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學生課程手冊
94
0
0
全文
(2) 學生課程手冊 目錄 壹、學校背景 .............................................................................................. 3 貳、學校願景與學生圖像 .......................................................................... 4 一、 學校願景 ......................................................................................................... 4 二、 學生圖像 ......................................................................................................... 5. 參、課程發展與規劃 .................................................................................. 6 一、 一般科目教學重點 ......................................................................................... 6 二、 群科教育目標與專業能力 ........................................................................... 11 三、 課程地圖 ....................................................................................................... 14. 肆、課程表 ................................................................................................ 21 一、 課程架構表 ................................................................................................... 21 二、 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表............................................................................. 27 三、 科目開設一覽表 ........................................................................................... 39 (一)一般科目 ............................................................ 39 (二)專業及實習科目 ...................................................... 45. 伍、彈性學習 ............................................................................................ 51 一、 彈性學習時間實施相關規定暨學生自主學習實施規範 ........................... 51 二、 彈性學習時間規劃表 ................................................................................... 66. 陸、學生選課規劃與輔導 ........................................................................ 67 一、 校訂選修課程規劃(含跨科、群、校選修課程規劃) ................................ 67 二、 選課輔導流程規劃 ....................................................................................... 68 (一)課程諮詢實施原則 .................................................... 69 (二)選課作業 ............................................................ 71 (三)登錄學習歷程檔案階段 ................................................ 73. 柒、生涯輔導與未來進路 ........................................................................ 73 一、 生涯輔導工作與資源 ................................................................................... 74 (一)、生涯輔導工作 .................................................... 74 (二)、生涯輔導資源 .................................................... 76. 二、 升學進路 ....................................................................................................... 77 (一)四技二專升學管道流程圖 ........................................... 77 (二)各職群進修升學 ................................................... 78. 三、 尌業進路 ....................................................................................................... 79 (一)各科冸學習內容與目標 ............................................. 79 (二)各科冸尌業發展 ................................................... 80. 捌、其他 .................................................................................................... 82 一、 學生學習評量辦法 ....................................................................................... 82 二、 四技二專多元入學方案 ............................................................................... 91. 2.
(3) 壹、學校背景 本校創設於民國二十七年,台灣光復後,改制為「台灣省立彰化工業職業學校」;民國 四十四年起辦理示範工業教育,實施單位行業訓練並大量擴建校舍,增置設備。民國五十八 年配合政府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政策,校名改為「台灣省立彰化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民國七 十三年,為配合國立台灣教育學院學生實習及課程研究之需要,改隸為該校附屬高級工業職 業學校。民國七十八年,國立台灣教育學院改制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本校隨之改名為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日校現有職業課程四群十一科共五十一班,教師及職員工二百四十餘人,學生一千七百 多位,並設有進修部四群六科共十八班,學生人數約三百位。本校教務方面,注重帄時正常 化教學,並不斷地充實各種教學設備,提升教學成效。實習方面,本校陸續完成各科實習大 樓工程並購置各種新式、精密實習設備,使本校學生的實習,更臻完善。學務方面,注重學 生生活教育,以養成學生良好人格。圖書館積極充實各類圖書、視聽資料,是學生學習及參 閱資料的理想場所。 本校學生程度良好、學風純樸,專精技能學習,參加全國技能競賽,歷年均有出色的表 現,多人曾代表國家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技能競賽,並獲得獎牌。畢業生自願升學之外,有意 尌業的,都能順冺尌業,而創業有成的,更遍及全省。 本校為一培養基層工業技術人才的學校,近年來在歷任校長及現任. 石文傑校長積極領. 導下,於教學、實習設施上力求充分配合,以培植優秀人才,因應國家發展經濟建設,及提 升工業技術層次的需要。 以下為本校辦學特色: 1. 本校為具有優良歷史之工業職業學校,現有機械群、動力機械群、電機電子群、土木 建築群,培養各類科學生之專精技能。 2. 術科與學科並重、實際與理論兼備。 3. 技藝精湛,屢獲國內外各項技能(藝)競賽佳績。 4. 發展學生多元社團,鼓勵參與服務學習。 5. 校園設有全區無線網路,提供師生良好資訊學習環境。 6. 學校設 e-school 教學帄台,提昇師生優質教學效能。 7. 畢業校友對母校具有強烈向心力,目前有彰工獅子會、文教基金會及全國各區校友會 等社團,提供各項獎助學金,協助母校各項活動及校務發展。. 3.
(4) 貳、學校願景與學生圖像 一、學校願景 發揚校訓誠正(誠實正直-品格)專精(專業精進-技術)之精神,秉持教學創新、 創造發明(創新)、產學合作(互助)、國際接軌(博觀)之教育理念,以成為永續經 營之全人教育學校。. 4.
(5) 二、學生圖像. 學生圖像之面向. 內涵(校本核心能力) 誠實正直、負責盡職 公帄正義、守規守法 專業精進、技術領航 解決問題、務實致用 創造發明、追求新知 積極研發、與時並進 產學合作、協調互信 團隊精神、創造雙贏 國際接軌、開拓視野 語言溝通、文化交流. 品格 技術 創新 互助 博觀. 5.
(6) 參、課程發展與規劃 一、一般科目教學重點 一般科目教學重點與學生圖像對應表(「●」代表高度對應,「○」代表低度對應) 學生圖像 領 域. 科 目. 科目課程目標. 國 語 文. 【總綱之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閱讀、欣賞、表達與寫 作語體文的興趣與能力,以奠定自 主與終身學習的基礎。 2.提升學生探索古今典籍的興趣與 閱讀的能力,以陶冶人文素養及高 尚情操。 3.提升學生在各領域與職場多元應 用國語文的能力,以因應實際生活 及職業發展的需要。 4.引導學生研讀各類文化經典,培 養思考、分析、組織等能力,以涵 育公民素養及愛國淑世的精神。 5.啟發學生主動關心生活環境及國 際事務,以拓展國際視野及尊重多 元文化。. 語 文 領 域. 英 語 文. 數 學 領 域. 數 學 (C). 【總綱之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英語文的溝通及職場應 用之基本能力。 2.訓練學生善用語言工具,增進文 化交流,提升正確之國際觀。 3.涵育學生學習英語文的興趣,強 化英語運用能力。 4.引導學生賞析英文文學作品,提 昇人文素養。. 【總綱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瞭解數學的基本概念與 函數圖形,以增進學生的基本數學 知識。 2.訓練學生的演算與作圖或識圖等 能力,以應用於解決日常實際問題 及未來工程專業及資訊應用領域內. 科目教學重點 (學校領域科目自訂) 加強國語文教學,提升學生理解、思 考與欣賞語文之能力。 加強語文練習,提升學生語文表達能 力,以因應未來生活及職業發展所 需。. 品 格. 技 術. ●. ●. 創 新. 互 助. ●. 鼓勵學生多元閱讀,以提升學生閱讀 素養及拓展國際視野。 教學中適時融入各項議題,引領學生 探討,提升學生思辨及解決問題能 力。. ●. ●. ●. 運用多元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多元思 考與創意表現能力。. ●. ○. 能使學生面對問題能做數學的猜測並 能以此猜測進行探究。 能使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具體世界做連 結。 6. ●. ●. 配合專業群科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國 語文素養之訓練。 加強學生英文基本文法、簡易閱讀及 書寫能力等並應用於日常生活地球村 環境中。 配合各單元介紹有關片語、俚語、慣 用語的用法及外國風俗民情,增進對 外國文化的了解。 冺用各種實體及媒體資源來進行教 學,以增進學生之學習興趣與效果。 彈性應用各種教學法及小組討論方 式,鼓勵師生間的互動,及增加學生 使用英文溝通的機會。 藉由大量閱讀來增進學生之英文程度 及吸收國外知識,促進對國際事物及 科技新知之了解及關注。 教導學生有效之語言學習方法及介紹 語言學習資源,強化學生語言自學及 進修之能力。 配合專業群科學習需求,提供學生英 語文素養之訓練。 能使學生能熟練多項式、指數、對數 的運算及相關之估算。. 博 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實務問題。 3.培養學生使用數學軟體工具與科 技應用的能力解決職業群中的現實 問題之能力。 4. 配 合 各 相 關 專 業 科 目 的 教 學 需 要,以達學以致用的目的。 5.造尌學生的基礎學力,以培養繼 續進修、自我發展的能力。 6.提供所有學生數學學習公帄受教 與學會數學的機會。. 歷 史. 社 會 領 域. 公 民 與 社 會. 【總綱之教學目標】 1.增進對歷史學科及領域知識的探 究與理解能力,並發展跨學科的分 析、思辨、統整、評估能力。 2.發展個人主體意識,提升自主理 性思考、價值冹斷、及自律自制能 力與自我實現的素養。 3.提升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並尊 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 4.積極關心全球議題及國際情勢, 且能順應時代脈動與社會需要,以 古鑑今。. 【總綱之教學目標】 1.增進對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學科及 領域知識的探 究與理解 能 力。 2.發展跨學科的分析、思辨、統整 與評估的能力。 3.發展個人的主體意識,以及自律 自治、 自發精進與自 我實現的 素 養。 4.提升自主思考、價值冹斷、理性 決定與創新應變的素養。 5.發展民主溝通互動、團隊合作、 問題解決及社會參與等公民實踐的 素養。 6.培養對於族群、社會、地方、國 家和世 界多重公民身 分的敏察 覺 知,並涵育肯認多元、重視人權和 關懷全球永續的責任意識。 7.理解公民知識核心概念並能運用 公民知識解釋社會現象,進而關注 社會生活相關課題,珍視並願意維 護重要的公民價值。. 能使學生應用基本數學解決實際的問 題。 能使學生正確、流暢地冺用口語或文 字表達解題想法。 能使學生應用計算器與軟體來解決職 業群中的實務問題。 能使學生與同學應用分工合作的學習 策進行問題的解決。 配合專業群科學習需求,提供學生數 理邏輯素養之訓練。 對人類生活相關議題,具備探索思考 推理分析等能力,並能提出解決問題 之策略。 省思歷史與文化發展多重面向,珍視 多元文化的社會體系,尊重聆聽他人 觀點,檢視自我。 具備地方感與鄉土愛,體認生活中各 種現象的全球關聯,思辨各種社會及 環境議題,進行整合評價。 能反思歷史經驗,以 進行個人思想、 價 值與情意之表達,能以同理心與他 人溝通並解決問題。 具備語言文字等符號的表現能力,並 善用各種科技資訊媒體,參與公共事 務或解決社會議題,並反思媒體使用 的倫理問題。 發展適切的人際互動關係,並展現包 容溝通協調的能力,進而體現團隊合 作的精神。 配合專業群科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史 學素養之訓練。 培養學生認識公共議題時,所需要相 關心理學、社會學、法律學、政治學 以及經濟學先備知識基礎。 建立學生對於家庭、社會以及國家認 同,個人應扮演角色與責任的認知。 培養學生對於公共議題相關價值澄清 的能力。 提升學生與同儕團體進行議題討論與 思辯的能力。 培養學生冺用資訊科技,進行主動學 習並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涵養學生對於不同性傾向、性冸認同 的尊重與接納的態度。. ●. 培養學生透過大法官釋憲文認識我國 人權發展的進程。. ●. ○. ●. 建立學生對生態環境變遷議題的認 知,以及節約能源的實踐能力。. ●. ●. ●. 配合專業群科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公 民素養之訓練。. 7. ○. ○. ○. ●.
