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政黨體系的變遷:1986-2008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政黨體系的變遷:1986-2008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

博士學位論文

士學位論文

士學位論文

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

:劉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台灣政黨體系的

台灣政黨體系的

台灣政黨體系的

台灣政黨體系的變遷

變遷

變遷

變遷:

1986

1986

1986

1986-

--

-2008

2008

2008

2008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莊天憐

莊天憐

莊天憐

莊天憐

二0

0一

一0

0年

年七

七月

(2)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這本論文終於完成了。 得以完成博士學業,首先要感謝我的母親。過了而立之年的我,還是一直讓 她為了我的課業而操煩,希望這本論文的完成能夠讓她安心。我在天之靈的父親 與二哥、叔叔,也希望這本論文能夠帶給你們榮耀。 其次,要感謝我的妻子雅萍和兒子智翔,在我好幾次想要放棄的時候,都是 因為有妳們的支持,我才能有勇氣與毅力繼續堅持到底。 再來要感謝恩師劉義周教授,為了這本論文,前後大概花了六年左右的時間 不厭其煩的給予我指導與建議,這本論文能夠呈現目前的面貌,最大功臣其實是 劉老師。 在長達十年的博士生涯中,國發院的同事們在工作上面的分擔解憂是我得以 兼顧工作與學業的最大支柱,謝謝謝守清大哥從不間斷的鼓勵與支持,謝謝陳大 代院長對於我們的信任與照顧。也要特別感謝政情與選舉研究中心的各位同仁對 於我在最後關頭衝刺論文時的包容與耐心,謝謝湘甯、柯達和敏銣。 從 1992 年進入政大念大學,直到 2010 年底完成博士論文,整整花了將近二 十年的時間在政大就讀,對於政大,著實有著一股濃的化不開的情感。感謝政大 政治系所有的師長們,因為有你們的教導,我才能順利完成這份論文。謝謝政大 選研中心的全體老師同仁,在選研中心所得到的知識與經驗是我這輩子最最受用 的寶藏。 也要感謝在論文口試時給予我許多建議的洪永泰老師、吳重禮老師、盛杏湲 老師與游清鑫老師,因為有你們的寶貴意見,這本論文才得以完成。 大學念了四年,碩士念了四年,博士更是念了九年,現在終於拿到博士學位。 下一步呢?我現在還沒有答案。不過,我還是相信命運是已經安排好的,只要保 持樂觀開朗的心情,一步一腳印地向前邁進,將來總是會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著 我們去探索。結束,也許正是另一個開始,我已經準備好了。 莊天憐 2011/1 于中國國民黨政情與選舉研究中心

(3)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文討論焦點在於台灣政黨體系的變遷過程,影響台灣政黨體系變遷的因素,以 及台灣政黨體系未來的可能走向。分別使用社會分歧理論、政治菁英理論以及制度論 來解釋台灣政黨體系的變遷過程,並由各政黨在選舉結果的消長與選民政黨認同的變 化兩個指標來觀察我國政黨體系的變遷。試圖建構一個通用的模式來解釋我國政黨體 系發展的過程,以預期台灣政黨體系發展的未來走向。 經過全面觀察各政黨選舉結果的消長,以及選民政黨認同的變動情形之後,本文 發現台灣政黨體系的變遷,主要發生在四個重要的時間點,第一個時間點是 1986 年 民進黨的成立,第二個時間點是 1993 年新黨的成立,第三個時間點是 2000 年親民黨 的成立與 2001 年台聯的成立,第四個時間點則是立委選制改變後的 2008 年立委選舉。 在變動的因素方面,雖然每一個變遷的時間點都有新政黨的出現,但是民進黨的 出現是整個憲政環境由威權時期轉成民主化的結果,而新黨、親民黨與台聯則都是政 治菁英之間的分裂。2008 年主要是選舉制度的影響,不但新成立的政黨無法生存,連 原有的小黨也都消失無蹤。 在穩定不變的因素方面,在台灣的政黨體系整個變遷的過程裡面,藍綠的區分一 直都存在著。在藍綠對抗的主軸之下,台灣的政黨體系受到省籍、統獨立場以及國家 認同等因素混合在內的分歧結構的長期影響,泛綠基本上掌握三成左右的基本盤,泛 藍則是有四成出頭的支持度,中間還有二成多搖擺不定的部分,這個部分就是藍綠角 逐的關鍵所在。這個藍綠對抗中第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混雜了統獨立場、國家認同 與省籍在內的社會與議題分歧,其次是政治菁英在歷次選舉過程中不斷地去操作這個 分歧結構,藉此找到新政黨在意識型態光譜上的定位點,再加上 SNTV 選制容許小黨 有生存空間,因此台灣的政黨體系隨之產生變遷。最後到了 2008 年,選舉制度的變 革發揮了決定性的影響,使得我國的政黨體系確立為兩黨制。 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上,研究發現,無論就政黨得票率、政黨支持度以及選舉制度 的層面來看,國民黨似乎已經逐漸取回過半的優勢,民進黨則回到四成左右的基本 盤。在沒有新議題或是新的政治社會分歧足以重新切割現有政黨體系之下,在目前雙 首長制的憲政架構以及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國會選舉制度之下,我們預期政治菁英們的 互動將朝向由國民黨代表泛藍勢力,民進黨代表泛綠勢力的兩黨政治體系逐步鞏固的 方向前進。 關鍵字 關鍵字關鍵字 關鍵字:::: 政黨體系政黨體系政黨體系、政黨體系、、政黨體系變遷、政黨體系變遷政黨體系變遷政黨體系變遷、、社會分歧、、社會分歧社會分歧社會分歧、、、政治菁英、政治菁英、政治菁英政治菁英、、選舉制度、選舉制度選舉制度選舉制度

(4)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Abstract

The main theme of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Taiwan’s party system, the factors which effecting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Taiwan’s party system, and the trend of Taiwan’s party system in the future. The author use social cleavage theory、 political elite theory and institutional theory to explain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Taiwan’s party system. The author also uses two indexes including the vote-share of each party in every election, and the changing of voter’s party identification to observe the changing of Taiwan’s party system. This thesis tries to build a general model to expla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aiwan’s party system and predict the future trend of Taiwan’s party system.

After observing the election outcomes of each party and the changing of voter’s party identification, this thesis points out four important time points of Taiwan’s party system changing. The first time point is the presence of DPP in 1986, the second time point is the presence of NP in 1993, the third time point is the presence of PFP in 2000 and the presence of TSU in 2001, the fourth time point is the changing of electoral rule of legislative election in 2008.

About the changing factor, in spite of the new party presence in each changing time point, the presence of DPP is due to the co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which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transferred into democracy. The presence of NP、PFP and TSU are the outcome of the separation of political elites. The changing of party system in 2008 is mainly effected by electoral system, not only the new parties can’t survive, but the existing small parties also disappear.

About the stable factor, during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Taiwan’s party system, there’s always a clearly distinction between “blue” and ”green”. Underneath the main stream of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blue” and “green”, Taiwan’s party system has long been effected by the cleavage structure which mixed with ethnic origin、unification or independent with china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e pan-green group basically maintains about 30% of vote share, the pan-blue group has more than 40% of vote share, the remaining 20% more of vote share is the key point for the struggle of pan-green and

(5)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pan-blue force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this confrontation process is the social and issue cleavage mixed with ethnic origin、unification or independent with china and national identity. Meanwhile the political elites are consequently manipulating the cleavage structure in every elec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find some spaces in the ideological spectrum to form new parties. In addition to the SNTV electoral system allows small parties to appear and survive. That’s the reason why Taiwan’s party system changes over time. But in 2008, the changing of electoral system has the decisive influence and turn Taiwan’s party system into the two-party system.

