的特色,並探索 伊斯蘭文化與中國文化交融的表現。

3.2 透過考察懷聖寺附近的地區(蕃坊舊址) ,採多元化探究形

式,如採訪活動(伊斯蘭教務負責人/穆斯林) 、觀察及統

計街道名稱、店鋪性質、銷售貨物、店鋪顧客等途徑,搜集

資料,了解伊斯蘭教的傳播特色及其傳入對廣州社會及文化

(8)

210

的影響。

4.習作安排: (附錄 4.2)

4.1 工作紙三(50 分) :填寫「懷聖寺睇真 D」工作紙,加深認 識寺內的建築特色,探討伊斯蘭教文化與中國文化共融的表 現。

4.2 工作紙四(10 分) :5 至 6 人一組,以「從懷聖寺附近地區 認識伊斯蘭教傳入對廣州社會及文化的影響」為題,於考察 前擬訂有關探究計劃書。

4.3 工作紙五(90 分) :製作【廣州懷聖寺】電腦簡報,並於課 堂作口頭匯報,讓各組同學展示實地參觀及探究學習的成 果。

5. 使用建議及注意事項:

5.1 教師可因應學生的水平及能力,調節工作紙的份量、要求及 佔分比重。尤其工作紙四及工作紙五。

5.2 學生能力較高的:建議完成所有工作紙。學生能力稍遜或一

般的,建議略去工作紙四,並將工作紙五的內容調適。

(9)

211

教學設計說明

【學習重點三:從南海神廟看中國傳統宗教(道教)

的文化特色與發展】

1.目的:

1.1 讓學生透過參觀廣州南海神廟認識中國傳統宗教文化與特色。

1.2 讓學生從考察南海神廟的地理位置了解神廟的由來與發展。

1.3 讓學生從南海神廟整體的佈局與裝置探索中國傳統宗教與外 來文化交融的表現。

1.4 讓學生學習從參觀中記錄重點、整理資料及建構知識。

2.參觀地點:

2.1 南海神廟(廣州黃埔區廟頭村)

3.參觀重點:

3.1 從南海神廟內佈局及裝置認識中國傳統宗教的文化。

3.2 從南海神廟整體的佈局與敬崇對象探究中國傳統宗教與外來 文化交融的表現。

3.3 從考察南海神廟的地理位置了解神廟的由來與發展。

4.習作安排: (附錄 4.3)

4.1 工作紙六(50 分) :填寫「南海神廟知多少?」工作紙,加深 認識南海神廟的發展歷史。

4.2 工作紙七(50 分) :完成「南海神廟的發展史為例,探討道教 兼收並蓄的共融精神與弘揚教務的關係。」評論題。(字數 400-500 為限)

5. 使用建議及注意事項:

5.1 教師可因應學生的水平及能力,調節工作紙七的字數。

(10)

212

教學設計說明

【學習重點四:從實地考察廣州的宗教建築,

探究外來宗教的發展與中國文化調和、交融的關係】

1.目的:

1.1 讓學生總結考察廣州宗教建築的學習成果。

1.2 讓學生進一步搜集資料,延展自學探究精神,鞏固知識基礎。

1.3 訓練學生掌握整理一手及二手資料的技巧,並分析、歸納、

綜合及評價不同史料的能力。

1.4 讓學生透過完成課業,反思學習所得,建構知識。

2.習作安排:(附錄 4.4)

2.1 工作紙八(50 分) :撰寫信函

有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和諧,故對各種外來宗教均 能兼容並包,為外來宗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又有學 者說外來宗教具很強的變通性與開放性,在發展過程中能 主動適應中國傳統文化,使其能成功於中國生根和發展。

試撰寫信函一封給你的好友或師長,以伊斯蘭教及基督宗教在華傳播 為例,結合實地考察所見、訪問所得、課堂學習所知及搜集的延伸資 料,談談你較認同哪一種說法?(字數 600- 800 為限)

3. 使用建議及注意事項:

3.1 教師可因應學生的水平及能力,調節工作紙的字數。

(11)

213

從廣州的宗教建築看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 學習重點一:從聖心大教堂、露德天主教聖母堂

及沙面基督堂看清代基督宗教傳播的特色

【工作紙一】石室探索

聖心大教堂(Sacred Heart Cathedral)坐落於廣州 市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最 具特色的一間大教堂,始建於 1863 年(同治二 年),至 1888 年(光緒十四年)落成,歷時 25 年,

耗費 40 萬法郎。教堂坐北向南,總建築面積為 2754 平方米,東西寬 35 米,南北長 78.69 米,由地面 到塔尖高 58.5 米。聖心大教堂建成 140 多年來,

共歷三次大維修,首兩次分別是 1920 年代及 1980 年代。1997 年教堂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 位,並於 2004 年開展第三次大型維修工程,至 2006 年秋季完工後再重新開放。

同學們,試採用步移歷史探索法,細察聖心大教堂的外觀及內部結構,回 答以下各項,以對教堂有更深入的認識。

【聖心大教堂興建背景】

1 聖心大教堂興建於何年?你可從建築物的哪裡找到印證?以下照片顯 示了「ROMA」(羅馬)及「JERUSALEM」(耶路撒冷)的英文名,

這有什麼意思?(6 分)

教堂建於

1863

年,在教堂正面底層東側的角石可見。石上刻有「耶路 撒冷

1863

」,西側的角石上刻有「羅馬

1863

」,取義天主教創立於東方 之耶路撒冷,而興起於西方之羅馬。當年,並分別取自耶路撒冷及羅馬 之泥塊各一公斤作為奠基之用,

1863

則表示石室聖心的奠基年份。

(12)