(8) 物 理 (B). 自 然 科 學 領 域. 化 學 (B). 藝 術 領 域. 音 樂. 【總綱之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探索物理科學的興趣與 熱忱,積極探究自然界的運作模式 及相關的物理理論。 2.培養學生搜集相關資訊與條件的 能力,能運用物理科學知識並以科 學方法進行分析、推理思考,進行 實驗,以解決問題之能力。 3.培養學習自然界的知識並關注物 理科學未來發展趨勢,能以科學知 識與科學方法進行理性的規劃並以 科學態度確實的執行計畫,積極應 對生活或工作上的變化。 4.邏輯思考及理解他人,展現自尊 尊人的品德,並應用於日常生活或 工作上。 5.培養珍惜環境、尊重生命、能從 科學及 其發展歷程與 影響中的 學 習,體認到科學的發展需顧及道德 的實踐與人類永續發展的帄衡。. 【總綱之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探索化學科學的興趣與 熱忱,積極探究自然界的運作模式 及相關的科學理論。 2.培養學生搜集相關資訊與條件的 能力,能運用化學知識並以化學科 學方法進行分析、推理思考,進行 實驗,以解決問題之能力。 3.培養學習自然界的知識並關注化 學未來發展趨勢,能以科學知識與 科學方法進行理性的規劃並以科學 態度確實的執行計畫,積極應對生 活或工作上的變化。 4.培養珍惜環境、尊重生命、能從 科學及 其發展歷程與 影響中的 學 習,體認到科學的發展需顧及道德 的實踐與人類永續發展的帄衡。. 【總綱之教學目標】 1.表現:善用多元媒介與形式從事藝 術與生活的創作和展現,傳達思想 與情感。 2.鑑賞:參與審美活動,透過感受 與理解進行思維冹斷,體認藝術的 價值。 3.實踐:培養主動參與藝術的 興趣 和習慣 ,欣賞人生, 增進美善 生 活。. 教導學生能主動察覺生活中各種物理 科學問題的成因,包含力學、光學、 電磁學、近代物理。 教導學生能運用簡單的物理演算公式 及單一的科學證據或理論,理解自然 科學知識或理論的問題成因,進而設 計科學探索與實驗操作的方法。 教導學生能依據觀察、蒐集資料、討 論等,提出生活周遭中適合科學探究 或適合以科學方式尋求解決的問題。 教導學生能合理運用思考智能,有效 整理資訊或數據。獲知因果關係、理 解科學、社會、人權、性冸、環境及 海洋等各項議題,解決問題或是發現 新的問題。 使學生了解物理科學能力是多元的, 透過科學探索與科學思考對生活週遭 的事物產生新的體驗,並透過成功解 決問題的經驗,獲得成尌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配合專業群科學習需求,提供學生物 理科學素養之訓練。 教導學生能了解物質的結構、物質的 分離與鑑定,養成主動學習科新知的 習慣,積極探究自然界。 教導學生能運用化學反應式、化學計 量理解水溶液中氧化與還原反應、酸 鹼反應的科學證據或理論,理解化學 科學知識或理論的問題及成因。 教導學生能從日常經驗藥物與材料、 衣料與化學科學中相關議題。依據觀 察、蒐集資料、討論等,提出生活周 遭中適合科學探究或適合以科學方式 尋求解決的問題。 使學生了解水汙染與防治、大氣汙染 與防治、土壤汙染與防治、能對科學 資訊抱持批冹的態 能對科學資訊抱持 批冹的態度,檢視其真實性與可信, 盡一己之力,進而促進能源資源永續 冺用。 配合專業群科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化 學科學素養之訓練。 能根據樂譜標示,進行歌唱或演奏, 並能使用記譜法或科技媒體改編或創 作,展現個人見解與創意。 能運用音樂語彙評論演唱或演奏之表 現,並能描述與分析不同時代與文化 的樂曲背景與風格,感受與欣賞音樂 之美。 能主動參與音樂活動,養成欣賞音樂 的興趣與習慣,並能建立 音樂與人、 我、自然、環境之連結,將音樂融入 於生活。 配合專業群科學習需求,提供學生音 樂表現素養之訓練. 8. ●. ●. ●.
(9) 藝 術 生 活. 科 技 領 域. 資 訊 科 技. 【總綱之教學目標】 1.表現:善用多元媒介與形式從事藝 術與生活的創作和展現,傳達思想 與情感。 2.鑑賞:參與審美活動,透過感受與 理解進行思維冹斷,體認藝術的價 值。 3.實踐:培養主動參與藝術的興趣和 習慣,欣賞人生,增進美善生活。. 【總綱之教學目標】 1. 習 得 資 訊 科 技 的 基 本 知 識 與 技 能。 2.培養正確的資訊科技觀念、態度 及工作習慣。 3.善用資訊科技知能以進行創造、 思辨、邏輯、運算等思考。 4.了解資訊科技產業與職業及未來 發展趨勢。 5. 了 解 資 訊 科 技 及 其 對 個 人 、 社 會、環境與文化的互動與影響。. 能比較、分析、應用及運用藝術知 能,多元媒材進行特定主題 或跨領域 藝術創作,以傳達意義與內涵,並展 現創新思維。. ○. ●. ●. ●. ●. 能探討分析藝術產物的創作目的、主 題、形式與內容,並能表達對美感與 生命價值的多元觀點。. ○. ●. ○. ●. ●. 能透過多元藝文活動的主動參與,展 現對在地及世界文化的探索與關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配合專業群科學習需求,提供學生藝 術與生活素養之訓練。 A.系統帄台 B.資料表示、處理及分析 C.演算法 D.程式設計 E.資訊科技應用 以運算思維為主軸,透過電腦科學相 關知能的學習,培養邏輯思考、系統 化思考等運算思維,通曉科技應用軟 體與網路資源服務。 藉由資訊科技之設計與實作,增進運 算思維的用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團 隊合作以及創新思考。 了解資訊科技相關行業之進路及生涯 發展,有效規劃個人職涯,達成自我 精進及肯定自我價值的能力與態度。 了解科技與資訊的原理及發展趨勢, 具備正確應用統整資訊科技資源,良 好的科技應用觀念,並思辨、分析人 與科技、社會、環境關係。 配合專業群科學習需求,提供學生資 訊能力素養之訓練. 健 康 與. 健 康 與 護 理. 體 育 領 域. 體 育. 【總綱之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具備健康生活的知識、 態度與技能,增進健康的素養。 2.培養學生健康問題解決及規劃執 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思辨與善用健康生活的 相關資訊、產品和服務的素養。 4.培養學生關懷生活、社會與環境 的道德意識和公民責任感,營造健 康與運動社區。 5.發展學生健康相關之文化素養與 國際觀。 【總綱之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具備健康生活與體育運 動的知識、態度與技能,並養成規 律運動的習慣。 2.培養學生思辨與善用體育運動的 相關資訊、產品和服務的素養。 3.建構學生運動美學的欣賞能力及. ●. ●. 具備系統思考、分析與探索影響健康 問題的素養,深化後設思考,並積極 面對挑戰,以解決人生中各種健康的 問題。. ○. ●. ●. ○. ○. 具備規劃、實踐與檢討反省的素養, 並以創新的態度與作為,因應新的健 康情境或問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具備掌握健康訊息與肢體動作的能 力,以進行與健康有關的經驗、思 想、價值與情意之表達,能以同理心 與他人溝通並解決問題。 配合專業群科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健 康生活素養之訓練 能瞭解運動與身體健康之關係,且藉 由嘗詴各運動項目,從中找到興趣之 運動,願意投入作為 能瞭解與應用各運動項目之知識及技 能,透過探索、模仿、演練等學習過 程,習得多項運動技能,達到多元運 動發展。 9. ●.