In the trend of future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no matter in party’s vote share、party support rate or electoral system, KMT seems gradually having a leading advantage to get more than 50% of vote share. DPP has about 40% of vote share. If no more new issue or political-social cleavages to cut the existing party system, in the two-head executive co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MMM electoral system, the interactions of political elites will tend to a consolidation of the two-party system which including a pan-blue force presented by KMT, and a pan-green force presented by DPP.

Key words:party system、the change of party system、social cleavage、political elites、 electoral system

(6)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目 錄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緒論緒論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檢閱………4 一、 政黨體系及其變遷………4 二、 政黨體系變遷的解釋………..16 三、 影響台灣政黨體系變遷的原因………..27 第三節 研究架構、研究方法與論文章節………29 一、 研究架構………..29 二、 研究方法………..33 三、 章節安排………...35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台灣政黨體系變遷台灣政黨體系變遷台灣政黨體系變遷台灣政黨體系變遷的歷程的歷程的歷程………..37 的歷程 第一節 從選舉結果看政黨體系的變遷……… ………….37 一、 政黨得票分佈的變遷……… ………….37 二、 「北藍南綠」的檢視………..42 三、 縣市藍綠得票的變遷:若干實例的討論………50 第二節 從民眾政黨認同的變化看政黨體系的變遷………..62 一、 台灣民眾政黨認同分佈的變化………..62 二、 藍綠政黨認同分佈的變化………..65 三、 縣市藍綠政黨認同的變化:若干實例的討論………66

(7)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政黨國會席次分佈的變化………….………72 一、 各政黨國會席次的變化情形(1986-2008)………..72 二、 有效政黨數的變化情形(1986-2008)………..74 第四節 小結……….75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政黨的社會政黨的社會政黨的社會政黨的社會基礎與政黨體系的變遷基礎與政黨體系的變遷基礎與政黨體系的變遷………78 基礎與政黨體系的變遷 第一節 各政黨選民基礎的變化……….78 一、 各政黨選民基礎的差異……….78 二、 各政黨選民基礎的變化……….79 三、 影響政黨體系的選民基礎差異……….81 第二節 「台灣人/中國人認同」的變化………82 一、 台灣選民「台灣人/中國人認同」的整體變化………83 二、 泛藍選民「台灣人/中國人認同」的變化………84 三、 泛綠選民「台灣人/中國人認同」的變化………85 四、 影響選民「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變化的因素………86 第三節 統獨立場的變化……….88 一、 台灣選民統獨立場的整體變化……….………89 二、 泛藍選民統獨立場的變化……….………90 三、 泛綠選民統獨立場的變化……….………90 四、 影響選民統獨立場變化的因素……….91 第四節 政黨形象的變化………..93 一、 各政黨的政黨形象……….……….94

(8)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國民黨與民進黨政黨形象的變化……….……….95 三、 政黨形象與選舉結果的關連………..99 第五節 小結………101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社會與社會與社會與社會與政治政治政治政治分歧分歧分歧………...103 分歧 第一節 台灣的社會與政治分歧………..104 一、 省籍分歧、統獨立場、國家認同與民主價值………104 二、 社會分歧與新政黨的出現………105 第二節 社會與政治分歧和台灣政黨體系的發展………106 一、 民主價值……….………...107 二、 省籍分歧………108 三、 統獨立場………111 第三節 社會與政治分歧和藍綠對抗的主軸………117 一、 民進黨的支持基礎………117 二、 新黨的支持基礎………121 三、 親民黨的支持基礎………131 四、 台聯的支持基礎………139 第四節 小結………143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政治菁英的互動政治菁英的互動政治菁英的互動政治菁英的互動………...146 第一節 政治菁英互動與政黨體系的變遷………146 一、 政治菁英互動對政黨體系變遷的影響:以韓國為例…………147 二、 台灣政治菁英的互動與政黨體系的發展………148

(9)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政治菁英互動和台灣政黨體系的發展歷程………149 一、 威權體制的解體與台灣的政治民主化………149 二、 新國民黨連線的出走………154 三、 國民黨的內部紛爭與宋楚瑜的脫黨參選………157 四、 李登輝的出走與國民黨的再度分裂………160 第三節 政治菁英互動和藍綠對抗的主軸………163 一、 政治菁英的互動與民進黨的興起………163 二、 政治菁英和新黨的興起與沒落………168 三、 政治菁英和親民黨的興起與沒落………171 四、 政治菁英和台聯的興起與沒落………185 第四節 小結………193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憲政體制與選舉制度憲政體制與選舉制度憲政體制與選舉制度憲政體制與選舉制度對政黨體系的對政黨體系的對政黨體系的影響對政黨體系的影響影響………196 影響 第一節 雙重行政首長制、SNTV 選制與台灣政黨體系………196 一、 雙重行政首長制對我國政黨體系的影響………196 二、 SNTV 制對我國政黨體系的影響………198 第二節 單一選區兩票制對政黨體系的影響………200 一、 單一選區兩票聯立制在德國的影響………201 二、 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在日本的影響………202 第三節 新選制對政治菁英的影響………205 一、 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對政治菁英行為的影響………205 二、 兩票制對政治菁英的影響………208

(10)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 立委選制變革對選舉結果的影響………209 第四節 新選制對民眾的影響………...212 一、 選民對小黨能否跨越選舉門檻缺乏信心………213 二、 選民的策略性投票………214 三、 立委選制變革對選民政黨認同的影響………216 四、 立委選制變革與策略性投票………217 第五節 小結………222 第七章 第七章 第七章 第七章 結論結論結論結論………225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225 一、 台灣政黨體系變遷的時間點………225 二、 台灣政黨體系變遷過程與各階段的影響因素..………...227 三、 影響台灣政黨體系變遷的因素…...……….228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232 一、 研究設計方面………233 二、 研究資料方面………233 三、 研究方法方面………233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235 附錄一 附錄一 附錄一 附錄一 國家發展研究院政治版圖說明國家發展研究院政治版圖說明國家發展研究院政治版圖說明………260 國家發展研究院政治版圖說明 附錄二 附錄二 附錄二 附錄二 三次總統大選選前政治版圖分類標準三次總統大選選前政治版圖分類標準三次總統大選選前政治版圖分類標準(2000-2008) ………...263 三次總統大選選前政治版圖分類標準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三三三三 各縣市歷年藍綠得票分佈一覽表各縣市歷年藍綠得票分佈一覽表各縣市歷年藍綠得票分佈一覽表(1991-2008)………274 各縣市歷年藍綠得票分佈一覽表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四四四四 各縣市歷年政黨認同一覽表各縣市歷年政黨認同一覽表各縣市歷年政黨認同一覽表(1997-2008)………275 各縣市歷年政黨認同一覽表

(11)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附錄五 附錄五 附錄五 附錄五 各縣市歷年政黨認同彙整表各縣市歷年政黨認同彙整表各縣市歷年政黨認同彙整表(1997-2008) ………...287 各縣市歷年政黨認同彙整表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六六六六 深度訪談報告列表深度訪談報告列表深度訪談報告列表(1997-2001)………288 深度訪談報告列表