214

2

大教堂的原址本是什麼地方?清朝立國以來對外來宗教嚴加禁止,試 從當時中國的政情發展,想想法國為何能夠於 1863 年在廣州市中心興 建大教堂。(10 分)

原址本為兩廣總督葉名琛部堂衙門,是兩廣最高權力機關。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

)

後,英法兩國根據《北京條約》第四條「傳 教士可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天主教堂」的條款內容,傳教士紛紛到中 國,並修築教堂以便傳教,羅馬教皇派法國普行勸善會傳教士明稽章 來廣州,委託為粵桂監牧區首任宗座監牧

相當於主教,明稽章看中 了珠江邊的這塊寶地。

1861

1

25

日,由恭親王奕訢與法國政府 簽署附加協議,正式確認廣州聖心大教堂的建立。

【聖心大教堂建造特色】

聖心大教堂的興建是仿巴黎聖母院的結構而設計,巴黎聖母院是當時盛行 於歐洲哥特式建築的代表。細看以下巴黎聖母院的圖片,可見哥特式建築 風格的主要特色:

 採用垂直綫條和高聳尖拱、尖塔裝飾,予人有強烈的上升感覺。

 花式窗櫺,採用彩色玻璃和高浮雕技術,使建築顯得輕巧玲瓏,

光彩奪目。

(13)

215

3. 試從聖心大教堂的外觀及內部結構找出證據,印證她具備哥特式的建 築風格。(15 分)

教堂外觀:

聖心大教堂正面是一對巍峨高聳的雙尖石塔(空心八角形錐體),

呈現瘦高的骨架,從下向上,給人向天空無限延伸的感覺。

底層開三個尖形拱門,中央大門最大,左右門對稱門前呈後退八字 形,上面凹入,稱為透視門。

二層當中是一用石頭雕刻鏤空的圓形玫瑰窗。三層為鐘樓,一對八 角形的尖形塔頂高峻陡峭,西側石塔裝置機械時鐘,東塔裝法式命 名為「瑪利亞」等聖名的銅鐘四具。

正面大門合掌式的花窗欞、玫瑰窗、東西兩側的外牆建有飛拱和 飛扶壁,凌空斜撐。

教堂內部結構:

堂內以二排縱向束柱把空間分為中廳和側廊,採用尖形肋骨十字 拱頂,合掌式的花窗欞分佈四周牆壁。

教堂的門窗均以紅、黃、藍、綠等七彩玻璃鑲嵌,避免室外強光 射入,又使室內光線終年保持着柔和,形成祥和、肅穆的宗教氣 氛。

4. 細看聖心大教堂的建築風格,可有揉合東方色彩?(5 分)

束柱的柱頭以變形的麥穗作裝飾;

 出水口為中國傅統風格的石獅式樣。

5. 為什麼聖心大教堂稱之為「石室」或「石室耶穌聖心堂」、「石室天主 教堂」?試從建築物的結構加以印證。(5 分)

由於教堂全部牆壁、柱子,都是用花崗石砌造,故廣州人稱它為「石 室」。

(14)

216

【參觀聖心大教堂後的靜思】

參觀聖心大教堂後,試靜靜地安座在堂內的長條椅上,面向祭壇,回顧剛 才參觀所見所聞,並細心地環觀堂內的一切:束柱、裝置、佈局、擺置……

默默感受一下,然後靜思以下兩項:

6. 為什麼聖心大教堂由興建至落成要歷時 25 載?(最少寫出兩個理由支 持你的看法)

石室是由法國工程師設計的。

石塊是從香港九龍採鑿,用船航載運到廣州的,採鑿及運送需時。

7. 從聖心大教堂建構的規劃及選址,想想當時的法國教會/教士在中國 傳教事業有甚麼期望?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咸豐十年十二月

(1861

1

)

,舊督署空地租給 了法國普行善會,作為建立教堂、學校、醫院和育嬰堂之用,由此可 見法國欲以此作傳教基地,並透過發展教育及福利時務,廣傳福音。

(15)

217

【工作紙二】從沙面基督宗教建築看外來宗教在華的傳播

【參觀露德天主教聖母堂後的靜思】

露德天主教聖母堂創建於光緒十六年(1890 年),佔地面積 839.75 平 方米。因該堂花園南連聖母山,安放露德聖母像而得名。該堂為燈塔式的 哥特式建築,象徵教會如同輪船航行在大海上,燈塔上的燈照亮著我們的 行程。堂內所有門窗都鑲嵌著七彩玻璃,可同時容納一百多人參加宗教活 動。 1966 年文化大革命時期曾教堂曾關閉。改革開放後,教堂經簡單修 葺,於 1982 年 12 月 8 日舉行復堂典禮。1996 年,天主教露德聖母堂與沙 面島上的其他古建築一起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觀露德天主教聖母堂後,試靜靜地安座在堂內的長條椅上,面向祭壇,

回顧剛才參觀聖心大教堂所見所聞,並細心地環觀堂內的一切:束柱、裝 置、佈局、擺置……默默感受一下,然後靜思以下問題:

1. 露德天主教聖母堂何時落成?這座宗教建築有何歷史意義?(5 分)

露德天主教聖母堂創建於光緒十六年(

1890

年),因二次鴉片戰爭

(1856

)

後,英法兩國根據《北京條約》第四條「傳教士可在各省租買田地 建造天主教堂」的規定,法國教會先後於各地興建教堂,且中國自《北 京條約》後,多口通商,再配合國情的發展,中國與外國政治、經貿、

文化交往日趨頻繁,僑居於廣州的法國使節日多,為方便他們過宗教 生活,遂建這座教堂。

(16)