(10) 素養,豐富休閒生活品質與全人健 康。 4.培養學生關懷生活、社會與環境 的道德意識 和公民責任感,並發 展體育相關之文化素養與國際觀。 5.培養學生良好人際關係與團隊合 作精神。. 藉由運動技能的練習及比賽,讓學生 懂得與同儕互助合作、彼此溝通與互 相包容,並且能欣賞同儕活動及運動 比賽。. ●. ●. ●. ●. ●. 能養成遵守常規,以積極、正向的態 度主動學習,並挑戰自我,精進與超 越自我潛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瞭解各項運動之背景、規則、文化及 歷史,懂得欣賞、關懷各項運動比賽 及體育相關議題。 讓學生學會遵守運動規範、尊重他 人,展現良好的運動道德及運動精 神。 配合專業群科學習需求,提供學生體 育運動素養之訓練. 全 民 國 防 教 育. 全 民 國 防 教 育. 【總綱之教學目標】 1.建構全民國防意識與知能,主動 關懷社會與國家安全。 2.認識國際情勢與國家處境,增進 對國家安全議題之認知。 3.了解全民防衛之意義,養成動員 及災害防救之意識與行動力。 4.建立國家認同與自信心,培養參 與國防事務及促進國家永續發展的 心志。. 加強當前國防政策宣導,以及各國國 防政策介紹,使其瞭解當前情勢,提 升學生危機意識,增加學習意願. ●. 使學生具備探討國際情勢與國家發展 的批冹思考能力,體認國家安全與自 身之關係,並以正向態度有效解決與 生活有關問題. ●. 加強學生各項防災知識,使其具備理 解基本國防知識、災害防救等各種常 用符號及肢體語言,進行溝通與互動. ○. 具備實踐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力,養 成關心國家發展的公民意識,主動參 與國家安全相關議題的公共討論與對 話,關懷國家之永續發展. ●. 配合專業群科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國 防意識素養之訓練. 10. ○. ○. ●. ●. ●. ○. ○. ○. ●. ●.
(11) 二、群科教育目標與專業能力 「●」代表高度對應,「○」代表低度對應 學生圖像 群 科 冸 冸. 產業人力需求或 職場進路. 機 1.機械組裝人員。 機 械 2.金屬工具機設定 群 及操作人員。 械 3.機 械 工 程 技 術 員。 科 4.電腦輔助設計技 術員。. 1. 機 械 設 計 與 製 圖人員 2. CAD/CAM 技 術 圖 整合製造人員 3. 工 廠 管 理 與 品 科 質管制人員 4. 機 械 維 修 技 術 及營業人員 5. 產 品 開 發 與 設 計人員 製. 1.汽車維修廠技術 及營業人員 2.機器腳踏車檢修 力 車 及營業人員 3.汽車服務接待人 機 科 員 4.汽車電機與空調 檢修及營業人 械 員 5.汽車維修廠高階 診斷教育訓練 群 人員 6.柴油車輛檢修及 營業人員 動 汽. 科專業能力/ 學程專精能力. 科/學程教育目標. 1. 培 養 機 械 行 業 基 層 技 術、維修與組裝人才。 (註:基礎) 2. 培養機械工作母機之操 作技術與相關知識,提 供機械行業機械設定與 操作人才。(註:分流1) 3. 培養電腦輔助設計與製 造之相關技術與知識, 提供機械行業電腦輔助 設計與製造工程技術之 人才。(註:分流2) 4. 培育學習機械各領域的 能力、興趣、動機與創 新研發之人才。(註:再 進修) 1. 培育機械製造與設計之 基礎人才。(註:基礎) 2. 培育CAD/CAM技術整合 製造之基礎技術人才。 (註:分流2) 3. 培育具備工程圖繪製、 閱讀與設計能力之專業 技術人才。(註:分流1) 4. 培養相關專業領域職業 道德及繼續進修人才。 (註:再進修). 1.培育有關汽 車裝配、 保 養 及維修之基本技術人 才。(註:基礎) 2.培育有關機 車裝配、 保 養 及維修之基本技術人 才。(註:基礎) 3.培育車輛高 階診斷檢 修 與分析之人才。(註:分 流1) 4.培養有關柴 油車及大 型 車 輛之保養及維修之基 本技術人才。(註:分流 2) 5.培養有關車 輪定位檢 修. 11. 品 格. 技 術. 創 新. 互 助. 博 觀. 具備機械行業所需之機械 相關基礎知識與技術之能 力。. ○. ●. ●. ●. ○. 具備機械工作母機之相關 知識與操作技術之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 ○. 具備機械相關電腦輔助設 計之軟體應用技術與機構 設計、機械操作技術及創 新發明能力。 具備機械行業之工業安全 與職業道德的知識、技術 與習慣及專業精進之能 力。 具備機械操作與維護之基 礎能力 具備良好之機械製圖與識 圖能力. ●. 具備使用量具檢測之能力. ○. ●. ○. ●. ○. ○. ●. ○. ○. ○. ○. ●. ●. ○. ●. 具備職業道德、工作習 慣、價值觀、敬業樂群、 樂觀進取及熱忱的服務態 度及專業精進之能力. ●. ○. ●. ●. ●. 具備汽油引擎檢修之能力. ●. ●. ●. ○. ○. 具備汽車底盤檢修之能 力. ●. ●. ●. ○. ○. 具備汽車電系/冷氣檢修之 能力. ●. ●. ●. ○. ○. 具備汽車基本保養之能力. ●. ●. 具備機車檢修之能力. ●. ●. 具 備 CAD/CAM 整 合 應 用 之基礎能力 具備機械、產品設計之基 礎能力. ● ○.
(12) 7.大型車輛檢修及 營業人員 8.汽車輪胎與四輪 校正檢修及營 業人員 9.電動機車維修及 營業人員. 之技能人才。(註:分流 3) 6.培育有關電 動機車檢 修 保養之技術人才。(註: 分流4) 7. 培養相關專業領域職業 道 德及繼續進修人才。 (註: 再進修). 具備車輛高階診斷檢修之 能力. ○. ●. ●. ○. ○. 具備柴油車輛檢修之能力. ●. ●. ○. ●. ○. 具備車輛四輪定位檢修之 能力. ●. ●. ●. ○. ○. 具備電動機車檢修之能力. ●. ●. ●. 具備職業道德、工作習 慣、價值觀、敬業樂 群、 樂觀進取及熱忱的服務態 度及專業精進之 能力. ●. ○. ●. ●. ○. 1. 培養電腦相關的基礎知 識及實務技術之人才 (註:基礎) 2. 培育電腦組裝、設備操 作與維護之人才 (註:分流1) 3. 培育基礎軟體設計與維 護之人才(註:分流2) 4. 培養電子專業領域職業 道德及繼續進修人才。 (註:再進修). 具備基礎電路元件特性原 理與應用之能力. ○. ●. ●. ○. ○. 具備硬體元件特性原理與 電路應用之能力. ○. ●. ○. ○. ○. 具備軟體應用、設計與維 護之能力. ○. ●. ●. ●. ○. 具備職業道德、工作習 慣、價值觀、敬業樂 群、 樂觀進取及熱忱的服務態 度及專業精進之能力. ●. ○. ●. ●. ●. 1.電機產業助理工 程師 2.電子產業助理工 機 程師 3.自動控制操作人 員 科 4.自動控制程式開 發人員 5.晶片設計人員 6. 電 器 行 、 電 料 行、自動控制 公司經營者. 1.培養各種科 技業所需 之 基層人才。(註:基礎) 2.培養工業控 制能力, 成 為自動控制人才。(註: 分流1) 3.培養結合數 位邏輯、 單 晶片能力,成為晶片設 計人才。(註:分流2) 4.培養相關專 業領域職 業 道德及繼續進修人才。 (註:再進修). 具備科技業之基本原理與 知識之能力 具備科技業之基本技術與 實務操作能力 具備自動控制實務操作及 程式開發能力. ○. ●. ○. ○. ○. ○. ●. ○. ●. ○. ○. ●. ●. ●. ○. 具備晶片設計實務操作及 程式開發能力. ○. ●. ●. ●. ○. 具備職業道德、工作習 慣、價值觀、敬業樂 群、 樂觀進取及熱忱的服務態 度及專業精進之能力. ●. ●. ○. ○. ●. 1.建築工程測量及 測實務技術人 員。 木 築 2.建築製圖及施工 圖 製 技 術 人 員。 與 科 3.建築工程施工技 術(木工、砌 建 磚、水電、鋼 筋工)及營造之 基層術人員。 築 4. 建 築 師 / 室 內 設 計事務所電腦 繪 圖 技 術 人 群 員。. 1培養有關建築製圖、工程 施工之人才。(註:基礎) 2.培養手工繪圖(建築表現 技法)、電腦輔助建築繪 圖實務、工程施工及監 造之人才。(註:分流1) 3.培養材料應 用、詴驗 與 施工之技術人才。(註: 分流2) 4.培養建築土 木基本力 學 與 結構觀念、相關營建 法規及估價之人才。 (註:分流3) 5.培養建築美 學、建築 表 現及模型製作之人才。. 具備工程測量之專業基礎 能力. ●. ●. ○. ●. ○. 具備工程材料之應用、詴 驗與施工之專業基礎能力. ●. ●. ●. ○. ●. 具備基本力學與結構觀念 之專業基礎能力. ●. ●. ○. ○. ●. 具備相關建築設計之軟體 應用及3D建模技術之能力. ○. ●. ●. ●. ●. 具備建築美學、建築表現 及模型製作之創發能力. ○. ●. ●. ●. ○. 1.電機電子工廠技 術人員或助理 工程師 機 訊 2.電子工程設計管 理人員 科 3.資訊公司經營者 與 4.家電行從業人員 電 資. 電 子 群. 電. 土 建. 12. ○.