(12)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二~1 南部八縣市立委選舉民進黨與泛綠得票率統計(1994-2002)…………..44 表二~2 南部八縣市首長選舉民進黨與泛綠得票率統計(1994-2002)…………..44 表二~3 南部八縣市民代選舉民進黨與泛綠得票率統計(2004-2008)…………..46 表二~4 南部八縣市首長選舉民進黨與泛綠得票率統計(2004-2008)…………..47 表二~5 三次總統大選政治版圖變動情形………..49 表二~6 各縣市藍綠勢力分類………..57 表二~7 嘉義縣議員黨籍變化情形(1998-2009)………..61 表二~8 各縣市藍綠政黨認同分類………..67 表二~9 歷年立委選舉政黨比例(席次)變化情形(1986~2008) ………...74 表二~10 歷年國會有效政黨數 (1986~2008) ………75 表四~1 國民兩黨認同者省籍背景 (1991-2008)………..109 表四~2 歷年外省籍認同者佔各政黨認同者比例之變化(1992~1999)...………110 表四~3 親民黨認同者省籍背景 (2000-2008) ……….110 表四~4 台聯認同者省籍背景 (2001-2008) ………...111 表四~5 國民兩黨認同者統獨立場 (1991-2008)…………..………112 表四~6 親民黨與新黨認同者統獨立場 (2000-2008) ………...115 表四~7 台聯認同者統獨立場 (2001-2008)………...116 表四~8 民進黨認同者的政治社會基礎(以國民黨認同者為對照組),1992 年...121 表四~9 選民政黨認同變化 (1983~1991 年)……..………..122

(13)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四~10 民眾對國民黨的印象………..123 表四~11 各政黨認同者的政治社會基礎(以民進黨認同者為對照組),1995 年.125 表四~12 各政黨認同者的政治社會基礎(以民進黨認同者為對照組),1998 年.131 表四~13 年齡與政黨認同(1993-2002)………...132 表四~14 各政黨認同者的政治社會基礎(以民進黨認同者為對照組),2001 年.137 表四~15 各政黨認同者的政治社會基礎(以民進黨認同者為對照組),2004 年.139 表四~16 民眾對主要政黨統獨立場位置的看法………..142 表五~1 1999 年上半年可能總統參選人之民調支持率分佈(聯合報)………….159 表五~2 民眾對「親民黨就是宋楚瑜的政黨」的看法………..172 表五~3 2001 年立委與縣長選舉結果………...174 表五~4 民眾對國親兩黨合作立法的可能性之意見………....175 表五~5 民眾對國親兩黨合作選舉的可能性之意見………....176 表五~6 民眾對國親合併看法………180 表五~7 親民黨於客家及原住民地區得票率變化情形 (2000-2005)……..…….184 表五~8 民眾對「台聯就是李登輝的政黨」的看法……….186 表六~1 2008 立委選前小黨政治菁英轉投大黨………...207 表六~2 2008 年主要政黨在單一選區與政黨名單比例與席次分佈情況...210 表六~3 2008 立委選前民眾政黨票可能流向………...213 表六~4 2008 年立委選前不同政黨認同選民政黨票可能流向………...214 表六~5 2008 立委選後民眾政黨票動向………...215 表六~6 選民投政黨票給各個政黨的原因………...215

(14)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六~7 2008 年立委選後不同政黨認同選民政黨票動向………...216 表六~8 2008 年立委選舉各政黨區域立委票與政黨票得票率比較.…...219 表六~9 2008 年立委選舉各政黨區域立委票與政黨票得票率比較 (各縣市)...221

(15)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次

圖一~1 研究架構圖………..31 圖二~1 立法委員選舉政黨得票情形一覽圖(1986-2008)………...39 圖二~2 總統選舉政黨得票情形一覽圖(1986-2008)……...40 圖二~3 縣市長選舉政黨得票情形一覽圖(1986-2008)……...41 圖二~4 歷年藍綠得票情形一覽圖(1986-2008)………...…42 圖二~5 三次總統大選選前政治版圖變動圖……...48 圖二~6 宜蘭縣歷年政黨得票情形一覽圖(政黨二分類)………51 圖二~7 台中縣歷年政黨得票情形一覽圖(政黨二分類)………52 圖二~8 台中縣歷年政黨得票情形一覽圖(民意代表選舉)(政黨二分類)…….52 圖二~9 台中縣歷年政黨得票情形一覽圖(行政首長選舉)(政黨二分類)…….53 圖二~10 嘉義縣歷年政黨得票情形一覽圖(政黨二分類)………54 圖二~11 三次總統大選嘉義縣選前政治版圖變動圖………..55 圖二~12 三次總統大選雲林縣選前政治版圖變動圖………..56 圖二~13 泛綠得票成長率與泛藍得票成長率差距圖(鄉鎮市長)………59 圖二~14 嘉義縣鄉鎮市長黨籍變化情形(1998-2009)………...60 圖二~15 泛綠得票成長率與泛藍得票成長率差距圖(縣市議員)………61 圖二~16 台灣民眾政黨偏好分佈圖(1992~2008)……….64 圖二~17 台灣民眾政黨偏好分佈圖(1992~2008)(政黨二分類)…...………66 圖二~18 宜蘭縣歷年政黨認同變化情形一覽圖 (政黨二分類)…...…………..68

(16)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二~19 台中縣歷年政黨認同變化情形一覽圖 (政黨二分類)…...…………..69 圖二~20 雲林縣歷年政黨認同變化情形一覽圖 (政黨二分類)…...…………..70 圖二~21 台南縣歷年政黨認同變化情形一覽圖 (政黨二分類)…...…………..71 圖三~1 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圖 (1992-2008)…...…………84 圖三~2 泛藍支持者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圖 (1992-2008)…...………85 圖三~3 泛綠支持者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圖 (1992-2008)…...………86 圖三~4 不同背景選民台灣人認同趨勢分佈圖 (1992-2008)…...……….87 圖三~5 台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佈圖 (1994-2008)…...……….89 圖三~6 泛藍支持者統獨立場趨勢分佈圖 (1994-2008)…...……….90 圖三~7 泛綠支持者統獨立場趨勢分佈圖 (1994-2008)…...……….91 圖三~8 不同背景選民偏向獨立趨勢分佈圖 (1994-2008)…...………...93 圖三~9 國、民兩黨重視民意程度趨勢圖 (1999-2008)…...……….95 圖三~10 國、民兩黨廉潔程度趨勢圖 (1999-2008)…...……….96 圖三~11 國、民兩黨有活力程度趨勢圖 (1999-2008)…...…………...97 圖三~12 國、民兩黨團結程度趨勢圖 (1999-2008)…...………...97 圖三~13 國、民兩黨重視改革程度趨勢圖 (2005-2008)…...……….98 圖三~14 國、民兩黨反省能力趨勢圖 (2005-2008)…...……….99 圖四~1 台灣政黨體系之重組過程圖…...……….106 圖四~2 國民兩黨偏好者民主價值觀一覽圖(1992)…...………..108 圖四~3 不同政黨認同者偏向統一立場趨勢圖(1992-1999)………113 圖四~4 不同政黨認同者維持現狀立場趨勢圖(1992-1999)………113

(17)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四~5 不同政黨認同者偏向獨立立場趨勢圖(1992-1999)………114 圖四~6 親民黨成立後各黨於意識型態光譜之位置圖………...115 圖四~7 台灣團結聯盟成立後各黨於意識型態光譜之位置圖………116 圖四~8 台灣選民政黨認同分佈(1994-2000) ………...126 圖四~9 台灣四個主要政黨的統獨位置圖………129 圖四~10 親民黨成立前後政黨認同變化情形圖..…...……….136 圖四~11 台聯成立後政黨認同變化情形圖(2001-2005)..…...………...140 圖五~1 2000 年三組主要總統候選人興票案前後民調支持度………...160 圖五~2 台灣民眾泛藍政黨認同變化圖(2001-2004)………...177 圖五~3 宋楚瑜滿意度趨勢圖(2002-2007)………...185 圖五~4 台灣民眾泛綠政黨認同變化圖(2001-2008) ………...189 圖五~5 李登輝滿意度趨勢圖(2002-2009)………...193 圖六~1 區域立委得票率與席次率比較圖..…...………...211 圖六~2 2007-2008 年政黨認同變化情形圖..…...………...217

