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教師對少子化影響學校教育的認知差異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二節 不同背景教師對少子化影響學校教育的認知差異分析

本節將探討教師背景變項包括教師之性別、年齡、現任職務、服務年資級學 校規模等五大變項,統計方面以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下就不同背景之 教師對少子化影響學校教育各個層面之差異情形,分別加以分析討論。

壹、不同性別教師對少子化影響學校教育認知差異分析

以教師「性別」對「少子化影響學校教育的認知分量表」進行獨立樣本 t 檢定 的結果(如表 4-4)發現:在「學校減班與併校」的層面中,女性教師的平均數 3.92,

男性教師的平均數 3.87,而 t 值是 0.709,未達顯著差異;在「師資供需失調」的 層面中,女性教師的平均數 4.19,男性教師的平均數 4.18,而 t 值是 0.210,未達 顯著差異;在「教育資源浪費及虛擲」的層面中,女性教師的平均數 3.68,男性教 師的平均數 3.69,而 t 值是-0.201,未達顯著差異;在「城鄉差異日益擴大」的層 面中,女性教師的平均數 3.71,男性教師的平均數 3.69,而 t 值是 0.316,未達顯

125

著差異。由分析結果可知,不同性別國中教師對少子化影響學校教育的知覺情形都 未達到顯著差異。

女性與男性教師在「學校減班與併校」、「師資供需失調」、「教育資源浪費及虛 擲」與「城鄉差異日益擴大」之平均數皆在 3.68 以上。其中女性教師整體平均數 比男性教師略高一些,在各層面女性教師與男性教師的平均數相差不大,但在「師 資供需失調」層面上,平均數皆達 4.18 以上,顯示國中教師對此層面的知覺較高,

惟以上皆未達顯著水準。

表 4-4

不同性別教師對少子化影響學校教育認知差異之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

檢定變項 性別 N M SD t 值

學校減班與併校 女性 249 3.92 0.631

0.709 n.s.

男性 99 3.87 0.731 師資供需失調 女性 249 4.19 0.494

0.210 n.s.

男性 99 4.18 0.579 教育資源浪費及虛擲 女性 249 3.68 0.523

-0.201 n.s.

男性 99 3.69 0.593 城鄉差異日益擴大 女性 249 3.71 0.652

0.316 n.s.

男性 99 3.69 0.681 整體 女性 249 3.89 0.403

0.344 n.s.

男性 99 3.87 0.449

a.個數為 348。

b. n.s. p>.05。

貳 、 不同年齡教師對少子化影響學校教育認知差異分析

根據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5 中得知︰不同年齡層之教師對於「學校減班與併 校」、「師資供需失調」、「教育資源浪費及虛擲」與「城鄉差異日益擴大」考驗 F 值 分別為.117(p=.950)、4.068(p=.007)、.616(p=.605)及 1.577(p=.040),「學校 減班與併校」與「教育資源浪費及虛擲」皆未達顯著水準(p>.05),而「師資供 需失調」之考驗 F 值為 4.068(p=.007),且達很顯著水準(p<.01); 「城鄉差異 日益擴大」之考驗 F 值為 1.577(p=.040),且達顯著水準(p<.05)。

故再以 LSD 法進行事後比較分析結果,在「師資供需失調」層面中,35 歲以 下、36~40 歲、41~45 歲年齡層之教師,其知覺程度則顯著大於 46 歲以上年齡

126

127

128

129

130

陸 、 綜 合 討 論

歸 納 以 上 統 計 分 析 結 果 ( 詳 如 表 4-9), 不 同 性 別 、 年 齡 、 現 任 職 務 、 服 務 年 資 及 所 處 學 校 規 模 等 背 景 的 新 北 市 教 師 。

一 、 不 同 性 別 教 師 對 少 子 化 影 響 學 校 教 育 認 知 差 異

本研究不同性別的國中教師在少子化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其女性與男性教師 在知覺上沒有顯著不同。這可能與多位學者認為少子化已是現今普遍的現象(宋秋 儀,2011;林召宏,2010;涂玉盈,2014;留淑津,2010;張書銘,2013;陳怡婷,

2005;陳凱群,2011;蔡銘津,2012),少子化已在教育現場造成招生不足或是減 班的壓力,因此在不同性別國中教師對少子化影響學校教育的知覺程度並沒有顯 著差異。探討其原因,少子化現象影響學生數、減班與併校、師資需求、教育資源、

城鄉教育差異等,影響的程度早已經歷了一段時間,因此造成不同性別教師對於此 方面之知覺差異情形不顯著。石文伶(2010)認為在少子化洪流下,身處職場的男 女教師面臨困境是一樣的,並無差別,所以對少子化的感受都很高。

二 、 不 同 年 齡 教 師 對 少 子 化 影 響 學 校 教 育 認 知 差 異

本研究結果得知,不同年齡的教師在少子化對學校教育影響的認知整體上是 沒有顯著差異的,與多位研究學者(石文伶,2010;陳凱群,2011;張書銘,2013)