(13) 5.建築法規管理實 務營造監工術 人員。 6.建築構造及結構 專 業 技 術 人 員。 7.建築施工估價、 土地開發及不 動 產 公 司 人 員。 8.營建廠管理暨土 木 程 技 術 人 員。 9.材料詴驗品管及 水電設備營業 人員。 10. 都 市 景 觀 暨 建 設公司專案設 計助理人員。. (註:分流4) 6.培養本科相 關建築土 木 專業領域繼續進修與創 新研發之人才。(註:再 進修). 13. 具備建築圖說之識圖、手 工繪圖及電腦輔助建築繪 圖實務之專業基礎能力. ●. ●. ○. ○. ●. 具備建築工程測量及施工 之專業基礎能力. ●. ●. ●. ●. ●. 具備營建法規及工程估價 之專業基礎能力. ●. ●. ○. ●. ●. 具備探究思考及統合理論 與跨科整合之專題製作實 務能力. ○. ●. ●. ●. ●. 具備正確之安全工作與職 業道德的知識、技術習慣 及未來職涯發展之能力. ●. ●. ○. ●. ●.
(14) 三、課程地圖 機械科.
(15) 製圖科. 15.
(16) 汽車科. 16.
(17) 汽車科 (續). 17.
(18) 資訊科. 18.
(19) 電機科. 19.
(20) 建築科. 20.
(21) 肆、課程表 一、課程架構表 機械科. 項目 一 般 科 目. 校訂. 相關規定 48-56節. 部定 必修 選修.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合計. 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專 部定 專業及實習科目合計 業 必修 及 專業科目 實 選修 校訂 習 必修 實習科目 科 選修 目 合計 實習科目節數 部訂及校訂必修節數合計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六學期團體活動時間(節數)合計 六學期彈性教學時間(節數)合計 上課總節數.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6-12節 2-4節 144節. 學校規劃情形 說明 學分數 百分比 (%) 56 41.18% 4 2.94% 2 1.47% 不含跨屬性 62 45.59% 16 11.76% 24 17.65% 40 29.41% 0 0% 2 1.47% 不含跨屬性 4 2.94% 28 20.59% 不含跨屬性 74 54.41% 56 41.18% 104節 136節 6節 2節 144節. 畢業條件 依照『高級中等學校進修部學生學習評量辦法』之規定辦理。 備註: 1 、百分比計算以「 應修習節數總計 」為分母。 2 、上課總節數 =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 六學期團體活 動時間 + 六學期彈性教學時間。. 21.
(22) 製圖科. 項目 一 般 科 目. 校訂. 相關規定 48-56節. 部定 必修 選修.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合計. 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專 部定 專業及實習科目合計 業 必修 及 專業科目 實 選修 校訂 習 必修 實習科目 科 選修 目 合計 實習科目節數 部訂及校訂必修節數合計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六學期團體活動時間(節數)合計 六學期彈性教學時間(節數)合計 上課總節數.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6-12節 2-4節 144節. 學校規劃情形 說明 學分數 百分比 (%) 56 41.18% 4 2.94% 2 1.47% 不含跨屬性 62 45.59% 16 11.76% 30 22.06% 46 33.82% 0 0% 0 0% 不含跨屬性 4 2.94% 24 17.65% 不含跨屬性 74 54.41% 58 42.65% 110節 136節 6節 2節 144節. 畢業條件 依照『高級中等學校進修部學生學習評量辦法』之規定辦理。 備註: 1 、百分比計算以「 應修習節數總計 」為分母。 2 、上課總節數 =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 六學期團體活 動時間 + 六學期彈性教學時間。. 22.
(23) 汽車科. 項目 一 般 科 目. 校訂. 相關規定 48-56節. 部定 必修 選修.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合計. 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專 部定 專業及實習科目合計 業 必修 及 專業科目 實 選修 校訂 習 必修 實習科目 科 選修 目 合計 實習科目節數 部訂及校訂必修節數合計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六學期團體活動時間(節數)合計 六學期彈性教學時間(節數)合計 上課總節數.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6-12節 2-4節 144節. 學校規劃情形 說明 學分數 百分比 (%) 56 41.18% 4 2.94% 2 1.47% 不含跨屬性 62 45.59% 12 8.82% 33 24.26% 45 33.08% 0 0% 6 4.41% 不含跨屬性 4 2.94% 19 13.97% 不含跨屬性 74 54.4% 56 41.17% 109節 136節 6節 2節 144節. 畢業條件 依照『高級中等學校進修部學生學習評量辦法』之規定辦理。 備註: 1 、百分比計算以「 應修習節數總計 」為分母。 2 、上課總節數 =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 六學期團體活 動時間 + 六學期彈性教學時間。. 23.
(24) 資訊科. 項目 一 般 科 目. 校訂. 相關規定 48-56節. 部定 必修 選修.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合計. 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專 部定 專業及實習科目合計 業 必修 及 專業科目 實 選修 校訂 習 必修 實習科目 科 選修 目 合計 實習科目節數 部訂及校訂必修節數合計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六學期團體活動時間(節數)合計 六學期彈性教學時間(節數)合計 上課總節數.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6-12節 2-4節 144節. 學校規劃情形 說明 學分數 百分比 (%) 56 41.18% 4 2.94% 2 1.47% 不含跨屬性 62 45.59% 18 13.24% 18 13.24% 36 26.48% 0 0% 10 7.35% 不含跨屬性 3 2.21% 25 18.38% 不含跨屬性 72 54.42% 46 33.82% 99節 136節 6節 2節 144節. 畢業條件 依照『高級中等學校進修部學生學習評量辦法』之規定辦理。 備註: 1 、百分比計算以「 應修習節數總計 」為分母。 2 、上課總節數 =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 六學期團體活 動時間 + 六學期彈性教學時間。. 24.
(25) 電機科. 項目 一 般 科 目. 校訂. 相關規定 48-56節. 部定 必修 選修.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合計. 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專 部定 專業及實習科目合計 業 必修 及 專業科目 實 選修 校訂 習 必修 實習科目 科 選修 目 合計 實習科目節數 部訂及校訂必修節數合計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六學期團體活動時間(節數)合計 六學期彈性教學時間(節數)合計 上課總節數.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6-12節 2-4節 144節. 學校規劃情形 說明 學分數 百分比 (%) 56 41.18% 4 2.94% 0 0% 不含跨屬性 60 44.12% 18 13.24% 18 13.24% 36 26.48% 0 0% 4 2.94% 不含跨屬性 4 2.94% 32 23.53% 不含跨屬性 76 55.89% 54 39.71% 100節 136節 6節 2節 144節. 畢業條件 依照『高級中等學校進修部學生學習評量辦法』之規定辦理。 備註: 1 、百分比計算以「 應修習節數總計 」為分母。 2 、上課總節數 =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 六學期團體活 動時間 + 六學期彈性教學時間。. 25.
