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凌濛初和「二拍」的編創

第三章 「二拍」以前的小說話本勸懲書寫

第二節 凌濛初和「二拍」的編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名,已然有類型化的影子,對後來的擬話本小說影響深遠,尤其是《二刻》卷 31〈行孝子到底不簡屍殉節婦留待雙出柩〉這種命名形式,就與《型世言》的卷 目十分類似。另外,也有以故事情節為名,如《初刻》卷 17〈西山觀設輦度亡 魂 開封府備棺迫活命〉、《二刻》卷 29〈贈芝麻識破假形擷草藥巧諧真偶〉就 隱藏了主詞,而以地名、行為取代。此外,命名也透顯了部分勸誡意識,如《二 刻》卷 24〈庵內看惡鬼善神井中譚前因後果〉有鮮明的因果思維。這一類的命 名風格對後來的擬話本小說影響深遠,《型世言》就是採用此風格擬定題目,從 目錄可見其中充滿類型化的人物。如前三卷標題分別為〈烈士不背君貞女不辱父〉、

〈千金不易父仇一死曲伸國法〉、〈悍婦計去孀姑孝子生還老母〉,所謂「烈士」、

「貞女」、「悍婦」、「孝子」等,以類型為題名而不以人物名字稱呼,已然表現出 價值判斷凌駕於人物個人性之上。

「二拍」開始在題目表現勸誡內容,說明它已不再是單純以娛心為重點的作 品,這是擬話本小說脫離民間口傳很重要的表現。說書為了吸引觀眾,會選擇精 彩豐富的題目來吸引觀眾目光,且強調趣味、通俗的成分,「三言」乃至之前的 小說話本都採此作法。不過,「二拍」的卷名雖然開始出現不同的命名方式,凌 濛初卻不見得已然意識到其中的不同,然而其並非沒有意義。這種或許源自不經 意間寫下的內容,也許反倒更能透顯作者的想法和觀點。

總而言之,從題目制訂的變化,已可看出作者對勸誡十分關心,在作品內容 編排表現得更為明顯。

第二節凌濛初和「二拍」的編創

(一)「二拍」的本事來源

「二拍」雖然是受到「三言」影響而生,然而兩者的組成有很大的不同。「三 言」的來源十分駁雜,囊括宋元小說話本、明人話本、文人擬話本等。馮夢龍的 編創工作,有一部份是整理、潤飾、改寫這些作品,不完全為創作新內容。「二 拍」的編創則不同。〈拍案驚奇序〉提到:

獨龍子猶氏所輯《喻世》等諸言,頗存雅道,時著良規,一破今時陋習,

而宋元舊種,亦被蒐括殆盡。肆中人見其行世頗捷,意余當別有秘本,圖 出而衡之。不知一二遺者,皆其溝中之斷蕪,略不足陳已。因取古今來雜 碎事可新聽睹、佐談諧者,演而暢之,得若干卷。其事之真與飾,名之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贗,各參半。12

〈二刻拍案驚奇小引〉曾提過凌濛初因科舉失意,遂抱持遊戲心態寫了一些遊戲 之作。這些作品後來卻被書商認為是其收藏的小說密本,遂邀請他參與新書編創 工作,意圖繼承「三言」所開闢的市場。不過,凌濛初認為優秀的小說話本早就 為馮夢龍盡數囊括,剩下的篇章有如溝中雜草,並不足以和「三言」媲美,又如 何能夠吸引讀者?據此,凌濛初只好從既有資料蒐羅可用者,即序文所謂「古今 來雜碎事可新聽睹、佐談諧者」,模擬話本的體制寫就、衍而成篇。

至於這些「古今雜碎事」的出處,作者並未一一述明。不過,在文本中有少 數篇章可見敘事者透露本事由來,能夠作為線索。在兩書共 78 卷作品中,共有 13 筆關於故事本事的敘述,數量雖然不多,然種類豐富,包括通俗文類與文人 筆記,白話、文言兼有之。已可看出凌濛初創作取材之廣泛。另外,前行研究者 如譚正璧等人也對「二拍」的本事來源有過考證,以下分為文本記載與否兩部分 來討論:

1、見於文本記載者

取材自通俗文類的故事共有 6 篇,包含小說話本、戲曲、民間傳說等。凌濛 初在序文雖然略微表示對舊話本品質的不認同,這卻不妨礙他從中取材。「二拍」

至少有 2 則故事取材其中,一是《初刻》卷 21〈袁尚寶相術動名卿 鄭舍人陰 功叨世爵〉頭回,講林善甫拾珠不昧之事。文中可見以下話語:

此本話文,叫做《積善陰騭》,乃是京師老郎傳留至今。

「老郎」係宋元對資深「說話」藝人的稱呼,可知此文出自流傳多年的小說話本。

該篇情節與《六十家小說》〈陰騭積善〉一文幾乎全然相同,僅有文字運用之別,

可證所言不虛。同樣來自「京師老郎」流傳的作品還有《二刻》卷 29〈贈芝麻 識破假形 擷草藥巧諧真偶〉正文,敘事者云:

這一回書,乃京師老郎傳留,原名為《靈狐三束草》。

話語所述和上一則引文十分相似,可資映證。不過,礙於此篇沒有如〈陰騭積善〉

般,存在更早的版本可資比對、映證,因此無法確定其內容是否保留原貌,亦或 已經作者改動。無論如何,「二拍」內明確提及承自舊話本的例子寥寥可數,相 較於「三言」保存的數目,可謂九牛一毛,無怪乎序文會有「溝中斷蕪」之嘆。

12 〔明〕即空觀主人:〈拍案驚奇序〉,《古本小說叢刊》第 13 輯,頁 9-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除了前人所傳之小說話本外,「二拍」也有取材自戲曲者。《初刻》卷 33〈張 員外義撫螟蛉子 包龍圖智賺合同文〉正話前,有說書人云:

如今待小子再宣一段話本,叫做《包龍圖智賺合同文》。

此篇主要人物、身份大抵與《六十家小說》〈合同文字記〉相同,但情節頗多出 入,如劉大後婚妻子從王氏變成楊氏、所帶的前夫之子變成了「拖油瓶」女兒、

張員外由姨父變為無血緣關係,並多了過繼情節。還有當劉安住上門尋親,多了 楊氏私藏文書的舉動,兩個文本的劉大初次知曉安住為其姪兒,反應更是截然兩 異。凡此種種,可以看出「二拍」的版本較〈合同文字記〉已然豐富許多,又對 照敘事者話語佐證,可推斷〈合同文字記〉並非凌濛初直接參考的對象。《曲海 總目提要》卷 4 云:

合同文字,元無名氏撰。因宋史傳包拯有「關節不到,閻羅包老」之稱。

拯曾爲龍圖閣待制。故曰〈包龍圖智賺合同文〉。小說有龍圖公案。載其 所斷疑獄甚多。其書當在此後。元人去宋未遠。流傳樂府。或得其眞。未 可知也。13

此篇的敘事情形多用對話表示,有劇本的特徵,很可能是作者直接從劇本改編而 來。此外還有《初刻》卷 20〈李克讓竟達空函 劉元普雙生貴子〉正文,文本 有「這本話本,出在〈空緘記〉」云云。〈空緘記〉乃明人王元壽所作傳奇,《曲 海總目提要》卷 43 云:

尺素書,一名〈空緘記〉。小說中劉元普雙生貴子,即其事也。14 可證凌濛初所謂「話本」不必然指小說話本。

另外,還有一些故事取材自民間傳說和各地異聞,如《二刻》卷 37〈疊居 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顯靈〉正文取自蔡林屋所記〈遼陽海神記〉,故事講述主 人公在神女幫助下經商致富的過程,具有濃厚的民間傳說色彩。《初刻》卷 2〈姚 滴珠避羞惹羞 鄭月娥將錯就錯〉頭回講女巫因相貌與宋朝柔福公主相似,遂在 公主死後假冒其身份坐享富貴,事敗被殺的故事。據說書人所述係取自《西湖遊 覽志餘》,《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將其列入「史部‧地理類‧山水之屬」,屬於地

