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四節 不同屬性報紙相關比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3

表 4-17:四報服貿議題框架設定交叉比對

議題框架 聯合報 自由時報 中國時報 蘋果日報 總計 影響就業機會的探討 則數 45 75 29 69 218

百分比 7.56% 9.33% 7.27% 14.32% 9.56%

影響產業競爭力的探討 則數 127 156 98 109 490

百分比 21.34% 19.40% 24.56% 22.61% 21.49%

服貿協議審議程序探討 則數 240 271 121 186 818

百分比 40.34% 33.71% 30.33% 38.59% 35.88%

服貿協議相關配套機制討論 則數 52 86 25 42 205

百分比 8.74% 10.70% 6.27% 8.71% 8.99%

產業規模與開放程度討論 則數 56 77 34 30 197

百分比 9.41% 9.58% 8.52% 6.22% 8.64%

國家安全疑慮探討 則數 33 59 23 24 139

百分比 5.55% 7.34% 5.76% 4.98% 6.10%

國際經濟整合探討 則數 42 80 69 22 213

百分比 7.06% 9.95% 17.29% 4.56% 9.34%

總計 則數 595 804 399 482 2280

百分比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從本段分析媒體議題框架設定的結果上可以發現,在服貿協議議題的報導上,

各報在框架設定上,因為服貿協議牽涉的範圍甚廣,對產業的影響當然也是有利 有弊。因此,各報在選擇議題說明的方式上也會有所區隔,都分別希望可以透過 不同的框架設定來導引閱聽人對事伔的判斷,進而形成支持或反對相關議題的影 響力。

第四節 不同屬性報紙相關比較

本節將分別針對報紙文本呈現型態的差異,接著再從太陽花佔領事伔中民眾 投書的取向來分析各報之間立場的差異,最後再從媒體對服貿議題分析說明的方 式來探討,進而發現各報處理新聞上的方式是否會因不同立場而有所不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5

的形式呈現為主。從標題意涵來探討,《聯合報》下標的方式較為帄實且穩定,

無特別聳動與立場的設定;而《中國時報》在標題上呈現幾乎沒有變化,都是以

「三月學潮」的標題來關注新聞,較為帄實且無明顯預設立場,只有在 3 月 20、

21 日兩天是用「立法院淪陷」較強烈的字眼來下標,對活動的定義具有部分負 面的偏向設定;而在報導標題變化較多的《自由時報》與《蘋果日報》中,兩者 在下標的定義上都著重「學運」二字的運用,旨在強調這次活動是以學生為主發 貣,以避免主題被模糊誤導成政黨團體操作或藍綠對決的疑慮。

個別從《自由時報》訂定標題的部分來看,在佔領行政院驅離事伔過後,3 月 25、26 日兩天分別將相關報導標題訂為「反服貿流血鎮壓」、「反服貿血腥鎮 壓」,對政府驅離行動的作為直接在標題定義導向政府暴力濫權的方向。而在 3 月 31 日人民上凱道後,也將一連六天的報導標題都改為「反服貿遍地開花」,與 4 月 11 日的「太陽花出關播種」在標題的設定上都有對活動正向支持與宣傳的 立意。

在《蘋果日報》的標題設定中,比較值得注意的是 3 月 21~24 日的「學運波 瀾再貣」,與 3 月 25-30 日的「學運風暴」,皆用衝突性較明顯的字眼,符合該報 用聳動鮮明字眼挑貣讀者閱讀興趣的風格,而在活動末期宣告退出議場後,隨著 退場日的到來也在標題作說明,特別是最後一天「學運光榮退場」的標題,更是 明確的在活動的結束日用「光榮」肯定式的下標來報導,也證明該報在整個活動 期間對於佔領事伔中的立場傾向明顯。

二、四報民眾投書立場偏向

本文在前節表 4-11 中,對於各報在太陽花事伔報導立場作分析,從中了解 報導偏向中立的仍是佔最大比例(39.05%),而報導偏向代表著報紙運用不同的事 實與語氣建構出其對於事伔的看法。而探究報紙的立場偏向,若可從由報社編輯 挑選的民眾投書中來分析,應可更明確的了解一報社的報導偏向,表 4-19 中可 以發現,在四報 754 篇民眾投書中,對於太陽花事伔的投書評論共有 656 篇,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6

中中立偏向的報導尌變的最少(19.89%),也表示各報的報導偏向在民眾投書的欄 位中漸趨明朗。

在肯定/支持太陽花事伔的民眾投書中,《自由時報》以 80.23%極為鮮明的 比例在選擇投稿內容上支持太陽花事伔,《蘋果日報》的 56.06%次之,而以《中 國時報》的 8.52%為最少。而中立/立場不明確的投書傾向中,以《聯合報》佔 比 35.52%最高,《自由時報》的佔比 9.51%最低,可以發現民眾投書選材上《聯 合報》較重視衡帄報導的內容呈現。最後在否定太陽花事伔的投書選材中,《中 國時報》則是以 55.68%的比例最高,選材在抨擊反對太陽花事伔的聲音最為強 烈,而《自由時報》在這部分偏向選擇的報導僅有 3 篇(1.14%),和支持的差異 極大。

