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教學方式下對不同英語動機學習者在英語字彙學習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不同教學方式下對不同英語動機學習者在英語字彙學習

本節針對研究設計中不同教學方式下,對於英語學習動機程度高低 不同之學習者,其英語字彙學習成效與學習保留是否具有差異進行統 計分析。

在學習動機方面,高、低英語學習動機者均為29名;實驗組A、實 驗組B與實驗組C的高、低學習焦慮者分別為8人、10人和11人。

一、 不同教學方式下對不同英語學習動機學習者在英語字彙學習 成效的差異

本部份針對研究設計中不同教學方式下,對於英語學習動機程度高 低不同之學習者,其英語字彙學習成效是否具有差異進行統計分析。

以教學方式與學習動機高低為自變項,英語成尌測驗後測成績為依變 項,進行雙因子變異數分析。

本部份針對研究設計中不同教學方式下,對於英語學習動機程度高 低不同之學習者,其英語字彙學習成效是否具有差異進行統計分析。

以教學方式與學習動機高低為自變項,英語字彙成尌測驗前測為共變

88

量,英語成尌測驗後測成績為依變項,進行雙因子共變數分析。首先 對於組內進行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用以瞭解使用共變項(前測)預測依 變項(後測)的迴歸係數及斜率是否相等,若符合同質性的假定,則可進 行共變數分析。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如表4-10所示:

表 4-10 英語字彙成尌測驗前-後測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表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

和 F

p

前測*組別+前測*

學 習 動 機 +前 測 * 組別*學習動機

111.70 5 22.34 1.69 .157 總和 1258.34 57 22.08

由表4-10得知,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未達顯著差異(F=1.69,

p>.05),表示三組具同質性,符合共變數分析假定,可繼續進行共變數

分析。

本階段以前測分數為共變項,α=.05為顯著水準,進行獨立樣本雙 因子共變數分析,探討不同教學方式下對不同英語學習動機學習者在 英語字彙學習成效是否有差異,其結果如表4-11所示:

89 處理效果沒有顯著的交互作用存在(F=0.303, p>.05);但在教學方式的 主要效果裡卻達到顯著水準(F=3.895, p<.05),經過事後比較可以發現 (教學方式的事後比較詳見表4-12),在排除中動機學生後,對照組學生

90

二、 不同教學方式下對不同英語動機學習者在英語字彙學習保留 效果上的差異

本部份針對研究設計中不同教學方式下,對於英語學習動機程度高 低不同之學習者,其英語字彙學習保留效果是否具有差異進行統計分 析。以教學方式與學習動機高低為自變項,英語字彙成尌測驗後測為 共變量,英語成尌測驗延宕後測成績為依變項,進行雙因子共變數分 析。首先對於組內進行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用以瞭解使用共變項(後 測)預測依變項(延宕後測)的迴歸係數及斜率是否相等,若符合同質性 的假定,則可進行共變數分析。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如表4-13所示:

表 4-13 英語字彙成尌測驗後側-延宕後測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表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

和 F

p

後測*組別+後測*

學 習 動 機 +後 測 * 組別*學習動機

207.62 5 41.52 1.67 .162 總和 2591.59 57 45.47

由表4-13得知,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未達顯著差異(F=1.67,

p>.05),表示三組具同質性,符合共變數分析假定,可繼續進行共變數

分析。

91

本階段以後測分數為共變項,α=.05為顯著水準,進行獨立樣本雙 因子共變數分析,探討不同教學方式下對不同英語學習動機學習者在 英語字彙學習保留效果上是否有差異,其結果如表4-14所示:

表 4-14 英語字彙成尌測驗雙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教學方式&動機-學習保留)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

方和 F

p

組別(教學方式) 208.000 2 104.000 3.915* .026 學習動機 199.174 1 199.174 7.498* .008 組別*學習動機 63.955 2 31.977 1.204 .308 誤差 1354.810 51 26.565

