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拔河選手參與動機差異情形

本節以描述性統計呈現參與 100 年全國體委盃拔河錦標賽之國小選手的參與動

機情形;接著以獨立樣本 t 檢定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在不同背景統計變項影響 的情形下,參賽選手之參與動機差異情形。

一、選手參與動機情形

本研究之參與動機變項包含健康適能需求、技術需求、社會需求與成就需求等

四個構面。經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國小拔河選手的參與動機以「技術需求」

最為強烈 (平均數=4.54) ;其次為「健康適能」 (平均數=4.22) 與「成就需求」 (平 均數=4.07) ;而以「社會需求」的動機最弱 (平均數=3.95) 。在參與動機各題項的 得分上,平均數最高前三題項為「增加自己的體能」 (平均數=4.64) 、「增進運動 技能」 (平均數=4.64) 、「提供自我挑戰的機會」 (平均數=4.63) 。而平均數最低 三題題項分別為「減輕體重」 (平均數=3.37) 、「證明自己比別人強」 (平均數=3.41) 及「同學的鼓勵」 (平均數=3.51) (詳見如表 20) 。

表 20

參賽選手參與動機分析一覽表

構面名稱 問項 平均數 標準差 構面總平均值 健康適能 5.增進運動技能 4.64 .04 4.22

2.鍛鍊身體 4.52 .04

1.促進身體健康 4.36 .05

4.減輕體重 3.37 .08

技術需求 3.增加自己的體能 4.64 .75 4.57 18.提供自我挑戰的機會 4.63 .64

8.建立自己的信心 4.61 .68

7.讓自己的拔河技術更好 4.56 .79

22.學習更多的拔河技術 4.56 .79

6.可得到更多教練的指導 4.43 .87

(續下頁)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顯示,在獲得前六名的選手中,其參與動機以「技術需求」

構面得分最高,其次為「健康適能」與「成就需求」,「社會需求」則得分最低。此 研究結果與洪齡襄 (2009) 、蔡秉儒 (2010) 、杜慧娟 (2011) 與黃信元 (2012) 等 研究其他項目之國小運動選手之研究結果相同。其中,在「技術需求」構面中,以 增進運動技能得分最高,其次為提昇與學習更多的拔河技術。符合 Vallerand (1997) 所提出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型態中之完成動機:指個體參與活動是為了 想嘗試、精熟與創造技能,進而超越自己而獲得滿足感。林曉怡 (2005) 認為,國 小學童是接受大量知識的學習階段,對於所興趣之運動常識、規則及如何提昇技術 之方法,必會加以探索及瞭解。國小學童對體育運動興趣高昂,吸收體育運動知識 興趣與學習體育運動技能均有強烈欲望 (林建興,2009) 。因此,本研究推究其原 因在於,近年來教育部極力推廣八人制拔河運動,學校老師與教練經由課程來教導 學生如何從事拔河運動,並透過舉辦校內拔河比賽,藉此提升學生學習之興趣,而 表20

參賽選手參與動機分析一覽表 (續)

構面名稱 問項 平均數 標準差 構面總平均值 成就需求 9.獲得自我實現的成就感 4.34 .88 4.07

16.表現自己的能力 4.24 .92

10.受到師長的肯定 4.18 .89

11.受到家人的肯定 4.13 .97

12.受到同學的肯定 4.12 .92

17.證明自己比別人強 3.41 1.26

社會需求 19.可以和好朋友一起運動 4.48 3.25 3.95

15.與隊友間感情很好 4.24 .97

21.可以認識新的朋友 4.10 1.03

14.家人的支持 3.79 1.13

13.老師的鼓勵 3.59 1.23

20.同學的鼓勵 3.51 1.14

使學生以追求更高的運動技能與拔河技術為參與運動之主要目的。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拔河選手參與動機差異分析

本研究之背景變項包含性別、年級、參賽組別、參與拔河年資、每週練習天數、

每次練習時間、運動成績表現等七項。以下將以獨立樣本t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分別逐項分析其在參與動機上之差異情形。

(一) 性別

將不同性別選手之參與動機進行獨立樣本t檢定後發現,性別在「健康適能」與

「成就需求」二構面上達顯著差異。在以上兩構面中,「男生」的參與動機皆大於

「女生」。而性別在技術需求與社會需求構面上,並無顯著差異存在 (詳見如表 21) 。

*p < .05

研究結果顯示,「性別」的差異會造成參與動機的不同,其中更在「健康適能」

與「成就需求」二構面上達顯著差異。從平均數中顯示,男生在以上二構面的動機 水準皆高於女生。此結果與李旭旻 (2005) 、黃玉青 (2010) 之研究結果相同。男生 在整體運動參與高於女生的可能原因,在於女生在生理、運動習慣與社會期許的影 響之下,造成其參與動機低於男生 (蒲逸生,2004) 。因此,本研究認為男生比女 表 21