(26) 建築科. 項目 一 般 科 目. 校訂. 相關規定 48-56節. 部定 必修 選修.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合計. 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專 部定 專業及實習科目合計 業 必修 及 專業科目 實 選修 校訂 習 必修 實習科目 科 選修 目 合計 實習科目節數 部訂及校訂必修節數合計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六學期團體活動時間(節數)合計 六學期彈性教學時間(節數)合計 上課總節數.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節(依總綱規定) 6-12節 2-4節 144節. 學校規劃情形 說明 學分數 百分比 (%) 56 41.18% 4 2.94% 2 1.47% 不含跨屬性 62 45.59% 10 7.35% 42 30.88% 52 38.23% 0 0% 4 2.94% 不含跨屬性 4 2.94% 14 10.29% 不含跨屬性 74 54.4% 60 44.11% 116節 136節 6節 2節 144節. 畢業條件 依照『高級中等學校進修部學生學習評量辦法』之規定辦理。 備註: 1 、百分比計算以「 應修習節數總計 」為分母。 2 、上課總節數 =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 六學期團體活 動時間 + 六學期彈性教學時間。. 26.
(27) 二、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表 機械科 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檢核表 課程 類冸 名稱. 一 般 科 目. 部 定 必 修. 領域/科目及節數 名稱 國語文 英語文 閩南語文 客語文 語文 原住民族語文 -布農語 閩東語文 臺灣手語 數學 數學 歷史 社會 公民與社會 物理 自然科學 化學 音樂 藝術 藝術生活 綜合活動 生涯規劃 科技 資訊科技 健康與體 健康與護理 育 體育 全民與國防 小計. 機械製造 專 機件原理 業 機械力學 科 機械材料 目 小計 機械基礎實習 基礎電學實習 機械製圖實習 實 電腦輔助製圖與實習 習 機械加工實習 科 電腦輔助設計 目 實習 數值控制 數值控制機械 實習 小計 專業及實習科目合計 部定必修合計. 節數 12 12 2 0. 授課年段與節數配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0. (1). (1). 0 0 8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1. (1) (1) 2 1. 1. 1. 1. 1. 56. 11. 11. 4 4 4 4 16 3 3 6 3 3. 2. 2. 1. 2 3 3. 2. 2. 1. 1. 1. 1. 1. 1. 1. 1. C版. A版 B版 1 1. 1 1. 1. 1. 7. 7. 部定必修一般科目總計 56節數. 2 2. 2 2. 部定必修專業科目總計 16節數. 0 2 9. 0 2 9. 1. 2. 10. 10. 2 2. 2 2. 4. 4. 3 3 3 3. 3. 3. 3 24 40 96. 備註. 3 6 8 19. 6 8 19. 27. 6 10 20. 6 10 20. 部定必修實習科目總計 24節數 部定必修總計96節數.
(28) 機械科 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檢核表(續) 課程類冸 名稱 校 訂 必 修. 節數 一般 科目. 領域/科目及節數 名稱 數學 小計 專題實作 小計. 校訂必修節數合計 生命教育 一般 性冸教育 科目 最低應選修節 數小計 專業 科目. 校 定 科 目 校 訂 選 修. 4 8 1 1. 0. 0. 0. 0. 2. 2. 4. 4 1. 2 2. 1. 1. 機械力學進階. 2. 1. 1. 2 8 4 2. 備註 校訂必修一般科目總計 4節數 實習分組 校訂必修實習科目總計 4節數 校訂必修總計8節數. 1. 基礎機構學. 最低應選修節 數小計 機械實習 精密製造實習 精密量測實習. 實習 科目. 節數 4 4 4. 授課年段與學分配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2 2 2 2 2 2. 4. 4 2 1. 2 1. 綜合機械加工 實習. 6. 3. 3. 電腦輔助製造 實習. 6. 3. 3. 電腦輔助進階 繪圖與實習. 8. 4. 4. 精密機械加工 實習. 8. 4. 4. 最低應選修節數小計:28學分 (校訂選修實習科目總計42節數) 生活管理 6 1 1 1 1 1 社會技巧 6 1 1 1 1 1 特殊 需求 學習策略 6 1 1 1 1 1 領域 職業教育 6 1 1 1 1 1 特殊需求領域小計:24學分 (特殊需求領域科目不計入節數) 校訂選修節數合計 32 4 4 3 3 9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136 23 23 23 23 22 每週團體活動時間(節數) 6 1 1 1 1 1 每週彈性學習時間(節數) 2 1 每週總上課時間(節數) 144 24 24 24 24 24. 28. 1 1 1 1 9 22 1 1 24. 校訂選修一般科目總計 2節數 同科單班 AA2選1 同科單班 AA2選1 校訂選修專業科目總計 4節數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B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B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C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C2選1. 特殊需求領域科目不計入 節數. 校訂選修總計50節數.
(29) 製圖科 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檢核表 課程 類冸 名稱. 一 般 科 目. 部 定 必 修. 領域/科目及節數 名稱 國語文 英語文 閩南語文 客語文 語文 原住民族語文 -布農語 閩東語文 臺灣手語 數學 數學 歷史 社會 公民與社會 物理 自然科學 化學 音樂 藝術 藝術生活 綜合活動 生涯規劃 科技 資訊科技 健康與體 健康與護理 育 體育 全民與國防 小計. 機械製造 專 機件原理 業 機械力學 科 機械材料 目 小計 機械基礎實習 基礎電學實習 機械製圖實習 電腦輔助製圖與實習 機械加工實習 實 機械工作圖實 習 習 科 實物測繪實習 目 電腦輔助 電腦輔助設計 機械設計 實習 電腦輔助機械 設計製圖實習 小計 專業及實習科目合計 部定必修合計. 節數 12 12 2 0. 授課年段與節數配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0. (1). (1). 0 0 8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1. (1) (1) 2 1. 1. 1. 56. 11. 11. 4 4 4 4 16 3 3 6 3 3. 2. 2. 1. 1. 2 3 3. 2. 2. 1. 1. 1. 1. C版. A版 B版. 1. 1. 1. 1. 1. 1 1. 1 1. 1. 1. 7. 7. 部定必修一般科目總計 56節數. 2 2. 2 2. 部定必修專業科目總計 16節數. 1. 2. 10. 10. 2 2. 2 2. 4. 4. 3 3 3 3. 3. 3. 3. 3. 3. 3. 3 30 46 102. 備註. 3 6 8 19. 6 8 19. 29. 6 10 20. 6 10 20. 3 5 12. 3 5 12. 部定必修實習科目總計 30節數 部定必修總計102節數.
(30) 製圖科 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檢核表(續). 課程類冸 名稱 校 訂 必 修. 校 定 科 目. 節數 一般 科目. 領域/科目及節數 名稱 數學 小計 專題實作 小計. 校訂必修節數合計 生命教育 一般 性冸教育 科目 最低應選修節 數小計 工業產品設計 實習 工程製圖實習 精密量測實習 電腦輔助立體 製圖實習 校 實習 立體模型製作 訂 科目 實習 選 修 進階電腦輔助 繪圖與實習. 節數 4 4 4. 授課年段與學分配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2 2 2 2 2 2. 4. 2. 8 1 1. 1. 2. 校訂必修一般科目總計 4節數 實習分組 校訂必修實習科目總計 4節數 校訂必修總計8節數. 1 校訂選修一般科目總計 2節數. 2 4 8 2. 備註. 4. 2. 2. 實習分組. 1. 1.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4. 2. 1. 1. 8. 4. 4. 8. 4. 4. 最低應選修節數小計:24學分 (校訂選修實習科目總計32節數) 生活管理 6 1 1 1 1 1 社會技巧 6 1 1 1 1 1 特殊 需求 學習策略 6 1 1 1 1 1 領域 職業教育 6 1 1 1 1 1 特殊需求領域小計:24學分 (特殊需求領域科目不計入節數) 校訂選修節數合計 26 4 4 3 3 6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136 23 23 23 23 22 每週團體活動時間(節數) 6 1 1 1 1 1 每週彈性學習時間(節數) 2 1 每週總上課時間(節數) 144 24 24 24 24 24. 30. 1 1 1 1 6 22 1 1 24.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D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D2選1. 特殊需求領域科目不計 入節數. 校訂選修總計34節數.
(31) 汽車科 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檢核表 課程 類冸 名稱. 一 般 科 目. 部 定 必 修. 領域/科目及節數 名稱 國語文 英語文 閩南語文 客語文 語文 原住民族語文 -布農語 閩東語文 臺灣手語 數學 數學 歷史 社會 公民與社會 物理 自然科學 化學 音樂 藝術 藝術生活 綜合活動 生涯規劃 科技 資訊科技 健康與體 健康與護理 育 體育 全民與國防 小計. 應用力學 專 機件原理 業 引擎原理 科 底盤原理 目 基本電學 小計 機械工作法及實習 機電製圖實習 引擎實習 底盤實習 電工電子實習 實 電系實習 習 車輛空調檢修 科 實習 目 車輛 車輛底盤檢修 技能 實習 領域 車身電器系統 綜合檢修實習 小計 專業及實習科目合計 部定必修合計. 節數 12 12 2 0. 授課年段與節數配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0. (1). (1). 0 0 8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1. (1) (1) 2 1. 1. 1. 56. 11. 11. 2 2 3 3 2 12 4 4 4 4 3 3. 1. 2. 2. 1. 1. 1. A版 B版. 1. 1. 1. 1. 1. 1 1. 1 1. 1. 1. 7. 7. 1. 10. 10. 部定必修一般科目總計 56節數. 2 2 3 3 3 4. 3. 2 4. 0. 0. 2. 部定必修專業科目總計 12節數. 4 4 4 3 3. 3. 3. 4. 4. 4 33 45 101. C版. 1 1. 備註. 4 8 11 22. 4 7 18. 31. 7 11 21. 11 11 21. 3 3 10. 0 2 9. 部定必修實習科目總計 33節數 部定必修總計101節數.
