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 、 、威權體制的解體與 威權體制的解體與 威權體制的解體與 威權體制的解體與台灣的 台灣的 台灣的 台灣的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除了社會分歧結構與政治菁英互動的影響之外,外在的選舉制度也限制了政 治菁英操作社會政治分歧對於政黨體系產生的影響。在我國的 SNTV 選制之下,

小黨有其生存空間,政治菁英們得以利用社會政治分歧光譜上的一部份空間來爭 取不同選民的支持,並進而在國會中獲得席次。因此,在 SNTV 選舉制度相對有 利於小黨出現並存活的前提之下,我國存在著促使政治菁英操作社會政治分歧結 構,成立新政黨爭取支持的空間。不過,2008 年的選制改變限制了小黨的生存 空間,連帶的政治菁英之間的行為也跟著做出調整,成立新政黨的機會越來越 小,邁向兩黨制的跡象也越來越明顯。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 、 、政治菁英互動 政治菁英互動 政治菁英互動 政治菁英互動和台灣政黨體系的發展 和台灣政黨體系的發展 和台灣政黨體系的發展 和台灣政黨體系的發展歷程 歷程 歷程 歷程

政治菁英的互動過程影響我國政黨體系的發展,以下我們分別就民進黨成 立、新黨成立、親民黨成立與台聯黨成立等時間點來分析政治菁英如何影響我國 政黨體系的發展。

一 一 一

一、 、 、 、威權體制的解體與 威權體制的解體與 威權體制的解體與 威權體制的解體與台灣的 台灣的 台灣的 台灣的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

二次大戰後,東亞「四小龍」在經濟上先後起飛,經過二三十年的快速發展,

到 90 年代初期,基本達到了中等發達社會的水準,世界銀行將這種驚人的發展 成就稱為「東亞奇蹟」。經濟發展導致了社會結構的變化,並進一步帶動了政治 發展。在這段時期,台灣最主要的政治民主化進程就是國民黨威權統治的解體,

從而使民進黨得到興起的機會與空間。

(一一一一)、、、、國民黨威權統治的合法性危機國民黨威權統治的合法性危機國民黨威權統治的合法性危機國民黨威權統治的合法性危機

對於國民黨而言,早期實施有限度的選舉,主要目的並不在於促進台灣的民 主化,再加上各項法令規定的限制,使選舉的結果無法導致政治權利的真正轉 移,因此此時的選舉並不能視為一種競爭性的選舉。

然而,台灣地區在國民黨長期的威權統治之下,雖然創造了經濟發展與社會 平等的成就,但人民經濟生活的富足,伴隨著教育普及、溝通網絡發達,政治參 與和民主改革的需求也迅速擴張,促成了反對運動的蓬勃發展,強化了反對運動 的政治動員能力,加以國際社會對我國政府合法性的態度轉趨消極,以及國民黨 內部領導菁英政治和諧度下降,國民黨一黨獨大政權的合法性基礎乃產生動搖。

1970 年代以後,一連串的外交挫敗引發的合法性危機,促成了台灣地區威 權統治的逐漸鬆動,國民黨不得不向內尋求統治合法化的機制,一方面在政治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進行本土化政策,另方面局部開放中央政府層級的選舉(黃德福, 1992)。隨著選 舉的開展,反對勢力在其中慢慢成長,從無組織到有組織,從非法到合法,其變 遷過程恰如台灣政治民主化的縮影(游清鑫, 1995)。

(二二二二)、、、、黨外勢力的發展黨外勢力的發展黨外勢力的發展黨外勢力的發展歷程歷程歷程歷程

在民進黨成立之前,由於國民黨維持一黨獨大,壓制了競爭性政黨體系的出 現,因此選民之所以投票給國民黨或黨外人士,並談不上有所謂的「政黨認同」,

而當時也缺乏這樣的測量,充其量只是國民黨和無黨籍、黨外人士競爭的時代。

1、、、、雷震案雷震案雷震案雷震案到中壢事件到中壢事件到中壢事件到中壢事件

台灣地區最早有意組織反對黨,應該是「自由中國」半月刊創辦人雷震所推 動的「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1。然而,此一企圖在 1960 年 9 月 4 日警總以叛亂 的罪名逮捕雷震及傅正等人後瓦解,1950 年代台灣地區的反對運動也因此歸於 沈寂。

不過,1970 年代之後,反對運動又再度興起。這時候的反對力量大致可以 分為兩類:一為戰後新生一代的知識份子,如張俊宏、許信良等;另一為台灣地 區新一代的本土政治人物,如黃信介、康寧祥等(李筱峰, 1987)。自此而後,分 別代表知識份子與本土菁英的這兩股力量,隨著選舉競爭的持續進行與歷練,再 度掀起反對運動的高潮(黃德福, 1992)。

在國民黨威權統治之下,反對勢力(黨外)主要是利用選舉期間所謂的「法律 假期」,針對國民黨控制社會的現象進行抨擊,其批判焦點集中在國民黨為外來 政權、國會全面改選、黨禁解除、廢除臨時條款及解除戒嚴。基本上這些訴求都 是針對國民黨一黨獨大威權體制的抗爭,尤其是國民黨「黨國」結構的不合理性,