(18)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政黨體系的變遷影響到一國政治發展的走向,也牽涉到政黨之間的互動模 式,而一國的政黨體系的穩定與否,也與其民主政治的鞏固程度有著密切的關 係。研究政黨體系變遷,除了可讓我們從過去的政黨勢力變化中擷取經驗,瞭解 台灣民主轉型過程與選民支持對象如何流動之外,也提供我們未來政黨勢力可能 的變動方向,進而思考如何使我國的政黨體系穩定發展,逐步邁向民主鞏固。 選舉可說是台灣現代政黨政治的催生者。假定沒有 50 年代以來由地方而中 央的選舉,台灣社會也許很難突破長期戒嚴的威權體制格局,順利走上今天競爭 激烈的政黨政治(徐火炎, 1997)。台灣的政治發展從 1945 年一開始就屬於西方學 者所說的非競爭性的政黨體系,在一黨威權和戒嚴令的體制之下以地方性的選舉 起步,歷經五十年逐漸轉型進入競爭性的政黨體系。這整個過程之中「選舉」扮 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洪永泰, 2001)。在 1986 年之前,雖然法律上存在著民社黨 與青年黨,但國民黨維持一黨獨大的局面。直到 1977 年黨外勢力開始集結,反 對力量才有了初步的雛形。1986 年,一個具有選民基礎反對勢力組成的「民主 進步黨」成立,突破台灣實施 38 年的戒嚴體制與黨禁,此後,台灣的政治才進 入一個以政黨競爭為主軸的民主轉型階段。然而自解嚴以來,台灣的政黨政治, 一直在快速變動。台灣於解嚴前後,陸續經歷了 1986 年民進黨成立,由一黨獨 大體制轉變為兩黨制,不過直到 1992 年立委全面改選,台灣才正式進入 Rae(1971) 定義的兩黨制政黨體系,亦即兩黨席位加起來超過 90%,沒有一黨席位超過 70%;1993 年新黨成立,打破兩黨競爭局面,形成「兩大一小」的政黨競爭態勢, 1995 年立委選舉台灣開始進入多黨制政黨體系。不過,在 2000 年之前,雖然歷 經中央民代改選、省長民選、總統直選,但國民黨仍舊保有過半數的領先優勢, 台灣並未出現政黨輪替的現象。直到 2000 年總統選舉,民進黨的陳水扁當選總 統後始出現首次的政黨輪替,其後親民黨成立,新黨「泡沫化」,政黨重新洗牌 為國、民、親三黨競爭的多黨制體系;2001 年 8 月台聯成立,政黨勢力版圖又 面臨新的挑戰,形成「兩大兩小」的多黨競爭局面。2004 年陳水扁雖以 50.1% 的得票率獲得連任,但是泛藍陣營因為「319 兩顆子彈」事件並未完全認輸,導 致政治氛圍相當不安定。在其後的 2005 年縣市長選舉,2008 年立委選舉與 2008 年的總統選舉中,民進黨連續嚐到三次敗仗,國民黨則是分別拿下 15 席縣市長, 81 席立委,以及以 58.45%的得票率贏得 2008 年總統選舉,達成第二次政黨輪替, 也取得完全執政。此外,由於 2008 年立委選舉改採單一選區兩票制,在該次選

(19)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舉中,僅國民黨和民進黨兩大政黨取得立委席次,其餘親民黨、台聯與新黨等小 黨皆未取得立委席次,政黨勢力呈現衰微的趨勢,一時之間,台灣的政黨體系似 乎又重新回到兩黨制。 台灣政黨體系的發展,從早期國民黨一黨威權統治,到民進黨突破黨禁成立 進入兩黨政治,其後新黨、親民黨與台聯陸續出現,出現多黨政治態勢。這種政 黨體系的變遷情形,讓許多人認為台灣的政治出現急遽的變化。然而,2008 年 立委選舉結果,只有國民黨和民進黨兩大黨獲得國會席次,其餘小黨全部落空。 一夕之間,台灣的政黨體系自民進黨於 1986 年成立以來的發展,似乎倒退到二 十餘年前,繞了一大圈又回到原點。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就我國政黨體系的發展趨勢來看,經過二十多 年的分合起伏,目前貌似處於逐步走向穩定的階段。值此之際,我們實在有必要 停下腳步,以宏觀的角度仔細回顧我國政黨體系變遷的歷程,以及探究影響我國 政黨體系變遷的因素,試圖找出讓我國未來的政黨體系在合理的競爭環境之下, 邁向穩定發展的道路。

一、

、主要研究問題

主要研究問題

主要研究問題

主要研究問題

欲研究政黨體系的變遷,首先要確認政黨體系,以及政黨體系變遷的定義, 也就是要瞭解這種台灣政黨體系的發展過程究竟是如何產生,以及如何變化? 其次,要探究影響政黨體系變遷的因素有哪些,而這些因素之中,真正影響 我國政黨體系變遷的因素為何? 再者,要比較這些因素對於政黨體系的相對影響力,在這種政黨體系變遷過 程中,有沒有哪些因素是長期穩定不變,持續對我國政黨體系造成影響?又有哪 些因素在我國政黨體系發展的不同階段中發揮了不同的影響力? 最後,要判斷在這些不同因素影響之下,我國未來政黨體系的發展方向為 何?如何朝向穩定的政黨體系發展?

二、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就政黨數目的改變觀之,台灣的政黨體系在解嚴之後,的確發生一連串的變 遷。然而,台灣政黨體系的變遷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是否如同西方學者 的研究顯示,受到社會分歧結構、政治菁英互動、選舉制度或其他制度性或非制 度性因素的影響,仍有待我們加以進一步研究。學者們也對造成台灣政黨體系變 遷的因素,分別提出幾個相關的解釋,包括社會與議題分歧、政治菁英與選舉制