(32) 汽車科 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檢核表(續) 課程類冸 名稱 校 訂 必 修. 節數 一般 科目. 領域/科目及節數 名稱 數學 小計 專題實作. 節數 4 4 4. 小計. 4. 校訂必修節數合計 生命教育 一般 性冸教育 科目 最低應選修節數小 計 汽車專業英文 底盤定位原理 汽車電學. 8 1 1. 專業 科目. 2. 校訂必修一般科目總計 4節數 實習分組 校訂必修實習科目總計 4節數 校訂必修總計8節數. 1 校訂選修一般科目總計 2節數. 2 1 1 2. 1 1 2 2. 柴油共軌噴射引擎. 2. 2. 最低應選修節數小 計. 2. 重型機器腳踏車檢修實習. 1 4 3 4 1. 感知器波型分析實習. 2. 2. 商用車檢修實習. 2. 2. 電動機車檢修實習. 2. 2. 車輛四輪定位實習. 2. 2. 車輛診斷儀器實習. 2. 2. 柴油引擎實習. 2. 2. 引擎綜合量測與詴驗實習. 備註. 1. 2. 車輛基本保養實習 噴射引擎檢修實習. 實習 科目. 2. 汽油噴射引擎原理. 機器腳踏車基礎實習. 校 定 科 目 校 訂 選 修. 授課年段與學分配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2 2 2 2 2 2. 1 4 3 4 1. 最低應選修節數小計:19學分 (校訂選修實習科目總計25節數) 生活管理 6 1 1 1 1 1 社會技巧 6 1 1 1 1 1 特殊 需求 學習策略 6 1 1 1 1 1 領域 職業教育 6 1 1 1 1 1 特殊需求領域小計:24學分 (特殊需求領域科目不計入節數) 校訂選修節數合計 27 1 5 2 2 8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136 23 23 23 23 22 每週團體活動時間(節數) 6 1 1 1 1 1 每週彈性學習時間(節數) 2 1 每週總上課時間(節數) 144 24 24 24 24 24. 32. 1 1 1 1 9 22 1 1 24. 同科單班 AE2選1 同科單班 AE2選1 校訂選修專業科目總計 8節數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F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F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G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G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H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H2選1. 特殊需求領域科目不計 入節數. 校訂選修總計35節數.
(33) 資訊科 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檢核表 課程 類冸 名稱. 一 般 科 目. 部 定 必 修. 領域/科目及節數 名稱 國語文 英語文 閩南語文 客語文 語文 原住民族語文 -布農語 閩東語文 臺灣手語 數學 數學 歷史 社會 公民與社會 物理 自然科學 化學 音樂 藝術 藝術生活 綜合活動 生涯規劃 科技 資訊科技 健康與體 健康與護理 育 體育 全民與國防 小計. 基本電學 專 電子學 業 數位邏輯設計 科 微處理機 目 小計 基本電學實習 電子學實習 程式設計實習 實 晶片 習 可程式邏輯設 設計 科 計實習 技能 目 單晶片微處理 領域 機實習 小計 專業及實習科目合計 部定必修合計. 節數 12 12 2 0. 授課年段與節數配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0. (1). (1). 0 0 8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1. (1) (1) 2 1.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6. 14. 14. 6 6 3 3 18 3 6 3. 3. 3. 3 3. A版 B版. 1. 1. 8. 8. 3 3. 3. 6. 3 6. 3. 3. 1. 1. 6. 6. 0. 0. 0 0 5. 0 0 5. 部定必修一般科目總計 56節數. 部定必修專業科目總計 18節數. 3. 3. 3. 3 18 36 92. C版. 1. 1. 3. 2. 備註. 3 3 6 20. 3 6 20. 33. 6 12 20. 6 12 20. 部定必修實習科目總計 18節數 部定必修總計92節數.
(34) 資訊科 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檢核表(續) 課程類冸 名稱 校 訂 必 修. 節數 一般 科目. 領域/科目及節數 名稱 數學 小計 專題實作 小計. 校訂必修節數合計 生命教育 一般 性冸教育 科目 最低應選修節 數小計 數位邏輯進階 基本電路學 專業 電子電學 科目 最低應選修節 數小計 軟體應用實習 感測器應用電 路實習 基礎電子實習 校 定 科 目 校 訂 選 修. 實習 科目. 節數 4 4 3. 授課年段與學分配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2 2 2 2 3. 3. 3. 7 1 1. 1. 校訂必修一般科目總計 4節數 實習分組 校訂必修實習科目總計 3節數 校訂必修總計7節數. 1 校訂選修一般科目總計 2節數. 2 3 3 4. 3 3 2. 2 校訂選修專業科目總計 10節數 實習分組. 10 3. 3. 6 3. 備註. 3. 3. 3. APP製作實習. 3. 3. 應用電子實習. 3. 3. PHP 網頁設計. 3. 3. 電路板設計與 製作實習. 3. 3. 網頁設計實習. 3. 3. 硬體描述語言 實習. 3. 3. 演算法實習. 2. 2. 2. 物聯網應用實 習. 2. 2. 2. 最低應選修節數小計:23學分 (校訂選修實習科目總計38節數) 生活管理 6 1 1 1 1 1 社會技巧 6 1 1 1 1 1 特殊 需求 學習策略 6 1 1 1 1 1 領域 職業教育 6 1 1 1 1 1 特殊需求領域小計:24學分 (特殊需求領域科目不計入節數) 校訂選修節數合計 37 3 3 3 3 11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136 23 23 23 23 22 每週團體活動時間(節數) 6 1 1 1 1 1 每週彈性學習時間(節數) 2 1 每週總上課時間(節數) 144 24 24 24 24 24 34. 1 1 1 1 14 22 1 1 24.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I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I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J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J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K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K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L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L2選1. 特殊需求領域科目不計 入節數. 校訂選修總計48節數.
(35) 電機科 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檢核表 課程 類冸 名稱. 一 般 科 目. 部 定 必 修. 領域/科目及節數 名稱 國語文 英語文 閩南語文 客語文 語文 原住民族語文 -布農語 閩東語文 臺灣手語 數學 數學 歷史 社會 公民與社會 物理 自然科學 化學 音樂 藝術 藝術生活 綜合活動 生涯規劃 科技 資訊科技 健康與體 健康與護理 育 體育 全民與國防 小計. 基本電學 電子學 電工機械 小計 基本電學實習 電子學實習 實 電工實習 自動 習 控制 可程式控制實 科 技能 習 目 領域 機電整合實習 小計 專業及實習科目合計 部定必修合計 專 業 科 目. 節數 12 12 2 0. 授課年段與節數配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0. (1). (1). 0 0 8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1. (1) (1) 2 1. 1. 1. 56. 14. 14. 6 6 6 18 3 6 3. 3. 3. 1. 1. 2. 1. 1. 1. 1. A版 B版 1 1 1. 1 1 1. 1. 1. 8. 8. 1 1. 3. C版. 1. 3 3. 1. 9. 9. 3 3 6. 3 3 6. 3. 3. 0. 0. 3 3 11. 3 3 11. 部定必修一般科目總計 56節數. 部定必修專業科目總計 18節數. 3. 3 3 18 36 92. 2. 備註. 3 3 6 17. 0 3 14. 35. 6 12 21. 3 3 9 18. 部定必修實習科目總計 18節數 部定必修總計92節數.
(36) 電機科 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檢核表(續) 課程類冸 名稱 校 訂 必 修. 節數 一般 科目. 領域/科目及節數 名稱 數學 小計 專題實作 小計. 校訂必修節數合計 數位邏輯 專業 最低應選修節 科目 數小計 工業配線實習 電工機械實習 智慧居家監控 實習 基礎電子實習 高壓工配實習 校 定 科 目. 實習 科目. 節數 4 4 3. 授課年段與學分配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2 2 2 2 3. 3. 3. 7 4. 2. 4. 4 3. 3 4 6. 3 2. 2 3. 3. 軟體應用實習. 4. 4. 數位邏輯實習. 4. 4. 電子電路實習. 4. 4. 單晶片實習. 4. 4. 最低應選修節數小計:32學分 (校訂選修實習科目總計40節數) 生活管理 6 1 1 1 1 1 社會技巧 6 1 1 1 1 1 特殊 需求 學習策略 6 1 1 1 1 1 領域 職業教育 6 1 1 1 1 1 特殊需求領域小計:24學分 (特殊需求領域科目不計入節數) 校訂選修節數合計 36 6 6 2 2 10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136 23 23 23 23 22 每週團體活動時間(節數) 6 1 1 1 1 1 每週彈性學習時間(節數) 2 1 每週總上課時間(節數) 144 24 24 24 24 24. 36. 校訂必修一般科目總計 4節數 實習分組 校訂必修實習科目總計 3節數 校訂必修總計7節數. 2. 4 8 3. 備註. 1 1 1 1 10 22 1 1 24. 校訂選修專業科目總計 4節數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M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M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O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O2選1. 特殊需求領域科目不計 入節數. 校訂選修總計58節數.
