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少子化的意義與成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少子化對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領導作為之影響,研究少子化對 學校教育與校長領導作為的相關文獻,以作為本研究之理論依據。本章共分為四節 進行探討,第一節少子化的意義與成因;第二節少子化對學校教育的影響;第三節 領導理論與少子化對校長領導作為的影響;第四節相關研究與分析。

第一節 少子化的意義與成因

壹、 少子化的意義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童數量逐漸減少,代表著未來人口可能逐漸變 少的現象(維基百科,2015)。人口為國家組成基本要素之一,我國近十年以來的 總生育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意指婦女的平均生育率,將不足以彌補人口所減少的 數量,而形成所謂的少子化現象。少子化最客觀的衡量指標,應為育齡婦女總生育 率(Total Fertility Rate, TFR 即平均每位婦女一生中所生育之子女數)為 2.1 個子女 數,是維持替代人口的水準(郭憶蓉,2009)。若每名婦女的平均生育率低於 2 以 下,即是少子化(the low birth rate),係指孩子越生越少的現象(吳清山、林天祐,

2005)。但是台灣婦女總生育率卻從 1950 年開始一路下滑。1984 年,總生育率跌 破 2.1 人的重要關卡,敲起「人口衰退」的警鐘。2003 年時,驟減至 1.23 人,成 為「超低生育率」國家之一(彭杏珠,2009)。

日本內閣府於 1992 年編的《少子化社會白書》的定義,指「日本自 1970 年代 中期以後,生育率持續下降所伴隨著家庭與社會的幼童數量減少,造成小孩或年輕 人少極少的社會」現象(陳澤民,2008)。所以臺灣鄰近的國家日本,因經濟發展 程度較為快速,相對於臺灣更早面臨到少子化的問題,日本的總和生育率首次低於 2 為 1975 年的 1.91,此後生育率逐年下降,在 1990 年降到 1.57 時,日本稱之為

「1.57 危機」。之後出生率並沒有因此止跌,2001 年日本新生兒數目為 117 萬,比

10

前年約減少 1.9 萬人,總和出生率為 1.33。而到了 2005 年總和出生率更是下降至 1.25(王偉,2006)。臺灣近年來在經濟產業與社會結構有重大的轉變,在全世界 開發中的國家,其生育率普遍皆有下滑的趨勢,台灣近年來政府祭出獎勵生育措施,

但根據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2015)的統計資料,總生育率從 1951 年的 7.04 人,到 2014 更下降到 1.17 人,當中在 2010 年時總生育率更是創下歷史新低來到 0.9 人。若以現今人口結構發展趨勢推估,臺灣將由人口零成長而後轉為負成長,

形成少子化的社會(劉金山,2003)。因出生率的逐漸下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少子化意謂著高齡人口相對變多,進而影響人口結構的改變,對現有的社會狀況必 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相關問題日後也將逐漸浮現檯面。

貳、 少子化的相關人口理論

關於人口相關的理論,可在古今中外的言論中找到其根源。例如在《大學》的 章句中也提到:「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 恆足矣。」隱含適量人口的概念,意為從事生產者要多,而消耗者要少,生產者做 事迅速,量入而出的使用才能寬裕,這樣國家的財富就常常充裕了(孫得雄,1985;

蔡宏進、廖正宏,1987)。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在二千三百餘年前就從城邦國家的觀點討論人口適度的問題,以使每個人都能充 分發展其潛能。然而,第一個將人口思想加以闡揚,並為人口理論做有系統的整理 者,首推西方人口學者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受到馬爾薩斯人口理 論提出的引發,不同的人口理論也隨著經濟與環境的變遷陸續被提出。

一、人口理論

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於 1798 年發表的《人口 論》(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中,曾預言:「人口增長超越食物供 應,會導致人均佔有食物的減少」。馬爾薩斯以兩個假設為前提:第一,糧食是人 類生存所必需的物品。第二,兩性之間的情愛也是必需的,而且也會依現狀延續下

11

去。基於這兩個假設,他論斷人口是按幾何級數(即 1、2、4、8、16、32……等)

增加,而食物生活物資只是按算數級數(即 1、2、3、4、5、6……等)增加,因而 食物供應量的增加永遠趕不上人口的增加。

換言之,他認為生殖是人的本能,具有無限制的發展潛力,但糧食卻受到土地 報酬遞減律的限制,不能無限的增加。兩種力量不均衡的結果會發生人口過多,糧 食不足的問題,甚至更進而造成貧困、饑餓、犯罪與戰爭等不幸事件。他將此種現 象歸納為「人口法則」(Law of population):1.人口的增加,必受生活資源的限制。

2.除非受到強有力限制,否則人口必隨生活資源的增加而增加。3.經由窮困(misery)

