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文化幼兒想像敘說之敘說評論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不同文化幼兒想像敘說之敘說評論相關研究

壹、不同文化幼兒想像敘說之敘說評論相關研究

文化13不是一致不變的,它會受各地人與人面對面互動所共同經驗到 的模式所限,是屬於當地的模式(Cole, 1997)。換句話說,不同文化的人會 因熟悉的互動經驗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互動模式。而根據Labov(1972) 的敘說結構理論,敘說評論也是人與人互動時所產生的,評論是一種可作 為人際互相理解的溝通方式,而使用評論的目的是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態 度,同時也希望對方能夠理解自己的想法。

許多研究發現,不同文化的幼兒之敘說評論類別不同(Küntay &

Nakamura, 2004; Lai, Wang, & Chen, 2012; Lai, Lee, & Lee, 2010; McCabe &

Bliss, 2003; Uccelli, 2008; 王敬甫,2009)。例如,較之美國幼兒,安地斯 原住民幼兒的敘說裡引用較多角色實際的話語(Uccelli, 2008)。Uccelli 認為 此類型的敘說偏好,與幼兒在不同文化價值裡習得的敘說技巧不同有所關 聯。換句話說,不同的社會文化裡,幼兒從過去經驗中選擇出值得被說的 內容,其選擇的方式可能不同,而此方式與幼兒所處的社會文化價值有關

13

culture is patterned, but there is also no doubt that it is far from uniform and

that its patterning is experienced in local, face-to-face interactions that are

locally constrained’ (Cole, 1997, p. 250)

聯。同樣地,Heath(1982)在阿帕拉契山區的三個社區進行民族誌研究,指 出由於不同社區的幼兒從週遭環境習得的「擷取意義之方式」(“ways of taking” meaning14)不同,幼兒的敘說技巧和說故事方式也不同。也就是說,

來自不同文化的幼兒,從書本或其他生活知識裡選擇對其有意義內容的方 式不同,同時,獲得的意義也不同。

在社會化過程中,幼兒透過和成人的對話互動,習得敘說技巧和說故 事方式(Heath, 1982; Minami, 1994)。同樣是勞工階級,歐美家庭的成人常 引導幼兒討論真實(reality)發生的事件,不鼓勵幼兒說真實事件以外的故 事,相反地,非裔美國家庭的成人常鼓勵幼兒表達情感,說自創的故事,

同時,除了說真實發生的故事之外,也常說虛構的故事(Heath, 1982)。

Minami(1994)探討母親如何引導幼兒習得獨特文化的敘說形式,比較 日本母子、美國日裔母子、和美國母子的對話內容。研究發現,較之美國 母子的對話,另兩組日本母親在敘說時使用的敘說評論比例(總數量)較 少,同時,美國母親較會要求子女說話時須給予較多的描述內容,相反地,

日本母親較少對子女有如此要求。為何日本母親較少要求子女說話須給予 較多的描述內容?

對照 McCabe 與 Bliss(2003)的研究,探討美國來自不同文化學生的敘 說風格,研究發現日本的成人可能從小期待幼兒須站在他人角度、理解他 人的需求,並知道他人說話時想說的內容,因此在「訊息提供的完整度」

(informativeness)上,日本幼兒的比例相對較少,他們可能認為其他人可以 理解並知道其想傳遞的訊息。換句話說,日本母親較少要求子女敘說時需 提供較多的描述內容,可能和幼兒本身敘說時提供的訊息完整度較低有關 聯,而此敘說風格可能是受日本文化的影響。

與日本同屬亞洲文化的臺灣和南韓,根據 Lai、Lee 與 Lee(2010) 分析臺灣和南韓三、四和五歲中產階級幼兒敘說發展,研究發現較之

14 參考蔡敏玲(2005)的翻譯。

南韓幼兒,臺灣幼兒的看醫生經驗敘說顯著使用較多的內在狀態語 詞,包括情緒、感覺和想法的表達。對照 Sah(2006)的研究結果,臺灣 幼兒在受傷經驗敘說的心智15(frames of mind)評論使用亦顯著較多。

