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下篇)法国的覆灭艾尔弗雷德・科班 第一节法兰西战役

在文檔中 出 版 说 明 (頁 109-121)

1940 年 5 月 10 日,德国人侵入了低地国家,于是盟军总司令部准备已 久的进兵比利时的计划就付诸实施。这一天法国政治舞台上也发生了变化。

雷诺抓住这个机会改组了他的政府。他采用这种方法来代替辞职和组织一个 新内阁,就避免了必须谋求议会对这次变动的批 191 准:议会已表现出要拒 绝批准——这种做法在法国战败以后达到顶点。社会党对于政府罗致了右翼 政党的党员是有些不满的,但是任命路易・马兰和伊巴内加雷为国务部长,

却使雷诺得以在 5 月 10 日晚间通过无线电广播宣布:“这是一个聚首一堂的 时刻。”可是,这样开始的一种政治倾向,后来却发展得大大地超过了雷诺 当时的预料。

德军的主要攻势出人意料地在默兹河展开。5 月 13 日,德军在三处渡过 了该河,15 日,当荷兰军队宣布投降时,法国第九集团军的残部全面撤退。

到 16 日,德国的装甲纵队几乎已推进到拉昂;在瓦兹河以南,有组织的抵抗 已经土崩瓦解,巴黎门户洞开,无可防御德国坦克的进攻。巴黎的卫戍司令 埃兰将军极力主张政府撤离该城,但是雷诺的决心阻止了这项建议被采纳。

可是外交部却开始在烧毁机密档案,外交部的院子里升起了不样的烟柱,这 自然是不会振奋巴黎人的士气的。

其实,德国人并不打算立刻向巴黎进军,而是把装甲纵队转向西北攻打 亚眠,几乎全部包围了在北方的各支盟军。5 月 19 日,甘末林尝试着第一次 对战争的打法进行了干预,但是没有效果。他以总司令的身分采取行动,这 是最后一次了,因为军事上的惨败使雷诺能够作出人事上的变动,这是他当 上内阁总理以来,一直想要着手做的。5 月 18 日,雷诺再次改组了他的政府,

终于把达拉第排挤出国防部,虽然作为一种安抚的手段,并且为了顺从激进 社会党的要求,而把外交部给了达拉第。雷诺自己接管了国防部,接着就立 刻要求甘末林辞职,并任命已从叙利亚召回的魏刚为陆、海、空三军总司令。

先前在克列孟梭手下担任过秘书的芒代尔——他以继承了他上司的铁腕作风 而具有声望——当了内政部长,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力量,又把贝当 从西班牙召回,担任内阁副总理和雷诺的首席军事顾问。雷诺在要求这些经 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人物在这样危急时期中担任领 192 导,首先想到的 是需要重振国民的士气。在这点上,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报纸上发表了赞歌,

称颂贝当和魏刚的赫赫盛名。正如有一个刊物所说的,对于雷诺—芒代尔—

魏刚—贝当这个阵容,人们报之以“突然的信任”。另一个重要的变动是解 除了国防部和外交部秘书长的职务。外交部的秘书长亚历克西・莱热由法国 驻梵蒂冈大使弗朗索瓦・夏尔一鲁接替,后者是一位很受尊敬的、年长的外 交家,在政治上同右翼有关系。

当魏刚在 5 月 20 日上午 9 时接任指挥时,战局已经陷于绝望,他似乎已 得出结论,早则在 5 月 25 日就必然战败。由于指挥换人而产生的延误,增加 了盟国军队在战略上的混乱;而法、英两国军队之间的联络失灵,则加深了 法国人中间日益滋长的疑心(魏刚也有这种疑心),以为他们的盟友正在打 算在危难中丢下他们不顾。5 月 24 日,雷诺被说服发电报给丘吉尔,要求英 国方面忠于执行总司令的命令。其实,哪一些命令是上一级的指挥部发出的,

哪一些不是它发出的,这一点根本无关紧要。

因为,从一开始,形势的发展就总是远远超过了这些命令中所估计的情

况,致使其中所作的指示几乎总是落后于形势,因而在指示还未发出之前,

就已无法执行了。如果把通讯设备失灵这一点也考虑进去,那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英国人对法国统帅失去了信任,为什么法国人认为,英国人是接到了 伦敦的指示,故意拒不执行命令,以便在法国人可能遭遇到的任何情况下拯 救英国军队。

比利时军队在 5 月 27—28 日投降后,加速了这场战事的无可避免的结 束。英、法两国的分歧在报纸上一直 193 未透露过,可是比利时的停战,却 在法国掀起了一股痛斥利奥波德国王的怒潮。甚至拥护君主制度的《法国行 动报》,也把这位国王的行动说成是“露骨的、公然的背叛”,并把文章的 标题叫做“国王骑士及其犯下重罪的子民”。被困在比利时的英、法军队打 算突围到南方,这个企图失败了,此时除了从海上退却外,已无路可逃。魏 刚和他的将领们都不愿意向驻在比利时的法军下令,要他们到敦刻尔克上 船。几天以来,英国人一直在为万一发生这种情况制订计划,还必须指出,