和罪惡(vice)的抑制,可解決人口超過生活資源增加的問題,而使人口與生活資 源之間常維持平衡(孫得雄,1985;孫得雄、張明正,1988;國立編譯館,1985)。 所幸人口的發展未盡如馬爾薩斯的預期,因馬爾薩斯過分於強調土地生產力的限 制,低估人類創造發明的能力。主要肇因諸如:農作物的輪作、品種改良和利用化 肥以增加農業生產;工業化以後,交通運輸和分配技術的進步,提高人類的生活水 準;國際貿易日漸發達,大量歐州國家的人口移居美州新大陸;以及避孕方法的創 新改良,使得避孕方法能夠廣泛的被採用,而減少出生。雖然如此,到了廿一世紀,

很多亞非國家還是感受到很大的人口壓力(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資訊網,2015)。

雖然馬爾薩斯在初版的悲觀論調,以及人口呈幾何級數,但食物卻呈算數級數 增加的觀點受到許多的批評,但在 1803 年所出版的人口論中,馬爾薩斯卻作了許 多的修正;此時,他對人口的看法已比較樂觀,同時他也相信社會仍有改善的可能,

而對人口抑制的看法,除了原來的觀點外,他也承認道德抑制是最實際可行方法

(孫得雄,1985;蔡宏進、廖正宏,1987)。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確實激起人口趨 勢及其社會發展間的興趣研究,並對後來的生物學、經濟學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國立編譯館,1985),在促進人口理論的發展上有其貢獻之處。因為馬爾薩斯的 理論在當時及現在均深具影響力的緣故,這些與其理論正確與否無關,他的理論永 遠無法在經驗上完全正確,但無庸置疑的,它具有理論意義(引自涂肇慶譯,1990)。

12

二、人口轉型理論

(一)人口轉型的意義

人口轉變的理論(The Theory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又稱人口革命,是人 口學家根據歐洲國家的人口變遷經驗,試圖解釋而發展成的理論。此種理論可用來 解釋過去三百年來(約從 1650 年開始),世界人口急速增加的原因,亦可以用來說 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對總人口成長之影響,並分析造成此變化因素的理論

(國立編譯館,1985)。

歷史上全世界或個別國家人口數量增長的速度,及影響自然增長原因的結構 變化,都有明顯軌跡可循,即有明顯的轉型階段(蔡宏進,2010)。人口轉型理論 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現代人口理論的核心,此理論大家所關注的焦點在於:人口 是如何透過世代更替的過程,使得人口數量得以再生產,並使人類在世界上不斷的 繁延下去(陳怡婷,2005)。過去有許多國家的經驗陸續走過人口轉型理論的預測,

所謂人口轉型(demographic transition)係指一個社會由農業經濟為主的傳統社會,

演進為以工業化和都市化為主的現代工商業社會,人口成長的型態由高出生率、高 死亡率,轉變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現象(孫得雄,1985;蔡宏進、廖正宏,1987)。 其中人口曲線由平緩到劇烈增加,再到平緩的過程。同時,人口轉型也是人口結構 上逐漸年輕再逐漸老化的過程。

(二)人口轉型的階段劃分

有關人口轉型的大概情形,都依循三個不同階段或形態:由最初的「多生多死」

的階段,轉變到「多生少死」的階段,再轉變到「少生少死」的階段(蔡宏進,2010)。 有關人口轉型的過程,比較有系統的討論開始於 Thompson 於 1929 年時,以歐洲 人口變遷的經驗推廣到其他地區,建立更具理論性的理論,以世界人口的出生率與 死亡率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出生率與死亡率均快速下降的國家,尤其出生率下降的 最快,所以國家總人口數呈下降趨勢。第二類是出生率與死亡率均下降,但死亡率

13

下降的速度與出生率下降的速度有相同,偶爾死亡率下降速度更快,於是國家總人 口數呈穩定成長。第三類是出生率與死亡率均很高,但死亡率已經開始下降相對較 有效控制,所以國家總人口數有快速成長的可能(蔡宏進、廖正宏,1987;蔡宏進,

2010)。

在 Thompson 研究理論發表十六年後,於 1945 年 Notestein 對其理論重新加以 整理,將人口轉型分成三種類型。第一類型是人口衰退或已完成轉型,生育率與死 亡率均降低,生育率降低到與死亡率相仿,甚至低於死亡率,此時人口成長率可能 不變,也可能下降,先進國家如美國、歐洲、日本與澳大利亞等地,對於瑞典、德 國等國更是進入人口成長靜止或接近人口零成長的狀態。第二類型是過度增長階 段,死亡率持續降低,但下降速度已較緩慢,出生率也開始急速下降,因此人口增 長率開始降低,人口增長速度慢,如拉丁美洲中的一些國家屬之。第三類型是過度 增長前期,生育率與死亡率均高,死亡率已有下降趨勢,死亡率降低是人口增長的 主要因素,如亞洲、非洲及南美洲的多數開發中國家多屬於此類(佟新,2000;蔡 宏進、廖正宏,1987;蔡宏進,2010)。

其後,Black 於 1947 年指出人類人口的演化可分為五階段,第一階段是靜止 階段(the stationary stage),人口型態為高出生率與高死亡率。第二段段是早期擴

其後,Black 於 1947 年指出人類人口的演化可分為五階段,第一階段是靜止 階段(the stationary stage),人口型態為高出生率與高死亡率。第二段段是早期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