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二拍」的勸懲內容

第三節 倫理實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有生總在業冤中,悟到無生始是空。若是塵心全不起,憑他宿債也消融。

從詩句中可以看出「心念的改變」是引起所有事件的原因,若能「保持心念純正 不偏」,便不受「宿債」所苦。

「果報觀」和「宿命感」都是明人的普遍相信的觀念、懷抱的觀念。東廊僧 將一切遭遇歸諸宿命所起,是以當他發現西廊僧安然無事時,並沒有嘗試以其他 方法證明清白,改變自己的命運。反而一再提到以「宿業所起」、「宿命所招」來 自我安慰,表現出消極的態度。不過,這篇故事所傳達的「果報觀」通過敘述者 的描述,「宿命感」倒不是那麼強烈。這裡雖然有「償債」的說法,但是東廊僧 之所以有這些遭遇,實是起於他的一念之「怠」。在故事中,西廊僧一角恰是東 廊僧的對照組,同樣在「清靜界」清修的西廊僧未必沒有聽到哭聲,也未必沒有 宿怨,但因為心念的不同,所以並未感受到「魔障」,導致兩人的遭遇不同。此 處敘述者特別捻出一個「怠」字,藉此表現出對「態度」的重視,直到故事結尾,

東廊僧才領悟此道理,從此潛心修練不再動心,最後與西廊僧雙雙修成正果。

第三節 倫理實踐

(一)關於倫理的論述

基於文人立場,凌濛初當然對儒家傳統倫常、道德有所發揮。小說對倫理教 化關注最多者莫過於「忠」、「孝」、「節」、「義」四個面向,其涵蓋了君臣、父子、

夫婦、兄弟四種倫常關係,是人在社會立身處事的規範。明清小說討論的最為用 心者,大概是《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兩部長篇著作,其中都有藉國家動亂為 背景,來思考個人道德的實現之討論。通俗短篇小說也有對傳統倫理的討論,不 過,由於題材多寫人情事理,因此所討論的對象也人們日常生活最需要遵守的價 值觀為主題。通過人在道德和慾望之間的掙扎,來傳達勸懲意義。

「二拍」主要寫市井百姓的生活,並不寫君臣、朝堂等事。因此關於「忠」

的論述,並不涉及忠君、愛國之道。「二拍」裡唯一有皇帝出場的故事,是《二 刻》卷 5〈襄敏公原宵失子十三郎五歲朝天〉正話,講十三郎元宵時走失,被宦 官帶入皇宮晉見皇帝,這個情節並不合於現實的禮節,對於朝堂的描寫也很簡陋,

因此很明顯是由民間想像出來的情況,而非真實現象。「二拍」強調的是奴僕對 主人的忠誠,如《初刻》卷 11〈惡船家計賺假屍銀 狠僕人誤投真命狀〉講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人胡阿虎為主人責罰,一怒之下控告家主王生在多年前因無心之過害死賣薑客的 往事,誰知賣薑客並未死亡,王生蒙冤得雪。在此作者透過縣令判給胡阿虎的懲 罰,表達奴僕應當盡忠之意:

知縣大喝道:「……那胡阿虎身為家奴,拿著影響之事,背恩賣主,情實 可恨!合當重行責罰。」當時喝教把兩人扯下,胡阿虎重打四十,周四不 計其數,以氣絕為止。不想那阿虎近日傷寒病未痊,受刑不起:也只為奴 才背主,天理難客,打不上四十,死於堂前。周四直至七十板後,方才昏 絕。可憐二惡凶殘,今日斃於杖下。

「賣恩背主」是一個很有意味的批評,顯見作者對胡阿虎的行為並不認同。就如 同〈蔣淑真刎頸鴛鴦會〉的王酒酒一般,其和胡阿虎一樣出於報復的念頭,揭發 其他人的犯罪事實,並得到死亡的結局。兩人的念頭雖然不良,但所作所為在揭 露犯罪事實,似乎並無不妥,而馮夢龍和凌濛初皆給予死亡的結局,可見作者較 重視的是心念是純良的問題,若懷抱害人之心便不可取。

「二拍」強調孝悌和貞節的篇章最多,這和故事主題有關。廣泛來說,如果 將以家庭為主要場景的故事做一統計,在《初刻》有 11 篇、《二刻》則有 10 篇,

兩者加起來,佔了四分之一以上。內容包括兄弟講爭奪家產、婦女妒拓、父子天 倫等故事,衝突裡的角色幾乎都有血緣關係。既然如此,勸誡人們遵守「孝悌」

倫常的話語自然不少。

大抵來說,對於「孝」的論述並未超出一般的理解。不過,「二拍」經常用 不幸的情節來陳述道理。例如《初刻》卷 13〈趙六老舐犢喪殘生 張知縣誅梟 成鐵案〉講趙六老十分寵溺兒子,然其子長大成家後,卻不願孝順父母,甚至陰 錯陽差地砍死自己的父親,實是一件逆倫悲劇。敘事者在這個故事講孝順父母的 重要,入話云:

話說人生極重的是那「孝」字,蓋因為父母的,自乳哺三年,直盼到兒子 長大,不知費盡了多少心力。又怕他三病四痛,日夜焦勞。又指望他聰明 成器,時刻注意。撫摩鞠育,無所不至。《詩》云:「哀哀父母,生我勛勞。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說到此處,就是臥冰、哭竹、扇枕溫衾,也難報 答萬一。況乃錦衣玉食,歸之自己,擔飢受凍,委之二親,漫然視若路人,

甚而等之仇敵,敗壞彝論,滅絕天理,直狗彘之所不為也!

