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二~10 歷年國會有效政黨數一覽表(1986~2008) 年度 有效政黨數

1986年增額立委 1.47

1989年增額立委 1.79

1992年第二屆立委 2.19 1995年第三屆立委 2.54 1998年第四屆立委 2.46 2001年第五屆立委 3.47 2004年第六屆立委 3.25 2008年第七屆立委 1.75

就政黨數目觀之,我國的政黨體系在 1986 年民進黨成立後,形成一大一小 的兩黨制。1993 年新黨成立之後,一度有機會形成兩大一小的三黨鼎立局面,

但新黨並未能維持穩定的支持度。2000 年親民黨與 2001 年台聯陸續成立後,新 黨的支持度似乎大部分被親民黨吸收,主要政黨變成國、民、親、台等四個政黨,

有效政黨數也成長為三個半,有機會走向多黨體系,不過,經過 2008 年立委選 舉之後,我國的政黨體系又重新往兩黨制的方向發展。

由以上討論我們可以發現,無論就政黨得票情形或政黨國會席次的有效政黨 數來看,我國的政黨體系都出現明顯的變遷。然而,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我國政 黨體系的變遷?我國政黨體系的變遷是否已逐漸邁入穩定的階段,或是仍處於變 動不定的狀態?各政黨得票率與國會席次未來將如何變遷?國民黨目前的高得 票率與國會席次佔有率能否延續下去?民進黨是否有機會東山再起?新黨會不 會泡沫化?親民黨與台聯是否可能步上新黨的後塵?將來是否可能有新的第三 勢力政黨出現的空間?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第四 第四 第四

第四節 節 節 節、 、 、小結 、 小結 小結 小結

本章分別就各政黨歷年來的得票情形與選民歷年來的政黨認同進行分析,結 果發現各縣市的政黨得票率與政黨認同雖然有所變動,但是若就藍綠政治勢力來 看,則主要的變動還是發生在南部縣市。

就政黨得票情形來看,在政黨數目方面,我國的政黨體系從 1986 年民進黨 成立後逐漸邁入兩黨制,在 1993 新黨成立之後,一度形成三黨鼎立局面,20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年親民黨與 2001 年台聯陸續成立後,新黨的支持度似乎大部分被親民黨吸收,

主要政黨變成國、民、親、台等四個政黨,2008 年之後又回復到國、民兩黨制,

政黨體系出現明顯的變動。不過,就各政黨得票趨勢來看,我們也發現國民黨與 民進黨兩大政黨的支持度均呈現上揚回升的趨勢,而親民黨呈現一路下滑,台聯 似乎也呈現下滑局面。在藍綠勢力方面,我們可以發現,從 1986 年迄今,泛藍 和泛綠的政治勢力並沒有太大的變動。即便在 2000 年政黨輪替後,泛藍勢力還 是穩定領先泛綠勢力,且差距有拉大的趨勢,泛綠政治勢力始終未能在台灣地區 過半,以此觀之,台灣地區的藍綠政黨勢力又似乎並未出現明顯變動。

經過進一步觀察各縣市投開票資料與各鄉鎮市政治版圖變動情形之後,我們 發現台灣地區的政黨體系變遷主要發生在南部縣市。對於南部縣市這種「由藍轉 綠」的政黨勢力變遷,一個可能的解釋原因是政治菁英的互動發生了改變。我們 認為民進黨由地方包圍中央的策略發揮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南部幾個縣市中,民 進黨大都是先當選了縣長,然後由縣長取得了分配行政資源的權力之後,開始扶 植自己的鄉鎮市長以及縣市議員,逐漸發展基層實力,導致政黨勢力變遷。這種 變動一部份來自於地方派系勢力由於政治菁英的操縱出現集體由藍轉綠的跡 象,因而從上而下導致政黨勢力發生變遷。而在選舉制度並未改變,以及沒有新 的社會分歧出現的情形之下,另一部份原因則可能來自於新議題分歧的出現切割 了舊有的政黨勢力,這一部份我們將在下一章進行探討。

就選民的政黨認同趨勢來看,我們首先發現新黨的成立對於國民黨的支持度 並未造成顯著的影響。新黨成立之初,國民黨支持度雖曾一度下滑至 29.0%,但 其後又恢復到 30%~35%左右。其次是親民黨的成立雖在 2000~2004 年之間對於 國民黨的支持度造成明顯的影響,使得國民黨的支持度由 35%降至 15%左右,

但 2003 年之後由於連宋搭檔競選 2004 年總統選舉的緣故,才使國民黨支持度回 升到 20%左右,不過,2005 年之後,親民黨的支持度逐漸下滑,國民黨則一路 回升,親民黨似乎也面臨泡沫化的危機。最後是台聯的成立對於民進黨的支持度 沒有顯著的影響,台聯維持小幅度的支持比例,民進黨的支持度也未出現明顯下 滑趨勢。

依此觀之,親民黨的成立似乎造成藍綠勢力變動的現象,唯 2005 年之後此 種藍綠勢力變動似乎又回復到親民黨成立之前的態勢,台聯的成立雖然並未明顯 影響藍綠勢力分佈,但其仍能維持低而穩定的支持度,顯示政黨體系的確發生變 遷。然而,若以藍綠勢力來看,台灣民眾對泛藍政黨的認同程度在 30%~40%之 間起伏,對泛綠政黨的認同程度大致上在 20%~30%之間起伏。至於不偏藍綠的 政黨中立選民,比例則是佔了 40%~50%。就泛藍泛綠的認同度來看,台灣選民 對於藍綠兩大陣營的認同程度則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經過深入觀察各縣市的政黨認同歷年變動情形之後,我們發現藍綠政黨認同 的變動主要是發生在南部縣市。這種變動的可能原因除了政治菁英互動關係發生 改變之外,我們認為新議題分歧的出現切割了舊有的政黨勢力也有著一定的影響 力,我們將在第三章進一步針對各政黨支持群眾的特性歷年來的變遷加以研究,

