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七、課程規劃與設計

依黃武雄的理念,社區大學的課程設計以『發展公民社會』為目標,規畫有 學術課程(包括人文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三類)、生活藝能課程、社團活動課 程。板橋社區大學循此架構每學期設計課程約七十門課,假日或寒、暑假則不再 多開設課程,平均每學期約可吸引一千五百多名學員選課。

相較於其他社區大學動輒百餘堂課程、週末、寒暑假加開設短期課程,板橋 社區大學的開課數量算少,當然這有其客觀因素,例如:板橋社區大學的校舍空 間較小、缺少技能性教室等場地、設備不足等問題。但一堂課程能否在板橋社區 大學開課的關鍵,則是這堂課程是否符合社區大學的理念,亦既授課老師能否說 明這堂課程如何有助於達到『公民社會』及『知識解放』的目標,或是這堂課的

『公共性』、『批判性』究竟為何?與一般商業化的課程差異在哪?

以『健康生活與化妝品實作』為例,此課程先在課程名稱裡加入『化妝品』

吸引學員加入,但其課程目的則希望藉由讓學員在課堂上瞭解化妝品的實際原 料、製作與行銷過程,再透過實際操作,認識化學記量觀念、物理變化過程,還 原化妝品的真面貌。在引導學員解讀化妝品成分的過程中,也可破解化妝品廣告 空泛用語,挑選適合自己,價格又合宜的化妝品。此課程強調 DIY 的精神,希望 讓學員在瞭解化妝品或保養品的製作過程後,也能動手自己製作,以破除現今社 會瀰漫的消費主義現象。

『布的藝術—玩布中尋創意』則是以環保理念及婦女自覺為開課核心。此課 程的拼布不是花錢買已設計過的現成拼布讓學員不用思考就可以縫出一幅一幅美 美的圖案,而是請學員帶家裡已不再穿的衣服或布料,再透過每堂課的主題,讓 學員自己設計圖案、自己剪裁製作,最後再與大家分享他的作品設計源由,這其

實就是透過從最簡單的素材及對親身對作品的設計,而找到情感表達的出口。一 位學員曾經很興奮的向研究者分享他的拼布製作過程,當時課程的拼布主題是『幸 福』,該名學員說:『我這個拼布的主題是『幸福』,我想好久喔,一直不知道怎麼 樣算是幸福的感覺,然後大家就開始討論什麼是『幸福』,有的同學就覺得全家人 都可以在一起就是『幸福』,然後我就開始想了,我覺的可以像這樣(該學員的設 計圖案是一棟平房、養鴨、藍天白雲)就是很『幸福』,這個是我家,小時候就是 這個樣子。你看這些布都是家裡不要的衣服喔,我就拿來用了,也還不錯啦。』

(P21)。從這位學員的分享裡,看到了該堂課程設定的主題『幸福』看似簡單,

卻也讓平常忙碌於工作的婦女或家庭主婦一時想不出來,而課堂中彼此的分享與 對話機會則幫助了學員開始向內尋找自己,利用不再穿著的衣物,無須多花錢就 可以製作出一幅屬於自己的『幸福』拼布。

溫苡廷再以瑜珈課程為例:

『比如說阿南達瑪迦,這種瑜珈課程,他們學瑜珈不是要瘦身的,他是 有目的的,不管是什麼目的,宗教的目的、身心靈的目的,他們有一套 他們的哲學,那我們願意尊重這樣的哲學,就請他們來上課。』(溫苡廷,

9)

因此對板橋社區大學來說,課程名稱不是重點,課程內容才是重要,是否有 助於學員思考他在社會的位置,即使開舞蹈的課程,也希望讓學員知道身體的展 放跟抵抗社會壓抑之間的關連,也就是說一定要有公共性的議題介入,即使需要 將課程名稱包裝以吸引學員選課也都是可以接受的,溫苡廷說:

『課程名字取『烹飪』都沒關係,可是我們要怎麼弄,讓學員學到什麼,

有沒有藉由這個課程反思到他自己在這個社會的位置,有沒有?如果 有,開烹飪課也沒有關係啊,就是看你怎麼開,看你請了什麼樣的老師 來教,我們不是絕對不開,也不是這種課就不好,是要看怎麼上,最重

要的事要看怎麼上。』。(溫苡廷,21)

板橋社區大學大致與市公所、農會或救國團維繫良好的互動關係,這也跟板 橋社區大學的課程有關,因為校舍場地設備及理念的關係,目前並沒有開設關於 插花、烹飪、電腦、、、等這類市公所、農會、救國團常開設的課程,所以彼此 在課程上不太會與有所重疊或衝突,加上板橋社區大學的講師群維持著一定的口 碑,所以每學期的學員數量也滿穩定的。