(20)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度等因素。在社會與議題分歧方面:劉義周(1995)認為是因為新的社會議題興 起,產生新的社會分歧,而把舊的政黨體系割裂,形成新的政黨體系。在政治菁 英方面:徐火炎(1992:213-263)指出政黨菁英透過議題設定,提供願景來穩定原 本支持他的選民,並企圖動員中間選民,進而形成支持的社會基礎,甚至造成選 民對新的政黨持久的認同,因而發生政黨支持力量的重組。在選舉制度方面:彭 懷恩(1994)認為「意識型態」的差異與選舉制度的影響,使台灣政黨政治走向多 黨制的型態。此外,蘇永欽(2001)主編的「政黨重組—台灣民主政治的再出發」 一書中,也有學者分別就政策議題、政治菁英與選舉制度等因素分析台灣政黨體 系變遷的原因。 至於台灣這種政黨體系的變動是否稱的上是發生了政黨重組呢?國內的研 究,大都指出台灣出現漸進式的政黨重組(徐火炎, 1992; 游盈隆, 1993; 歐陽晟, 1994; 林瓊珠, 1998; 施佩萱, 1998; 陳詩瑜, 2005)。然而,由於台灣出現競爭性 政黨體系的時間迄今僅約二十餘年,在這麼短的時間中,我們尚難以斷定台灣的 政黨體系已經發生了持久性的變動,因此,本文認為我國的政黨體系的變遷並不 能稱為政黨重組。 政治學界對於我國政黨體系的變遷過程及影響變遷的原因進行過許多研 究,然而無論是針對各政黨在選舉結果中的消長,或選民政黨認同的變遷進行研 究,學者們對於台灣政黨體系的發展過程,迄今仍缺乏一個經由長期性的全面觀 察而提出的綜合性理論模型,來解釋政黨體系為何會發生此種變遷,以及預期未 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不過,把研究的時間點拉長來整理檢討,仔細就台灣政黨體系的發展過程來 看,我們仍然可以發現在整個政黨勢力變動的表象下,基本上存在著一個比較深 層穩定不變的主軸,這個主軸就是藍綠勢力對抗的分歧結構。 早在民進黨成立之初就確立了台灣政黨體系藍綠對抗的格局,其後的新黨、 親民黨、台聯的出現都只是這種藍綠勢力拉扯之下的產物。這種藍綠對抗背後的 因素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分歧混合體,其中包含著統獨立場、國家認同以及省籍分 歧等因素在內。 這種藍綠對抗不僅限制了政黨競爭的格局,而且在政治菁英的刻意操作之下 於歷次選舉中一再地被強化。在早期國會選制有利小黨生存的前提下,各個新政 黨尚得以利用這種藍綠之間的矛盾找到安身立命之處。 然而,2008 年選制變革之後,單一選區兩票制造成我國政黨體系走向兩黨 制,使得小黨未能獲得席次,也使我國持續變動的政黨體系得到趨向穩定的機會。 回顧國內關於政黨體系變遷的研究,時間大多侷限在 2000 年政黨輪替之 前;即使是 2000 年之後的相關研究,也同樣面臨研究資料與研究面向不足之缺

(21)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憾。筆者身在第一線接觸選舉與政黨競合資料,並實際負責民調執行與分析,有 機會將觀察所得與書本上的理論進行印證工作。本論文希望能藉由收集長期且大 量的分析資料,藉以驗證台灣政黨體系的發展過程,並試圖提出適用於台灣政黨 體系變遷的理論。 基於以上所述,本論文目的乃在於探討台灣政黨體系的發展過程,並對於政 黨體系變遷理論進行回顧,以與台灣政黨體系發展過程互相印證,期能描繪出台 灣政黨體系變遷的脈絡軌跡,探討政黨體系變遷過程中的長期穩定因素,每次政 黨體系發生變遷的動力,以及台灣政黨體系未來的可能走向,俾能供日後實際政 治運作與後續研究之參考佐證。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文獻檢閱

文獻檢閱

文獻檢閱

文獻檢閱

國外學者關於政黨體系變遷的研究,主要從選民的投票行為著手。其中又可 區分成:(1)以總體資料為根據,從各政黨得票率的變化來分析政黨體系變遷;(2) 從選民的政黨認同出發,藉由調查資料分析選民政黨認同的變化,進而瞭解政黨 體系的變遷(Gamm, 1989: 4)。本文也將依循這兩大部分,分別就總體資料的各政 黨得票率,以及個體層面的選民政黨認同,分析台灣政黨體系變遷的變化情形及 其原因為何。以下分就幾個本文主要概念的相關文獻略做整理。

一、

、政黨體系

政黨體系

政黨體系

政黨體系及其

及其

及其變遷

及其

變遷

變遷

變遷

((((一一一一))))、、、政黨體系、政黨體系政黨體系 政黨體系 學者對於政黨體系(party system)有著不盡相同的定義。Mcdonald(1963:34)認 為是所有政黨組成的政黨複合體(party complex),包含所有政黨和政黨間之密切 關係,或是政黨和實體(如國家)之間的關係。Sartori(1976)則認為政黨體系是指政 黨與政黨之間競爭而形成的互動體系。此外,吳文程(1997: 271-276)指出政黨體 系是指一個國家在其政治系統內,所有主要政黨所形成的次級體系。謝相慶 (2000:348)亦指出政黨體系是一個政治系統內的次級系統之一,為介於社會與政 府之間的中介機構,政黨體系應包含政黨數及其運作,政黨數顯示該政黨體系在 結構上的特徵。 關於政黨體系的分類,學界也有著不同的分類方式。如果把一個國家之內所 有登記的政黨都算在內,那麼全世界各國大概都有上百個政黨,都屬於多黨體 系,然而這種分類方法在分析上並沒有實質意義。 早期的政黨體系分類方式是以「政黨數目」做為分類政黨體系的標準,大致

(22)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上可分為一黨、兩黨與多黨體系(Duverger, 1964)。 不過這種方法雖然簡單,卻無法彰顯個別政黨之間動態的權力關係與競爭程 度,也無法深入探討決定政黨體系形成的原因,因此,有學者就從「政黨間競爭 關係」來區分不同政黨體系的類型 (LaPalombara and Weiner,1963;彭懷恩,1987; 葛永光,2000)。他們以政治權力及政黨本身的特質兩個基礎來做為分類的標準, 前者是指政權有否輪替(turnover),後者是指政黨間的競爭是偏向意識型態的爭執 或是偏向務實的態度。

Sartori(1976)在數目分類的原則上,又加上以每個政黨「作為聯合政府的潛

能」(coalition potential)或「政策勒索的潛能」(blackmail potential)來計算「有效 政黨」並進行分類。Sartori以「政黨數目」--分裂(fragmentation)與「意識型態差 距」--極化(polarization)兩個標準,提出七種不同的政黨體系分類1 。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政黨體系指的是政黨彼此之間的互動,以及其與整個政 治體系之間的互動關係。政黨體系是一個較為「長期」競逐權力的政黨數目之概 念,我們很難說一次選舉或一種選舉產生了一個政黨體系;另一次選舉或另一種 選舉又產生了另一個政黨體系。在政黨體系的分類上,本文採用Duverger的分類方 式,並以Laakso和Taagepera (1979)提出的「有效政黨數」2 來定義政黨數目。 ((((二二二二))))、、、政黨體系的變遷、政黨體系的變遷政黨體系的變遷 政黨體系的變遷 然則為何各國會存在不同的政黨體系?在一個政治民主的社會中,定期的選 舉必然會引導政黨的產生、興衰、甚至於消失。然而,一個政黨的出現絕非只是 選舉機制的副產品,而是具有一定的社會基礎;換句話說,有選民投票支持的任 何一個政黨,必然出於該政黨在某特定方面,無論是表意性的情感宣洩或實質利 益的代表,能在當時滿足投票支持它的選民,或提供願景來吸引投票支持它的選 民(徐火炎, 2003)。 1111、、、政黨體系、政黨體系政黨體系變遷政黨體系變遷變遷變遷的概念的概念的概念的概念 我們由各國政黨體系發展的歷史經驗可以發現政黨體系並非是固定不變 的,在外在環境因素以及內在權力競爭的影響之下,個別政黨以及整個政黨體系 為求內部的穩定與平衡,有時必須進行某種程度的調整,因而發生變遷的現象。 政黨與政黨體系只有到了無法掌握本身議題設定角色時,才會發生變化,而變遷 就是政黨體系從某一種類型轉變到另一種類型。 2、、、、影響政黨體系變遷的原因影響政黨體系變遷的原因影響政黨體系變遷的原因影響政黨體系變遷的原因

1 包括一黨制(one party)、霸權黨制(hegemonic party)、優勢黨制(predominant party)、兩黨制(two party)、溫和多黨制(limited pluralism)、極化多黨制(extreme pluralism)與粉碎多黨制(atomized pluralism)。