不同性別選手參與動機分析一覽表

構面名稱 性別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顯著性 健康適能 男 122 4.32 .69 .019*

女 142 4.12 .70

技術需求 男 122 4.59 .62 .623

女 142 4.55 .49

成就需求 男 122 4.20 .71 .004*

女 142 3.95 .63

社會需求 男 122 4.05 1.10 .098

女 142 3.86 .67

生更希望能藉由參與拔河運動來增進體能與鍛鍊自己,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並透 過拔河運動提供自我挑戰的機會、建立自己的信心,期待獲得他人的肯定。所以在 此二構面中,男生比女生有著更顯著的動機需求。

(二) 年級

以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不同年級選手之參與動機後發現,不論是五年級選手,還 是六年級選手,兩者在健康適能、技術需求、成就需求及社會需求構面上,皆無顯 著差異 (詳見如表22) 。

(三) 參賽組別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組別選手之參與動機差異後發現,不同組別的選手在 健康適能、技術需求、成就需求及社會需求上,皆無顯著差異存在 (詳見如表23)。

表 22

不同年級選手參與動機分析一覽表

構面名稱 年級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顯著性 健康適能 五年級 30 4.25 .56 .809

六年級 234 4.21 .71

技術需求 五年級 30 4.62 .42 .611

六年級 234 4.56 .57

成就需求 五年級 30 4.12 .73 .637

六年級 234 4.06 .68

社會需求 五年級 30 4.08 .66 .377

六年級 234 3.93 .93

(四) 參與拔河年資

將不同參與拔河年資選手與參與動機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發現,選手的參 與年資與健康適能、技術需求、成就需求及社會需求構面上,皆無顯著差異 (詳見 如表 24) 。

表 23

不同組別選手參與動機分析一覽表

構面名稱 組別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顯著性

健康適能 男生組 62 4.30 .81 .272

女生組 60 4.10 .71

混合組 142 4.23 .64

技術需求 男生組 62 4.52 .75 .633

女生組 60 4.54 .56

混合組 142 4.60 .44

成就需求 男生組 62 4.23 .69 .067

女生組 60 3.96 .71

混合組 142 4.04 .66

社會需求 男生組 62 4.04 1.41 .102

女生組 60 3.73 .74

混合組 142 4.00 .64

表 24

不同參與年資選手參與動機分析一覽表

構面名稱 參與年資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顯著性

健康適能 未滿1年 59 4.17 .74 .852

1年以上未滿2年 131 4.22 .71

2年以上 74 4.24 .66

(續下頁)

(五) 每週練習天數

不同練習天數在參與動機構面上,根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選手每週 的練習天數在「健康適能」與「成就需求」構面呈顯著差異,其中皆以每週練習四 天以上之選手得分最高。而在技術需求與社會需求構面結果顯示,兩者皆無顯著差 異。本研究進一步以雪費法進行事後比較分析,結果發現在「健康適能」與「成就 需求」構面中,各組間具有顯著差異存在。在「健康適能」構面中,每週練習 4 天 以上的選手,其健康適能的動機高於每週練習 3 天的選手;而在「成就需求」構面,

每週練習 4 天以上的選手,其成就需求的動機高於每週練習 3 天的選手 (詳見如表 25) 。

表 24

不同參與年資選手參與動機分析一覽表 (續)

構面名稱 參與年資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顯著性

技術需求 未滿1年 59 4.47 .70 .300

1年以上未滿2年 131 4.60 .48

2年以上 74 4.59 .54

成就需求 未滿1年 59 4.18 .66 .295

1年以上未滿2年 131 4.06 .67

2年以上 74 3.99 .72

社會需求 未滿1年 59 3.98 1.42 .186

1年以上未滿2年 131 4.02 .67

2年以上 74 3.78 .70

*p < .05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發現,選手「每週練習天數」的不同,在參與動機之「健康 適能」與「成就需求」二構面達顯著差異。其中,每週練習 4 天以上與 3 天的選手,

