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 、 、民進黨的支持基礎 民進黨的支持基礎 民進黨的支持基礎 民進黨的支持基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 、 、社會與 社會與 社會與 社會與政治 政治 政治 政治分歧 分歧 分歧 分歧和 和 和 和藍綠對抗的主軸 藍綠對抗的主軸 藍綠對抗的主軸 藍綠對抗的主軸 一

一 一

一、 、 、 、民進黨的支持基礎 民進黨的支持基礎 民進黨的支持基礎 民進黨的支持基礎

(一一一一)、、、、第三波民主化第三波民主化第三波民主化第三波民主化

民進黨的出現與台灣政治民主化的過程息息相關。70 年代中期以來,隨著 南歐的葡萄牙、希臘與西班牙等國一連串成功的政治民主化,在中南美洲、亞洲 或非洲,甚至於蘇聯與東歐共黨極權國家,也激起了民主政治改革的澎派浪潮,

蔚為民主政治發展的「第三波」(Huntington, 1991)。民進黨成立之際時值全球掀 起第三波民主化的浪潮,民進黨之所以得以順利成立並持續下去不得不歸功於台 灣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歷史經驗顯示,威權政體的政治民主化過程,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 段為邁向民主政府的過程,重點在於統治權力如何由軍事政府或威權政府轉移到 民選的文人政府手中,乃是民主轉型過程的核心問題。第二階段為邁向民主政體 的過程,重點在於民主制度如何建立與獲得正當性基礎,乃是民主鞏固的核心問 題(O’ Donnell, 1992: 18)。由於強調重點的差異,大致可分為功能學派(Functional School)與起源學派(Genetic School)(Pridham, 1990: 12),前者強調環境因素與特定 的社經背景,認為民主轉型必定是在社會進入某一階段才會發生,也就是強調民 主轉型的前提要件(prerequisites)(Lipset, 1959, 1994),而後者則關心政治菁英策略 選擇的後果,認為客觀環境雖然構成特定的限制,但不能決定結果為何,政治菁 英之間的互動才是民主轉型能否成功的關鍵(Przeworski, 1986)。

在 Huntington 的分類中,台灣也是屬於第三波民主化的國家之一。他指出,

在 1987 到 1988 年間,台灣政府明顯地放鬆了在國內對政治活動的限制,並且承 諾會創造一個民主的政治體系(Huntington,1991:23)。台灣在 80 年代中期之後,

政治民主化的過程逐漸展開,1986 年民進黨的成立,加速了台灣地區國會改造 與憲政改革的進程,而接著的幾次公職人員選舉中,更透過候選人的推薦、文宣 的造勢與選民的動員等策略,形成與國民黨相互抗衡的局面,儼然邁向了兩黨競 爭的雛形。

(二二二二)、、、、影響台灣政治民主化的因素影響台灣政治民主化的因素影響台灣政治民主化的因素影響台灣政治民主化的因素

然而,究竟有哪些條件使得台灣得以趕上第三波民主化的列車呢?一方面,

台灣在邁向民主化的過程是緩慢而穩健的,而且執政黨仍能繼續掌握政權;另一 方面,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並不是基於國家政策或階級利益的衝突,而表現在 較高層次的國家認同與政治體制問題上。可以說,政治體制的衝突(民主與威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造就了民進黨。我們以下分別就國際與國內的因素來討論。

1、、、、國際因素國際因素國際因素國際因素

首先從國際性的角度來看,台灣當時正逢 Huntington 所謂之第三波民主化的 熱潮,且國際共產體系正逐漸在崩解之中,加上美國亦希望台灣能夠改變威權體 制的統治型態,故此時台灣所身處的國際環境相對有利於民主化的開展。

在美國因素方面,從 1973 年開始,為了應對東西方「冷戰」關係逐漸明顯 的緩解趨勢,繼續佔領西方世界意識型態的制高點,美國開始在國際政治舞台大 力推行所謂「促進民主和人權」的外交政策。台灣即是美國在東亞地區一手扶植 的「對抗共產主義侵略」的「橋頭堡」之一。卡特政府的「人權外交」和雷根政 府的「民主規劃」,構成了台灣政治民主化強大的外部壓力。

80 年代以來,美國也不斷對國民黨施壓,美國國會議員組織了「台灣民主 促進會」,以《台灣關係法》中的「人權條款」11為依據,反對國民黨的威權統治,

甚至還以停止對台軍售來施壓。迫於美國壓力12,蔣經國不得不多次表示要使台 灣民主化。

此外,「共產主義威脅」也是制約台灣政治發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國民黨長 期以「對抗共產主義威脅」為藉口來維持對內專制統治的合法性。隨著東西方關 係的緩解,特別是中美關係的恢復,這個藉口逐漸失效。在台灣,70 年代末期 大陸對台政策的轉變,嚴重衝擊了國民黨的「戒嚴政治」。1978 至 1982 年,大 陸領導人發佈了一系列文告、談話,從表態不再使用「解放台灣」提法,到提出

「一國兩制」,標誌著海峽兩岸關係從「武裝對峙」時期進入「和平對峙」時期。

進入「和平對峙」時期後,國民黨的「反攻大陸」隨著時日已久逐漸成為一種空 想,而大陸也不把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作為首位政策選擇,因此,「戒嚴」、「動員 戡亂」等壓制民主的舉措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台灣人民的民主化要求已經是大 勢所趨。