2 該公式為:N =1/ΣPi2

(23)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關於政黨體系變遷的原因,Ware(1996)認為可由社會論者、菁英論者與制度 論者的角度來看。 (1)、、、、社會社會社會社會分歧分歧分歧分歧 首先,就社會論者來說,他們認為政黨體系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社會的 分歧造成的,社會上存在各種矛盾與衝突,只有少數衝突會真正表現在政治上, 並兩極化政治。例如低收入者傾向支持左派政黨,高收入者傾向支持右派政黨, 形成兩個敵對的社會階級,若一個社會中的階級分裂越嚴重,政黨數目就可能更 多。Lipset 與 Rokkan (1967)從研究西歐政黨的歷史中指出,社會分歧及其衍生的 利益衝突,隨著當時選舉權的逐漸普及擴大而在政治上尋找出路,因此,政黨就 成為社會分歧的政治上代言人。Lipset 與 Rokkan 依西方歷史的發展提出「中心— 邊陲」、「國家—教會」、「地主—工業家」以及「所有者—工人」等四項塑造歐洲 政黨體系的社會分歧。由社會分歧的角度觀察,政黨的出現必然隱含著社會分歧 及衍生利益的衝突存在;社會分歧所衍生的不同利益與可能衝突,就成為政黨競 逐動員支持者的訴求焦點。 (2)、、、、政治菁英政治菁英政治菁英政治菁英 其次,菁英論者則認為:政黨體系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政治菁英的領導 作風不同所造成的。Schattschnider(1975: 73)對政治企業家(political entrepreneur) 的描述指出,雖然社會當中存在有各種分歧可以作為政黨取得權力的工具,但是 如果沒有具有技巧的政治領袖來利用這些政治分歧,提供這些分歧在政治上的定 義,則這些分歧無法反映在政黨體系的變遷當中。Gunther 等人(1986: 3)在研究 Franco 死後的西班牙政黨體系時也指出:「特定社會分歧是否會被轉化為新形成 的政黨體系,在很大程度取決於政黨領袖選擇動員哪種社會團體的認同以及強調 哪些議題。」 (3)、、、、選舉制度選舉制度選舉制度選舉制度 至於對制度論者而言,政黨體系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由於選舉制度的差異所 造成。例如 Duverger(1964)認為社會在無重大分歧下,單一選區將導致兩黨制, 比例代表制將導致多黨制,而半比例制則看不出有形成兩黨制的機制。當然,選 舉制度也決定政黨所獲得的席次是否與選民的選票支持成正比,也就是「比例性」 (proportionality):顧名思義,政黨比例代表制的比例性最高,單一選區制不利小 黨的生存,而半比例制則介於兩者之間,也就是當選區的席次越多,小黨越有機 會整合零散的在野勢力。此外,選舉門檻高低,國家制度結構(如內閣制、半總 統制),以及憲法的原則和程序(例如長期保障某一政黨)等等,都可能左右政黨體 系的型態。Lijphart(1984)認為,政黨體系與選舉制度、聯合內閣的可能性及穩定 性間有密切關係。加拿大、紐西蘭、英國、及美國等使用小選區相對多數制的國

(24)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家,1945-1980 年間平均有效政黨數目為 2.1;而十五個(主要在西歐)採用比例代 制的國家,有效政黨數目則平均為 3.8。一旦有效政黨數目增加,出現聯合內閣 的可能性就會增加,但內閣的壽命也可能會減短。 較持平的論點應該是,社會分歧與選舉制度提供了政黨形成的機會結構 (opportunity structure)(可稱之為「需求面」的力量),但是一個特定政黨體系的產 生在相當程度也取決於政治菁英的政治經營能力(political entrepreneurship)(可稱 之為「供給面」的力量),包括界定議題、動員群眾和建立聯盟等能力(林佳龍, 2000)。 3、、、、政黨體系變遷政黨體系變遷政黨體系變遷政黨體系變遷的指標的指標的指標 的指標 政黨體系一旦形成後,往往很難改變或消失,除非是有劇烈或重大事件,政 黨體系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例如發生革命、戰爭或外國佔領。唯有在這些 事件的衝擊下,政黨體系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變遷,不然,大部分的變遷都 是漸進式的。而政黨體系的變遷的確需要長時間才能觀察出來,以英國為例,英 國早期還是保守黨與自由黨的天下,但在 1923 年的大選之後,就成了保守黨、 工黨、自由黨三分天下的局面,一直到了 1945 年之後,才演變成保守黨、工黨 兩黨競爭的局面至今,而這樣的轉變過程長達二十多年。 然而,我們如何觀察政黨體系的變遷呢?我們可以由兩個指標來加以觀察。 (1)、、、、選舉結果的消長選舉結果的消長選舉結果的消長選舉結果的消長 第一個指標是選舉結果的變遷,如果一個政黨無法在選舉中拿到席次,那麼 就算不上是有效政黨。所以我們要觀察政黨體系的變遷,首先就要看各政黨在歷 次選舉中所獲得的席次和得票率的變化。如果有效政黨數發生變遷,那麼我們就 可以名正言順的說政黨體系發生了變遷。 (2)、、、、政黨認同的變動政黨認同的變動政黨認同的變動政黨認同的變動 第二個指標是政黨認同的變遷,如果一個政黨的支持度在某個時間點突然下 降,表示原本支持這個政黨的群眾改變支持對象,可能造成政黨式微,或是原有 的政黨分裂,產生新的政黨,進而產生政黨體系的變遷,這種政黨認同的變遷可 以由民調資料中得到客觀的資訊。 ((((三三三))))、三、、政黨、政黨政黨體系政黨體系變遷的測量體系體系變遷的測量變遷的測量變遷的測量::::選舉結果的消長選舉結果的消長選舉結果的消長選舉結果的消長 從經驗上來看,政治就是不停在變化的,有些變化稍縱即逝,但有些變化卻 能持續一段時間並且引起人們注意,在投票和選舉中發生的變化也是如此。雖然 每次選舉都有不同的當選者和得票數的變化,但也有些現象是長期持續的,譬如 在位者比較容易連任,以及政黨通常很少發生變化等等。不過,就選舉結果來看, 政黨的實力和支持基礎還是會隨著不同的選舉結果而發生變化,進而產生政黨體

(25)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系的變遷。 學者也大多由總體層面分析各政黨得票結果來研究政黨體系變遷情形

(Key,1955;Pomper, 1967)。Key 與 Pomper 均使用總體資料來分析,但在兩人研究

範圍上則有差異。Key 的研究範圍較為狹窄,主要以異常的選舉(unusual balloting) 作為研究對象;Pomper 的研究對象則包括歷年來的總統選舉結果。 政黨有無在選舉中贏得席次關係到政黨能否成為影響政黨體系的有效政 黨,我們可以說選舉結果是觀察政黨體系變遷最直接的指標。通常我們可以用有 效政黨數來觀察選舉結果的變遷。 使用總體資料的選舉結果與個體資料的政黨認同進行分析各有優劣。Silbey 認為總體資料最重要的功能是可以檢證有關投票與穩定的社會、政治特徵之關 係,而非用來解釋特殊的投票抉擇或個人的政治態度傾向(Silbey et al.,1978:26)。 而且總體資料可將時間因素納入選舉研究中,可有效分析某一段時間內的總體變 遷,這是調查研究較無法做到的。 然而,選舉結果一方面受到憲政體制與選舉制度、選民政黨認同等因素的限 制,另方面也受到候選人、議題等短期因素的影響。使用總體資料分析,對選舉 行為不能直接測量,無法推論個體的行為,不免傾向見林不見樹。因此,觀察選 舉結果變遷雖可讓我們得知政黨體系變遷的趨勢,但並無法讓我們瞭解政黨體系 為何會如此變遷。 ((((四四四))))、四、、政黨、政黨政黨體系政黨體系變遷的測量體系體系變遷的測量變遷的測量變遷的測量::::政黨認同的變化政黨認同的變化政黨認同的變化政黨認同的變化 1111、、、政黨認同、政黨認同政黨認同的定義政黨認同的定義的定義的定義 在有關選舉政治的研究中,政黨認同應該是最重要的變數之一。要談政黨體 系的變遷,不能不先談政黨認同的變遷。「政黨認同」的概念最早由「選民抉擇」

