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除了前述所提的邊塞、閨怨、寫景、遊俠等內容外,隋代樂府詩的內容 尚可在細分討論,但因每一內容的詩作不多,故集中在此節來討論。

一 、遊仙

格羅塞在《藝術的起源》216這本書中提到他考察了原始部落的抒 情詩,發現絕大多數詠嘆個人的苦痛與喜悅,這是因為在原始部落中,

人類忙著為生存而奮鬥,所以著重於個人的內在感受。等到人類為生 存的奮鬥告一段落,能夠對這個生活的環境有一定程度的掌控後,生 存的二重性217和歷史的二重性218又使人類的情感受到「一種煩噪不安

212同註 211,頁八一五。

213同註 211,頁八十四。

214同註 211,頁八十四。

215同註 211,頁八一五。

216【德】 格羅塞《藝術的起源》,( 中國: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七年出版 。)

217李桾平在<人類原始情緒、基本焦慮及其抒情本質>中言:「人類存在的二重性,根源於人既 是動物,但由于自我意識、理性和想象力的發達,又不是動物這一基礎… … ..正像叔本華所說,

人是動物卻不能像動物那樣混沌、蒙昧地度過一生,人不是動物又不能超越生死 … ..這是人的悲 劇性存在的實質,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焦慮。」《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二 000 年第一期。

或興奮激動。219」,「要通過做某種事情把自己從這種不確定的和受壓

遊仙內容盛行,在樂府詩中曹操便曾寫過<氣出唱>。227曹植遊仙

孝勝之作229則提到道侶的事蹟。盧思道之作則顯露仙界泯滅了時 間帶來的壓迫感:

尋師得道訣,輕舉厭人群。玉山候王母,珠庭謁老君。煎 為返魂藥,刻作長生文。飛策乘流電,彫軒曳白雲。玄洲 望不極,赤野曉無垠。金樓旦蹇嵼,玉樹曉氛氳。擁琴遙 可望,吹笙遠詎聞。不覺蜉蝣子,生死何紛紛。

雖云遊仙,但<神仙篇>大部份的內容都集中在仙境的描 寫,詩人極力騁其想像,首先仙境都在高而飄渺之處,如「瀛州 分渤澥,閬苑隔虹霓。欲識三山路,須尋千仞溪。石梁雲外去,

蓬丘霧裏迷。」(陳•張正見)、接著是對宮殿的描寫:「璧門涼月 舉,珠殿秋風迴。」(梁•王融)、「六龍驤首起雲閣」(陳•張正 見)、「雲軒遊紫府,風駟上丹梯。」(隋•盧思道)然後是對神仙 及神奇景物的描寫,或者是神仙聚會的情景。如「青鳥騖高羽,

王母停玉杯。」(梁•王融)、「玄都府內駕青牛,紫蓋山人乘白鶴。

潯陽杏花終難朽,武陵桃花未曾落。已見玉女笑投壺,復睹仙童 欣六博。同甘玉文棗,俱飲流霞藥。鸞歌鳳舞集天台,金闕銀宮 相向開。西王已令青鳥去,東海還馭赤虯來。魏武還車逢漢女,

荊王因夢識陽臺。鳳蓋隨雲聊蔽日,霓裳雜雨復乘雷。」(陳•張 正見),在詩人的浪漫想像中,所有人世間稀有的珍奇之物,都會 一一出現:「時見遼東鶴,屢聽淮南雞。玉英持作寶,瓊實採成蹊。

飛策揚輕電,懸旌耀彩霓。瑞銀光似燭,靈石髓如泥。寥廓鸞山

229梁˙劉孝勝<升天行>:「堯攀已徒說,湯捫亦妄陳。欲訪青雲侶,正遇丹丘人。少翁俱仕漢,

韓終苦入秦。汾陰觀化鼎,瀛洲宴羽人。廣成參日月,方朔問星辰。驚祠伐楚樹,射藥戰江神。

閶闔皆曾倚,太一豈難親。趙簡猶聞樂,周儲固上賓。秦皇多忌害,元朔少寬仁。終無良有以,

非關德不鄰。」同註 17,頁七 0 二。

右,超越鳳洲西。一丸應五色,持此救人迷。」(隋•盧思道)而 這些神仙的丹藥,更是讓人衷心嚮往:「霜分白鹿駕,日映流霞杯。

煎金丹未熟,醒酒藥初開。」(隋•魯范)除此之外,仙樂輕揚,

更讓人有飄飄欲仙之感:「河曲銜圖出,江上負舟歸。欲因作雨去,

還逐景雲飛。引商吹細管,下徵泛長徽。持此淒清引,春夜舞羅 衣。」(隋•蕭<飛龍引>)

除此之外,陳、隋因為道教盛行,因此道教音樂流傳,北周•

庾信和隋煬帝都曾寫過<步虛詞>。<步虛詞>,《樂府解題》曰:

「<步虛詞>,道家曲也,備言眾仙縹緲輕舉之美。」今各舉一 首為例:

凝真天地表,絕想寂廖前。有象猶虛豁,忘形本自然。開 經壬子歲,值道甲申年。迴雲隨舞曲,流水逐歌弦。石髓 香如飯,芝房脆似蓮。停鸞讌瑤水,歸路上鴻天。 (北周•

庾信)

洞府凝玄液,靈山體自然。俯臨滄海島,回出大羅天。八 行分寶樹,十丈散芳蓮。懸居燭日月,天步役風煙。躡記 書金簡。乘空誦玉篇。冠法二儀立,佩帶五星連。瓊軒觶 甘露,瑜井挹膏泉。南巢息雲馬,東海戲桑田。回旗遊八 極,飛輪入九玄。高蹈虛無外,天地乃齊年。(隋煬帝)

內容仍是記載遊仙情形。綜上所述,詩人在寫作遊仙題材時,

「遊」也是個很重要的特點。除了「遊」往找神仙之外,神仙異於 人處,便是可以隨心所欲,「遊」歷於五湖四海間,又因為「仙」

本是虛幻飄渺的意象,詩人只好從道家經典,先人詩句、神怪小說

中尋找素材,往好的方面說,遊仙詩被塑造成一個固定的模式;230 從 另一方面說也導致內容的侷限性,231無法顯露出作者自身的風 格。如以隋代來說,盧思道和楊廣之作的差別,可能得以創作動機 來分辨,盧思道可能想和曹植一樣,藉遊仙詩來暫息對現實的失望 不滿,楊廣則可能充滿對神仙世界的浪漫嚮往。就如同王力所說:

「遊仙內容構築了兩大層面:一重精神超越解脫;一重肉體飛昇長 生,長生追求的務實流向構成了遊仙內容表面結構,它的深層結構 是精神超越。232」盧思道屬於前者(重精神超越解脫);楊廣屬於 後者(重肉體飛昇長生),但「精神超越時的離世遠遁與理想痴念 又常糾纏不已… … 使整個內容呈現出複雜風貌與錯綜變幻的內在 網路。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