開課成功後,透過每學期大、小講師座談會,工作人員不斷的與老師們溝通 想法,包括授課內容及授課方式,一方面除了可以讓老師理解社區大學的理念與 目的,另一方面也不斷提醒老師們板橋社區大學對社會改革的企圖。張蕙雯說:

『規劃課程和學生之間的關係,並非只是從套裝知識的規劃開始,而必 須雙向思考經驗知識的部分。所以課程規劃會同時考量學生的狀態,並 以此和老師討論。也就是說,行政人員並非真的介入教學內容,而世界 入知識的討論,而這樣的討論關乎社大的理念。』(張蕙雯,14)

因為社區大學不是一個單向的教育,而他又是一個試驗且不斷發展的教育方 式,落實在實際的運作上就會更顯複雜,工作人員必須不斷的做『確定』的動作,

確定老師的狀況、確定學生的狀況。另外課程的設計也不能讓都交由學員自己決 定,否則勢必市場化或商業化,社區大學辦學的理念將會蕩然無存。即使『公共 性』、『批判性』不好一下達成,但是也一定要有這樣的理念想法,溫苡廷說:

『事實上我們沒有馬上就一定要達成,可是你不能沒有這個想法,我們 比較清楚的是說這個事情不好達成,大家都理解,可是你如果連想法都 沒有,那你當然做不到,可是如果你有想法,我們可以再來討論,慢慢 做,用什麼方法做。』(溫苡廷,9)

『這是一個方向,隱隱約約的方向感,那我們是不是能很清楚的講出那 個方向是什麼,或給他一個名詞,說這是什麼方向感,其實恐怕不太行,

只是我們會有一個很強的默契,比如說什麼樣的課會比較好。』(溫苡廷,

8)

因此,為了維持板橋社區大學富批判性及推動公共性的整體辦學氣氛,行政 團隊必須時常想方設法充滿這一股能量,例如九十五學年度下學期開設的免費短 期課程:『衝撞集講堂』(見附錄六),課程主題大多屬較嚴肅的議題,例如:『疏 離與共謀--現代主義在台灣』、『美學,以及生活反抗』、『媒體識讀--意識形態大 作戰』等,這其實也是在試探學員對此類課程的反應。即使若有課程因人數不足 而無法開成,也必須讓學員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這個學校正在社會改革的路途 上,如同研究者參與在板橋社區大學的其間最常聽到行政團隊所說的話:『目的與 手段要清楚,目的不變,手段隨時都可以改變』

板橋社區大學每學期也都會辦理數場小型戶外活動來搭配學校關心的社會議 題,例如:板新水庫探訪、台北縣衛生下水道探訪、核四廠參訪、各種主題的大 漢溪深度探索之旅、原住民部落訪查、、等。由於社區大學是一個非營利單位,

活動舉辦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賺錢,詹曜齊因此認為:

『工作人員需對這種活動保持警覺,怕大家對社大的觀感不好,運動團體 要跟營利團體分清楚,我們不是有深度的觀光團』(詹曜齊,P15)

所以他不願意任何營利的動作在社區大學發生。在此原則下,板橋社區大學 對於活動的收費非常謹慎,每場活動大多由學校出面承租遊覽車,參訪性質的活 動大多也不會有額外的開銷,因此學員只要繳交活動保險費即可,所以板橋社區 大學辦活動常常都是虧錢在辦,即使如此,不能營利的原則還是要堅持,因為一

旦營利,學員參加活動的心態就不一樣了,像消費者般的提出各種『要求』便會 開始產生。為了維持社區大學的形象,即使是學員或社團想要自己辦活動,都需 要先跟學校溝通討論,尤其涉及收費的話。詹曜齊也認為板橋社區大學能將錢的 問題處理透明、清楚,這一直都是凝聚志工的向心力的重要關鍵。另外,活動的 主題其實就是搭配著學校課程及公共性社團的走向,也就是說即使辦戶外活動,

這個活動也必須有他公共性的價值存在,社區大學強調公共性,因此社團、活動 都一樣,這與板橋社區大學如何理解社會、要解決什麼問題有關,目的確定後,

再來就看用什麼手段解決。

Paulo Freire(2004)認為在文化侵略中,重要的是,被侵略者是以侵略者 的觀點而不是以他們自己的觀點來看待其現實,當他們模仿侵略者越多時,侵略 者所處的地位就越來越穩固。在板橋社區大學的左派工作人員眼裡,所謂的『侵 略者』指的當然是『資本主義』,因此社區大學作為一場抵抗資本主義社會的運動,

所要謹慎處理的就是避免再落入模仿其運轉的邏輯裡,板橋社區大學行政團隊在 處理學校運作(包括講師選擇、課程設計、環境布置、社團運作、等)及掌控發 展方向都十分謹慎就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