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陰一陽之謂道 10 : 《周易參同契》整合內外之工夫

《周易》所蘊含的意識法則及宇宙原理

第二節 一陰一陽之謂道 10 : 《周易參同契》整合內外之工夫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帶出我們下節的論述焦點——《周易參同契》。

第二節 一陰一陽之謂道

10

: 《周易參同契》整合內外之工夫

藉由連續—共時性與潛意識大海之剖析,我們釐清出三條「意識法則」和最 後十分易簡的「宇宙原理」,從這些意識法則及宇宙原理中,可以清楚看出《周 易》古經作者所欲向讀者揭示的天地大道,其實徹底存在於我們的意識內;換言 之,宇宙天地之邏輯,皆密藏於潛意識之海中,而潛意識之海則幽微牽動我們每 一存有的外在行為模式,乃至整個宇宙的運轉軌跡。反過來說,當我們足夠覺知,

不讓腦力心智、形軀感官作為絕對主宰,以遮蔽我們的意識;並「有意識地」進 入潛意識之海中,釋放掉束縛自己、侷限自己,乃至分裂自己的諸般觀念與信念,

使原本既澄淨圓滿,又平衡完整的本然狀態顯現出來。那麼,我們的內在狀態即 可重新召喚其他相應的外在狀態,甚而跳脫原本的迴圈、輪轉或複製,使自我感 受到「重獲新生」,回歸平衡甚或體驗到原初之一體感。這便是《周易》諸多教 導與整套占筮系統中,所隱藏的一把,足以使存有的整體存在狀態融合為一,進 而轉化命運之鑰匙。

事實上,天人合一、內外一如及萬物一體等,存有「早已是的現狀」,時為 東、西哲人或聖者所宣揚,東方應可不用多加介紹,而西方則是於不少冥契傳統

10 關於「一陰一陽之謂道」此句,黃慶萱先生已有結合古代註釋加以討論,請參氏著:〈「一陰

一陽之謂道」析議〉,收入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增訂二版),頁 95-101。黃文指出「一陰一陽之謂道」涵蓋易簡、變易與不易三層次,洵

是知言!另外,朱伯崑先生對此也有所闡述,可參朱伯崑:《易學哲學史(第一卷)》(臺北

市: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年),頁 84-91。朱氏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乃易

學哲學的基本原理,同時又說:「又陰又陽,即有陰就有陽,有陽即有陰,陰可變為陽,陽

可變為陰,這就是『道』。」(頁 89)並總結出三點重要意義:「其一,將《周易》的基本原

理,概括為『一陰一陽』。」「其二,將事物的性質及其變化的法則概括為一陰一陽。」「其

三,『一陰一陽之謂道』這一命題,就其理論思維說,是承認事物存在著兩重性,並且要求

人們從陰陽兩方面,觀察事物的性質,既要看到陽的一面,又要看到陰的一面;只看到對立

面的一方,見仁而不見智,是一種片面的觀點。」(頁 90-91)朱氏的說法平實卻頗能傳達

此句的基本、重要內涵,是以本文此間的詮釋,即立足於上述二家相關的論點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故若欲體證、覺知並徹底接納這存在狀態,克服腦力心智的羅網,無疑是必要的 一關!

何以故?我們前面業已提及:腦力心智主要的功能乃在邏輯分析、記憶學習 和資料處理等,這些功能大部分指向分殊化、個別化與差異化;所謂連結、整全 及一體性,事實上並非腦力心智的作用範圍。腦力心智追求自我的特殊性、差異 性,但這意欲「追求」之一念,就如同上節所譬喻,一幢意念之屋中的一道門,

開啟了我們走向不滿足,或無法安於現狀的時間軸。正是「追求自我的特殊性、

差異性」這一念,鑿破原始之渾全圓滿,致使無數存有從一體性中剝離、分裂出 來,展開各自的追尋之旅。然而,「追求自我」的這一念,也不過就是存在於意 念之屋中的一念,而非其他,因此,這一念事實上不妨礙存有本然之存在狀態,

亦即那渾全完整、圓滿平衡,且是萬物一體的存在狀態。

不過,每一位懷抱著這追求自我之一念,離開原初一體性,開啟屬於自己之 線性時間軸大門的存有,不一定有意識到這原始的、追求自我之一念,並不妨礙 本然之圓滿,反而容易以為自己不再完美,永遠無法回歸渾然整全的一體性,因 此在潛意識深處,種下難以磨滅與消除的匱乏、疏離、恐懼與孤獨。這種種潛意 識深處的信念,歸根究底,無不肇始於這「原始一念」,而所有欲重歸圓滿、平 衡和完整的存有,最終均需面對的課題,亦即這「原始一念」。這「原始一念」

既是最初,亦為最後,故表明了每一存有無不從那圓滿之中游離而出,但同樣亦 皆回歸圓滿。若我們從更宏觀的視野來看,每一位存有固然懷抱著這「原始一念」, 帶著內在潛藏的割離感、恐懼感、孤獨感與匱乏感,開啟自己所選擇的線性時間 軸,踏上各自的生命道路;但這線性時間軸上所遭遇的一切境遇、生命道路上的 諸般風景,事實上都是每一位存有意欲回歸圓滿,而為自己設定的功課。從一體 中剝離,展開各自的生命旅途,最終仍將回歸一體,只是先後有別、進程不一,