一書作者們提出(Campbell, Gruin and Miller, 1954),之後在「美國選民」一書中 將這個概念加以完整發展(Campbell et al., 1960)。在「美國選民」一書中密西根 大學研究群認為:「政黨認同」是選民對一個政黨所存在的一種歸屬感,這是在 社會化過程中獲取,並長期穩定存在於選民心中,在選舉中成為支配選民政治判 斷的重要依據。經由社會化的過程,政黨認同呈現持續穩定的狀態,並且隨著個 人的成長和歷次投票給同一個政黨的投票經驗,會增強這種黨派的心理認同感 (Converse, 1976)。Abramson(1983:71)也認為:「政黨認同是測量個人對政治參考 團體歸屬感的一個態度變數。」 2222、、、穩定的政黨認同、穩定的政黨認同穩定的政黨認同 穩定的政黨認同

Campbell 等人將政黨認同視為一種持續性的決定(standing decision),因為甚

(26)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0-121) ,其研究中只有 20%的選民改變過政黨認同(ibid: 150)。Campbell 等人 也認為:「政黨認同是典型的一輩子的承諾(life-long commitment)」,它只有在「重 大的社會變動時,才會發生全國性的變遷。」(ibid: 166)當然,政黨認同的重要 性,不僅止於它對選民投票行為的直接影響,還包括它對其他決定投票行為重要 因素的影響(Niemi and Weisberg, 1993:210)。更重要的是,大多數美國選民都擁有 政黨認同,加上政黨認同相當穩定,所以,政黨認同在解釋選民的投票行為以及 政治秩序上,扮演著重要的地位。

不過,研究指出 1964 年以來,認同政黨的比例開始下降,而且對選民投票

行為以及其他政治評價的影響力,也開始下降(Nie, Verba, and Petrocik, 1976)。儘

管在總體層次,選民擁有政黨認同的比例在減低,但是,就個體層次而言,政黨 認同還是相當穩定的一個政治態度。以密西根大學的「調查研究中心」(Survey

Research Center,簡稱 SRC),在 1956-1958-1960 以及 1972-1974-1976 這段時間

的固定樣本連續訪問(panel study)的結果顯示:個別選民還是很難從某一個政黨 的認同者跨越到無認同的這個類別(Converse, 1964; Converse and Markus, 1979)。

3、、、、變變變變動動動動的政黨認同的政黨認同的政黨認同的政黨認同

至於個人的政黨認同,是否會影響他的其他政治態度?早期的研究似乎都指 向了政黨認同作為一個長期穩定的心理認同,它會影響個人對於政策與候選人的 評估,不過,卻不會受候選人評價或是議題立場而左右(Abramson, 1983; Campbell

et al., 1960)。不過,近年來的諸多研究,卻認為政黨認同會因為政府施政表現而

改變(Fiorina, 1981; MacKuen, Erikson, and Stimson, 1989)。Fiorina從固定樣本連續 訪問的研究中發現,選民在短期間是會改變他的政黨認同的(Fiorina, 1981:

86-87)。若干學者以美國選舉經驗為例指出,既然選民政黨認同不易在短期間內

更動,何以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支持率與得票率會隨著時間而不斷地改變,甚至巨 幅波動。因此,部份學者嘗試以「集體政黨認同」(macropartisanship)觀點,藉由 集體資料詮釋選民政黨認同的變動性(Abramson and Ostrom, 1991;1992;1994;

Erickson et al., 1998;Green et al.,1998;Mackuen et al., 1989;1992;Meffert et al., 2001)。根據相關研究指出,政黨認同並不一定會是長期穩定的政治態度,其變

化週期並不一定是長達數十年,而是可能在幾年內產生變化(Box- Steffensmeier

and Smith,1996)。甚至有部分研究指出,政黨認同的穩定情況,僅可能持續幾個

月,之後會呈現高低起伏的變化。探究其變動原因,主要是受到經濟因素與現任 總統支持度的影響(MacKuen, Erickson, and Stimson, 1989)。換言之,根據「集體 政黨認同」的觀點,選民對於政黨之歸屬感可能會在「短期」內產生改變,從而 選民的穩定投票傾向基礎,也可能隨之改變。

(27)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那麼,究竟選民的政黨認同是穩定的還是變動的?如果選民的政黨認同是穩 定不變的,那麼政黨體系變遷的現象便無由發生;如果選民的政黨認同是變動不 居的,那麼也不會有一黨獨大的情況出現。以美國為例,1952 至 1984 的三十餘 年間,民主黨支持者對該黨認同的改變,在全部選民中竟不及百分之十;而選民 在這三十年間對共和黨的認同度,也只在全體選民中增加了微不足道的百分之 一。此外,觀察丹麥這個多黨國家的政黨變化時,我們也發現該國人民對四個主 要政黨的認同度,從 1971 至 1990 的二十年,變化竟然未曾超過一個百分點。依 此觀之,選民對於政黨的認同似乎是高度穩定的。然而,學者也發現,儘管選民 對政黨認同表現了高度的穩定性,但平均每隔三十到四十年間,美國選民還是會 對兩黨的政策及政績進行檢討,並依此調整政黨認同,此即為學界所討論的政黨 重組現象 (轉引自楊泰順, 2001, 頁 44)。對於美國 30 年代大量選民因政黨認同 改變而支持民主黨的原因,學者即分別提出「轉換假設」(conversion hypothesis) 與 「動員假設」(mobilization hypothesis) 的解釋。Erickson 與 Tedin 認為是選民改 變既有政黨認同(即對共和黨的認同)轉而支持民主黨,才造成政黨重組,此即「轉 換假設」3 。Campell 認為無強烈政黨認同取向的新選民被動員去投票,才是 30 年代民主黨多數形成的原因,此即「動員假設」4 。 因此,我們可以說理論上政黨認同應該是一種長期穩定的心理狀態,但會隨 著短期因素而發生變動。如果此種短期的變動維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使得原本 支持 A 黨的選民轉而支持 B 黨,或是原本不認同任何政黨的民眾轉而認同新的 政黨,且此種轉變造成政黨支持基礎變動,便有可能導致政黨體系變遷,甚至政 黨重組。 政黨認同的變遷,表示政黨的選民基礎發生改變,此種心理層面的變化反映 在選民的投票行為上,會影響各政黨勢力的消長。若政黨認同的變遷幅度夠大, 則可能使得整個政黨體系發生變遷,甚至發生政黨重組。我們可以說有政黨體系 變遷就一定有政黨認同變遷,但是僅有政黨認同變遷並不一定就會導致政黨體系 變遷。 5、、、、政黨認同政黨認同政黨認同政黨認同概念概念概念在台灣的適用性概念在台灣的適用性在台灣的適用性 在台灣的適用性 在台灣方面,有關台灣政黨體系變遷的研究,與台灣政治發展的過程息息相 關。台灣自 1970 年代晚期政治反對運動開始蓬勃發展,1980 年代政治自由化陸 續開放之後,學者開始關注台灣政黨體系轉型與政黨競爭的可能性,但此時政黨 認同還不是通用的概念,其適用性也還存疑。胡佛與游盈隆(1984)即指出「我國

3請參閱 Burnham, Critical Elections and the Mainstrings of American Politics, NY: W. W. Norton,

1970, pp.11-33.