218

2. 從露德天主教聖母堂建構的規劃及選址,想想當時法國教會興建這個 教堂用意?(5 分)

法國教會興築露德天主教聖母堂,只欲供駐粵法領使或僑居租界使節 崇拜,故選址沙面的法國租界內,最為方便,由於服務對象範圍較小,

規模不用太大。

3. 試從選址、規模、結構、裝飾、服務對象等方面,比較這座教堂與聖 心大教堂有什麼相同與相異之處。(10 分)

相同之處:

兩者均是典型的法國哥特式建築,給人宏偉壯觀的感覺。

相異之處:

若從佔地面積比較,聖心大教堂是全中國最大的天主教堂,露德聖母 堂明顯較小;

若從外觀比較,露德聖母堂亦較簡潔,沒有繁瑣的裝飾線條、雕像、

神龕等。

4. 細想露德天主教聖母堂及聖心大教堂同為法國在華興建的教堂,為何 有以上的差別?(最少寫出兩項理由,支持你的看法)(5 分)

因法國興築聖心大教堂的經費龐大,故投資於天主教堂露德聖母 堂相對減少。

因天主教堂露德聖母堂只供駐粵法領使或僑居租界使節崇拜,服 務對象範圍較小,規模不用太大。聖心大教堂作法國在華傳教的 基地,故建置十分宏偉。

(17)

219

【參觀沙面基督堂的思考】

沙面基督堂由英國聖公會於 1864 年興建的教堂,位於沙面廣州英租 界西端,由英籍牧師主持,用英語禮拜,專供外僑禮拜。第二次世界大戰 以後中國政府收回租界,教務隨中國政局變遷而幾經停止,直至 1991 年 才恢復宗教活動。

參觀沙面基督堂後,請靜思以下問題:

5. 英國為何能於 1864 年在沙面興建這座專供外僑禮拜的教堂?試根據 當時中英的國際關係分析。(5 分)

1859

年,中國經歷英法聯軍,國勢日弱,英國提出闢沙面作為租界,

兩廣總督被迫遷走原在這個沙洲上的居民,拆毀了炮臺,並與英國領 事洛巴特簽訂了《沙面租界協定》,規定沙面作為租界,給予英國、法 國兩國,英國佔地

44

英畝,法國

11

英畝,每畝年繳地租

1500

製錢,

而中國政府必須放棄對沙面的一切權利。自此,沙面成為西方列強駐 於中國的一個據點。由於沙面五分之四的領地屬於英國租界,英政府 遂於此建領事館、基督教堂和公共設施,方便英僑民於此生活。

(18)

220

6. 試從外觀、結構、堂內裝飾、服務對象等方面,比較沙面基督堂與露 德天主教聖母堂相同及相異之處,以進一步加深對基督教及天主教宗 教特色的認識。

相同之處:(10 分)

兩堂面積及規模都較小,因兩者只供僑民崇拜,服務對象較少

相異之處:

沙面基督堂(基督教) 堂露德聖母堂(天主教)

外觀 傳統歐陸基督會會堂建築 典型的法國哥特式建築

堂內裝置 只有十字架,較簡明,沒

有聖像 有豐富聖像

(19)

221

從廣州的宗教建築看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

學習重點二:從懷聖寺看伊斯蘭教的傳播特色及伊斯蘭教與 中國傳統文化的交融

【工作紙三】懷聖寺睇真 D

懷聖寺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興建的清真寺,又稱光塔寺。現位於 廣州光塔路 56 號,為中國國家級保護文物。懷聖寺與揚州仙鶴寺、泉州 麒麟寺、杭州鳳凰寺合稱中國伊斯蘭教四大古寺。

試結合提供的資料,並採取步移歷史探索法,細察懷聖寺的外觀及內部結 構,找出以下各項的答案。

【懷聖寺建造背景】

「唐高祖武德年間(618 至 626 年),伊斯蘭教 創始人穆罕默德派門徒四人來華傳教,其中的艾 比˙宛葛素於唐貞觀初年經海上絲綢之路在廣州 登陸,開始在中國傳教。貞觀元年(627 年),

艾比˙宛葛素和僑居廣州的阿拉伯人捐資修建了 這座清真寺,為紀念穆罕默德,故取名「懷聖」。

懷聖寺於元朝至正三年(1343 年)被焚,七年 後重建。現存建築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

重建後的規制。1949 年後,懷聖寺進行過三次 較大規模的修葺,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築風格,

可容納 1000 多名教徒同時活動。」

1. 懷聖寺興建於何時?試從建築物找出證據支持。(6 分)

懷聖寺興建於貞觀年間。這可從寺內清康熙

34

年重修的「懷聖光塔寺」

石匾上漢文:「貞觀元年歲次丁亥秋鼎建」/看月樓正樑上相同字樣,

/「光塔」的解說碑記得到印證。

附錄 4.2

(20)

222

2. 懷聖寺座落於哪裡?為何會選址於此?為什麼中國會允許穆斯林於這 裏建寺作宗教活動的場所?(8 分)

懷聖寺今座落於廣州光塔路,這為唐宋時期的蕃坊,當時政府發展市 舶司以增加收入,為方便前來商貿的蕃商,乃允許穆斯林於這裡興建 懷聖寺供他們崇拜。

3. 懷聖寺於伊斯蘭教在華傳播有什麼歷史意義?(5 分)

懷聖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清真寺,能了解伊斯蘭教傳入及發展的事蹟。

【懷聖寺建築特色】

4. 懷聖寺具備下列哪項傳統伊斯蘭教清真寺的特色?它有傳統漢族建築 的特色嗎?仔細觀察懷聖寺的外觀及內部結構,利用下表剔選聖懷寺 具備的建築特色,並記錄其位置:(23 分)

