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賈科莫.普契尼

賈科莫.普契尼(Giacomo Antonio Domenico Michele Secondo María Puccini, 1858-1924)於 1858 年 12 月 22 日出生在義大利北部的盧卡市(Lucca),普契尼家 族是當時有名的音樂世家。他的祖父多梅尼科.普契尼(Domenico Puccini, 1772-1815)以創作歌劇聞名,而父親米凱雷.普契尼(Michele Puccini, 1813-1864)

曾是董尼才悌(Gaetano Donizetti, 1797-1848)的學生,後來在盧卡當地的教堂擔 任風琴師。米凱雷不僅在教堂演奏、作曲及教學外,還在盧卡創辦音樂學校,寫 作兩部歌劇。可惜米凱雷在 51 歲時便因病逝世,當時在家中排名第五的普契尼也 才五歲多。因此普契尼的家境十分貧困,這使得他幼年沒有受到很好的音樂啟蒙 教育。普契尼小時候並沒有特別想要學音樂,但他母親還是依循家族傳統,將普 契尼送入帕奇尼音樂專科學校(Istituto Musicale Pacini),和已故丈夫的學生安傑 羅尼(Carlo Angeloni, 1834-1901)門下接受音樂教育。十歲時普契尼加入教會唱 詩班,十四歲後開始在盧卡鄰近的教堂擔任教堂風琴師。從此開始有了收入,有 時也會到旅館裡兼差演奏鋼琴。

1876 年普契尼和兩名同學徒步十三哩到義大利中部的比薩(Pisa)觀賞朱塞佩.

威爾第(Giusepps Verdi, 1813-1901)的歌劇《阿依達》(Aida),這齣歌劇帶給普契 尼極大影響,使他決心成為一名歌劇作曲家。1880 年普契尼獲得瑪格麗特女王一 年獎學金進入米蘭音樂院(Milan conservatory)就讀。進入此院就讀的普契尼跟隨 巴齊尼(Antonio Bazzini, 1818-1897)和歌劇作曲家龐基耶利(Amilcare Ponchielli, 1834-1886)學習。1883 年畢業,普契尼的畢業作品《交響齊響曲》(Capriccio Sinfonico)受到當時學院的喜愛,獲得許多掌聲。

46

1883 年四月,米蘭出版商頌佐尼奧(Edoardo Sonzogno, 1836-1920)在他的刊 物《名劇》(Il teatro illustrato)上刊載一則舉辦獨幕歌劇的比賽,得獎者能跟頌佐 尼奧公司簽約,由此公司安排演出得獎作品。普契尼參與作品投稿卻未獲得任何 獎項,原因是樂譜上筆跡太過凌亂無法辨識而遭到淘汰。但是當時的作品《薇莉》

(Le villi)日後卻在米蘭的韋爾梅劇院(Teatro del Verme, 31 May 1884)演出,並 獲得佳評。樂譜出版商黎科迪(Giulio Ricordi, 1840-1912)邀約普契尼創作另一齣 歌劇,劇作家仍是詩人豐塔納(Ferdinando Fontana, 1850-1919),這也開啟了普契 尼與黎科迪長期的合作關係。普契尼所有歌劇都是由此出版社出版,除了《燕子》

(La Rondine)之外。

1889 年,普契尼在寫作第二齣歌劇《艾德嘉》(Edgar)的過程中經歷母親及 弟弟先後過世,加上此齣歌劇劇本不僅艱澀難懂且不合理,因此在史卡拉歌劇院

(Teatro alla Scala)首演時算是非常失敗的。1893 年,《曼儂.雷斯可》(Manon Lescaut)在杜林皇家劇院(Torino Regio Torino)上演,大獲成功。隨後在倫敦、

巴黎等地也相繼演出。《曼儂.雷斯可》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使普契尼的信心增 加,並使他成為世界知名的義大利歌劇作曲家。1896 年大家耳熟能詳的《波西米 亞人》(La Bohème)在杜林首演,此劇藉由美妙動聽的音樂及動人的故事得到觀 眾的喜愛,此劇後來在各國相繼上演,奠定了普契尼的歌劇大師地位。

而後幾年,普契尼陸續推出了幾齣世界知名的歌劇,例如:《托斯卡》(Tosca, 1900)、《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 1904)等。時隔六年,普契尼創作歌劇《西 部女郎》(La Fanciulla del Wes, 1910)。1912 年,普契尼合作的出版商黎柯迪過世,

他的兒子帝託(Tito Ricordi, 1865-1933)接下出版社的工作,卻時常與普契尼意見 不合。1913 年維也納卡爾劇院(Vienna Karltheater)的總監埃利本舒茲(Otto Eibenschütz, 1856-1922)向普契尼邀請寫作一部歌劇,因此普契尼完成了一部八到

47

十人的小歌劇(Operetta),也就是唯一一部沒有經由黎柯迪出版社所發行的歌劇:

《燕子》。1918 年,普契尼完成他策劃許久的作品《三聯劇》(Il Trittico),由《外 套》(Il Tabarro)、《安潔莉卡修女》(Suor Anfelica)、《強尼.史基基》(Gianni Schicchi)

等三部獨幕歌劇組合而成。

1918 年後,普契尼將全部心力投注於寫作歌劇《杜蘭朵公主》(Turandot),此 時年邁的普契尼每天工作超過十個小時,不停地反覆修改或更動劇情順序,不斷 的催促劇作家劇本。1920 年他開始為劇本填上音符,1924 年三月他已經寫到第三 幕第一場,僅剩下終場的二重唱,這段的歌詞一直到九月份才真正確定。但同年 夏天時普契尼已經被診斷出罹患咽喉癌,十一月時他便和家人一起前往比利時首 都布魯塞爾(Bruxelles)接受治療,此時他仍帶著《杜蘭朵公主》終幕的草稿,準 備在手術後的療養期繼續寫作。但最終,普契尼仍在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因心臟 衰竭而離開人世。普契尼逝世後,作曲家阿法諾(Franco Alfano, 1875-1954)根據 他所遺留的草稿,補寫出最後部分,此劇才被完成。

音樂風格

普契尼對音樂是謹慎且無比細心的,他寫作緩慢時常是因為糾結在某一個小 節或某一個樂句中,有時甚至是為了配合劇中某個場景的文化背景而追根究底的 考究。普契尼對歌劇的熱情造就他的成功,他不諳時事但卻對劇院中所有事務瞭 若指掌,包括歌劇佈景、舞台、燈光、服裝設計、歌手、歌劇製作等。他的作品 能感動人心不僅是旋律動聽,更多是因為在他的歌劇中能看見生活,看見作曲家 對每一顆音符、每一個細節呈現的用心。

(二)樂曲分析

48

Il suo mister come mai come mai fini

誰能猜出

多蕾塔作了什麼美夢?

她的夢有什麼祕密?

Ahimè! un giorno 阿!有一天,

uno student In bocca la baciò E fu quel bacio rivelazione:

Fu la passione!

Folle amore! Folle ebbrezza!

那個學生吻了她的嘴唇 這一吻激起她

強烈的愛情!

瘋狂的愛情! 瘋狂的刺激!

49

Chi la sottil carezza

d'un bacio cosi ardente mai ridir potrà?

這溫柔的愛撫

這熱烈的吻誰能解釋得清楚呢?

Ah! mio sogno!Ah! mia vita!

Che importa la ricchezza se alfine è rifiorita la felicità!

O sogno d'or poter amar così!

噢!我的美夢!我的生命!

誰還在乎財富 我只要幸福!

噢 我金色的夢就是得到這樣的愛!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