13 〔清〕無名氏:《曲海總目提要》,收錄於俞為民、孫蓉蓉編:《歷代曲話彙編:新編中國古典 戲曲論著集成清代編》(合肥:黃山書社,2009),頁 173-174。

14 〔清〕無名氏:《曲海總目提要》,《歷代曲話彙編:新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清代編》,頁 148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方風志書籍,其云:

其志餘二十六巻,則摭拾南宋軼聞。分門臚載,大都杭州之事居多,不盡 有闗於西湖。15

是以書中所記柔福公主遭冒名之事,應係當地傳聞。而根據《三言兩拍資料》所 載,此事又見載於《四朝見聞錄》、《宋史》、《鶴林玉露》、《三朝北蒙會編》等書

16,可見其流傳之廣泛。

除了上述取自通俗作品、民間傳說者之外,「二拍」也有改編自志怪小說、

文人筆記等篇章,為敘事者確切提及本事出處者共有 7 處,其中有 2 篇出自《太 平廣記》者,1 篇疑似出自其中。確切可知者,有《初刻》卷 9〈宣徽院仕女秋 千會清安寺夫婦笑啼緣〉頭回,敘事者曰:

只如《太平廣記》上邊說,有一個劉氏子……

另一篇為《初刻》卷 19〈李公佐巧解夢中言 謝小娥智擒船上盜〉正話:

李公佐為撰《謝小娥傳》,流傳後世,載入《太平廣記》。

此外,《初刻》卷 30〈王大使威行部下李參軍冤報生前〉頭回有二個故事,

其一為「採桑女子」事,敘事者說出自《唐逸史》,然此篇亦收入《太平廣記》, 作者取材自此的可能性很高。以上三篇皆屬於唐傳奇。

除此之外,凌濛初也參考了宋代和當代的文言小說,如《初刻》卷 30〈王 大使〉另一篇頭回,講少年吳雲郎投胎報冤之事,有「這一件在宋《夷堅志》上」

等語,可證此篇取自洪邁《夷堅志》,屬於志怪小說一流。上述《初刻》卷 9〈宣 徽院〉故事正文前有以下文字:

這是個父母不肯許的,又有一個父母許了又悔的,也弄得死了活轉來。一 念堅貞,終成夫婦。留下一段佳話,名曰《秋千會記》。

此處「秋千會記」便是明代瞿祐《剪燈餘話》中的〈鞦韆會記〉。

另外還有從文人筆記尋找材料者,如《初刻》卷 12〈陶家翁大雨留賓蔣震 卿片言得婦〉正文,結尾處有敘事者的說明:

15 〔清〕紀昀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卷 6(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頁 6-124 下。

16 譚正璧:《三言兩拍資料》(臺北:里仁書局,1981),頁 575-57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此本說話,出在祝枝山《西樵野記》中,事體本等有趣。只因有個沒見識 的,做了一本《鴛衾記》,乃是將元人《玉清庵錯送鴛鴦被》雜劇與嘉定 箆工徐達拐逃新人的事三四件,做了個扭名糧長,弄得頭頭不了,債債不 清。所以,今日依著本傳,把此話文重新流傳於世,使人簡便好看。

說話人特別解釋此篇作品當時的流傳情況,澄清世人之誤解。不過,此處將祝枝 山《九朝野記》誤植為《西樵野記》,使這一段勘誤文字略顯荒謬,恰好和宋元 說話人憑記憶講述,偶有混淆的情況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外,也有不屬於頭回或

說話人特別解釋此篇作品當時的流傳情況,澄清世人之誤解。不過,此處將祝枝 山《九朝野記》誤植為《西樵野記》,使這一段勘誤文字略顯荒謬,恰好和宋元 說話人憑記憶講述,偶有混淆的情況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外,也有不屬於頭回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