傳統伊斯蘭教清真寺建築特色 在適當

位置加 位置 禮拜殿坐西朝東,禮拜時面向聖地麥加

多為磚砌

無樑、無柱

禮拜大殿

頂部呈穹窿式

殿內沒有任何偶像

殿內西壁有窑龕,前有一個有階梯扶手的講 台

禮拜大殿

(21)

223

寺內、寺外裝飾多以阿拉伯文字、幾何圖紋 和花卉畫紋等組成的抽象圖案為主

寺內有宣禮塔,內有螺旋狀樓梯

光塔 寺內有水房(沐浴室),為潔淨場所

寺內有經室,存放經典的地方

藏經閣

傳統漢族建築特色 在適當位

置加 位置

多為木結構

院落式(庭廊樓檐佈局),有明確的軸線對 稱關係

樑柱是主要建築架構

外殿

內外裝飾有人形和動物形組成的偶像圖案

圍欄及碑 亭

內有牌樓

教崇西域

/

洪慈普世

影壁

亭閣

看月樓

/

亭 磚雕(人物及動物形象)

木刻

5. 懷聖寺可有其他特別的裝置能顯示其與中國文化交融的表現?試列出 兩項。(8 分)

寺院建築為中國宮殿式古典建築風格,寺門南向迎街,朱牆飾有 飛簷門樓。入內過通道為望月樓,系重簷雙層;

整體採用中國傳統的對稱佈局,在主軸線上依次建有三道門、看 月樓、禮拜殿和藏經閣;

懷寺內的圍欄上刻有幾十幅龍、鳳、麒麟等動物圖案,碑亭的腳 柱上也刻有牛、羊、大象等動物圖案

……

平面佈局,中庭寬廣,廊廣、低矮,前有宏偉門樓,唐代建築特 色。

(22)

224

【光塔】

光塔位於懷聖寺的右前方,是該寺最高的建築物。光塔高 35.75 米,磚石 砌築,塔體為圓柱形,實心。塔內不分層,有兩道螺旋梯繞塔心而上塔頂;

塔頂上本來有一隻金雞,用來測定風向,後因 1392 年的一場颶風而吹落,

後來人們又修了葫蘆寶頂;在塔頂上有燈光,可以在晚上為海上航行的船 隻導航。

6. 懷聖寺內的光塔有什麼作用?(4 分)

光塔(或稱邦克樓或喚醒樓)是一宣禮塔,用以供呼喚者登高呼喚教 民做禮拜。

7. 試從塔的外觀、位置及功能推論這個塔何以有「光塔」之名?試列出 兩個理由。(6 分)

塔身光滑,外牆飾以白灰,沒有任何裝飾,給人「光」潔古樸之 感。

光塔於玻珠江古河畔,人們常於夜晚懸燈塔頂,發出「光」量,

為來往船隻起導航作用。

(23)

225

【工作紙四】擬訂探究計劃書 習作指引

探究活動前預備

1. 同學先閱讀《懷聖寺(光塔)與唐代的蕃坊》一文,對懷聖寺附 近街道有初步的認識。

2. 分組:同學可自行組合,五至六人一組。

3. 撰寫「我的計劃書」—探究活動計劃書內容

探究主題:「廣州穆斯林的生活及伊斯蘭教傳入對廣州社會及文化 的影響」

內容詳列以下各項:

 小組成員

 探究的形式/方法/方向

 探究的內容

呈交日期:延展活動前 10 天交老師批閱 探究活動指引

1. 活動目的:認識「廣州穆斯林的生活及伊斯蘭教傳入對廣州社會及 文化的影響」

2. 活動地點:懷聖寺附近地區/街道 3. 活動時限:一小時三十分

4. 活動形式:五至六人一組,分組按計劃書進行 5. 集合及解散地點:懷聖寺正門

6. 探究的方法/形式舉隅:觀察/統計/採訪/問卷調查等

7. 探究內容舉隅:街道名稱、店鋪的性質、銷售的貨物、店鋪顧客/

伊斯蘭教崇拜形式/穆斯林生活習俗等 8. 其他:抓緊時間,緊扣習作主題,搜集資料

(24)

226

【工作紙五】製作「廣州懷聖寺」電腦簡報及口頭匯報

習作指引

各組同學試以「廣州懷聖寺」為題,製作電腦簡報一份,由老師安排 各組到中二或中三級中國歷史科課堂,作口頭匯報,向同學介紹他們 參觀懷聖寺及考察光塔路附近區域的學習成果。

電腦簡報注意事項

1. 主題:廣州懷聖寺內外 2. 內容須涵蓋以下兩項:

‧ 展示懷聖寺的建築特色:伊斯蘭教文化與中國文化交融的表現

‧ 反映懷聖寺附近地區穆斯林的生活及伊斯蘭教傳入對廣州社會 及文化的影響

‧ 匯報前呈交電腦簡報打印稿(內附組員名單、分工表、參考書目及 資料出處)

口頭匯報注意事項

‧ 各組須於 25 分鐘內完成

‧ 分工平均

評估方法

口頭匯報及文字報告的評量準則參照附表

(25)

227

口頭匯報 評核表

題目: 評估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班別: 組別名稱:________________

成員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根據下列的準則評量各組同學的表現,並寫上評語。

評量 向度

評核準則 得分 評語

5 4 3 2 1 0

資料 搜集

資料充足 資料正確無誤

內容 詳略適中,能引起興趣 能針對主題作出分析 能從不同角度分析 能針對主題深入討論 表達

手法

語感明快 有條理、清晰 態度 能客觀分析

能發揮協作精神

總分

50

老師回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228

電腦簡報 評核表

題目: 評估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班別: 組別名稱:________________

成員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根據下列的準則評量各組同學的表現,並寫上評語。

評量 向度

評核準則 得分 評語

5 4 3 2 1 0

引言 能總領整個簡報的內容 內容 切合主題、多元分析

資料準確無誤

文辭達意,結構清晰 圖文並茂

篇幅 詳略適中 表達

手法

標題吸引能突出重點 版面/背景設計能配合內 容,加強展示效果 能配圖表/動畫/合聲效/

其他效果,提升表達成效

總分

40

老師回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229

從廣州的宗教建築看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

學習重點三:從南海神廟看中國傳統宗教(道教)的 文化特色與發展

【工作紙六】南海神廟知多少?

