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問卜者與經典之互動:顯意識與潛意識的循環往復

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第三節 問卜者與經典之互動:顯意識與潛意識的循環往復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喚潛意識」的這一觀點。而此觀點的澄清與揭露,將會帶出一更宏偉的宇宙實 相——內外一體、內外映射,乃至內外相等同,不是腦力心智的虛構、追求或理 想,更非存有可以努力達至的標的,而是所有存在者已經存在的存在狀態。Being is beings,the being is Being!

第三節 問卜者與經典之互動:顯意識與潛意識的循環往復

前二節以一些卦象、卦辭等推演、模擬問事者的心理狀態,而這些案例、推 演與模擬,自然是頗為有限的,不過,其中所揭櫫的情境和心理狀態,卻具高度 的適用性、普遍性。畢竟本文不可能羅列所有的卦、爻辭後,再條分縷析地一一 解釋 64 卦、384 爻,這非主題式研究所能擔負。儘管案例是局部的、情境是可 數的,然若能從前二節所述觸類旁通,欲藉此聯想和活用至其他的卦、爻辭及情 境等,當非難事。是故,此亦即為占筮者十分重要的基本能力:憑藉定量、定數,

或說表面上看似有限的《周易》卦爻象、卦爻辭等,引譬連類、觸類旁通,以心 靈的感召或容受等諸能力,靈活運用,以解釋不同問事者的情境與狀態,並由此 協助問事者決嫌疑、定猶豫,甚至是前知來物。

而這萬化於一心的通曉靈便之能力,自有先天因素和後天所學,方能聯袂促 成這份感通能力、解釋能力與活用之智慧。關乎此,均將在第四章逐一展開論述;

本節則是根據前二節之研究成果,進一步分析占筮和前知來物等何以可能?為何 能夠發揮如是效用?當然,仍須再次界定清楚的是:本文不擬討論具體的占卜、

筮算等儀式、方法,這些具體的操作儀式或方法,各地域、各民族、各文化乃至 不同的時間、信仰,皆有各自的傳承與演變,以適應於各民族、文化,與不同的 占筮者及問事者;關於中國的部份,意者或可參考容肇祖(1987-1994):〈占卜 的源流〉等一類文章。23

前兩節,我們確認了「占筮活動究竟如何可能?」此一議題底層,做為支柱 的兩塊磐石確實存在,同時,經由具體卦、爻辭的內容,及問事者內在心理狀態 的逐層分析,我們也同時點出一個相當重要的法則,即上節之末所言:「存有的

23 參容肇祖:〈占卜的源流〉,收入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編:《古史辨》第三冊,頁 252-3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存在狀態,只會吸引、招致和自己同頻共振的存有及存在狀態,用古語說,即為 同類相吸、同類相聚。」我們外在所遭遇,實乃根植於我們內在的深層信念,換 句話說,外在所經驗的人事物與處境,也僅是反映、顯化出我們內在的信念。我 們的內在世界是外在世界的折射基礎,決定了外在世界的樣貌及感知;沒有內在 世界已經存在的信念和狀態,便無法顯化出存有所感知、經驗及解讀的外在境遇。

內與外之間,心靈與境遇之間,事實上是相互映照、彼此影響、交互共構,化成 我們生命之各類體驗。

源於此理,我們上節也提到,孔子云:「不怨天,不尤人」,即一個充分覺醒、

完全承擔自身生命的聖者胸懷。而本節之初所謂,占筮者十分重要的基本能力:

以心靈的感召或容受,靈活運用具象徵意義的占筮結果,以解釋不同問事者的情 境與狀態,正是需要如孔子一般,充分覺醒、完全承擔之聖者心靈,方能給予問 事者真正的洞見;否則,一味沈溺於占筮、術用,而未從中省諸己心,輕則容易 給予問事者不全面的指引,重則易走入歧途、誤人誤己。對此,每一位接觸、學 習占筮者,皆須警惕再三;這也是我們在深究占筮之幽微、高妙處前,務必反覆 強調的道理。

其下,筆者將藉由幾個為《周易》古經作者認定為偏屬正面積極之卦,來逐 層解開本章所設定的最終迷團——為何占筮可以決嫌疑、定猶豫,甚至是前知來 物?此外,前二節我們業已說明,問事者之困惑、疑難,往往來自於內在潛意識 深處,有著恐懼、憂慮的信念,故其外在境遇自然顯化出內在所憂懼;但,既然 如此,何以在占筮時,又可能占得轉危為安、逢凶化吉,甚或前途光明平坦、美 夢成真的結果呢?被《周易》古經作者判別為較屬正面積極的卦,是否會反駁、

顛覆前二節的結論呢?總此諸因,本節改取這些偏屬正面積極的卦象、卦辭,來 回答如是種種疑惑。

一、〈乾‧卦辭〉 :「乾,元亨利貞。」

〈乾〉乾下乾上,純陽無陰,居《周易》開天闢地之首卦,是以歷來的研《易》

者莫不萬分重視此卦,而〈乾〉卦的重要性,至少於《周易》系統裡的重要性,

是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算太過份的。也因此,有心於解《易》者,或欲探究《周 易》核心者,大概極難忽略此卦。職是,本文便自〈乾〉卦開始一層一層撥開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乾〉卦據〈彖〉所云,乃是「萬物資始」、「首出庶物」之德與象,24或許 有些學者會質疑這種詮釋多屬後起之說,與〈乾〉卦本身或《周易》卦、爻辭未 必有甚麼直接或深刻的關連。從思想演變、義理解釋和時間流轉的角度立言,如 是質疑未始無據,不過,值得研《易》者思考的是:為何《周易》古經作者對此 卦繫之以「元亨利貞」後,便不多作闡釋或指明其「方向性」了呢?「元亨利貞」

