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中美友誼」下的政治力

1940 年 9 月 2 日美國羅斯福總統與英國達成一個協定,美國將提供英國 50 艘驅逐艦以交換英國設在殖民地的軍事基地。二戰後美國在美國國外擁有許多的 美軍基地,代表美國力量在質與量上都出現變化,也大大改變美國與其他國家的 關係。280一個國家的領土存在著專屬外國的軍事基地及武裝軍人,照理來說應是 奇怪的景象,然而,在戰後初期時的臺灣人卻似乎顯得理所當然。冷戰期間,國 共政治上的緊張關係作為美、蘇意識型態對抗的縮影。美國透過全球政治、軍事 佈局以達成美國利益的優勢。美方基於政治、國防考量,藉由「援外政策」及《中 美共同防禦條約》先後派遣「美軍」來臺「協助」軍防。

依不同任務來臺的「美軍」需精準定義。本文所提「美軍」有3 種,因為美 國的「援外政策」而組成的「美軍顧問團」;遵守《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保護臺 海安全而組成的「協防美軍」;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國防部協議允許駐越美軍來 臺的「渡假美軍」。這3 個不同身分地位的美軍透露出美國的全球佈局以抗衡美、

蘇對峙的冷戰局面。

美軍來臺的時間點是在兩岸緊繃的局面,使得外國武裝力量來臺不但不顯衝 突,反而還呈現國人期待美國軍事力量的介入。除此之外,在多方政治角力所促 成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讓美國武裝力量及基地正式合法地進駐臺灣。《中美 共同防禦條約》被包裝成中美友誼的象徵,國民黨政府大力宣揚條約對臺灣的重 要性,企圖淡化美國在臺灣設立專屬美國的軍事基地的不合理性。政府在媒體及 國家重要場合不斷地宣傳美軍在臺灣的美軍基地是為了協防臺海、為了國家防禦 而設置。美軍顧問團團長與協防司令官也頻頻在臺灣公開場合表現美國帶給臺灣 許多實質的物資援助。然而,事實上美軍基地的任務卻是遵行美國的國防任務,

與臺灣的軍事安全無太大關連性,就此來看美軍及美軍基地本質上就是以美國利 益為主,可是在政治操弄下卻讓人民相信它的存在具有必要性。

冷戰的局勢下,美軍與美軍基地的存在被中華民國、美國兩個政權正當化。

280 David.Vine,林添貴譯,《基地帝國:美軍海外基地如何影響自身與世界》,頁 25-26。

106

上端政策面也影響至下層。不管是哪一種美軍,他們在臺灣的生活大致上能維持 像是在美國的生活水準,美軍在各自的單位上工作,居住在專門為美軍而建的的 美軍宿舍;購買低廉自美國進口的飲食、家庭用品。這些便利措施使美軍有機會 將美式物質與消費文化移植臺灣。不過真正讓美式生活無違和地在臺灣展現的關 鍵在於依附美國霸權保護下的國民黨政府。蔣介石政權失去中國後,為保住僅剩 的政治籌碼,不得不撤退來臺。國民黨政府面對臺海攻勢威脅與穩固政權的考量 下,深知擁有美國的支持才能讓其政權在全球具有統治正當性。

依「援外政策」而來臺的美軍顧問團抵臺不久後,2 國隨即簽訂《中美軍援 互助之換文》提供美方享有「給予美軍顧問團在食糧、衣著與日用品等免除一切 的稅捐優待。281專屬美軍的關稅優待透露出國民黨政府為要達成政治目的,在與 美國斡旋時,政府在某些項目之「主權」也必須退讓。從美軍進駐臺灣、美軍在 臺灣建立基地、美軍免稅品等舉動,理解美軍在臺灣享有許多介於合理與不合理 邊緣的「優待」之因便是為了「中美友誼」的穩固。美軍的一切優待建立在政治 現實基礎之上,美軍與基地它們的正當性被模糊、輕視掉,此舉雖在平時不易察 覺,但每當美軍與臺灣大眾發生衝突時便隨即浮現。

二、 冷戰下的記憶

David.Vine 的《基地帝國》一書批判美國在全世界興建美軍基地猶如是美 國帝國主義的延伸。他表示美國與當地政府在興建美軍基地皆強調其必要性,但 其實基地對當地的環境、族群、婦女影響甚钜卻被忽視,他特別舉出南韓的基地 村外的紅燈區賣春氾濫,此現象也浮現人口販賣的跨國社會問題。該書集中討論 美軍基地對當地的「負面影響」。筆者認為這樣的討論對於美軍基地研究稍嫌不 足,筆者將透過田野調查成果嘗試補充David.Vine《基地帝國》所未觸及之視 角。