因此,此時期的朝野競爭,具有啟動台灣民主化的意義,意即黨外勢力藉由批判 國民黨而贏得民眾的支持,同時亦壓迫國民黨(雖然程度有限)進行政治的改革,

如黨外人士在選舉期間提出民主政治中的「制衡」觀念,在選舉中受到民眾的支 持,也進而有利反對運動的成長(李筱峰, 1987)。

然而,在 1977 年之前,台灣地區的反對勢力由於選舉競爭的地方化與局限 性,加上一般民眾的政治意識尚未普遍與開放,因此反對運動大都是零星性、季

1 雷震可以說是國民黨的大老,生於一八九七年的他,畢業於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政治系,在學生 時代就加入孫中山的中華革命黨。一九二六年返回中國之後,曾擔任國民政府要職,並被選為制 憲國大代表。一九四九年他來台參與國民黨改造,同時創辦了《自由中國》。他對國民黨的威權 統治並不贊同,因此對時政多所批評,而引發蔣介石的不滿,一九五五年遭到國民黨撤銷黨籍。

雷震認為要改革政治,一定要成立反對黨,因而與外省籍和本省籍的政治菁英都有密切聯繫,醞 釀籌組政黨。一九六○年他發起成立「中國民主黨」,奔走各地召開組黨說明會,被國民黨視為 大逆不道,而被扣上「知匪不報」的罪名,判處十年徒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節性與地域性的(黃德福, 1992),並未能形成長期且全面性的組織。直到 1977 年 的五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中,黃信介與康寧祥兩人才首次嘗試串連全島的反對力 量,而大眾媒體也首次用「黨外」一詞來指涉這些反對勢力。

不過,1977 年桃園縣發生「中壢事件」,因為國民黨的做票傳聞引發民眾包 圍警察局,並造成流血事件與焚燒警局的暴動。「中壢事件」使得反對陣營與國 民黨之間的互動開始出現變化。林正杰就認為:

「我們事後想,沒有「中壢事件」那場暴動,台灣要經過和平方式達 成民主目標是不太可能的。有了那次暴動以後,選舉才變成公平,因 為國民黨不太敢大規模的做票了。」(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 1999:40) 2、、、、政團雛政團雛政團雛政團雛形形形形的出現到美麗島事件的出現到美麗島事件的出現到美麗島事件的出現到美麗島事件

到了 1978 年,在黃信介提供資源,施明德和張俊宏推動之下,成立了「台 灣黨外人士助選團」。除了提出「黨外」候選人的共同政見(十二大政治建設)之 外,並巡迴台灣全島各地助選,已隱約浮現出政團的雛形。然而,該年選舉因為 中美斷交的緣故而中斷,對黨外而言,選舉是當時黨外發展最重要、甚至唯一的 運動策略,停止選舉對於黨外是一個重大打擊。1979 年 1 月,高雄縣的余登發 父子因為「吳泰安叛亂案」被捕。為了聲援余登發,對抗國民黨,黨外人士在高 雄縣橋頭鄉舉辦了台灣戒嚴 38 年以來的第一次街頭遊行示威。同年 6 月,張春 男與呂秀蓮等人成立了「黨外候選人聯誼會」,希望成立一個正式的黨外組織。

施明德等人則是成立「黨外民意代表聯合辦事處」,希望在非選舉期間把競選總 部轉換成黨外總部。顯見此時黨外組織雖有意進行整合工作,但並未有一個單一 的領導部門,仍是呈現各自為政的態勢。

與此同時,中美斷交後,黃信介公開推薦許信良、張俊宏、姚嘉文、施明德 與林義雄五人,負責研究黨外未來的方向。這五個人的聚會討論逐漸形成黨外決 策核心,被稱為「五人小組」。「五人小組」積極籌辦新雜誌,推黃信介為發行人,

雜誌最後定名為「美麗島」。對他們而言,「美麗島」不只是一個宣傳機關報,而 是一個雛形政黨,對美麗島雜誌社的領導者而言,雜誌本身只是結合群眾、發展 組織的觸媒,而整個雜誌社是朝向「沒有黨名的黨」發展,藉此突破黨禁的限制。

楊青矗就指出:

「當時成立雜誌社,一直說要弄成黨外的公共事業,所以一開始社務 委員排了六十幾個還有發行經理、管理委員、基金會管理委員,其實 就是把助選團這班人都納入雜誌社來運作。各地的服務處等於是縣黨 部,那時候它已經是一個沒有黨名的黨,有政黨的型態了。」 (新台 灣研究文教基金會, 1999: 222)

施明德在《遺囑/一個奉獻者的最後表白》一書中也表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辦「美麗島雜誌社」,我也悄悄地放棄以往黨外「為辦雜誌而辦雜 誌」的老習慣,把「美麗島」當作一個「黨」來組織各縣市的「服務 處」和「基金會」。三十年來,台灣第一個「沒有黨名的黨」就這樣 悄悄地誕生了。「五人小組」也在黃信介先生的推薦下變成「黨外的 決策小組」。「黨禁政策」已被我們突破了一個大窟窿了。」(施明德

、陳嘉君, 2010:52-53)

1979 年 8 月「美麗島」雜誌創刊,但同年 12 月 10 日就發生了「美麗島事 件」,導致組織政黨的努力功虧一簣,不過,我們已經可以看出反對運動組織化 的必然趨勢。1981 年,「黨外」政治人物組成「黨外推薦團」,向選民推薦「黨 外」所屬意的候選人,形同政黨的提名制度,實已略具雛形政黨的運作方式。雖 然 1983 年增額立委選舉,部份「黨外」新生代因不滿公職人員主導的推薦制度,

另組「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但隨後成立的「黨外中央後援會」,以及 1985 年 所組成的「黨外選舉後援會」,仍舊再度以雛形政黨的姿態進行推薦工作。

另組「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但隨後成立的「黨外中央後援會」,以及 1985 年 所組成的「黨外選舉後援會」,仍舊再度以雛形政黨的姿態進行推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