(37) 建築科 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檢核表 課程 類冸 名稱. 一 般 科 目. 部 定 必 修. 領域/科目及節數 名稱 國語文 英語文 閩南語文 客語文 語文 原住民族語文 -布農語 閩東語文 臺灣手語 數學 數學 歷史 社會 公民與社會 物理 自然科學 化學 音樂 藝術 藝術生活 綜合活動 生涯規劃 科技 資訊科技 健康與體 健康與護理 育 體育 全民與國防 小計. 土木建築工程與技術概論 構造與施工法 基礎與施工法 小計 測量實習 設計與技術實習 營建技術實習 實 材料與詴驗 習 製圖實習 科 電腦輔助製圖實習 目 建築製圖實習 專業 製圖 施工圖實習 小計 專業及實習科目合計 部定必修合計 專 業 科 目. 節數 12 12 2 0. 授課年段與節數配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0. (1). (1). 0 0 8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1. (1) (1) 2 1. 1. 1. 56. 11. 11. 2 2 6 10 8 4 6 4 8 6 3 3 42 52 108. 2. 1. 1. 2. 2. 1. 1. 1. 1. C版. A版 B版. 1. 1. 1. 1. 1. 備註. 1 1. 1 1. 1. 1. 7. 7. 1. 10. 10. 3 3. 3 3. 部定必修一般科目總計 56節數. 2 2 4. 2 4. 2 4. 0. 2 3. 2 3. 5 5 12. 5 5 12. 2 4 3 3. 10 12 23. 0. 部定必修專業科目總計 10節數. 10 12 23. 37. 6 9 19. 3 3 6 9 19. 部定必修實習科目總計 42節數 部定必修總計108節數.
(38) 建築科 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檢核表(續) 課程類冸 名稱 校 訂 必 修. 節數 一般 科目. 領域/科目及節數 名稱 數學 小計 專題實作 小計. 校訂必修節數合計 生命教育 一般 性冸教育 科目 最低應選修節 數小計. 專業 科目. 實習 科目. 4. 2. 8 1 1. 1. 2. 備註 校訂必修一般科目總計 4節數 實習分組 校訂必修實習科目總計 4節數 校訂必修總計8節數. 1 校訂選修一般科目總計 2節數 同科單班 AP2選1 同科單班 AP2選1 校訂選修專業科目總計 8節數. 2. 施工估價. 4. 2. 2. 建築法規. 4. 2. 2. 最低應選修節 數小計 建築設計軟體 應用實習 校 定 科 目 校 訂 選 修. 節數 4 4 4. 授課年段與學分配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2 2 2 2 2 2. 4 2. 2. 實習分組. 測量實務. 2. 2. 建築模型實習. 2. 2. 建築表現技法 實習. 2. 2. 電腦繪圖實習. 10. 5. 5. 工程測量及測 繪實習. 10. 5. 5. 最低應選修節數小計:14學分 (校訂選修實習科目總計18節數) 生活管理 6 1 1 1 1 1 社會技巧 6 1 1 1 1 1 特殊 需求 學習策略 6 1 1 1 1 1 領域 職業教育 6 1 1 1 1 1 特殊需求領域小計:24學分 (特殊需求領域科目不計入節數) 校訂選修節數合計 20 0 0 4 4 6 學生應修習節數總計 136 23 23 23 23 22 每週團體活動時間(節數) 6 1 1 1 1 1 每週彈性學習時間(節數) 2 1 每週總上課時間(節數) 144 24 24 24 24 24. 38. 1 1 1 1 6 22 1 1 24.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Q3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Q3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Q3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R2選1 實習分組 同科單班 AR2選1. 特殊需求領域科目不計 入節數. 校訂選修總計28節數.
(39) 三、科目開設一覽表 (一)一般科目 機械科 一般科目開設一覽表 課 學年 程 類 課程領域 冸 語文. 第一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二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數學. → 數學. 本土語文 → 本土語文 數學 社會 部 自然科學 定 必 修 藝術. 數學. → 數學. 歷史. → 歷史 公民與社會 → 公民與社會. 物理. → 物理. 生涯規劃. 綜合活動 科技. → 化學. 化學. 音樂. → 音樂. 藝術生活. → 藝術生活. 體育. → 體育. 數學. → 數學. → 生涯規劃. 資訊科技 → 資訊科技. 健康與體 育. 健康與護理 → 健康與護理.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 → 教育 教育 教育 校訂必修. 性冸教育. 校訂選修. 生命教育. 39.
(40) 製圖科 一般科目開設一覽表 課 學年 程 類 課程領域 冸 語文. 第一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二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數學. → 數學. 本土語文 → 本土語文 數學 社會 部 自然科學 定 必 修 藝術. 數學. → 數學. 歷史. → 歷史 公民與社會 → 公民與社會. 物理. → 物理. 生涯規劃. 綜合活動 科技. → 化學. 化學. 音樂. → 音樂. 藝術生活. → 藝術生活. 體育. → 體育. 數學. → 數學. → 生涯規劃. 資訊科技 → 資訊科技. 健康與體 育. 健康與護理 → 健康與護理.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 → 教育 教育 教育 校訂必修. 性冸教育. 校訂選修. 生命教育. 40.
(41) 汽車科 一般科目開設一覽表 課 學年 程 類 課程領域 冸 語文. 第一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二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數學. → 數學. 本土語文 → 本土語文 數學 社會 部 自然科學 定 必 修 藝術. 數學. → 數學. 歷史. → 歷史 公民與社會 → 公民與社會. 物理. → 物理. 生涯規劃. 綜合活動 科技. → 化學. 化學. 音樂. → 音樂. 藝術生活. → 藝術生活. 體育. → 體育. 數學. → 數學. → 生涯規劃. 資訊科技 → 資訊科技. 健康與體 育. 健康與護理 → 健康與護理.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 → 教育 教育 教育 校訂必修. 性冸教育. 校訂選修. 生命教育. 41.
(42) 資訊科 一般科目開設一覽表 課 學年 程 類 課程領域 冸 語文. 第一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二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數學. → 數學. 本土語文 → 本土語文 數學 社會 部 自然科學 定 必 修 藝術. 數學. → 數學. 歷史. → 歷史 公民與社會 → 公民與社會. 物理. → 物理 → 化學. 化學 音樂. → 音樂. 綜合活動. 生涯規劃 → 生涯規劃. 科技. 資訊科技 → 資訊科技. 健康與體 育 體育 → 體育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 → 教育 教育 教育 校訂必修. 藝術生活. → 藝術生活. 數學. → 數學. 健康與護理 → 健康與護理. 性冸教育. 校訂選修. 生命教育. 42.
(43) 電機科 一般科目開設一覽表 課 學年 程 類 課程領域 冸 語文. 第一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二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數學. → 數學. 本土語文 → 本土語文 數學 社會 部 自然科學 定 必 修 藝術. 數學. → 數學. 歷史. → 歷史 公民與社會 → 公民與社會. 物理. → 物理 → 化學. 化學. 綜合活動 科技. 音樂. → 音樂. 藝術生活. → 藝術生活. 生涯規劃. → 生涯規劃. 體育. → 體育. 數學. → 數學. 資訊科技 → 資訊科技. 健康與體 育. 健康與護理 → 健康與護理.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 → 教育 教育 教育 校訂必修. 43.
(44) 建築科 一般科目開設一覽表 課 學年 程 類 課程領域 冸 語文. 第一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二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 國語文.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英語文. → 數學. → 數學. 本土語文 → 本土語文 數學 社會 部 自然科學 定 必 修 藝術. 數學. → 數學. 歷史. → 歷史 公民與社會 → 公民與社會. 物理. → 物理. 生涯規劃. 綜合活動 科技. → 化學. 化學. 音樂. → 音樂. 藝術生活. → 藝術生活. 體育. → 體育. 數學. → 數學. → 生涯規劃. 資訊科技 → 資訊科技. 健康與體 育. 健康與護理 → 健康與護理.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 → 教育 教育 教育 校訂必修. 性冸教育. 校訂選修. 生命教育. 44.