当他们在单方面进行准备时,法国人——按照魏刚的话——却在慌慌忙忙地 临时设法应付局面。这些事实,再加上两国军队的实际分布情况,使得在撤 退(从 5 月 29 日开始,至 6 月 4 日结束)的开头几天内,从敦刻尔克撤出的 英、法军队的人数相差悬殊。在 5 月 31 日于巴黎举行的最高作战会议上,雷 诺和魏刚指出,二十二万英军中已有十五万多人撤出,而二十万法军中已撤 出的只有一万五千人。这件事在当时很使法国怀恨在心,而仇视英国的法国 宣传家们之所以能使敦刻尔克这个字眼在法国人耳中听起来同英国人听起来 意义大不相同,这也是原因之一。到最后,法军有将近十四万人撤出,在这 次行动中法国损失了两艘驱逐舰、五艘鱼雷艇和许多小船。随着敦刻尔克撤 退,北方的战事结束了。在两个星期多一点的时间内,比利时二十二个师、

英国九个师和法国三十多个师,连同几乎全部的装备,在战斗中都被消灭了。

法国军队剩下的是一条沿着松姆河和埃纳河延伸到马其诺防线西端的临时构 筑、工事单薄的防线。

这些事自然在法国内阁中产生了反应。当作战会议于 5 月 25 日召开会议 时,魏刚报告说,必须正视北方各个集团军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共和国总统 勒布伦问,法国是否有权考虑一项可行的媾和建议,雷诺回答说,如果提出 这样的建议,法国政府将有义务同英国政府商量。贝当要大家注意到两国之 间出的力是不相等的,他宣称,任何一方承担的义务,应与其在军事斗争中 所作的贡献相 194 称。显然,政府的有些领导成员正在转而考虑不得不放弃 这场战争的可能性。雷诺后来说,他在 6 月 5 日第三次改组政府,是要减少 政府成员中希望停战的人数。另外的一些动机在当时也许更明显。激进社会 党在政府中虽然仍有以国务部长肖当为首的一些代表,但已不再有力量反对 达拉第免职。因此雷诺就得以把他同达拉第的长期斗争告一结束,把外交部 也象国防部一样由他自己接管了过去。战时内阁的成员从十一人减至八人,

这时包括雷诺、贝当、肖当、路易・马兰、伊巴内加雷、芒代尔、莫内、多 特里。一个更为重要的发展,是任命了一些并非议员的专家。财政部的秘书 长布蒂耶——他被雷诺当作“自己人”——成了这些人在政治上的领袖。报 纸编辑让・普鲁沃斯特主管情报部。雷诺的情妇德・波尔特夫人的好友,以 受意大利人欢迎而知名的博杜安。当了外交部副部长和作战会议的副秘书;

由于预言将来要打机械化战争而遭到总司令部厌恶的戴高乐,则被任命为陆 军部和国防部副部长。这些人在政治上都是右翼人士。社会党人对于把这么

许多并非议员的人罗致入政府感到遗憾,可是《法国行动报》(1940 年 6 月 6 日和 8 日)却为了同样的原因而兴高采烈,尽管它更希望成立一个以贝当 为首的军事政府。另一家右翼报纸《争论报》(1940 年 6 月 9 日)也在要求 成立“一个具有战斗精神的政府”。虽然雷诺不是有意识地违背议会制政府 的原则,但是他在 6 月 5 日进行的改组,正象 5 月 10 日的改组一样,却是导 致在维希成立一个非议会制政府道路上迈出的一步,这一步也许是无可避免 的。

在雷诺改组政府的同一天,德国人在松姆河—埃纳河一线展开了攻势,

两天之内就突破了防线。6 月 9 日,法国内阁作出了离开巴黎的决定。人们 普遍认为,法国军队已不再能认真地抵抗下去,而由于意大利在 6 月 10 日参 战,更为这种看法提供了证据。原来希望通过一种让步政策——德・蒙齐一 直极力鼓吹这种政策——也许能使墨索里尼保持中立,而意大利一参战,就 使这种希望终于化成了泡影。达拉第在担任外交部长期间,曾起草过一个向 意大利让步的计划,可是雷诺坚持要同英国政府磋商,而英国政府却并不赞 成这个建议。齐亚诺告诉 195 法国大使说,法国唯有在军事上获胜,才能使 墨索里尼继续保持中立;法国在军事上既然失败,自然加速了意大利的参战。

法国政府离开巴黎以后,名义上设在图尔。实际上政府各部是在一种无 法形容的混乱状态中分散在都兰省的各地,彼此之间靠信使沿着被难民堵塞 的道路联络消息。德国人渡过了马恩河以后,有包围巴黎之势。为了不使人 命遭到无谓的伤亡和文物古迹遭到破坏,魏刚(象他后来所说的)在 6 月 11 日命令埃兰将军把他的军队撤出巴黎,留下当茨将军和两个警察局长维持治

法国政府离开巴黎以后,名义上设在图尔。实际上政府各部是在一种无 法形容的混乱状态中分散在都兰省的各地,彼此之间靠信使沿着被难民堵塞 的道路联络消息。德国人渡过了马恩河以后,有包围巴黎之势。为了不使人 命遭到无谓的伤亡和文物古迹遭到破坏,魏刚(象他后来所说的)在 6 月 11 日命令埃兰将军把他的军队撤出巴黎,留下当茨将军和两个警察局长维持治

在文檔中 出 版 说 明 (頁 10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