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在成人依附風格、獨處能力與愛情關係

第五章 研究討論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在成人依附風格、獨處能力與愛情關係

一、不同性別國小教師於各量表之差異情形討論

(一)性別與成人依附風格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小教師之性別在整體的成人依附風格上沒有顯著差異。

Feeney 與 Noller(1990)、鄭羽芯(2006)、黃薰緣(2014)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林宛宜(2009)、林莉琪(2012)以已婚者為研究對象;蔡雨潔(2014)以壽險業 務員為研究對象,分別進行成人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同樣也得到成人依附風格 不受性別因素影響之結果,與本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分析各分量表後發現,國 小教師在「安全依附型」、「焦慮依附型」及「逃避依附型」上未有明顯不同,但 在「排除依附型」上,男性顯著高於女性。有此可知,男性國小教師在排除依附 型的傾向顯著高於女性國小教師。此結果與蘇逸珊(2002)、賴妮蔚(2007)黃瓈 箴(2012)、蘇飛淨(2012)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黃思嘉(2014)以高中職學生 為研究對象,所得的研究結果是相同的,亦與國外學者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1991)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結果一致。

推測此一結果可能與社會文化與性別角色期待有關。男性自小偏向被教育培 養獨立與自主,以在未來承擔起一家之主的角色,肩負起更多的責任與使命。此

96

外,社會期待的男性角色,亦不鼓勵表達情緒(吳昭儀,2004)。在文化與環境的 影響下,男性在人際關係上,對於他人的依賴程度較低,較不重視與他人互動,

他們似乎更在意自己是否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以回應社會期待。反觀女性,生活 中的人際關係對女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Loflin, 1998)。女性通常藉由與 他人的互動關係中獲得自尊與自我發展(蔡淑鈴,2001),此與排除依附型傾向者 強調獨立自主、讓自己免於受到傷害而逃避親密關係的特性不相符。由此可知,

在社會文化以及性別角色期待的影響下,男性較女性有更多排除依附型的傾向。

(二)性別與獨處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小教師之性別在整體的獨處能力上有顯著差異。國內相關 研究中,陳淑芬(2003)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獨處能力與主觀生活壓力、

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同樣也得到性別不同對於獨處能力具有顯著差異之研究結 果。

進一步分析各分量表,卻未能指出不同性別的國小教師在獨處因應與獨處舒 適這兩個層面上有明顯的不同。陳姵君(2008)、蔡茹婷(2014)以青少年為研究 對象;林淑惠與黃韞臻(2009a)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分別進行獨處能力與不同 變項之關係探討,同樣也得到性別對於獨處因應及獨處舒適上未能產生影響,沒 有顯著差異存在,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推測此一結果可能與社會環境結構以及現代觀念迅速的轉變有關。過去的研 究普遍認為女性對於關係重視的程度高於男性,因此較不喜歡獨處,甚至在獨處 時可能產生較多負向反應(Wong & Csikzentmihalyi, 1991)。但隨著社會結構與現 代價值觀的改變,女性漸漸有更多的自覺意識,比起以往更重視獨立自主的自我,

開始學習與自己共處,人際關係對女性的影響力已逐漸趨緩,女性不再如以往般 如此重視關係。在本研究中也可發現到,女性在獨處舒適上的平均分數甚至略高 於男性,顯示女性也漸漸能享受到獨處時所帶來心理層面上的舒適愉悅。

97

另一方面,雖然亦有不少的研究指出男性比起女性更喜歡獨處,並運用獨處 能宣洩情緒,處理生活中的壓力。但不可否認的是,獨處已成為現代男女皆須面 對處理的過程,縱使在整體獨處能力上有性別上的差異,但在獨處能力上的細部 層面上的差異已逐漸消弭,未能發現性別在獨處因應及獨處舒適上的不同。

(三)性別與愛情關係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小教師之性別在愛情關係滿意度上沒有顯著差異。與何冠 瑩(2004)、張芳熒(2004)、鄭羽芯(2006)、陳怡穗(2009)、廖莉彣(2014)

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所得的研究結果一致。個體在愛情關係中的感受是相當主觀 的。然而,此種主觀感受卻是經由雙方互動之下所產生的結果,若一方在愛情關 係中有較佳的滿意度,另一方同樣也會有類似的滿意感受。因而可能使得性別在 愛情關係滿意度上的差異並不顯著。

二、不同年齡國小教師與各量表之差異情形討論

(一)年齡與成人依附風格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小教師之年齡在整體的成人依附風格上有顯著差異。與白 嘉玲(2010)以單身成人為研究對象;黃思嘉(2014)以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