(45) (二)專業及實習科目 機械科 專業及實習科目開設一覽表 課 學年 程 類 科目類冸 冸. 第一學年 第一學期 機械製造. 第二學期. 第二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 機械製造. 專業科目. 機件原理. → 機件原理. 機械力學. → 機械力學 機械材料. → 機械材料. 專題實作. → 專題實作. 機械基礎實 習 基礎電學實 習 機械製圖實 機械製圖實 → 習 習. 部 定 必 修. 電腦輔助 製圖與實 習. 實習科目. 機械加工 實習 電腦輔助 設計實習 數值控制 機械實習 校 訂 實習科目 必 修. 基礎機構學 → 基礎機構學 機 械 力 學 → 機械力學進 進階 階. 專業科目 機械實習 校 訂 選 修 實習科目. → 機械實習 精 密 製 造→精密製造 實習 實習 精 密 量 測→精密量測 實習 實習 綜合機械 綜合機械 → 加工實習 加工實習 電腦輔助 電腦輔助 製造實習 → 製造實習 電腦輔助 電腦輔助進 進 階 繪 圖 → 階繪圖與實 與實習 習 精密機械 精密機械 → 加工實習 加工實習. 45.
(46) 製圖科 專業及實習科目開設一覽表 課 學年 程 類 科目類冸 冸. 第一學年 第一學期 機械製造. 第二學期. 第二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 機械製造. 專業科目. 機件原理. → 機件原理. 機械力學. → 機械力學 機械材料. → 機械材料. 機械基礎實 習 基礎電學實 習 機械製圖實 機械製圖實 → 習 習 部 定 必 修. 電腦輔助 製圖與實 習 機械加工 實習 機械工作 圖實習. 實習科目. 實物測繪 實習 電腦輔助設 計實習 電腦輔助機 械設計製圖 實習 校 訂 實習科目 必 修. 專題實作. → 專題實作. 工程製圖實 → 工程製圖實 習 習. 校 訂 實習科目 選 修. 工業產品 工業產品 → 設計實習 設計實習 精 密 量 測→精密量測 實習 實習 電腦輔助 電腦輔助 立 體 製 圖→立 體 製 圖 實習 實習 立體模型 立體模型 製作實習 → 製作實習 進階電腦 進階電腦 輔 助 繪 圖→輔 助 繪 圖 與實習 與實習. 46.
(47) 汽車科 專業及實習科目開設一覽表 課 學年 程 類 科目類冸 冸. 第一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二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引擎原理 底盤原理 基本電學 應用力學. 專業科目. 機件原理 機械工作法 及實習 引擎實習. 部 定 必 修. 底盤實習 電系實習 機電製圖實習 電工電子實習. 實習科目 車輛底盤 檢修實習. 車 身電 氣系 統 綜合 檢修 實習 車輛空調 檢修實習 校 訂 實習科目 必 修. 專題實作. → 專題實作. 汽車電學 汽油噴射引 擎原理 柴油共軌噴 射引擎. 專業科目. 汽車專業英文 底盤定位原理. 機器腳踏車 基礎實習 引擎綜合量測 與詴驗實習 重型機器腳踏 車檢修實習. 校 訂 選 修. 噴射引擎 檢修實習 車輛基本 保養實習. 實習科目. 車輛診斷儀 器實習 柴油引擎實習. 感知器波型分 析實習 商用車檢修實 習 電動機車檢修 實習 車輛四輪定位 實習 47.
(48) 資訊科 專業及實習科目開設一覽表 課 學年 程 類 科目類冸 冸. 第一學年 第一學期 基本電學. 第二學期. 第二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 基本電學 電子學 → 電子學 數位邏輯設 計 微處理機. 專業科目. 程式設計實 習. 部 定 必 修. 基本電學實 習 電子學實習 → 電子學實習 可程式邏 輯設計實 習 單晶片微 處理機實 習. 實習科目. 校 訂 實習科目 必 修. 專題實作 基本電路學 數 位 邏輯 進 階. 專業科目. 電子電路. → 電子電路. 基礎電子實 習 軟體應用實 習 感測器應 感測器應 用 電 路 實→用 電 路 實 習 習 演 算 法 實→演 算 法 實 習 習 物聯網應用 物聯網應用 → 實習 實習 網頁設計 實習 硬體描述語 言實習 APP製作實 習 應用電子 實習 PHP網頁設 計 電路板設 計與製作 實習. 校 訂 選 修 實習科目. 48.
(49) 電機科 專業及實習科目開設一覽表 課 學年 程 類 科目類冸 冸. 第一學年 第一學期 基本電學. 第二學期.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 基本電學. 專業科目. 部 定 必 修. 第二學年. 電子學. → 電子學. 電工機械. → 電工機械. 基本電學實 習 電子學實習 → 電子學實習 可程式控制 實習. 實習科目 電工實習. 機電整合實 習 校 訂 實習科目 必 修 專業科目. 專題實作 數位邏輯. → 數位邏輯. 工 業 配 線 實 工業配線實 → 習 習 基 礎 電 子 實 基礎電子實 → 習 習 高壓工配實 → 高壓工配實 習 習 電工機械 實習 智慧居家監 控實習 電子電路 實習 單晶片實習 軟體應用 實習 數位邏輯 實習. 校 訂 選 實習科目 修. 49.
(50) 建築科 專業及實習科目開設一覽表 課 學年 程 類 科目類冸 冸. 第一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二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土木建築工 程與技術概 論 構造與施工 法. 專業科目. 基 礎工程 力 → 基礎工程力 學 學 測量實習 製圖實習. 部 定 必 修. → 測量實習 → 製圖實習. 材料與詴驗 → 材料與詴驗. 實習科目. 電腦輔助製 電腦輔助 → 圖實習 製圖實習 建築製圖實 習 施工圖實習 設計與技術 設計與技術 → 實習 實習 營建技術實 營建技術實 → 習 習. 校 訂 實習科目 必 修 專業科目. 校 訂 選 修 實習科目. 專題實作 施工估價. → 專題實作. → 施工估價. 建築法規 → 建築法規 建築設計軟 體應用實習 測量實務 建築模型實 習 建築表現技 法實習 電腦繪圖實 → 電腦繪圖實 習 習 工程測量及 工程測量及 → 測繪實習 測繪實習. 50.
(51) 伍、彈性學習 一、彈性學習時間實施相關規定暨學生自主學習實施規範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彈性學習時間實施規定 中華民國107年11月6日課程發展委員會議通過 中華民國108年6月課程發展委員會議修訂 一、依據 (一)教育部103年11月28日臺教授國部字第1030135678A 號令發布、106年5月10日臺 教授國部字第1060048266A 號令發布 修正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 綱」(以下簡稱總綱) (二)教育部107年2月21日臺教授國部字第1060148749B 號令發布之「高級中等學校課 程規劃及實施要點」(以下簡稱課程規劃及實施要點) 二、目的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以下簡稱本校)彈性學習時間之實施,以 落實總綱「自發」、「互動」、「共好」之核心理念,實踐總綱藉由多元學習活動、補強性教學、 充實增廣教學、自主學習等方式,拓展學生學習面向,減少學生學習落差,促進學生適性發 展為目的,特訂定本校彈性學習時間規定(以下簡稱本規定)。 三、本校彈性學習時間之實施原則 (一)本校彈性學習時間,各於學生在校上課每週35節(進修部24節)中,開設每週0-2節。 (二)本校彈性學習時間之實施採班群方式(每一班群需達1班以上)分冸實施。 (三)各領域/群科教學研究會,得依各科之特色課程發展規劃,於教務處訂定之時間 內提出選手培訓、充實(增廣)或補強性教學之開設申請;各處室得依上述原則 提出學校特色活動之開設申請。 (四)彈性學習時間之實施地點以本校校內為原則;如有特殊原因需於校外實施者,應 經校內程序核准後始得實施。 (五)採全學期授課規劃者,應於授課之前一學期完成課程規劃,並由學生自由選讀, 該選讀機制比照本校校訂選修科目之選修機制;另授予學分之充實(增廣)、補 強性教學課程,其課程開設應完成課程計畫書所定課程教學計畫,並經課程發展 委員會討論通過列入課程計畫書,或經課程計畫書變更申請通過後,始得實施。 四、本校彈性學習時間之實施內容 (一)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得於彈性學習時間,依本規定提出自主學習之申請。 (二)選手培訓:由教師尌代表學校參加縣市級以上競賽之選手,規劃與競賽相關之培 51.
相關文件
「數位學習工作坊二:因材網」講師培訓工作坊 壹、 依據 教育部適性教學全國推動計畫 貳、 目的 為推廣應用數位學習平臺輔助實施教學,培育教師運用數位科技、平臺 及資源實施教學之能力,並強化與現場實務之聯結,結合數學、國語文、自 然科學及英語文領域共同規劃培訓數位學習專業講師團,透過推廣與輔導機
新北市溪洲國民小學 110 學年度 二 年級第 一 學期部定課程計畫 設計者:楊美秋 一、課程類別:客家語文 二、學習節數:每週1節,實施21週,共21節。 三、課程內涵: 總綱核心素養 學習領域核心素養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