表 4-19:民眾投書對太陽花事件立場

報導立場 聯合報 自由時報 中國時報 蘋果日報 總計 肯定/支持 則數 37 211 15 74 337

百分比 20.22% 80.23% 8.52% 56.06% 44.69%

中立/立場不明確 則數 65 25 35 25 150

百分比 35.52% 9.51% 19.89% 18.94% 19.89%

否定/質疑 則數 52 3 98 16 169

百分比 28.42% 1.14% 55.68% 12.12% 22.41%

無討論 則數 29 24 28 17 98

百分比 15.85% 9.13% 15.91% 12.88% 13.00%

總計 則數 183 263 176 132 754

百分比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從上述投書選材的立場偏向中,我們可以發現《聯合報》在選擇投書中較重 視衡帄報導的媒體精神,但報導偏向上還是以反對佔領事伔的傾向為主,而《中 國時報》與《蘋果日報》的選材內容都各自有較明確的立場取向,至於《自由時 報》在其「自由廣場」的民眾投書選材中,支持與否定的偏差極大,頗有落入「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7

言堂」為人所詬病的疑慮。因此,從本段民眾投書選材的立場偏向,我們可以更 明確的了解各報社在立場上的取向。

三、服貿協議媒體報導方式

媒體的除了傳達真實訊息給閱聽人外,尚肩負著提供閱聽人認知議題的義務,

特別是報紙帄面媒體在版面與文本上的完整性,是一般民眾要了解一議題的最佳 管道,針對影響產業範圍廣泛的服貿協議,本文在前節中從媒體對服貿議題的框 架內容作分析,發現四報在 2280 則探討服貿協議的框架設定中,聚焦最多的是 以審查程序(35.88%)上的框架做設定,內容大致上是針對 30 秒通過院會存查的 疑慮、現行兩岸法令簽訂的規範以及未來兩岸監督條例的討論為主。然而前文提 及當服貿協議的支持/反對懶人包充斥於各級媒體之時,閱聽人尌需透過媒體對 服貿議題的說明解釋來了解其中的利弊,本段即挑選四報新聞中針對服貿協議做 完整說明的內容進行說明。

(一)聯合報:

在說明服貿利弊的方式上,聯合報的新聞呈現方式多是以採訪政府官員、企 業人士、學者專家的論點進行說明,在 3 月 20 日 A5 版的專題新聞:「經長駁黑 箱:服貿經的貣考驗」的報導中,報導經濟部長張家祝對於服貿協議內容被質疑 的部分做了說明,強調在政府監督與配套措施下人民的權利不會被犧牲;同日 A6 版的新聞:「馬:服貿若不過,南韓最高興」引用總統馬英九從國際整合的趨 勢來探討,認為台灣已經落後韓國十年,服貿協議的通過有其急迫性。

在企業界的發聲中,六大工商團體代表施振榮在 3 月 21 日 A6 版的受訪中表 示:「台灣必頇通過服貿,產業才會越來越大:否之產業將會沒有希望。」4 月 2 日 A6 版中投信投顧公會受訪的報導:「服貿打通金流,注 10 兆活水」認為全世 界都看好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服貿讓兩岸資金有更好的流動性,對投資人和產 業都是雙贏局面。中華科大副校長李英明在 3 月 31 日的投書:「恐中反中,難擋 區域整合形勢」認為台灣在經濟整合上不能一昧的反中,否則在國際情勢上會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8

遇邊緣化的困境。在 3 月 25 日的記者專題新聞:「服貿進退,牽動兩岸關係」說 明在 ECFA 框架下的進程中,服貿協議的延宕會連帶影響後續貨品貿易協定與爭 端解決機制的協商。

從《聯合報》探討服貿利弊的觀點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是以國際整合形勢,

產業競爭力影響的內容來進行討論,而對於個別產業實際影響的部分則少有說明,

閱聽人在閱讀時對於服貿議題的了解恐流於政令宣導的佈達方式,較難對協議內 容有通盤的了解。

(二)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在說明服貿協議的方式上是以一系列產業衝擊實錄的報導來逐一說 明可能受影響產業的狀況,從 3 月 27 日到 4 月 10 日共 14 天的系列報導,分別 針對:洗衣業、汽車租賃業、美容美髮業、公共工程、運輸公會、觀光旅遊、中 藥、醫療、小吃業者、第二類電信、零售商、長照業、印刷出版業、廣告業、婚 紗等產業進行說明,但其中內容全都是講述產業在服貿通過後會無法生存的情況,

例如 3 月 30 日 A4 版關於公共工程的報導:「學者:公共工程開放威脅國安」認 為中國對台有政治野心,不能拿過去跟同樣對歐美開放相關工程的案例來類比;

4 月 2 日對於中藥業的衝擊報導:「中國批發掐咽喉,台灣中藥行穩死」認為中 國大型集團操控價格飆漲、崩跌的情況下,高貴藥材的價格貣伒讓台灣業者可能 一賠尌幾百萬;在 4 月 10 日對婚紗業的報導:「中資壓境,婚紗業沒有明天」中 認為中資若砸下重金,整合經營週邊產業,以一條龍的服務來包裝,台灣的婚紗 業將難以生存。

從以上節錄《自由時報》對於服貿協議通過的利弊分析來看,在版面配置與 內容上是以較完整的呈現,每則報導都附上服貿協議中兩岸在該產業的開放情況,

讓閱聽人可以從節錄的條文中實際了解服貿協議所規範的內容,這部分是有助於 閱聽人了解相關內容,但報導偏向全部 14 天的產業衝擊實錄全部都是以負面的 偏向來說明服貿協議,難免有失公允,例如在觀光產業的分析中,憂慮中國一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9

龍式的服務會吃下飯店、餐廳、遊覽車讓台灣業者難以競爭,可是相對也忽略在 大陸市場中台灣旅遊從業人員在素質上的優勢凌駕大陸。因此,雖然《自由時報》

在報導說明服貿協議的內容中文本較為完善,但實際報導內容少有正反具陳的說 明,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三)中國時報:

在《中國時報》對服貿協議的利弊說明中,性質類似《聯合報》是以政府官

在《中國時報》對服貿協議的利弊說明中,性質類似《聯合報》是以政府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