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張開雙手,手上有數不清的破皮、傷痕與厚繭,這就是稱霸世界拔河女子組景 美女中拔河選手們,為奪得冠軍所留下充滿汗水與奮鬥的痕跡。而景美女中拔河隊 起初是為配合臺北市體育會拔河運動委員會,於1994年政策性的成立。如今景美女 中以優異的拔河成績,使我國體育運動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也為臺灣在世界拔 河運動上立下難以撼動的地位。在校園體育政策中,「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的 理念,是教育部近年來積極推動多元校園活動的主要內容。其中,八人制拔河運動 正是這項政策中最支持的團隊運動項目之一。從民國81年中華民國拔河運動協會成 立以來,拔河協會著手於各學校單位,不斷積極鼓勵學校老師參與裁判、教練講習 會,藉此提升老師對於八人制拔河的認知與技術。透過學校發展與社區推廣,進而 舉辦各縣市八人制拔河運動比賽,使得我國八人制拔河運動能日漸蓬勃發展。在此 積極推動之下,近年來我國在國際拔河運動項目上的水準已大幅提升,成績更是輝 煌、獲獎無數。其內容包含,2005年德國世界運動會拔河比賽榮獲女子組520公斤級 冠軍;2006年愛爾蘭世界拔河錦標賽女子組520公斤冠軍、男子組600公斤級第五名;

2008年義大利世界盃室內拔河錦標賽女子520公斤、480公斤級雙料冠軍;2009年高 雄世界運動會室內拔河女子組520公斤級冠軍;2010年南非世界室外拔河運動錦標賽 榮獲女子540公斤級亞軍、500公斤級冠軍;2011年義大利世界盃室內拔河錦標賽女 子組520公斤、480公斤級雙料冠軍;2012年蘇格蘭世界盃室內拔河錦標賽女子組520 公斤級冠軍。選手如此優異的表現,使得拔河運動已成為我國在國際賽中奪金的重 點項目。然而這些成績也是從小培育與發展的成果,藉由教育部持續推廣拔河運動,

使得拔河運動能夠深耕基層,讓國小學童能有機會去學習與接觸拔河運動。許樹淵 (1999) 指出,國小、國中為運動選材的階段,高中生為選材延續,進入大專後成為 成才的優勢時代,代表國家參與國際賽會,這正是國家培養競技運動員的步驟。而

六至十二歲的國小學童,正是學習動作技能與可塑性的黃金時期,如果能在此時期 奠定正確的體育觀念,以及培養良好的運動方式,那麼其終身樂於運動的習慣就可 以養成 (陳鶴姿,1997) 。程瑞福 (2011) 指出,學校體育是整體教育中最重要的一 環,是養成學生健全發展的重要過程,從小學至大學的學校體育教育中,除了培養 品德、陶冶情操外,亦加強知識的學習、強化運動能力,使學生以養成規律運動習 慣為最終目標,藉以促進健康與體適能,進而享受運動之歡樂,提升生活品質。而 景美女中拔河教練郭昇 (2012) 則認為,拔河運動枯燥無聊,選手除了要耐磨、耐 操,還要有不輕言放棄的堅毅,最後願意留下來的選手,都具有超人般的熱情與社 會支持。因此,選手在面臨挑戰與磨練的過程中,選手的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是否 成為影響他們能夠持續參與與堅持於運動團隊的關鍵性因素,這正是本研究欲瞭解 其中相關性的主要目的與動機。Stipek (1993) 指出,內在動機是維持運動員持續從 事運動的主要動力,當學習是基於內在理由時,其學習效果最好。動機乃是讓運動 員從事運動競賽與訓練的內在燃料,它可以讓運動員和一般人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 從事運動 (盧俊宏,1995) 。然而社會支持可以幫助個體在心理上抵制不協調的外 在訊息,強化並維持動機,社會支持的力量越大,抵制外來不良影響的力量也越大,

而成為行為背後的促動力 (蒲逸生,2005) 。因此,參與動機影響著選手持續參與 活動的意願與學習效果的好壞,所以充分了解選手的參與動機非常重要。Carron (1996) 指出,社會環境、家庭支持、教練、重要他人、團隊凝聚力等因素,對於運 動之行為、認知與情感上,有著輕度至中度的正面影響。然而個體在家裡、辦公室 或其他社會環境中所發生的事情,可以顯著的影響個體對運動的參與情形 (Willis

& Campbell, 1992) 。Hovell (1991) 也指出,社會支持與運動參與有顯著的正相關,

但社會支持卻不如其他因素般受到注意。在學校中,學生要參與運動代表隊都必須 得到家長與師長的同意,因為運動代表隊訓練會大量消耗選手的體力與佔用生活中 的學習時間,因此家長及老師會擔心學生學業落後而造成支持度受到影響,為屏除 不利於拔河校隊發展之因素,找出有利於學生參與拔河校隊的動力,俾利學生參與 拔河校隊風氣及提升拔河比賽成績。因此,選手在運動團隊中知覺到社會支持的實 際感受,已成為是否能持續參與拔河運動的重要因素。

追求運動成績表現是運動選手參加比賽的最終目標,以拔河運動而言,許多研 究都以教練領導做為探討,但在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上並無相關研究,訓練內容雖

屬教練專業,但成績表現並不單單只是技術層面就可達成,個人參與動機、社會支 持這兩者都是影響選手比賽成績表現之因素。研究者從事國小拔河運動教練多年,

常與其他國小拔河優秀教練有著共同的感觸,教練們從國小三、四年級 (中年級) 便開始選材,用心培育拔河選手,希望他們能夠在五、六年級 (高年級) 時,代表 學校參與比賽。但有許多選手在高年級時,因無法撐過日復一日的無聊操練,再加 上缺乏良好的社會支持之下,每年總會有選手因此離開拔河團隊,這對整個拔河團 隊與教練而言,無疑是最大的打擊與傷害。因此,學校代表隊的經營須受到各方面 的支持與協助,如此才能讓教練與選手在沒有顧慮的情境下訓練、比賽。其中,選 手個人的表現好壞勢必會直接影響團隊成績,如果能透過此研究來了解選手參與動 機之目的與社會支持感受程度,進而加強與提升選手所需之構面需求,而使團隊運 動成績能有更好的表現,這也正是本研究的主要動機之一。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小拔河選手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對運動成績表現影響之研 究,具體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國小拔河選手組成、團隊背景變項之現況分析。

二、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國小拔河選手在參與動機之差異情形。

三、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國小拔河選手在社會支持之差異情形。

四、分析國小拔河選手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與運動成績表現之相關情形。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國小拔河選手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與運動 成績表現之影響,研究問題分為下列:

一、國小拔河選手組成、團隊背景變項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國小拔河選手在參與動機之差異情形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國小拔河選手在社會支持之差異情形為何?

四、國小拔河選手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與運動成績表現之相關情形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