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決定各階段呈現時間及「慢速學習」、 「快速學習」時間

上述測驗正式完成之後,從高、低難度的「一般常識測驗」回憶版中各挑選一份分 別進行個別施測,隨機挑選進修部三年級及四年級共 30 位學生,採用對抗平衡法,一 半的學生先進行「高難度測驗」,再進行「低難度測驗」,另一半的先後順序相反。施測 時以 super lab 2.0 電腦軟體控制,電腦畫面一次只呈現一個題目及答案,每個題目只 能呈現一次,每位受試者呈現的順序皆不相同,要求受試者努力記住全部的答案,並告 知電腦會記錄下受試者的使用時間,請受試者有效率地使用時間。此記錄的時間可作為 正式施測時設定「難易度判斷」、「學習判斷」及「知感判斷」時間的依據。施測程序分 為以下兩個階段:

(一)難易度判斷階段:

電腦畫面中央一次只呈現一個常識題及答案,畫面下方為難易程度的五個選項,要 求受試者仔細瀏覽每一個常識題及答案後,立即根據畫面下方的五個選項進行「難易度 判斷」,請受試者針對這個常識題的難易程度按下鍵盤上的 1 至 5 其中一個數字鍵,數 字愈高代表受試者覺得該常識題愈容易:

1:很困難 2:困難

3:普通 4:容易 5:很容易

(二)學習階段:

此一階段會將上一個階段瀏覽過的常識題再重新呈現一次,請受試者努力記住每一 個題目及答案,學習時間的長短由受試者自行決定,學習完後按空白鍵後畫面會跳至下 一題,電腦會記錄下每一題的學習時間。為避免施測過於冗長,每一題的學習時間最長 設定為 60 秒,到達 60 秒後畫面會自動跳至下一題。告知受試者學習完畢後會進行記憶 測驗,測驗方式是由研究者唸出題目,請受試者口頭回答正確答案。

施測完畢後,先將兩種難度的學習總時數合併計算,再將受試者的學習總時數由少 到多的加以排序,將前百分之二十者之學習總時數之平均值除以題數,做為正式施測時

「快速學習」程序中每一題的固定呈現時間,後百分之二十者之學習總時數之平均值除 以題數,做為正式施測時「慢速學習」程序中每一題的固定呈現時間。

四、結果分析

(一)難度考驗

難度考驗分為兩個部份加以分析,首先三份測驗當中的高、低難度測驗之間應達顯 著差異,而同樣難度的三份測驗版本之間應該未達顯著差異。首先進行低難度與高難度 測驗難度指數(P值)之差異考驗,難度指數愈高表示題目愈簡單,結果如表3-2-16顯 示,三份測驗中,低難度與高難度測驗的難度指數值皆達顯著差異,t 值分別為44.44、

80.51及56.26,p 值皆小於.001低難度測驗之難度指數顯著高於高難度測驗,顯示兩種 測驗在難度上的確有顯著的不同。另外,對同樣難度的三份測驗加以考驗,結果如表 3-2-17,三份低難度及高難度測驗測驗之間未達顯著差異,F 值分別為4.66及1.54,p 值 分別為.054及.241,表示同難度的測驗之間並沒有顯著的不同。以上的結果皆符合難度 考驗之預期。

表3-2-16 高、低難度測驗難度指數之差異考驗結果

使用時間 6598.27 (3621.26) 7243.83 (4285.20) 6921.05 (4521.32) 註:時間單位為毫秒(ms)

第三節 統計方法

壹、以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研究一「後設記憶知識」及「作業難度」對「自速學習 時間」的影響。

貳、以二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考驗研究一「後設記憶知識」及「作業難度」對「監 測判斷」和「記憶表現」的影響。

參、以三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考驗研究二「後設記憶知識」、「作業難度」及「學習時 間型態」對「監測判斷」和「記憶表現」的影響;以及研究三「記憶自我效能」、「作 業難度」及「學習時間型態」對「監測判斷」和「記憶表現」的影響。

肆、以皮爾森積差相關考驗研究一、研究三及研究三「難易度判斷」、「學習判斷」、「知 感判斷」及「自信判斷」四者之間的相關,以及「再認表現」及「回憶表現」之間 的相關情形。

伍、以 t-檢定考驗「字詞配對測驗」及「一般常識測驗」高、低難度測驗的差異情形,

以及「後設記憶知識」、「記憶自我效能」高、低分組在「自速學習時間」之差異情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