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組別學生在健康飲食知識測驗之比較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不同組別學生在健康飲食知識測驗之比較分析

研究者在健康飲食介入前,針對實驗組及控制組學生分別進行「健康飲食知識」

前測,並在實驗介入後,再對實驗組及控制組學生進行「健康飲食知識」後測,並 將兩次測驗資料利用統計套裝軟體SPSS 12.0 for Windows進行統計分析,其統計結 果分別說明如下:

一、 健康促進學校健康飲食課程介入前、後對學生「健康飲食知識」

影響之結果分析

研究者將不同組別之「健康飲食知識」前後測描述統計摘要詳列於表 4-1。

表 4-1

不同組別之「健康飲食知識」前後測描述統計摘要

組別 人數 M SD

前測 後測 前測 後測 實驗組 27 9.19 11.00 2.02 2.25 控制組 27 9.30 9.11 2.22 2.28 總和 54 9.24 10.06 2.10 2.44

由表 4-1 可知,結果顯示在全部受試者 54 人(實驗組 27 人、控制組 27 人)

之中,實驗組之「健康飲食知識」後測成績平均為 11.00 分,控制組平均為 9.11 分;

實驗組之「健康飲食知識」前測成績平均為 9.19 分,控制組平均為 9.30 分。兩組 後測平均成績均優於前測平均成績。因此以前測成績作為共變數,排除前測成績對 實驗結果的干擾,進一步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探討有無健康促進學校健康飲食課程 的介入對學生「健康飲食知識」之影響是否達顯著。

表 4-2

「健康飲食知識」之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依變數:後測成績)

變異來源 型Ⅲ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p

實驗組別 .90 1 .90 .21 .650 前測成績 45.67 1 45.67 10.51 .002 實驗組別*前測成績 6.61 1 6.61 1.52 .223

誤差 217.18 50

首先針對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表 4-2),考驗結果 F 值為 1.52,p 值 為.223>.05 未達顯著水準,因此符合共變數分析中迴歸係數同質性之假設,得以繼 續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表 4-3

不同組別在後測成績之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依變數:後測成績)

變異來源 型Ⅲ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p

實驗組別 50.59 1 50.59 11.53** .001 前測成績 42.89 1 42.89 9.77 .003

誤差 223.78 51

**

p<.01

整體差異考驗(表 4-3)之 F 值為 11.53,p 值為.001(<.01)達顯著水準,顯示 在排除前測成績的影響後,學生在「健康飲食知識」後測成績會因有健康促進學校 健康飲食課程的介入而有顯著差異。

表 4-4

a 因數(組別)調整後的邊緣平均數

組別 平均數 標準誤 95%信賴區間

下限 上限

實驗組 11.02 .40 10.21 11.83 控制組 9.09 .40 8.28 9.90 在模式中所顯示的共變量評估:前測成績=9.24

由表 4-4 得知,實驗組的「健康飲食知識」後測成績調整後平均數為 11.02,

而控制組的「健康飲食知識」後測成績調整後平均數為 9.09,顯示在排除前測成績 的影響後,實驗組後測成績的平均數高於控制組後測成績的平均數,換言之,表示 接受健康促進學校健康飲食課程的實驗組學生,其學習成就優於僅接受南一版健康 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之控制組學生。

表 4-5

a 因數(組別)主要效果的事後比較

組別 組別 平均數差異

標準誤 顯著性 95%信賴區間

(I) (J) (I-J) 下限 下限

實驗組 控制組 1.94* .57 .001 .79 3.08 控制組 實驗組 -1.94* .57 .001 -3.08 -.79

p<.05

研究者接著進行事後比較,其統計資料列於表 4-5,結果亦顯示實驗組的學習 成就明顯高於控制組,平均數差異為 1.94,p 值<.05 達顯著水準。由結果可知,運 用健康促進學校健康飲食課程於教學中,能增進學童的「健康飲食知識」學習成效。

二、 「健康飲食知識」測驗之各題項結果分析

研究者根據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健康飲食課程介入前、後,所實施的健康飲 食知識前、後測分數,進行每一題的前後測比較分析,以瞭解健康促進學校健康飲 食課程介入後,各題的答對率及課程對學生健康飲食知識表現上的影響。

表 4-6

健康飲食知識測驗第一題「國小學生每天要吃幾份水果」答題分析 題目:國小學生每天

要吃幾份水果?