其動機需求皆高於每週練習 1 天及 2 天的選手;然而,練習 4 天以上選手的動機需 求,又比練習 3 天的選手更高。推論其原因在於,六年級參賽選手佔此次國小組總 人數的 88.6%。蔡佳和 (2009) 指出,國小高年級學童已進入青春期與面臨繁重的 課業壓力,參與運動團隊能藉由運動紓解壓力與放鬆心情,並從中獲得運動技巧及 增加本身的自信心。行為動機受到擴大正面經驗和縮小負面經驗所驅使。只要結果 是個體所想要的,行為便可能持續 (Smith, 1986) 。因此,本研究認為每週練習天 表 25

不同練習天數選手參與動機分析一覽表

構面名稱 練習天數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顯著性 事後比較 健康適能 1天(a) 4 3.50 1.17 .008* d>c

2天(b) 7 3.96 1.38

3天(c) 8 3.62 .55

4天以上(d) 245 4.25 .66

技術需求 1天(a) 4 4.66 .27 .604 2天(b) 7 4.30 1.05

3天(c) 8 4.50 .42

4天以上(d) 245 4.58 .54

成就需求 1天(a) 4 3.66 .82 .004* d>c 2天(b) 7 4.19 .64 3天(c) 8 3.27 1.02

4天以上(d) 245 4.10 .65

社會需求 1天(a) 4 3.75 1.07 .556

2天(b) 7 3.92 .94

3天(c) 8 3.52 1.05 4天以上(d) 245 3.96 .90

數愈多的選手,更加重視自我體能的鍛鍊與維持身體的健康,更希望藉由參與運動 團隊來表現自我的能力與自我挑戰的機會。因此,願意付出比他人更多的時間來從 事運動訓練,進而滿足自我實現的成就感與獲得他人的肯定。所以相較於每週練習 天數較少的選手,練習天數愈多的選手則在以上參與動機構面有著較強的內在動機 需求。

(六) 每次練習時間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練習時間選手在參與動機構面之差異情形,結果顯 示,選手在「技術需求」與「成就需求」構面中呈顯著差異,其中皆以每次練習 1~2 小時的選手得分最高,其次為 2 小時以上。而健康適能與社會需求構面,在此分析 中,皆無顯著差異。本研究進一步以雪費法進行事後比較分析發現,在「技術需求」

與「成就需求」構面各組間具有顯著差異,「技術需求」構面中,每次練習 1~2 小 時選手的技術需求動機高於練習 1 小時以下的選手;在「成就需求」構面上,每次 練習 1~2 小時選手的成就需求動機高於練習 1 小時以下的選手 (詳見如表 26) 。

*p < .05

表 26

不同練習時間選手參與動機分析一覽表

構面名稱 練習時間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顯著性 事後比較 健康適能 1小時以下(a) 112 4.14 .73 .322

1~2小時(b) 131 4.28 .62 2小時以上(c) 21 4.16 .90

技術需求 1小時以下(a) 112 4.43 .73 .049* b>a 1~2小時(b) 131 4.62 .49 2小時以上(c) 21 4.61 .57

(續下頁)

*p < .05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選手在「每次練習時間」的變項中,與參與動機構面的「技 術需求」及「成就需求」達顯著差異。其中,在此二構面的各變項間,經雪費法進 行事後比較分析後發現,每次練習為 1~2 小時的選手,其參與動機皆高於每次練習 於 1 小時以下的選手,兩者關係呈顯著差異。Harter (1978) 指出,個體傾向在能力 較強的領域,努力表現自己所長,同時在參與的過程中增進技能,成功的表現能帶 來自我效能和正面的肯定,使個體參與動機增強。因此,每次練習 1~2 小時與 1 小 時以下的選手,在技術與成就需求構面中,他們更希望能透過拔河運動來學習與提 升自我的拔河技術,以增進運動技能的表現,建立自我的信心與能力,並期盼能在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選手在「每次練習時間」的變項中,與參與動機構面的「技 術需求」及「成就需求」達顯著差異。其中,在此二構面的各變項間,經雪費法進 行事後比較分析後發現,每次練習為 1~2 小時的選手,其參與動機皆高於每次練習 於 1 小時以下的選手,兩者關係呈顯著差異。Harter (1978) 指出,個體傾向在能力 較強的領域,努力表現自己所長,同時在參與的過程中增進技能,成功的表現能帶 來自我效能和正面的肯定,使個體參與動機增強。因此,每次練習 1~2 小時與 1 小 時以下的選手,在技術與成就需求構面中,他們更希望能透過拔河運動來學習與提 升自我的拔河技術,以增進運動技能的表現,建立自我的信心與能力,並期盼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