南海神廟座落於廣州黃埔區廟頭村,又稱 波羅廟,是中國古代人民祭海的場所。它 創建於隋開皇十四年(594 年),距今已有 1400 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東南西北四大 海神廟中惟一留存下來的建築遺蹟,也是 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一處重要史蹟。

各位同學,試跟隨導賞員,留心聆聽講 解,並採用步移歷史探索法,細察神廟的文物,解答以下各項。

1. 隋文帝為何於此處興建神廟?(10 分)

自秦統一中國以來,珠三角地區就開始了發展的步伐。這一帶土地肥 沃,物産富饒,百姓生活安定,不像中原戰亂頻繁。自漢朝起,海路就 有所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海上貿易已漸次發達,因而隋文帝下令祭四 海,以示對發展海上貿易的重要。

南海神廟選址於扶胥港口,因其符合三個條件:一是軍港,起防禦外敵 作用;二是神廟附近為古鬥村(即廟頭村前

身),有一定常住人口能到廟中膜拜、供奉和管 理;三是附近須有豐富物質資源,以便給過往 商船足夠補給。時扶胥港的南海神廟的位置正 佔盡地利,故建於此。

2. 廟外的「海不揚波」牌樓有什麼寓意?(5 分)

本來神廟的前面便是渡頭,凡由西方來廣州貿 易的商旅,必定來廟進香,希望保佑風平浪 靜,出入平安,所以神廟大門前的花崗石牌坊 上,橫鐫「海不揚波」四字,寓意出海平安。

(28)

230

3. 有謂歷代帝王「偏愛」南海神,試從廟內文物中找出印證。(5 分)

歷代皇帝派官員到廟中舉行祭典,留下了不少珍貴的碑刻。最著名的 是由韓愈所撰

南海神廟碑

、北宋開寶六年的

新修南海廟碑

、明

洪 武碑

、清康熙

萬里波澄碑

四塊,立於院內,建有碑亭,由神獸背負。

4. 為何南海神屢受歷代帝王所冊封?(10 分)

唐宋時期扶胥港的繁榮步入鼎盛,自此扶胥港的外貿收入,成為充實 國庫的重要財源。由於扶胥港為皇朝帶來豐厚的財政收入,守護商船 的南海神因而被最高統治者欣然冊封,天寶十年

(

西元

751

)

,唐玄 宗冊封南海神為

廣利王

,南海神廟規格即改為宮殿建制。

宋太祖一統南北,把南海神加封為

廣利洪聖王

” (

意即廣收天下之 利;寓意財雄勢大

)

。據陳大震入元後所著《南海志》記載,元代到廣 州貿易的國家有

147

個之多,扶胥鎮一年稅收達仍甚豐富,可見扶胥 鎮到元代仍未衰落。

明朝朱元璋開國,十分崇敬南海神,他認為自己功高蓋世,不願把自 己的冊封跟在前朝封號之後,於洪武三年,立碑取消前代封號,直接 封為「南海神」確立其至高無上的海神地位。

5. 為甚麼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10 分)

「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緣於兩種傳說。

據南宋方信孺《南海百詠》,南朝蕭梁時稱今南印度為波羅國(即 今婆羅門)。據說唐朝波羅國使者到京城朝貢,返程時順道登廟拜 偈南海神,貢使種下從國內帶來兩粒波羅樹種子,卻因流連于廟 中景致,誤了歸船。其人望江悲泣,並舉左手於額前作望海狀,

希望海船回來載他,後來立化海邊。當地人以為此人乃神仙所化,

加以厚葬之餘,還為其漆像加衣冠,受封「司空」,「祀于左廊,

一手上加眉際作遠矚狀」,封為達奚司空。因其來自波羅國,村民 俗稱此塑像為「番鬼望波羅」,神廟因此被稱為「波羅廟」。

據宋仁宗慶歷年間的記載,有謂達奚是天竺高僧達摩的三弟,於 蕭梁年間跟從兄長經海路來華。在扶胥登岸,見到南海神廟雄偉 非常,進廟拜謁。祝融見其身具神通,極力挽留他在廟中協助管 理風雲。他盡忠職守,天天在海邊巡察海上船隻,後立化於海邊。

「波羅」在梵語裏指「彼岸」,「蜜」指到達,「波羅蜜」即「到達 彼岸」。因而也有說商船靠岸時波羅國船員齊聲歡呼,「波羅蜜」,

(29)

231

流傳開來,人們便以為這是外國人對廟名的稱呼,故為方便友邦 人士的理解,亦稱神廟做「波羅廟」。

6. 有謂南海神廟最能體現中國道教兼收並蓄的共融精神。你同意這說法 嗎?(10 分)