蔡雨潔(2014)以壽險業務員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分析各分量表 後發現,30 歲以下的國小教師在「焦慮依附型」的傾向顯著高於 41~50 歲以及 50 歲以上的國小教師,此外,41~50 歲的國小教師在「排除依附型」的傾向顯著高於 31~40 歲的國小教師。彭思蓉(2010)以諮商相關科系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所進行 的調查,發現到年紀愈輕者愈傾向於焦慮依附型,年紀愈長者愈傾向於排除依附 型;黃思嘉(2014)以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到三年級學生比一年級學生 有更高程度的排除依附型傾向,且一年級學生比三年級學生有更高程度的焦慮依 附型傾向;蔡雨潔(2014)的研究亦發現,年紀愈輕的壽險業務員愈傾向於焦慮 依附風格。

98

推測此一結果可能與職場環境以及人生歷練有關。30 歲以下的國小教師進入 教育職場時間不長,需要摸索並建立個人獨有的教學風格與特色,同時對於師生 互動以及親師溝通上的拿揑也尚在找尋其平衡點。由於工作年資與經驗的不足,

通常對於自己抱有較負面的想法,容易過度在意他人眼光,以至於努力尋求他人 的認同來肯定自我的價值,呈現出較高焦慮依附型的傾向。然而,隨著年齡增長,

41~50 歲的教師已擁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且已累積了相當的實力與人脈,在學校 更常扮演帶動年輕教師的推手角色,同時也是各種校務運作的實際執行者。資深 教師有較多的正向自我看法,不再需要透過尋求他人認可來肯定自我,依賴感已 大幅降低。除此之外,41~50 歲的教師在教學生涯過程中,大多歷經結婚、生子與 親人分離等重大事件的轉變,對於人生有不同的領悟與體會,使得其改變年輕時 執著的信念與想法。此一階段更重視的是自我價值、理想的實踐與追求,因此呈 現較高排除依附型的傾向。

(二)年齡與獨處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小教師之年齡在整體的獨處能力上沒有顯著差異。與廖秀 娟(2009)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蔡茹婷(2014)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所得的研 究結果一致。進一步分析各分量表,亦未發現年齡之間有其差異存在。Marcoen 等 人(1987)以 11~17 歲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隨著年齡的增 加,提升獨處的正向看法,也降低了對於獨處的負向觀點;蔡玉慧(2008)以國 中到大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到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經驗的增加,更喜 歡獨處也能從中享受到獨處的樂趣;然而陳淑芬(2003)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進 行調查,卻發現學生的年級愈高其獨處能力愈差。綜上所述,其研究結果均與本 研究的結果不相符。

推測此一結果可能與成人認知的成熟以及 3C 商品的普及有關。成人隨著年齡 增長,思維能力已趨成熟、變動性不大,對於壓力的因應以及獨處的心理情緒狀

99

態較能保有正向的態度及看法。另一方面,由於科技日新月異,智慧型手機與平 板日益普及,使得各種年齡層的個體使用通訊軟體與他人聯繫、進行資訊的交流 比例大幅提高,降低個體獨處的機會,使得本研究中年齡在獨處能力上的差異逐 漸消弭。

(三)年齡與愛情關係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小教師之年齡在愛情關係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與陳湘柔

(2015)以成人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結果一致。在本研究中發現,「30 歲以下」的國 小教師在愛情關係滿意度上優於「41~50 歲」的國小教師,且「31~40 歲」的國小 教師在愛情關係滿意度上也優於「41~50 歲者」的國小教師。陳湘柔(2015)以 20~34 歲未婚且有異性交往經驗的成人為研究對象,欲瞭解成人愛情態度與愛情關 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亦發現「20~24 歲」的成人比「30~34 歲」的成人有較高的 愛情關係滿意度,且「25~29 歲」的成人也比「30~34 歲」的成人同樣有較佳的愛 情關係滿意度,與本研究的結果一致。顯示出受試者的年齡愈低,對於愛情關係 的滿意度愈高,在親密關係中擁有更多快樂與滿足。

推測此一結果可能與社會潮流與家庭因素有關。由於現今社會的走向,適婚 年齡逐年攀升,在各工作領域中普遍發現晚婚的現象。依研究者在教學現場的觀 察,30 歲以下的國小教師普遍尚未成家,大多仍沉浸於甜蜜浪漫的戀愛時期,彼 此享受愛情當中所帶來的愉悅感受,對眼前的伴侶投射自己心中的完美形象,而 性驅力的介入,更加使得浪漫關係中的男女感到彼此的重要與親近,因而在愛情 關係中有較高的滿意程度;而 31~40 歲的國小教師,介於未婚與或走入婚姻生活 不久,同樣仍能享受自在的兩人世界或剛建立家庭的滿足感,因而在愛情關係中 仍有不錯的滿意程度;然而,隨著伴侶在一起的時光愈長,彼此的關係已從戀人 昇華為家人,炙熱的感情轉變為細水長流式的情感,導致愛情關係滿意度下降。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 41~50 的群體在愛情關係中,會面臨到更多來自於家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