的整體結果相同,其認為對此一全面性的現象皆應有所知覺,皆是所有教育人員的 共同問題。

不同年齡的教師在「學校減班與併校」與「教育資源浪費」這二個層面上沒有 顯著差異,然而在「師資供需失調」層面上,顯示「35 歲以下」、「36~40 歲」與

「41~45 歲」的教師在感受上表現高於「50 歲以上」的教師,推究其原因,或許 是因為在少子化影響學校教育時,學校對教師員額人數進行管控,導致在教師甄選 時,參加甄選的人多,錄取的人數少,故年輕的教師在知覺上較高,即使考上教甄 到學校服務,因學生人數減少,班級數下降,導致學校教師面臨超額問題,往往也 是從年輕的老師開始進行超額調校,所以在「50 歲以上」的教師較少面臨這樣的

131

問題,故感受上較低。在「師資供需失調」層面研究的結果與研究學者(石文伶,

2010;留淑津,2010)相同,其認為年齡較小的教師年資較淺、積分低易成為超額 的對象,所以對少子化影響感受較為強烈。在「城鄉差異日益擴大」層面上,「41

~45 歲」的教師在感受上表現高於「36~40 歲」的教師,推究其原因,可能是在 面臨少子化問題初期時,人口的總生育率是緩慢遞減的,之後人口的總生育率卻快 速下降,對於偏遠地區的學校而言,少子化的影響相對更大,所以「41~45 歲」

的教師在經歷過少子化影響的整個前後時期變化後,相對在少子化的知覺上較高。

三 、 不 同 現 任 職 務 教 師 對 少 子 化 影 響 學 校 教 育 認 知 差 異

本研究不同現任職務的教師在少子化對學校教育影響的認知整體上是沒有顯 著差異的,與多位研究學者(石文伶,2010;張書銘,2013;鄧敏君,2012)的 整體結果相同。推究其原因,教育環境的變遷是全面性的影響,身在學校中成員 之一,不管是當任任何職位,皆能感受的到少子化所帶來的影響,少子化問題已 是眾人當前急需面對的,此可能為研究結果未有顯著的成因。

四 、 不 同 服 務 年 資 教 師 對 少 子 化 影 響 學 校 教 育 認 知 差 異

不同服務年資的教師在少子化對學校教育的影響的認知整體上是有顯著差異 的,顯示「6~10 年」與「16~20 年」服務年資的教師在感受上表現均高於「21 年 以上」服務年資的教師。不同服務年資的教師在「學校減班與併校」與「教育資源 浪費」這二個層面上沒有顯著差異;然而在「師資供需失調」層面上,顯示「5 年 以下」、「6~10 年」、「11~15 年」與「16~20 年」服務年資的教師在感受上表現 均高於「21 年以上」服務年資的教師;本研究與研究學者(石文伶,2010;留淑 津,2010)的整體結果相同,其認為年資淺的教師對於教師超額問題的感受均較年 資長的教師強烈;因為在「先進後出」的原則下,資深教師較不易有被超額的問題。

但與研究學者(陳凱群,2011;鄧敏君,2012;張書銘,2013)的整體結果不相同,

其認為不論教師服務年資高低,站在教育第一線感受學生人數的變化,不會因為服 務年資不同而有所不同。

132

在「城鄉差異日益擴大」層面上,「16~20 年」服務年資的教師在感受上表現 高於「11~15 年」服務年資的教師,推究其原因可能為偏遠地區由於地處往往交 通不便,缺少文化上的刺激,學生對新資訊的接受較難獲得,無法像都市地區的孩 子經常接觸到多元的文化。在這知識經濟變化急遽年代,資訊更新的速度飛快,且 這幾年來 3C 智慧型產品大幅更新推出,對於經費充足的學校能擴充許多軟、硬體 設備,但往往偏遠地區的小校設備老舊不堪使用,卻遲遲等不到經費可以汰舊換新,

學生無法在良好的環境下有品質的學習。如此一來,偏遠地區的學生就更難以跟上 時代的腳步,造成城鄉的差距越來越擴大,故較資深的教師對於時代前後的變遷其 感受度也同時較高,故城鄉差異日益擴大。

五 、 不 同 學 校 規 模 教 師 對 少 子 化 影 響 學 校 教 育 認 知 差 異

本研究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在少子化對學校教育影響的認知整體上是沒有顯 著差異的,與研究學者(石文伶,2010;張書銘,2013)的整體結果相同。因不論 學校地處何處,面對少子化全面性的影響,都無法避免因招生不足而減班的危機。

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在「城鄉差異日益擴大」層面上,「60 班以上」學校規模的教 師在感受上表現高於「28∼59 班」學校規模的教師,推究其原因,可能為大規模學 校雖受少子化的影響,但在交通因素可克服的情況下,偏遠地區或小鎮地區的家長 會跨學區把小孩送往大規模學校就讀,故在大學校班級裡越區就讀的學生比例增 加了,所以「60 班以上」學校規模的教師在感受上表現較高。學者宋秋儀(2011)

也指出因生育率下降產生少子化與人口外移因素,造成周邊城鎮的學生人數逐年 下降,更使得許多地區更加邊緣化,不只是城鄉學校規模差距過大,就連都市內也 形成小規模學校與超額學校的強烈對比。

與 研 究 學 者( 留 淑 津,2010)的 整 體 結 果 不 同,其 認 為 規 模 大 的 學 校,減 班 比 列 相 對 較 低,在 招 生 上 較 沒 有 困 難;規 模 小 的 學 校 其 減 班 比 例 相 對 較 高,但 地 處 偏 僻、人 口 外 移 嚴 重,要 增 加 學 生 來 源 有 一 定 的 困 難 , 故 小 校 教 師 的 感 受 上 較 高 。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