達奚司空原本是一個流落異鄉的外國朝貢使,他與南海神廟本沒關 係,現於神廟內「番鬼望波羅」(達奚司空)的塑像,儀門東側有一尊,

大殿內有另一尊,被封為南海神六位護法神之一。皆因廣義的道教觀 念中,舉凡對人、對社會有貢獻的,皆可視為崇拜對象,達奚司空是 中外進行文化交流的見證;南海神廟乃古代帝王祭海之地,扶胥港是 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來華的達奚在中外貿易及文化交往上,與此有 著緊密的聯繫,是以於廣州南海神廟內添了這個

番鬼

神。正是道教 廣納四方文化,兼收並蓄,共融精神的表現。

此外,廟的結構承傳了中國傳統祠廟的模式,內有不少儒者的碑刻也 多添一份融儒的表現。

(30)

232

【工作紙七】「評論題」寫作

各位同學,試細閱下列五項延伸資料,並結合實地考察及相關文 獻,撰寫文章一篇回應下列兩個問題:

(字數400-500為限)

1. 扶胥港於明清時期,因河道淤塞,繁榮不再,其促進海上貿易的作 用已見式微,何故南海神廟香火依然鼎盛,每當廟期善信均由四面 八方前往參拜?

2. 參考南海神廟的發展史及南海神誕日變了波羅誕等資料,探究道教 兼收並蓄的共融精神是否有助道教的推廣?還是因其「雜而多端」,

東拉西拼,致萎縮其教。(寫出最少三項理由,支持你的看法。)

資料一:〈百國千帆來扶胥 碧海萬里不揚波〉

南海神誕日怎變了波羅誕?

我一直感到奇怪,農曆二月十一至十三日明明是南海神的誕日,為 什麽到了民間,就演化為不知何解的波羅誕呢?

今年趕在波羅正誕那天,去了一趟南海神廟。

轉眼間等候進廟的人已排起長隊,很多人一口四會、東莞等珠三角 地區農村口音,可見儘管廟會上兜售的商品不過爾爾,但波羅誕在珠三 角地區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確實不同一般,值得鄰近地區老人家跑老遠的 路,就為了進廟燒一炷香,拜祭掌管海上商路的財神爺。

我隨人流入了廟,爬上山崗上的浴日亭,站在一旁聽老人家的閒聊,

說起四五十年前浴日亭上還能望得見海。還說起扶胥浴日的聞名,說起 蘇東坡的詩。但在場的人對扶胥港曾在中國海上貿易史上所作的輝煌貢 獻,似乎一無所知。

扶胥港的繁榮,確實是太久之前的事情了,當景象不再,建築留下,

不過是沉默的證人,記憶亦會隨人物、事件的離散,而深深沉入史冊,

於是再來覽勝的後人,對關於過往論述的真僞,就無從判斷。

(31)

233

由此推想波羅誕稱謂的形成,似乎豁然開朗了,在廟會興旺的明清 兩朝,扶胥港已經步入衰落,在南海神廟舉行,為商貿服務的祭海行為 亦因此缺乏真實場景的注釋,反而是俚俗而離奇的傳說在民間流傳,民 間總是難免嗜好傳奇,認同通俗易記的稱謂。南海神的誕日變成了波羅 誕,其原因亦大概如此。

http://www.gzlib.gov.cn/shequ_info/ndgz/NDGZDetail.do?id=18147﹝下載日期:2015 年 12 月 9 日﹞

資料二:〈百國千帆來扶胥 碧海萬里不揚波〉

民間傳說

官府的拜祭,演變成了民間的娛樂。民間把南海神廟稱為波羅廟,把南 海神誕日稱為波羅誕,並舉行為期三日的廟會,在廟會上賣波羅雞。波 羅廟和波羅誕,在民間語文裏,固然更為琅琅上口,但此二者,與南海 神廟原本的莊嚴形象,無疑是相去甚遠了。

波羅誕上,人們習慣買波羅雞,祈求健康和好運氣。波羅雞並非真 雞,而是用硬紙糊上泥,做成雞的形狀,再粘上染成彩色的雞毛。

這買雞的習俗源於一個傳說。從前波羅廟附近村裏有位張姓老婦,

無兒無女,與一隻大公雞相依為命。村外有個財大氣粗的員外,酷愛鬥 雞,逼老婦把公雞賣給他,受到拒絕,員外老羞成怒,趁老婦下田之機,

派家丁將雄雞偷走。豈料雞到員外家中,從此不再啼叫,員外一怒之下,

把雞宰了。傷心不已的老婦將雞毛撿回家,洗淨曬乾,粘到黃泥做成的 雞身上去。做好的雄雞栩栩如生,第二天早晨,老婦竟聽到雄雞的啼叫。

她高興至極,又做了不少這樣的雞,拿到波羅誕上售賣。波羅雞的神奇 與波羅誕上買雞的習俗,就這樣逐漸流傳開來。

http://www.gzlib.gov.cn/shequ_info/ndgz/NDGZDetail.do?id=18147﹝下載日期:2015 年 12 月 9 日﹞

(32)

234

資料三:摘錄自鄧信德《尊和諧之道、貴發展之德

──

感悟道教文化在新 時期的發展》

道教信仰的「神仙」中,有許多都是為社會和人類造福建功、道德 高尚的人格神。如以降妖除魔為特點的天師(張陵)、被尊為藥王的孫思 邈、奉為海神的媽祖、保一方平安而聞名的城隍祖師、以「赤誠忠良」

而見長的關羽(關聖帝君)、在水利工程上有卓越貢獻的李冰(川主神),

以及我們全真龍門派的祖師邱處機,不遠萬里向成吉思汗宣傳道教的「貴 生」思想,使成吉思汗下令勿濫殺無辜,從而救百萬黎民於水火之中,

因此,邱祖(處機)被稱為救苦救難的「活神仙」,全真龍門派由此在北 方興盛。這些道教神仙為民族、為人類建立了社會功勛和高尚的品格,

深受人們供奉和信仰,其主要是他們能為百姓安寧、人民幸福和身體健 康及所求所思之事,做出好事和功行,這種「功德神仙」正是道教教化 世人之典範,也是道教向人們展示「道」的人格體現。