4請參閱 Gerald M. Pomper, “Classification of Presidential Election”, Journal of Politics, 29, Aug.

(28)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既欠缺兩黨運作的政治傳統,在選舉中,無黨籍的候選人也無法做一般政黨所習 用的感情或政策傳統的訴求,所以我們在觀察時,即不能以政黨認同作為理論架 構的重心」。劉義周(1987)的研究中也以「政黨偏好」取代「政黨認同」。 不過,雖然我國是新興民主國家,但選民對民主和政黨的經驗並非是全然陌 生的。從歷史發展來看,兩大政黨從威權時代到轉型期,事實上都未曾中斷過。 也就是國民黨在台灣至少已有四十年的時間,讓選民認知和對它發展認同,已足 夠讓選民發展和維持其穩定的認同。 選舉在我國從未被取消和中斷(雖然是局部和被限制的),政黨雖然被禁止新 設,但舊有政黨(國民黨、民社黨、青年黨)一直存在於威權體制中,此外,執政 的國民黨並未因威權政體的崩潰而消失或改名,它仍然繼續存在著。另外,最大 反對勢力的民進黨,雖然是新成立的,但它的前身「黨外」,對台灣選民來說並 不陌生。在過去,「黨外」被認知為在選舉時反對國民黨的一群獨立候選人,這 群獨立的候選人活躍於台灣的政治舞臺至少有幾十年的時間,他們在 1977 年開 始整合,1978 年成立「台灣黨外人士助選團」的組織,雖有 1979 年美麗島事件 的挫折,但組織反對黨的努力卻一直未曾中斷,而在 1986 年成立民進黨(李筱峰, 1987;黃德福, 1992: 149-150)。因此台灣的此種政黨政治經驗,與一般新興民主 政治體系國家是不相同的,故我們認為政黨認同可以適用於威權轉型初期的台灣 政黨體系研究上。 6、、、、政黨認同政黨認同政黨認同政黨認同的測量問題的測量問題的測量問題 的測量問題 然而政黨認同除了能否適用在我國之外,還有其測量上的問題。特別是在新 興民主國家或多黨制國家,由於政黨興衰起落頻繁,民眾不易形成穩定的政黨認 同。國內學者對於台灣選民政黨傾向的研究,或以「政黨認同」或以「政黨偏好」 作為指涉的概念,然而其定義與內涵卻存在著不小的差異與矛盾。多數學者認為 台灣政黨體系制度化的時間尚短,「政黨認同」的概念適用在台灣個案的分析上 有其侷限性;但也有學者認為「政黨偏好」指涉選民對於「政黨的接近性」,有 的認為是主觀上的「喜歡」,有的認為兼具「理智與情感」,也有人將其與「政黨 認同」等而視之。眾說紛紜,並無一致的標準。此外,在效度方面,政黨認同的 測量語句不同,也會影響測量結果。不過,我們若以同一單位的政黨認同數據作 長期性的觀察,仍然可以得到穩定的政黨認同發展趨勢以供分析。 ((((五五五五))))、、、政黨重組、政黨重組政黨重組 政黨重組 政黨重組是政黨得票率或政黨支持來源(選民政黨認同)發生變化,政黨體系 由於這些變化而發生變遷,同時這樣的變遷能夠長久維持。政黨認同發生變遷會 導致政黨體系變遷甚至政黨重組,然而發生政黨體系變遷不一定就會發生政黨重

(29)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組,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此種政黨認同的變動是否能夠長久維持。最早關於政黨 重組的相關概念是 V. O. Key(1955)提出的「關鍵性選舉」(critical election) 5 。他 認為當原來的多數黨失去政權,為另一新的多數黨取代,並且形成的新分配能夠 維持穩定,就稱此次選舉為關鍵性選舉。 Burnham 認為政黨重組的出現跟短期因素有關,短期因素諸如新議題的浮 現,會影響或修正個人對政黨的忠誠與期待,同時這並非由某一社會團體或組織 所操控。這是一種議題取向的現象,影響到政治菁英所抱持的立場。換言之,因 為意識型態的極化,各政黨對議題持不同立場而拉大彼此的距離。在選舉時若存 在 著 明 顯 的 議 題 區 隔 , 就 會 引 發 非 常 快 速 的 傳 統 投 票 行 為 的 轉 變 (Burnham,1970:39)。

Sundquist 則從空間理論(spatial theory)的角度來解釋政黨重組,討論選民政

黨認同改變的模式。他認為政黨重組跟議題的出現、政黨領導者的特質、既存黨 派意識的解組有關 (Sundquist,1983:19-49)。 Sundquist 認為:政黨重組的結果,端視主要政黨對重大危機或議題處理的 能力而定。他歸納兩黨制度之下,政黨重組有四種可能結果:1.既存兩大政黨間 的重組,2.既存政黨對第三小黨吸收的重組,3.兩大政黨之一被取代的重組,以 及 4.兩大舊有政黨都被取代的重組(Sundquist, 1983: 24-34)。 此外,Burnham(1970)研究美國政黨體系發展過程指出,政黨重組大約每 30 年到 38 年會發生一次。Sundquist(1973)也有類似的主張6 。不過此種論點也遭到 學者的批評(Nardulli,1995; Bartels,1998; Clubb, Flanigan and Zingale,1990),他們指 出關鍵性選舉不見得存在,因此政黨重組的間隔性也有問題,而壓力達到臨界點 與政黨認同衰退也不能解釋政黨重組的間隔性。 1111、、、政黨重組的例子、政黨重組的例子政黨重組的例子 政黨重組的例子 政黨重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國,美國歷史上有五次政黨重組的紀錄7 。 除了美國之外,歐洲的民主國家也同樣經歷了類似的政黨重組事件。例如 1918 年英國工黨的崛起,乃是因為當時英國選民飽受戰後經濟蕭條所苦,工黨主張國 有政策及擴大社會福利,立刻獲得廣泛的認同,加上自由黨正因愛爾蘭獨立問題 5所謂「關鍵性」的選舉,依照 Key(1955)的說法指的是「一次選民深入及強度參與選舉,它使得 社群內權力關係產生具深遠影響的再調整,且形成明顯的、持久的選民群體」。 6政黨重組之所以會有這種間隔性,其原因有二:第一種是壓力累積至臨界點然後爆發,指的是 社經體系發展,但是選舉政治與政策形成的制度卻未能隨之改變。第二種是政黨認同的增強或減 弱,和選民的政治社會化有關。 7 包括 1801 年民主共和黨(Democratic-Republican)崛起;1829 年該黨分裂為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與惠格黨(Whig Party);1856 年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取代惠格黨成為第二大黨;1896 年

共和黨取得優勢政黨地位(只有 1912 年因內部分裂而失去八年政權);1936 年民主黨因以「新政」

(New Deal)結合勞工、貧農、天主教徒、猶太人及黑人,促成第五次的政黨重組,當時所形塑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Description “pauses” story time while using plot time; there can be a nearly complet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forms of time.. • Ellipsis skips forward in story time while

5.14 With regard to children aged 0 to 3 attending DCs/DNs, we recommend that financial assistance should continue to be available to those with social needs attending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level of the variables to pension reform,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ob characteristic,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 Power Level: in favors of the more powerful party, regardless of right or fairness. • Right Level: based on relevant standards

Associate Professor, Kyushu University.. At the end of the antarakalpa most of mankind perish. The Part 2 is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and points out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