前測 後測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三份 二份 一份 三份 二份 一份 實驗組答題情形

人數(%) 9(33%) 6(22%) 12(44%) 9(33%) 12(44%) 6(22%) 控制組答題情形

人數(%) 12(44%) 8(30%) 7(26%) 4(15%) 4(15%) 19(70%) 由表 4-6 可知,控制組學生在實驗課程介入前的答對率(30%)高於實驗組

(22%),但經過健康飲食課程介入之後,實驗組學生的答對率提高至 44%,顯示 研究者在健康飲食課程「彩虹蔬果五七九」這一單元,實驗組學生的學習具有成效。

表 4-7

健康飲食知識測驗第二題「國小學生每天要吃幾份蔬菜」答題分析 題目:國小學生每天

要吃幾份蔬菜?

前測 後測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三份 二份 一份 三份 二份 一份 實驗組答題情形

人數(%) 13(48%) 8(30%) 6(22%) 11(41%) 15(56%) 1(04%) 控制組答題情形

人數(%) 17(63%) 4(15%) 6(22%) 13(48%) 6(22%) 8(30%) 由表 4-7 可知,控制組學生在實驗課程介入前的答對率(63%)優於實驗組

(48%),但經過健康飲食課程介入之後,兩組學生的答對率不增反減,研究者觀 察實驗組學生在後測答題情形多傾向選擇「二份」的答案,研究者觀察其可能原因 為,學生在課程單元中,對於水果吃兩份的印象較為深刻,因為營養午餐有提供水 果,學生認知到只要有吃飯(午餐、晚餐)就要吃水果,因此,在蔬菜的份量選擇 上也會因而有相同的想法,因此,選擇兩份的學生比選擇三份的學生為多。

表 4-8

健康飲食知識測驗第三題「食物的種類分成幾大類」答題分析 題目:食物的種類分

成幾大類?

前測 後測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六大類 五大類 四大類 六大類 五大類 四大類 實驗組答題情形

人數(%) 11(41%) 7(26%) 9(33%) 20(74%) 2(07%) 5(19%) 控制組答題情形

人數(%) 7(26%) 9(33%) 11(41%) 4(15%) 12(44%) 11(41%) 在表 4-8 中呈現的答題情形來看,實驗組在實驗課程介入後,能正確回答「六 大類」的百分比由實驗介入前的 41%提高至 74%,顯示研究者在「兒童均衡飲食 金字塔」中,對於六大類食物的介紹,能加深學生對於六大類食物的認識,但由於 一年級部分學生對於將食物分類的概念較不清楚,因此,仍有部分學生在後測知識 表現上仍有待加強,待未來在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中的營養教育教學來強化之。

表 4-9

健康飲食知識測驗第四題「小朋友每天應該喝多少杯牛奶」答題分析 題目:小朋友每天應

該喝多少杯牛奶?

前測 後測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三杯 兩杯 一杯 三杯 兩杯 一杯 實驗組答題情形

人數(%) 6(22%) 8(30%) 13(48%) 2(07%) 13(48%) 12(44%) 控制組答題情形

人數(%) 11(41%) 7(26%) 9(33%) 7(26%) 7(26%) 13(48%) 由表 4-9 可知,實驗組在實驗課程介入後,能正確回答每天喝「兩杯」牛奶的百 分比為 48%,優於實驗介入前的 30%,顯示研究者在「兒童均衡飲食金字塔」課 程的介紹對於實驗組學生在知識表現上有助益。

表 4-10

健康飲食知識測驗第五題「可以幫助腸胃蠕動而且預防便秘的是哪一類食物」答題 分析

題目:可以幫助腸胃 蠕動而且預防便秘 的是哪一類食物?