2、、、、國內因素國內因素國內因素國內因素

其次就國內的因素來看,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得力於經濟的發展與威權統治陣 營的分裂,而黨外人士持續不斷的民主化訴求也是台灣得以邁向政治民主化的重 要因素之一。

11 《台灣關係法》第二條 C 項規定,「本法中任何規定,在人權方面都不能與美國的利益相抵觸,

特別是有關大約一千八百萬台灣居民的人權方面。本法案特重申維護與提高台灣所有人民的人 權,為美國的目標」,這條規定是支持台灣獨立建國,不滿國民黨外來政權霸佔台灣施行戒嚴統 治的國會議員,如已故的培爾參議員、索拉茲眾議員,在台灣人社團共同努力下,所提出保障及 增進台灣人權的條款。參見若林正丈,《蔣經國與李登輝蔣經國與李登輝蔣經國與李登輝蔣經國與李登輝》,台北:遠流,1998:154。

12 據郝柏村披露,「美國的壓力當然是有,比方美眾議院亞太小組主席索拉茲,他要求我們要解 除戒嚴……」參見郝柏村,《郝總長日記中的經國先生晚年郝總長日記中的經國先生晚年郝總長日記中的經國先生晚年郝總長日記中的經國先生晚年》,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5:33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經濟發展經濟發展經濟發展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是民主化的必要條件,Lipset(1959:69-105)運用全球社會經濟發展 和政治民主之間的座標,論證了經濟發展和社會民主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正相 關。所有發達的經濟是完全的民主制或至少是半民主制,而所有的獨裁專制的經 濟都不怎麼發達。這種觀點在「第三波」理論中得到了進一步強化。Huntington 發現,當某個社會的國民生產毛額達到一定的標準,就進入了「政治過渡帶」(「第 三波」時期過渡帶標準大約是 1000-3000 美元),具備了民主化的基本條件。因 此,Huntington 的結論是,「從長遠的觀點看,經濟發展將為民主政權創造基礎」

(Huntington,1991:59-72)。民進黨成立之際台灣剛好處於經濟發展的高峰,有利於 民主化的進展。且都市化的速度以及教育水準的提升亦影響到民眾對於民主政治 的渴求。

台灣經濟從 1965 年開始起飛,工業化進程突飛猛進,到 80 年代中葉,台灣 社會已經呈現出迥然不同於傳統農業社會的風貌。以 1950 年和 1987 年相比較,

國民生產毛額從 100 美元增到 5275 美元,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跡」。與此同時,

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推動了社會的多元化。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台灣社會階層 的構成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中最突出的是中產階級的崛起。在台灣,1975 至 1980 年間,中產階級數量劇增,到 80 年代中葉,中產階級已經佔到了台灣總 人口的 20%至 30%。可以說,台灣在現代化發展到一定程度(達到中等發達社會 的經濟水準;中產階級佔人口比例 1/3 以上)之後啟動了民主化進程13

(2)、、、、威權統治陣營的分裂威權統治陣營的分裂威權統治陣營的分裂威權統治陣營的分裂

此外,台灣的威權統治者蔣經國也面臨著特定的界限,迫使他在特殊的約束 下應對民眾的民主化要求。80 年代中葉,蔣經國已經到了人生暮年,進入 1987 年,他的糖尿病嚴重惡化,已經來日無多。對蔣經國來說,大限到來之時,誰也 無法阻止,因此,蔣經國有強烈的急迫感,要在有生之年抓緊安排好身後的政局,

即通過民主化來解決接班問題。這使得台灣民主化進程表現出從上而下的特點。

另一方面,「中壢事件」使得國民黨威權統治陣營開始分裂為保守派與改革 派14,在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及總統之後,國民黨的改革派在其主導之下,開始 進行一系列的政治自由化,希望能藉由這些措施,將反對勢力吸納到執政黨可控 制的管道之中。但是此種想法卻忽略了台灣自 60 年代開始的經濟發展及其所帶 來的影響,再加上當時連串的外交挫折,使得人民日益增高對現狀不滿,也給予

13 參閱林震,〈駕馭「第三波」:台灣和韓國民主化比較研究〉,《二十一世紀二十一世紀二十一世紀二十一世紀》網絡版,2008 年 五月號,總第 74 期。網址: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803080.htm

14 改革派成員主要來自具高學歷的技術官僚、黨內負責組織訓練與參與選舉活動的人員、以及 來自地方年輕的民意代表;而保守派成員則指資深國會代表、軍方與情治人員、資深政黨幹部及 官僚人員。此兩類成員的界線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本身利益的考量而有所改變(游清鑫, 199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反對勢力一個良好的動員基礎。但「中壢事件」使得當時替蔣經國執行自由化的 李煥,由於低估反對勢力的動員能力而黯然下台。同時,國民黨的保守派亦藉此 機會,要求對反對勢力逐步採取強硬手段,壓制反對勢力的發展,也種下二年後 高雄「美麗島事件」更激烈的朝野對抗(游清鑫, 1995: 191)。

(3)、、、、黨外人士持續的民主化訴求黨外人士持續的民主化訴求黨外人士持續的民主化訴求黨外人士持續的民主化訴求

(3)、、、、黨外人士持續的民主化訴求黨外人士持續的民主化訴求黨外人士持續的民主化訴求黨外人士持續的民主化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