Lai、Lee 與 Lee(2010)和 Sah(2006)皆發現臺灣幼兒在敘說(敘說 過去看醫生或受傷的經驗)時常使用描述情緒、感覺或想法的評論類 別。然而,關於臺灣幼兒使用的內在狀態語詞特色,是描述內在狀態、

還是情緒或生理狀態之評論類別較多呢?例如幼兒說「我以為那是我 的球 他喜歡這個球」,根據內在狀態語詞的定義,上述的「以為」和

「喜歡」皆屬於內在狀態語詞,但若以 Peterson 與 McCabe(1983)的 21 種評論編碼,「以為」將被歸類至「假設、猜測、推論和預測」(hypotheses, guesses, inferences, and predictions)一類;而「喜歡」則歸類至內在情 緒狀態(internal emotional states)。關於臺灣幼兒常使用的內在狀態語詞 裡,包含了哪些評論類別?仍須進一步地研究。

Sah(2006)指出,臺灣幼兒的想像敘說(frog, where are you?)(Mayer,

1969)裡也常使用心智評論,然而,透過該研究發現仍無法得知,幼兒 使用的心智評論裡尚包含了哪些其他評論類別。此外,較之受傷經驗 敘說,臺灣幼兒想像敘說的語句數(utterances)、相異詞彙量和評論類 別多樣性顯著較多,此研究結果的解釋有二:第一是幼兒在不同的敘 說任務的敘說能力表現可能不同;第二是臺灣幼兒的想像敘說能力可 能比經驗敘說的能力高。關於第二項解釋,可能的原因是,Sah 的研 究對象皆為中產階級家庭,幼兒接觸圖畫書的經驗可能較多,因此無 字圖畫書的敘說內容、相異詞彙量和評論類別多樣性皆較多。

關於國外不同文化想像敘說評論的相關研究,針對 Bamberg 與 Damrad-Frye(1991)和 Küntay 與 Nakamura(2004)的 5 歲幼兒組之研究發 現,Küntay 與 Nakamura 發現土耳其幼兒的想像敘說較常使用主觀評

15 Sah(2006)「心智」評論的定義,包括內在狀態、情緒和生理狀態的描述。

論(evaluative remarks),即敘說者會傳達其對敘說事件的主觀反應,例 如「然後青蛙跳出果醬的罐子,這個真得好有趣」,而日本幼兒幾乎沒 有使用此類別的評論。

此外,從 Küntay 與 Nakamura(2004)的分析數據可知,日本 4、5 歲幼兒和土耳其 4 歲幼兒,在角色對話(character speech)的使用數量皆 較高,但土耳其 5 歲幼兒反而較常使用豐富的表達16(enrichment expressions),例如「他的狗狗還是在叫」。Bamberg 與 Damrad-Frye(1991) 的美國 5 歲幼兒,較之日本和土耳其幼兒,則較常使用「因果連接詞」, 可能的原因為美國幼兒較常會對角色的情緒內在狀態提供解釋,

Bamberg 與 Damrad-Frye 認為此現象可能是在西歐語言系裡常見的溝 通現象。

在不同的語言文化裡,幼兒想像敘說的評論類別使用也有所不同 (Bamberg & Damrad-Frye, 1991; Küntay & Nakamura, 2004)。據研究者 所知,國內關於想像敘說評論的相關研究較少(Lai, Wang & Chen, 2012;

Sah, 2006),因此仍有必要進一步地研究。

貳、臺灣原住民幼兒敘說評論之相關研究

目前國內與原住民幼兒敘說相關的研究較少(Lai, 2012; 王敬 甫,2009;蔡敏玲,2009;蘇美冠,2009),探討原住民幼兒敘說評論 的相關研究僅有兩篇(Lai, Wang, & Chen, 2012; 王敬甫,2009)。

Lai、Wang 與 Chen(2012)探討不同文化、性別的幼兒,在生活經 驗敘說和卡通故事重述裡的內在狀態語詞使用量。研究對象分兩組:

32 位非原住民幼兒;28 位原住民幼兒,兩組幼兒皆為臺北市的低社經 家庭。研究發現,較之非原住民幼兒,原住民幼兒在卡通故事重述裡

16豐富的表達(enrichment expressions),如副詞(突然地)、強調的語詞(很)或重複相同的詞。

使用較多的詞彙和相異詞彙量,同時,在生活經驗敘說和卡通故事重 述裡的內在狀態語詞使用量也顯著較多。

從 Lai、Wang 與 Chen(2012)的研究發現可知,原住民幼兒在兩項 任務中的敘說表現皆優於非原住民幼兒。然而,由於 Lai 等人(2012) 的內在狀態語詞定義為,描述幼兒認知、感覺、情緒和意欲的心理狀 態,因此,從研究結果無法得知,原住民幼兒於內在狀態語詞的四面 向(認知、感覺、情緒和意欲),使用情形分別為何?此外,由於該研 究的原住民幼兒居住地為臺北市,所以關於部落原住民幼兒的敘說評 論發展仍需更多的研究投入。

針對部落原住民幼兒的敘說發展,蔡敏玲(2009)探討泰雅幼兒 的經驗敘說特色,除了前述提及的虛擬與寫實界限模糊的文本之外,

蔡敏玲發現泰雅幼兒的經驗敘說裡常引用許多的對話、將當下的聽眾 編入敘說裡、常和同儕共同建構敘說內容,以及常將大自然景色與天 氣加入敘說。

關於泰雅幼兒常出現引用對話的方式敘說,蘇美冠(2009)也有 相同的研究發現:「對話普遍存在泰雅族幼兒的故事情節裡,89 篇的 自編故事有 60 篇使用到對話情節,佔了 67.4%,有相當高的比例(蘇 美冠,2009,頁 97)」。若以 Labov(1972)的評論類別作探討,此現象即 屬於 Labov 提出的引述評論功能,即敘說者藉由引用自己或第三者說 話的內容,來表達想法或觀點。換句話說,泰雅幼兒的經驗敘說,運 用許多角色對話的評論方式。同樣地,對照王敬甫(2009)的研究發 現,較之非原住民兒童,原住民兒童的直接引述評論數量亦顯著多於 非原住民兒童。

泰雅幼兒除了常引用許多對話敘說之外,透過蔡敏玲(2009)提 供的幼兒經驗敘說文本,仍可發現泰雅幼兒使用了其他敘說評論類別 來敘說。例如幼兒說「牠都這樣「喂──咕嚕咕嚕呱啦呱啦」 牠都這

樣講髒話(蔡敏玲,2009,頁 52)」若以 Peterson 與 McCabe(1983)的 21 種評論作編碼,「喂──咕嚕咕嚕呱啦呱啦」即編碼為延伸(elongation) 和擬聲詞(onomatopoeia)兩類別,因為幼兒延伸特別字的長音「喂

──」、和使用「咕嚕咕嚕呱啦呱啦」的評論方式來形容幼兒敘說裡的

「牠」。並且用兩個「都」字強調「牠」講話的方式,此「都」字屬於 不需要的語詞(gratuitous terms),即通常用來強調或加重修飾的一般詞 彙,同時,「髒話」的「髒」字是形容「牠」講話的內容,是形容詞,

屬於詞本身(words per se)之評論類別。因此,若以子句為分析單位,

該幼兒在兩個子句裡,使用了四種評論類別。

蔡敏玲(2009)和蘇美冠(2009)是以質化研究探討泰雅幼兒敘 說,而量化研究除 Lai、Wang 與 Chen(2012)之外,國內王敬甫(2009)

主要探討非原住民兒童和原住民兒童在敘說結構和評論類別的差異。

王敬甫(2009)的敘說評論類別有六:「音韻特徵」、「語彙表現」、

「修飾」、「句法特徵」、「直接引述」和「心情表述」。關於該研究的研 究發現,以下分成兩部分作討論:第一、王敬甫研究發現,原住民兒 童和非原住民兒童評論類別的使用總數量和多樣性皆相當接近。然 而,由於該研究的兩組兒童的家庭社經背景相當不同(父母教育程度:

非原住民組從高中到博士、原住民組從國小到高中;父母職業:非原 住民組父親皆為竹科工程師或經理、原住民組大多父母親皆務農),因

非原住民組從高中到博士、原住民組從國小到高中;父母職業:非原 住民組父親皆為竹科工程師或經理、原住民組大多父母親皆務農),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