前測 後測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蔬菜類 全穀根莖類 豆魚肉蛋類 蔬菜類 全穀根莖類 豆魚肉蛋類

實驗組答題情形

人數(%) 24(89%) 0(0%) 3(11%) 17(63%) 6(26%) 3(11%) 控制組答題情形

人數(%) 25(93%) 0(0%) 2(07%) 23(85%) 4(15%) 0(00%) 從表 4-10 中可知,在實驗介入前,實驗組能正確回答「蔬菜類」的學生比率

(89%)明顯高於實驗介入後(63%)的表現,研究者根據實驗課程中的觀察發現,

實驗組學生在實驗課程介入前,大多數學生不知道什麼叫做「全穀根莖類」,也不 清楚哪些東西屬於此類,因此,在前測答題時,沒有學生選擇全穀根莖類這個選項,

研究者在教學中,介紹全穀根莖類包含馬鈴薯、蕃薯、玉米等澱粉類食物,卻讓學 生對全穀根莖類及蔬菜類造成混淆,許多學生認為馬鈴薯應該是屬於蔬菜類(因為 長得像菜),研究者研判學生在後測答題比率較低可能因為教學上的混淆未做澄 清,而導致學生誤解,研究者在未來對於此一單元教學中,會再加入澄清並分析。

表 4-11

健康飲食知識測驗第六題「橘子汽水有氣泡產生,是因為加了哪種東西」答題分析 題目:橘子汽水有氣

泡產生,是因為加了 哪種東西?

前測 後測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香料 食用色素 小蘇打粉 香料 食用色素 小蘇打粉

實驗組答題情形

人數(%) 4(15%) 10(37%) 13(48%) 2(7%) 3(11%) 22(81%) 控制組答題情形

人數(%) 8(30%) 7(26%) 12(44%) 1(4%) 16(59%) 10(37%) 由表 4-11 可知,經過健康飲食課程介入之後,實驗組學生在本題的答對率由

48%提高至 81%,顯示研究者在健康飲食課程「汽水裡的彩色魔鬼」這一單元的製 作橘子汽水實驗,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建議未來在健康飲食課程中,多嘗試 運用各樣實際操作的課程,讓學生在製作過程中看見有害食物的真面目,進而學習 選擇健康食品。

表 4-12

健康飲食知識測驗第七題「沒有吃足夠的全穀根莖類食物會產生哪些問題」答題分

題目:沒有吃足夠的 全穀根莖類食物會 產生哪些問題?

前測 後測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容易骨折 心臟病

沒體力、

容易累

容易骨折 心臟病

沒體力、

容易累

實驗組答題情形

人數(%) 6(22%) 4(15%) 17(63%) 0(00%) 6(22%) 21(78%) 控制組答題情形

人數(%) 4(15%) 4(15%) 19(70%) 5(19%) 2(07%) 20(74%) 從表 4-12 的數據可知,在實驗介入前,實驗組及控制組學生能回答正確答案 的比率皆超過半數,甚至控制組(70%)高於實驗組(63%)。研究者重新檢視題 目後發現該題的其他選項誘答力較低,因此,學生在前、後測的答題比率提升不多,

研究者建議未來若使用該測驗題,可考慮將該題之選項稍做調整,以提高題目鑑別 度。

在本題後測答題表現上,實驗組明顯高於控制組,顯示經由健康促進學校健康 飲食課程介入後,可提升學生對於全穀根莖類對身體影響的知識表現。

表 4-13

健康飲食知識測驗第八題「哪一種零食比較健康」答題分析 題目:哪一種零食比

較健康?

前測 後測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選項一 選項二 選項三

巧克力 堅果 水果軟糖 巧克力 堅果 水果軟糖

實驗組答題情形

人數(%) 0(0%) 19(70%) 8(30%) 2(7%) 22(81%) 3(11%) 控制組答題情形

人數(%) 0(0%) 25(93%) 2(07%) 0(0%) 26(96%) 1(04%) 由表 4-13 的統計資料顯示,控制組學生對於該題答題正確率無論前測或後測 皆優於實驗組,研究者根據兩組學生前、後測時的問答情形及教學後的省思發現其 可能原因為,實驗組學生在前測答題時,老師沒有特別說明「堅果」是什麼東西,

人數(%) 0(0%) 25(93%) 2(07%) 0(0%) 26(96%) 1(04%) 由表 4-13 的統計資料顯示,控制組學生對於該題答題正確率無論前測或後測 皆優於實驗組,研究者根據兩組學生前、後測時的問答情形及教學後的省思發現其 可能原因為,實驗組學生在前測答題時,老師沒有特別說明「堅果」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