美軍在臺灣社會有著多面向的記憶。在官方的記憶中充斥著政治宣傳,如美 國軍援助臺灣、又或是美軍為了弱勢而舉辦球賽募資、又或是美軍太太組團前往 育幼院贈禮等,官方行程試圖表現美軍在臺灣不僅是有其必要、更是帶來益處。

在官方記憶裡的美軍樣貌符合世界泱泱大國應有的風度。然而,在社會記憶裡卻 截然不同。臺灣人對美軍的負面印象可能包括幾點:(1)美軍與臺灣人不良份子 的利益掛鉤;(2)美軍強暴臺灣女性;(3)美軍與臺灣人之間的交通事故等。另

281 〈美軍顧問團在臺俱樂部〉,《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藏,館藏號:11-07-02-13-05-012。

107

一方面,臺灣的女子(吧女為主)可能與駐臺美軍產生情感,其結局可能正向、

美滿,亦可能加深矛盾與衝突。除此之外,從「亞美混血兒」受到歧視的經驗可 知,臺灣社會存在「美軍為加害者」的負面想像。由上述案例可知,臺灣人對美 軍的態度並非全然負面或正面,反而是多樣且複雜的。官方記憶與社會記憶之間 的落差符合David.Vine 在《基地帝國》裡所表現美軍與當地社會的情況。但是 根據筆者的研究發現除了這兩個記憶外,還有一個「群體記憶」也頗具重要性。

筆者透過田野調查的方法取得曾經替美軍工作的「美國工」的訪談記錄並稱 之為「群體記憶」。筆者訪問在臺北、臺中與臺南美軍基地工作多年的謝靜、李 美華與邱澤田等3 人;在美軍私領域工作的「Amah」王秀枝、鍾春麗等 2 人;

新興企業家的劉哲基。他們多數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大多是小學畢業、來自本省 家庭,因緣際會進入美軍空間工作,他們獲得進入美軍工作、生活空間的機會藉 以窺探「美式文化」。其中基地裡的臺灣職員又因與美軍關係良好、工作受到肯 定,在美軍撤退之際也同時獲得移民美國、階級向上流動的機會。他們為著曾替 美軍的工作深感驕傲並不約而同表示在工作期間所見識到的美軍是如此友善。整 理「美國工」的群體記憶意外發現有許多共同之處。雖然他們各自在不同時間與 空間與美軍共事,在口述資料裡卻有近乎雷同的記憶與表情。筆者與研究對象進 行口訪時,他們一致地表現出緬懷、愉悅的態度述說那段記憶:「美國人」看重 能力、學歷其次;人人平等、女士優先;待遇優渥、經濟無虞。

「美國工」對於美軍有類似的記憶或許是他們出身低階的家庭。他們皆表示 雇傭之間存在著信任與平等的關係,他們不僅只是被優渥的薪資所吸引,更是因 良好的工作環境所佇留。良好的工作環境是指好的薪資待遇,在只有小學畢業、

沒有太多工作經驗的情況下,「美國工」每月薪資足以傲視同儕;良善的雇主的 印象來自於「美國工」念念不忘美軍雇主對員工的體貼與尊重。替美軍工作的人 普遍都有類似的待遇,應是雇主皆來自美國生長在恪守法律及人權平等的環境 下,對於雇傭關係極為小心。雇主來自更保護人權的法治國家,使得美軍雇主對 待「美國工」比起當時臺灣的工作環境來得好一些。在這個差異之下,可以看到 文中所訪問的「美國工」就算對於工作細節沒有凡事記得,但年輕時在「小美國」

工作的回憶卻一直津津樂道。「美國工」藉由與美軍的「認識」經驗得到對美軍

(美國)正面的評價,進而「生產」出他們的「美國觀」。由此說明為何「群體記 憶」裡一面倒地呈現臺灣人對美軍的正面形象。

本文口述資料充斥著對美軍不同的記憶,呈現出臺灣對美軍有著矛盾態度。

筆者將本章的口述資料分為官方記憶、社會記憶和群體記憶。官方記憶強調中美

108

同盟的政治意涵;社會記憶所呈現的美軍形象卻充滿犯罪;群體記憶毫不掩飾表 達他們對美軍的欣賞與讚嘆。三者之間看似差異卻具有關連性。官方記憶基於國 民黨政府的政治需求而模糊在臺美軍及基地對我方主權的侵害。群體記憶表現出 他們的生活與美軍以利益與交情關係緊密聯繫,導致他們對美軍的記憶是壓倒性 的正向。可是在社會記憶中呈現相反的原因在於臺灣人和美軍發生衝突事件時,

中華民國與美國之間的主權問題便浮現出來,差別待遇被凸顯出來後社會大眾對 美軍的觀感顯得有些敵視。由此可見,造成 3 種記憶異同的關鍵在於冷戰期間 中、美權力的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