以掌握各政黨支持者的變動情形,並針對幾個可能影響民眾政黨認同變動的因素 進行探討。

由以上討論,我們可以發現台灣的政黨體系的確發生了變遷,而且此種變遷 主要發生在南部縣市。觀察整個政黨體系發展過程,我們可以歸納出影響台灣政 黨體系變遷的幾個關鍵時間點,首先是 1986 年民進黨成立,其次是 1993 年新黨 成立,再者是 2000 年親民黨成立,接著是 2001 年台聯黨成立,以及 2008 年選 舉制度改變。我們將在第四至第六章分別探究影響我國政黨體系發展的各種原 因,並分述各個關鍵時間點影響政黨體系變遷的因素,以探求影響我國政黨體系 變遷的固定因素與變動因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政黨的社會基礎與政黨體系的變遷 政黨的社會基礎與政黨體系的變遷 政黨的社會基礎與政黨體系的變遷 政黨的社會基礎與政黨體系的變遷

上一章我們分別就各政黨歷年來的得票情形與選民歷年來的政黨認同進行 分析,結果發現各縣市的政黨得票率與政黨認同雖然有所變動,但是若就藍綠政 治勢力來看,則主要的變動還是發生在南部縣市。究竟各個縣市之間為何會發生 這種政治勢力變動呢?除了政治菁英的操縱之外,本章也將就幾個重要議題進行 分析。在此之前,我們先回顧各個政黨的選民基礎是否發生變化,當新黨、親民 黨陸續由國民黨分裂出來,台聯帶走了部分民進黨與國民黨本土派的支持後,各 政黨的原有支持群眾是否發生顯著的改變?如果有,改變的方向如何?此種改變 是否能持續一段時間?如果沒有,是否各政黨勢力將來仍有持續變遷的可能?這 是本章要討論的重點。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 、各政黨選民基礎的變 、 各政黨選民基礎的變 各政黨選民基礎的變 各政黨選民基礎的變化 化 化 化

政黨選民基礎的變遷可以由兩個層面來加以觀察,首先是各政黨的選民基礎 之間是否有所差異,其次則是政黨選民基礎是否發生變動,以下將分述之。

一 一 一

一、 、 、 、各政黨選民基礎的差異 各政黨選民基礎的差異 各政黨選民基礎的差異 各政黨選民基礎的差異

Lipset 與 Rokkan (1967) 指出不同的社會分歧塑造了歐洲的政黨體系。他們 描述政黨體系的發展,指出現代政黨體系是由於國家的(national)及社會經濟的 (socialeconomic)發展之歷史情境下的產物。當代的政治分歧反映出西方社會在現 代化過程中,所經歷兩次革命成功的結果。在 18、19 世紀相繼發生的「國族革 命」與「工業革命」,對各國政黨體系形成與轉變有重要的影響。國族革命著重 在種族、語言、宗教的分歧;工業革命則是因為產生雇主和受雇者之間,不同階 級利益的對立,使得一些以階級為主的政黨如:工黨、共產黨相繼出現(Lipset and Rokkan,1967:15-23)。從 Lipset 與 Rokkan 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各政黨的支持 基礎會隨著不同的社會分歧而有所區別。

美國的研究也指出,兩大黨的支持者有著不同的特性,共和黨的支持者大多 為年長者、中產階級、商人、南方人及白人;民主黨的支持者主要為年輕人、勞 工、貧農、天主教徒、猶太人、北方人及黑人(Campbell et al.,1960; Dalton, 1988)。

英國的研究也顯示,保守黨的支持者特徵為中上階層,工黨的支持者特徵則是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工、中下階層( Butler & Stokes, 1974)。

台灣的情況又是如何,究竟各個政黨的選民基礎為何,各個政黨的選民基礎 是否有發生變化呢?過去的研究顯示,民眾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地 理區域以及省籍等基本人口特徵,都與藍綠政黨認同有一定程度的關連性。例 如:女性、年齡較長者、職業為軍公教人員、桃竹苗與中彰投地區、大陸各省市 人等,長期以來相較之下皆較為傾向認同泛藍政黨;而男性、年紀較輕者、學生、

高屏澎地區、本省閩南人等,相較之下則較為穩定地認同泛綠政黨(游清鑫、蕭 怡靖, 2003)。服務階級與白領職工支持泛藍政黨的比例相對偏高,小資產階級與 勞工階級支持泛綠政黨的比例相對偏高(鄭盛隆, 2003)。低教育程度者較支持國 民黨,新黨與民進黨認同者在高教育程度的比例上呈現增加的趨勢(游清鑫、林 瓊珠, 2000)。我們可以發現,各個政黨組成的選民基礎的確有著明顯的差異。當 然,這種政黨選民基礎的差異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政黨體系發展的過程中,各 政黨選民基礎的組成也跟著發生變動。

二 二 二

二、 、 、 、各政黨選民基礎的變化 各政黨選民基礎的變化 各政黨選民基礎的變化 各政黨選民基礎的變化

對政黨選民基礎的變化,我們通常關心的是政黨支持者的人口組成,特別是

對政黨選民基礎的變化,我們通常關心的是政黨支持者的人口組成,特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