所以,道教依據有功於民則奉之為神的原則,把歷史上許多聖賢英 傑,都納入到教內所供奉的神靈體系中,使他們的豐功偉績不因時代的 遷移而湮沒無聞。對人們的信仰活動,進行了必要的規範整合與引導,

注重立功積德的教化,並以這樣的人與事為典範,教人不僅要敬拜之,

更要從中學習如何做人,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能利濟他人 的人。道教的這一功德成神觀,是以民族血脈為基本、以人文精神為紐 帶的,在華夏民族的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產生了積極影響,起到了 潤澤民德、利益民生、凝聚民心高尚信仰的目的。

原文刊於《道觀管理與現代社會 ── 首屆首教文化及暑期研修班道士學員論文集》。香港:香 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2007。

(33)

235

資料四:摘錄自蕭登福《試論近代道教式微原因及其振興之道》

無人領導改革

道教,道教主張「我命在我不在天」,認為有生不必有死,以一己 之力,與天爭勝,追求永生。據《史記.封禪書》所載,求仙之說戰國 時已盛行。自周迄今,其間較大的改革有東漢張陵的五斗米道、北魏寇 謙之改良了科儀、金(宋)時王重陽創全真道。而自南宋以下,近八百 年來,並無新的重大改革出現。尤其民國以後,整個社會思潮及社會形 態,在西方的衝擊下,已産生了巨大的變化,中西新舊各種宗教紛陳並 起,道教並無調整自己的腳步來適應它,也沒有完密的教團組織、佈道 方式,無法和其他的宗教相抗爭,因而逐漸喪失了它的信衆,而走向式 微。

重「術」輕「學」,信徒的素質難以提升

「學」與「術」嚴重失調。「術」是指科儀、風水、占卜、命相。

「學」是指對經書道理的闡揚。術數之說,自有它存在的價值,唯過度 重視「術法」科儀,而不從哲理著手配合來論述,易使人誣指為迷信。

「術」須有「學」來做領導、介紹,才不致流於庸俗低劣,且術越深,

修持應越高,才不會以術為惡。今日道教的術法太過,而學理的認知則 普遍受到忽略,造成了信衆的素質難以提升。

修持法門過於雜散,未加整理

在世界各宗教中,常將信徒分為「聖」與「凡」二者。一般的民衆 為「凡」,經過特定的宗教修持法門後,才能轉「凡」而為「聖」。「修 持」在宗教活動中,佔著極大的份量。以道教來說,悟道者為聖,未悟 道者為凡。凡夫為凡,神仙為聖。一般民衆,未加修持為凡;對社會人 民有貢獻死後成「神」,及由積善並加修持而來的「仙」,皆屬「聖」。

由凡入聖,須以修持(修煉)為橋梁。 道教由於流傳久遠,派別衆多,

修煉法門各異。道教的衆多法門,如無人來加以綜彙整理,初學者將難 以入手,也無法吸引信衆。

過度的包容,喪失了自己

相容並蓄,本來是一種美德,也應是成功的條件之一;由於道教有 寬廣的包容性,所以在中土,雖有宗教爭執,卻不會産生宗教戰爭。而

(34)

236

爭執的結果,則是逐漸走向融合。但過度的包容,卻反而使優點變成了 缺點,喪失了自己的特色,而成為失敗的主因。自宋以下,長期來大量 混佛入道的結果,造成了今日的民衆不能區分佛教與道教,以為拜佛即 是通道。這種情形不僅在臺灣如此,在海外的華人社會也如此。

http://www.wuys.com/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1399

[下載日期:2015 年 12 月 10 日]

資料五:南海神廟祭神活動照片(攝於 2009 年 12 月 29 日)

(35)

237

評論題 評核表

題目: 評改日期:

同學姓名: 評估日期:________________

評量 向度

評核準則 得分 評語

5 4 3 2 1 0

資料 搜集

資料充足 資料正確無誤

內容

詳略適中

能從不同角度分析 能針對題旨深入討 論

能針對題旨作客觀 評論

表達 手法

立論清晰

行文流暢,有條理

態度

能客觀分析 能代入角色/

能據理分析

整體意見: 總分

50

(36)

238

從廣州的宗教建築看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

學習重點四:從實地考察廣州的宗教建築及多元學習所得,

探究外來宗教的發展與中國文化調和、交融的關係

【工作紙八】撰寫信函

有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和諧,故對各種外來宗教均 能兼容並包,為外來宗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又有學 者說外來宗教具很強的變通性與開放性,在發展過程中能 主動適應中國傳統文化,使其能成功於中國生根和發展。

試撰寫信函一封給你的好朋友或師長,以伊斯蘭教及基督宗教在華 傳播為例,結合實地考察所見、訪問所得、課堂學習所知及搜集的 延伸資料,談談你較認同哪一種說法?