這其實是每一位存有的共同命運,也可以說是真正的「注定」。

儘管如此,這「原始一念」如同千萬心念思緒般,浪來浪去、潮起潮落且無

11 William James 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s)

(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年);W. T. Stace 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 學》(Mysticism and Philosophy)(臺北市:正中書局,1998 年)。

12 除了西方鍊金術,我們從《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一書也可見一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化,而此「物質」既有礦物、藥物等層面,亦包含身體的向度;內丹學則指涉身 體、精氣和心性等幾個面向。從中我們得見出「身體」的修煉,是外丹學與內丹 學的交會點,職是,本節所謂「三重神聖婚姻」之架構,其間的「三重」,便將 自「物質性身體」論起,其次處理「內在心性」,最後整合內外,詳述存有與所 謂外在、境遇乃至萬物的一體關係,完成由外而內,進而重整、恢復內外原初之 一體和諧的修煉途徑,而此亦為超越腦力心智框限的過程。

在《周易參同契‧子五數合三章第三十一》之前,或敘明煉養之道的綱領、

要訣,或多申說順應天時、日月推移的重要,以及闡述如何上順天時日月之遷流,

將日月輪替,特別是月候的時節與氣令揭曉於世,同時也有一些論及內養方法的 篇章,然較明顯闡釋一般所認知的外丹學,大抵從〈子五數合三章第三十一〉開 始,或者說,這一章比較能夠往外丹學的方向解釋,而前面的三十章,定位為內、

外丹學共享的通則,也許較不起爭議。當然,此間簡略的劃分,只是內容重心和 章節旨趣上的歸別,並不表示〈子五數合三章第三十一〉便不可朝內丹學面向詮 解,還請讀者把握論述主軸。而由於〈子五數合三章第三十一〉較具有外丹學的 內涵,故「物質性身體」的修煉,即依憑此章開展相關討論。

《周易參同契‧子五數合三章第三十一》:

子午數合三,戊己號稱五。三五既和諧,八石正綱紀。呼吸相貪欲,佇思 爲夫婦。黄土金之父,流珠水之母。水以土爲鬼,土鎭水不起。朱雀爲火 精,執平調勝負。水盛火消滅,俱死歸厚土。三性既合會,本性共宗祖。

14

子時、午時乃由陰轉陽、自陽入陰的分水嶺,於空間與卦象上,正好分別對應北 方坎水和南方離火,而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水火相濟即一加二成三之數;戊己 中央土,中央土之生數為五。北方壬癸水、南方丙丁火,水火相濟同匯歸於中央 土,意指五方、五行俱歸返於中央,是為「三五既和諧」;而「八石」,各家煉丹 的配方不盡相同,或有「丹砂、雄黃、雌黃、石留黃、曾青、礬石、磁石、戎鹽」

14 參〔後蜀〕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卷上〈子五數合三章第三十一〉,頁 271b。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實際上,這一疑惑源自於身、心斷裂的思維,然本文多次論證:「一體性」乃存 有早已是的現狀。而內外都已經是一體,存有的身和心又怎麼可能是斷裂呢?疏 離與割裂,無非是腦力心智篡奪心靈和靈性之主權後的結果及傾向。歷來的成道 者,總是強調心性的重要,亦均是這緣故。於存有的一體性存在狀態裡,倘若希 冀「物質性身體」的健全,心性的煉化與修養,是更為關鍵且首要的。17《周易 參同契‧耳目口三寶章第六十六》:

耳目口三寶,固塞勿發揚。眞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旋曲以視聽,開闔 皆合同。為己之樞轄,動靜不竭窮。離氣內營衛,坎乃不用聦。兌合不以 談,希言順鴻濛。三者既關楗,緩體處空房。委志歸虛无,无念以為常。

證難以推移,心專不縱橫。寢寐神相抱,覺悟候存亡。顏容浸以潤,骨節 益堅強。排却眾陰邪,然後立正陽。修之不輟休,庻氣雲雨行。淫淫若春 澤,液液象解氷。從頭流達足,究竟復上昇。往來洞无極,怫怫被容中。

反者道之驗,弱者德之柄。耘鋤宿汚穢,細微得調暢。濁者清之路,昏乆 則昭明。18

此章提供一套頗為簡便、善於入門的修煉方法,即從我們的耳目口改變起。心性 的修養與內在的覺知,對多數存有而言,其實頗不容易,難以把握,但基於身心 靈一體的存在狀態,藉由身體層面,如耳目口的修持,也可以慢慢深化、內化,

進而影響到內在心性,而這亦為此間擬將特別申論的「第二重神聖婚姻」。 第一重神聖婚姻,如〈子五數合三章第三十一〉所揭示的道理,即便是冶煉 外在的礦物、藥物以成丹,仍需要熟悉這些物材的質性,並使之水火相濟、陰陽 相諧以達去蕪存菁,熔煉淨化較為粗濁、含具毒性的部份,鍛鍊出精華、中和及

17 學界涉此之研究成果極為豐碩,如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臺北市:桂冠圖書

股份有限公司,1994 年);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市:巨流

圖書公司,1997 年);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圖書公司,1997 年);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