無非是盛讚此卦之德、象、義等等,以相當簡練的四字,概括、濃縮並讚美了〈乾〉

卦,但若繼續追問窮索,似乎便不再多說甚麼了!此繫語、安排豈非值得關注和 深思嗎?當我們暫且擱置時間的因素,透過〈彖〉重新觀察〈乾〉卦,則其蘊蓄 的豐富義涵,便相對容易釋放出來了。

〈彖〉解〈乾〉卦完整語句是: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 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 物,萬國咸寧。25

〈彖傳〉這段解釋乃研《易》者十分熟悉的文獻,對此亦頗多精彩紛呈的詮釋,

然本文擬往占得者的精神、心理層面詮解,以呼應本文整體論述脈絡。首先要提 問的是:在甚麼情境或心理狀態下,問事者會占得此卦呢?或者說〈乾〉卦反映、

揭露出占得者甚麼樣的情境與狀態呢?若單以卦辭言,《周易》古經作者只是表 明了占得者一切均將元亨利貞,無不吉祥。可是顯然問事者心中存在些許疑慮或 困惑,方會求助於占筮,那麼究竟是甚麼樣的疑慮或困惑呢?這問題應該是頗為 關鍵。

〈乾〉卦顯現出宇宙天地之起始、最初及開端,而此起始、最初和開端,異 於〈屯〉卦所象徵的萬物萌發初長之狀態,亦不同於〈咸〉卦所表示的陰陽交感 而萬物化生等階段。簡言之,自〈坤〉卦以後的各卦,雖然仍有些卦象代表創始、

起初或萌生等等,但均是在所謂宇宙出現之後而存在的,大大小小之循環、再生 或創制;於《周易》系統裡,〈乾〉、〈坤〉二卦現,則所有的一切、腦力心智可

24 參〔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周易正義》,頁 10-11。

25 參〔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周易正義》,頁 10-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的初衷;如能明瞭每一次選擇的初衷本心,則自然能憶起我們所遭遇之經驗,事 實上來自於自己的選擇,並承擔自己的生命課題。從更根源的層次來看,我們每 一位存有,事實上都懷抱著各自的初衷本心,存在於宇宙天地間;換言之,「存 在」本身,亦可謂存有自我的選擇。而此初衷本心,即是我們對生命所設定的目 標;但自選擇存在於世間起,如前二節所述,諸多恐懼、分裂、對立與匱乏等,

相互複製、薰染的信念和潛意識,致使存有內在懷抱的初衷本心,被層層覆蓋,

終至莫知所蹤。倘使我們得以知曉並接納,存在本身即是存有自我的選擇,而此 選擇內部,我們總懷抱著一份初衷、願景,並回憶起如此深邃而根源的初衷本心,

那麼我們自然能夠「不怨天,不尤人」,以大無畏之精神,肩負起自己的生命。

然而,以《周易》卦序譬喻言之,我們這無數的存有,卻總是得等到「既濟」而 又「未濟」之後,才再次憶起自己原先所設定的目標、願景。無怪乎常是「原始 反終」,而後知幽明之故、死生之說!

二、〈坤‧卦辭〉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 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上述關於〈乾〉卦的解釋和所延伸而出的議題,仍存在不少需要繼續澄清、

說解的部份,因為乾坤合方成完整的宇宙圖像、生命實相。〈坤〉卦坤下坤上,

純陰無陽,是一與〈乾〉卦完全相反卻又相成之卦,畢竟獨陽不長、孤陰不生,

得結合〈坤〉卦才能說明清楚箇中問題。

相對於〈乾〉卦卦辭,〈坤〉卦卦辭的內容和方向性,均較為具體、明晰;

其亦有「元亨利貞」語,但限定是利「牝馬」之貞,故第一句便指明〈坤〉卦與 陰性、母性、雌性或女性等特質有關。據此,當論〈乾〉卦卦辭時,基本上仍沒 有完整或明確地表現出二元性,是直到〈坤〉卦起,二元性才相對明朗或突顯。

正因至〈坤〉卦方顯二元性,所以世間所經驗或認知的吉凶悔吝等二元狀態,也 要到〈坤〉卦之後才真正存在;以《周易》言,〈坤〉之前的〈乾〉卦卦辭所云 的「元亨利貞」,尚不足以襯托或表現出世間二元框架裡的「元亨利貞」,若單就

〈乾〉卦論,其所謂的「元亨利貞」,更多指向一切之存在和生發、起始與最初,

無不是「元亨利貞」,這時還沒有出現或陷入二元性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也因此,當〈坤〉卦卦辭明言「利牝馬之貞」後,接續其下的卦辭,則同樣 表達出較為明顯的二元性,如先∕後、迷∕利、得∕喪等等。緣於二元性之顯化,

《周易》古經作者若只再言「元亨利貞」,或說採取和〈乾〉卦處類似的指引方 式,那麼對占得者而言,恐怕是頗難省察自身,和體會卦象、卦辭所引導的方向、

作法,所以具體化可謂是伴隨二元性之顯化而來。當問事者已較明顯地受到二元

作法,所以具體化可謂是伴隨二元性之顯化而來。當問事者已較明顯地受到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