答題指引:

宜從多角度分析;最少列寫三個例證,支持你的看法;字數 600- 800 為限

附錄 4.4

(37)

239

撰寫信函評核表

同學姓名: 評估日期:________________

評量 向度

評核準則 得分 評語

5 4 3 2 1 0

資料 搜集

資料充足 資料正確無誤

內容

詳略適中

能從不同角度分析 能針對題旨深入討論 能針對題旨作客觀評論 表達

手法

立論清晰

行文流暢,有條理

態度

能客觀分析 能代入角色/

能據理分析

整體意見: 總分

50

(38)

240

參考資料

【基督宗教】

【網上資料】

王治心:《中國基督教史綱》http://www.cclw.net/book/zgjdjhsg/

中國基督教網站 http://www.ccctspm.org/

神學年刊:《福音在中國本地化的隱喻:天主教的一個觀點》

http://archive.hsscol.org.hk/Archive/periodical/abstract/A026A1.htm

燦爛的中國文明 中國宗教信仰系列 http://www.chiculture.net/topic.php?cat05=16

【期刊】

余慶斌〈廣州石室教堂〉,載於《中國宗教》2004 年第 12 期,頁 38-40。

謝浩〈沙面,西洋風格建築博覽〉,載於《上海城巿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 年第 6 期,頁 44-45。

【圖書】

王治心。《中國基督教史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莊祖鯤。《契合與醇化:基督教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關係》,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卓新平。《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相遇—求同與存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2007。

邢福增。《衝突與融合:近代中國基督教史研究論集》。台北: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 構,2006。

顧長聲。《馬禮遜評傳》。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

顧長聲。《傳教士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

梁元生。《十字蓮花:基督教與中國歷史文化論集》。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2004。

譚樹林。《馬禮遜與中西文化交流》。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4。

【美】鄧恩(George H.Dunne)著,余三樂,石蓉譯。《從利馬竇到湯若望:晚明的耶穌會傳教士》。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張錯。《東西文化比較研究:利馬竇入華及其他》。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2 年。

孫尚揚。《明末天主教與儒學的交流和衝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李志剛。《基督教早期在華傳教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

【伊斯蘭教】

【網上資料】

燦爛的中國文明 中國宗教信仰系列 http://www.chiculture.net/topic.php?cat05=16 香港年報•宗教和風俗•伊斯蘭教 http://www.yearbook.gov.hk

燦爛的中國文明—伊斯蘭教 http://www.chiculture.net/php/frame.php?id=/cnsweb/html/1603 香港伊斯蘭綢站 http://www.answering-islam/org/Chinese/project/big5_ index.htm

伊斯蘭之光 http://www.islam.org.hk/

伊斯蘭教之光• 伊斯蘭教之旅•中國著名清真寺 http://210.0.141.99/

【期刊】

宋欣〈小議廣州懷聖光塔寺初創年代〉,《世教宗教文化》2007 年第 1 期。

馬維拉〈懷聖光塔寺的獨特建築藝術〉,《中國穆斯林》2003 年第 1 期。

陳澤泓〈廣州懷聖寺光塔建造年代考〉,《嶺南文史》2002 年第 4 期。

【圖書】

米壽江、尤佳。《中國伊斯蘭教》。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4。

米壽江、尤佳。《中國伊斯蘭教簡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任繼愈編。《伊斯蘭教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39)

241

余振貴。《中國歷代政權與伊斯蘭教》。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

李興華等。《中國伊斯蘭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周燮藩、沙秋真。《伊斯蘭教在中圍》。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

秦惠彬。《中國伊斯蘭教典傅航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會出版社,1995。

張廣林。《中國伊斯蘭教》。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5。

楊志玖。《元代回族史稿》。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道教】

【網上資料】

中國道教協會 http://www.taoist.org.cn/

道教文化 http://www.daoist.org/

蓬瀛仙館—道教文化資料庫 http://www.taoism.org.hk

燦爛的中國文明—道教 http://www.chiculture.net/php/frame.php?id=/cnsweb/html/1602 勸學網—南懷謹:中囤道教發展史略

http://www.quanxue.cn/ct_nanhuaijin/DaoJiaolndex.html

蕭 登 福 《 試 論 近 代 道 教 式 微 原 因 及 其 振 興 之 道 》, 2010 年 1 月 18 日 。 http://www.wuys.com/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1399 [下載日期:2015 年 12 月 10 日]

〈百國千帆來扶胥,碧海萬里不揚波〉

http://www.gzlib.gov.cn/shequ_info/ndgz/NDGZDetail.do?id=18147 [下載日期:2015 年 12 月 9 日]

【期刊】

閆曉青。〈南海神廟—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遺跡〉,《南方文物》2005 年第 3 期。

陳典松。〈南海神廟四大文化主題探析〉,《嶺南文化》2001 年第 4 期。

【圖書】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牟鍾鑒。《中國道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 。

李養正、卿希泰、李剛。《道教史略》。香港:青松觀香港道教學院,2000。

卿希泰主編。《道教輿中國傅航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鄧信德。《尊和諧之道、貴發展之德 ──感悟道教文化在新時期的發展》。刊於《道觀管理與現代 社會── 首屆首教文化及暑期研修班道士學員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 中心,2007。

(40)

242

相片庫

懷聖寺

(41)

243

聖心大教堂(石室教堂)

(42)

244

南海神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新舊職事上堂。 (拈主丈)

今上皇帝聖躬。萬歲萬歲萬萬歲。陛下恭願。道超堯舜。德邁羲軒。空芥城而聖曆彌

教宗格里高利七世於 1076

尊重別人 尊重他人 關懷顧念 關愛 重視信諾 誠信 團體‧國家‧世界 勇於承擔

懷聖寺於元朝至正三年(1343 年)被焚,七年後重 建。現存建築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重建後 的規制。1949 年後,懷聖寺進行過三次較大規模的

 當天所有課堂完結時 當天所有課堂完結時 當天所有課堂完結時 當天所有課堂完結時:::: 可請該位同學反思 可請該位同學反思

1881年(光緒七年)四月 八日慈安太后鈕枯祿氏暴 卒。諡號:孝貞慈安裕慶 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萬曆四十七年(1619),神聖羅馬帝國(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 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