「敗壞彝論,滅絕天理,直狗彘之所不為也」等語,極盡痛斥不孝的行為,強調 孝道的重要。又或者是《初刻》卷 17〈西山觀設輦度亡魂 開封府備棺追活命〉

講劉達生因屢屢妨害母親吳氏與道士通姦,被其母以不孝罪名告上公堂。面對府 尹的詢問,陳詞如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達生道:「小的年紀雖小,也讀了幾行書,豈敢不孝父母?只是生來不幸,

既亡了父親,又失了母親之歡,以致興詞告狀,即此就是小的罪大惡極!

憑老爺打死,以安母親,小的別無可理說。」說罷,淚如雨下。

劉達生不願揭破母親的醜事,甘願背著不孝的罪名。當府尹查明真相,要杖責吳 氏,劉達生也選擇維護母親:

正待用刑,那劉達生見要打娘,慌忙走去橫眠在娘的背上了,口裡連連喊 道:「小的代打!小的代打!」皂隸不好行杖,添幾個走來著力拖開。達 生只是吊緊了娘的身子,大哭不放。府尹看見如此真切,叫皂隸且住了。

喚達生上來道:「你母親要殺你,我就打他幾下,你正好出氣,如何如此 護他?」達生道:「生身之母,怎敢記仇?況且爺爺不責小的不孝,反責 母親,小的至死心裡不安。望爺爺臺鑒!」叩頭不止。府尹喚吳氏起來,

道:「本該打死你,看你兒子分上,留你性命。此後要去學好,倘有再犯,

必不饒你。」吳氏起初見打死了道士,心下也道是自己不得活了﹔見兒子 如此要替,如此討饒,心裡悲傷,還不知怎地。聽得府尹如此吩咐,念著 兒子好處,不覺掉下淚來,對府尹道:「小婦人該死!負了親兒,今後情 願守著兒子成人,再不敢非為了。」府尹道:「你兒子是個成器的,不消 說。吾正待表揚其孝。」

從劉達生的行為、反應和府尹的評論裡,都可以看出作者欲在此形塑一個孝子的 典型,傳達孝道的重要。同類的人物還有《二刻》卷 31〈行孝子到底不簡屍殉 節婦留待雙出柩〉的王世名,因不欲父親被簡屍,不惜以死明志等,都強調「孝」

的觀念。

關於兄弟友愛的故事有《二刻》卷 10〈趙五虎合計挑家釁 莫大郎立地散 神奸〉、《初刻》卷 38〈占家財狠婿妒侄 延親脈孝女藏兒〉等,多半是因爭奪 家產而起。

關於「節」的論述,以女子守貞的命題最多。其實「節」的規範對象並不限 於女性,不過「二拍」關注較多的對象是婦人的態度,其中對女性的規範延續傳 統的論點,指出婦人要守貞、謹慎言行,而少了「三言」偶爾流露對女性不幸命 運同情的篇章,也未見具突破性的思維。「二拍」雖然也有稱讚女子有俠行的故 事,不過這比較像是對「三言」類似題材的仿擬,如《初刻》卷 4〈程元玉店肆 代償錢 十一娘雲岡縱譚俠〉和《喻世明言》卷 28〈李秀卿義結黃貞女〉的敘 事方式就很類似。而在《初刻》卷 19〈李公佐巧解夢中言 謝小娥智擒船上盜〉

雖然對謝小娥的行徑大為稱頌,不過讚揚內容大抵依循本事中李公佐的評語,又 是特別針對單一角色所發,並不能由此概括他對女性的態度。而在文中有謝小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能夠守志」、「傭保雜處,無人識得是個女人」云云等語,也在肯定她能保全貞 節。

關於義的論述,敘事者的論述透露出較多有別於傳統的觀點,因此相關討論 將放在之後敘述。以下先講關於行為的提醒。

(二)關於行為的提醒

「二拍」除了闡述儒家傳統道德,也留意於指點人的應對進退、行為舉措。

敘事者經常以「不要如何如何」的句式,提點讀者注意自身行為是否合宜,而這 些提醒背後,都是為了引導人安分守己。例如在《初刻》卷 3〈劉東山誇技順城 門 十八兄奇蹤村酒肆〉講自滿的劉東山在遇上青年盜賊後,感嘆自己的能力如 此不足。敘事者在結尾云:

那劉東山一生英雄,遇此一番,過後再不敢說一句武藝上頭的話,棄弓折 箭,只是守著本分營生度日,後來善終。可見人生一世,再不可自恃高強。

那自恃的,只是不曾逢著狠主子哩。

揭示其之所以講「不可自恃」,是為了提醒人們務必安守本分。也有叫人不要勢 利的話語,《初刻》卷 10〈韓秀才乘亂聘嬌妻 吳太守憐才主姻簿〉云:

話說人生一世,滄海變為桑田,目下的賤貴窮通都做不得准的。如今世人 一肚皮勢利念頭,見一個人新中了舉人、進士,生得女兒,便有人搶來定 他為媳,生得男兒,便有人捱來許他為婿。萬一官卑祿薄,一旦夭亡,仍 舊是個窮公子、窮小姐,此時懊悔,已自遲了。盡有貧苦的書生,向富貴 人家求婚,便笑他陰溝洞裡思量天鵝肉吃。忽然青年高第,然後大家懊悔 起來,不怨悵自己沒有眼睛,便嗟嘆女兒無福消受。所以古人會擇婿的,

偏揀著富貴人家不肯應允,卻把一個如花似玉的愛女,嫁與那酸黃齏、爛 豆腐的秀才,沒有一人不笑他呆癡,道是:「好一塊羊肉,可惜落在狗口

偏揀著富貴人家不肯應允,卻把一個如花似玉的愛女,嫁與那酸黃齏、爛 豆腐的秀才,沒有一人不笑他呆癡,道是:「好一塊羊肉,可惜落在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