總和 26436.000 58

*p<.05

由表4-14得知,排除共變項(後測分數)對依變項(延宕後測分數)的 影響後,自變項(教學方式與英語學習動機高低)在依變項(延宕後測成 績)之實驗處理效果沒有顯著的交互作用存在(F=1.204, p>.05);但在教 學方式與學習動機的主要效果裡卻達到顯著水準,經過事後比較可以 發現(教學方式的事後比較詳見表4-15、學習動機的事後比較詳見表 4-16) 在排除中動機學生後,實驗組A學生的延宕後測成績顯著優於對 照組;另一方面高學習動機的學習者其學習保留效果在後測與延宕後 測之間,顯著優於低學習動機的學習者。

92

93

習保留量大於實驗組B與對照組。因此本節將深入探討不同教學方式間 對於學生字彙學習保留量是否有顯著差異。

表 4-17 不同教學方式之字彙學習保留量摘要表

組別 保留量(%)

實驗組A 86.37

實驗組B 74.59

對照組 71.63

一、 實驗組A與實驗組B學生在英語字彙學習保留量上是否有顯著 差異

本小節為了探討實驗組A與實驗組B學生在英語字彙學習保留量上 是否有顯著差異,以教學方式為自變項,英語字彙成尌測驗後測成績 與延宕後測成績之商換算成百分單位(保留量)為依變項,進行獨立樣本 T檢定。

由變異數相等的 Levene 檢定得知這兩個樣本的離散情形無明顯差 別 (F=3.500, p>.05) , 由 假 設 變 異 數 相 等 的 t 值 (t=1.938) 與 顯 著 性 (p=.059>.05)發現考驗結果未達顯著(如表 4-18),表示實驗組 A 學生之 英語字彙保留量與實驗組 B 學生之英語字彙保留量間未達顯著差異。

94

表 4-18 實驗組 A 與實驗組 B 學生英語字彙學習保留量之 T 檢定表

自變項 (組別)

平均數

(標準差) t

p

實驗組A 86.37

(16.18) 1.938 .059 實驗組B 74.59

(23.90)

二、 實驗組B與對照組學生在英語字彙學習保留量上是否有顯著差 異

本小節為了探討實驗組B與對照組學生在英語字彙學習保留量上 是否有顯著差異,以教學方式為自變項,英語字彙成尌測驗後測成績 與延宕後測成績之商換算成百分單位(保留量)為依變項,進行獨立樣本 T檢定。

由變異數相等的 Levene 檢定得知這兩個樣本的離散情形無明顯差 別 (F=0.000, p>.05) , 由 假 設 變 異 數 相 等 的 t 值 (t=0.455) 與 顯 著 性 (p=.651>.05)發現考驗結果未達顯著(如表 4-19),表示實驗組 B 學生之 英語字彙保留量與對照組學生之英語字彙保留量間未達顯著差異。

95

表 4-19 實驗組 B 與對照組學生英語字彙學習保留量之 T 檢定表

自變項 (組別)

平均數

(標準差) t

p

實驗組B 74.59

(23.90) 0.455 .651 對照組 71.63

(24.22)

三、 實驗組A與對照組學生在英語字彙學習保留量上是否有顯著差 異

本小節為了探討實驗組A與對照組學生在英語字彙學習保留量上 是否有顯著差異,以教學方式為自變項,英語字彙成尌測驗後測成績 與延宕後測成績之商換算成百分單位(保留量)為依變項,進行獨立樣本 T檢定。

由變異數相等的 Levene 檢定得知這兩個樣本的離散情形無明顯差 別 (F=3.246, p>.05) , 由 假 設 變 異 數 相 等 的 t 值 (t=2.411) 與 顯 著 性 (p=.020<.05)發現考驗結果達顯著差異(如表 4-20),表示實驗組 A 學生 之英語字彙保留量與對照組學生之英語字彙保留量間達顯著差異,代 表實驗組 A 學生之學習保留量顯著優於對照組的學生。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