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人依附風格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成人依附風格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國小教師成人依附風格、獨處能力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理論基 礎與相關研究。綜合整理相關文獻後進行深入瞭解與探討,將全章分為三節進行。

第一節為成人依附風格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獨處能力的理論基礎與 相關研究;第三節為愛情關係滿意度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茲將各節分述如下。

第一節 成人依附風格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本節依序就依附的定義與理論基礎、成人依附風格的分類與構面及成人依附 風格相關研究進行探討,茲分述如下。

一、依附的定義

Bowlby 最早提出依附的概念,他認為依附係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存在著一 種強烈且持久的情感連結(Bowlby, 1982),而這樣的情感連結能使嬰兒從中得到安 全感及親近的需求(Lopez, 1995)。早年的依附經驗,不僅會影響個體如何看待 自己、他人以及外在世界,同時也是奠定日後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Ainsworth, 1989;蘇建文、龔美娟,1994)。Ainsworth、Blehar、Waters 與 Wall(1978)認 為一個好的依附是指主要照顧者能提供給孩子一個安全堡壘,使其能安心、穩定 且自由的向外探索,對於發展獨立以及培養自主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助益。Paterson 與 Moran(1988)指出依附是一種原始驅力,嬰兒藉由哭、笑等訊號行為(signaling behavior)以及注視、抓、握等親近行為(approach behavior)來吸引依附對象的注 意,以獲得關注並維持親密感。若是依附對象能給予適當的回應,便能增強嬰兒 與其之間緊密的情感連結,使嬰兒得以獲得安全感。

國內外學者對於依附的定義大致相同,張春興(2006)把依附定義為嬰幼兒 接近或依賴父母,唯恐父母離開的情形;其廣義可擴指個體在人際互動間,情感 上甚為接近,且彼此相互依從而獲得滿足。蘇建文等人(1995)認為依附不僅是

10

一種行為特質,更是個體與依附對象之間複雜且具有情感連結的張力關係。楊惠 敏(2007)認為依附是一種原始性驅力,它會促使個體表現出依附行為來維持與 主要照顧者的情感連結,而這種情感連結具有持久性與獨特性,且影響個體的一 生。王建雅(2010)則指出依附是親子互動的真實反映,也是內在心理建構的產 物,會持續影響個體日後的人際互動模式。

綜合以上各種觀點,研究者認為依附是一種原始的驅力,使嬰兒與主要照顧者 間產生雙向、緊密的情感連結。這樣早期的依附經驗具有穩定性及持續性,不但 是奠定日後各種關係的基礎外,更深深地影響著個體在自我概念、認知、情緒以 及人格上的發展。

二、依附的理論基礎

依附的理論自 Bowlby(1973, 1980, 1982)提出後,引發許多心理學家的討論 並進行研究,其中又以 Ainsworth 對嬰兒與母親進行的依附關係實徵研究最為重要,

該實驗結果不但讓 Bowlby 在依附上的想法得以驗證,更能延伸依附概念的方向與 發展,使得依附理論更趨豐富。

Bowlby 以自己在兒童心理治療的臨床經驗,發現到個體早期的家庭經驗會影 響到其人格的發展,因此他轉而致力於研究嬰兒的依附行為。他整合了精神分析 理論、訊息處理理論、行為學習理論、認知發展理論、動物行為學等各種學派的 觀點,提出了依附理論,用以解釋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情感連結,並進一步 發現到早期的依附經驗會內化到個體的心理,並影響到個體日後對於認知、情緒、

人格以及親密關係的發展,而且這種影響力是會一直延續到人生的全程(Bowlby, 1988),不容易產生改變。依附理論被提出後,Ainsworth 等人(1978)便以 Bowlby 的依附理論為基礎,進行嬰兒的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 test),觀察嬰兒 在母親離去及回來時的反應。根據研究的結果,他們把嬰兒分成安全型(secure)

與 不 安 全 型 ( insecure ) 兩 大 類 , 並 將 不 安 全 型 更 細 分 : 不 安 全 ─ 逃 避 型

11

(insecure-avoident)與不安全─焦慮/矛盾型(insecure-anxious/ambivalent)兩種類 型,顯見不同的嬰兒在依附關係上有著個別的差異性存在,同時也說明了 Bowlby 所提出安全堡壘(secure base)的概念。當嬰兒在陌生情境中能得到母親的關注與 安撫時,才能順利發展出安全型的依附;反之,在未能得到母親的支持與安撫下,

嬰兒容易形成不安全型的依附。除此之外,心理學家也發現到,幼兒的依附風格 傾向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風格相似程度很高。因此,瞭解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類型 後,似乎就能夠預測出其幼兒的依附風格傾向(Simpson & Rholes, 1998)。

目前國內外在依附上的探討大都仍以 Bowlby 與 Ainsworth 的理論為基礎,經 由後來眾多的實徵研究結果,延伸並擴展對於依附關係的發現與解釋,形成今日 豐富而多元的依附理論。由於依附的理論內容廣泛,故將聚焦在依附理論中兩個 較為重要的概念–「依附行為系統」和「內在運作模式」,分述如下:

(一)依附行為系統(attachment behavior system)

在 Bowlby 的依附理論當中,他認為嬰兒天生就具有依附的行為,而且會在不 同的階段發展出對於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嬰兒藉由依附行為來增加其主要照 顧者的回應,而主要照顧者也經由照顧行為來減低嬰兒的焦慮感。依附行為系統 的功能即在於能使嬰兒免於危險受到保護,並且達到生存的目的(Bowlby, 1982)。

當嬰兒覺得安全的時候,就可以把主要照顧者視為安全堡壘(secure base),自在 的探索外在環境;相反的,當嬰兒覺得不安、恐懼的時候,依附行為系統就會自 動的被激發出來(Bowlby, 1973),用以減少外在環境所帶來的威脅、壓力,並增 加安全感,直到外在危機消失,依附行為系統才會自然停止運作(Ainsworth, 1969)。 此外,依附行為系統(attachment behavior system)是動態的,也可以說是一種以 適應為基礎的目標調整系統(goal-corrected system)(陳姵君,2008)。嬰兒會從 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過程當中,使用不同的策略來降低內在認知與實際情形不一 致的情形,直到兩者能取得平衡為止,如圖 2-1-1 所示。以下分述說明這兩種策略。

12

1.初級策略(primary strategy)

又稱作安全策略,只有在個體覺得依附關係是安全的時候才會使用的策略。

當嬰兒認為依附對象是會支持與保護自己,而非拒絕自己時,就會主動的與依附 對象親近。

2.次級策略(secondary strategy)

次級策略又細分為兩種,一種是停用策略(deactivation strategies),另一種則 是過度激發策略(hyperactive strategies)。前者使用階段是當嬰兒認為依附對象是 拒絕自己的,為了避免受到傷害,於是便採取轉移注意力或是表現出過於早熟獨 立的行為,以逃避對於依附對象的依賴;後者使用階段是當嬰兒認為依附對象是 自己無法預期、時好時壞的情況時,便會呈現出誇張的依附行為,例如:焦慮的 黏在依附對象身旁、無理取鬧等方式(Kobak, Cole, Ferenz-Gillies, Fleming &

Gamble, 1993)。次級策略僅能作為嬰兒適應環境的短期方式,屬於過渡、暫時性 的策略,若長期運用,恐使個體日後在建立親密關係上產生多種負面影響(白嘉 玲,2010)。

圖 2-1-1 依附行為系統

資料來源:翻譯自 Holmes, J. (1993). John Bowlby and attachment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p.76.

逃避、警覺、小心

13

(二)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

Bowlby(1973, 1980, 1982)使用內在運作模式一詞來解釋個體對於自我、重 要他人以及世界的內在表徵。這些內在表徵發展自嬰幼兒階段,與主要照顧者是 否能回應嬰兒的需求與情感有著很密切的關係(Bretherton, 1985;Collins, 1996)。

嬰兒會從是否獲得舒適與安全感的途徑當中,建立早期的運作模式基模(Main、

Kaplan、Cassidy, 1985)。而這些具體的經驗在日後會轉化成抽象且更廣泛的信念,

進而形成一種評估他人回應自己的程度以及看待自我本身是否有價值的方式,並 影響日後個體與他人的關係。

Bowlby(1973)並將內在表徵(亦可稱為運作模式)區分為兩個部分,一個 是對於「他人」(others)的內在表徵,另一個則是對與「自我」(self)的內在表 徵。「他人的內在表徵」指的是個體如何看待他人以及給予他人的印象與評價,

發展自早期依附對象是否會回應個體發出支持與保護的需求。當個體得到來自於 依附對象的回應與接納時,便能獲得滿足,覺得他人是可信任的,因而發展出正 向的他人表徵;反之,當個體的需求不能獲得滿足,便覺得他人是不值得依賴、

拒絕自己的,因而發展出負向的他人表徵。「自我的內在表徵」指的是個體如何 看待自己以及給予自我的評價與印象,其發展同樣來自於早期互動過程中,依附 對象對個體的接受程度。當個體覺得依附對象是會回應、接納自己時,便會覺得 自己是有價值,值得被愛的,進而發展出正向的自我表徵;反之,若依附對象是 冷漠、沒有回應的,個體便會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的,因而發展出 負向的自我表徵(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Pietromonaco & Barrett, 2006;

洪菱,2014)。

Collins 與 Read(1994)更進一步對 Bowlby 的內在運作模式的提出一個完整 的架構,如圖 2-1-2 所示。他們認為當個體日後遇到與依附相關的事件時,存在於 個體記憶的內在運作模式認知結構就會自動被激發出來,對於社會訊息的處理以

14

及情緒的反應有著直接的影響。此外,認知反應與情緒反應亦非獨立運作,而是 在彼此相互作用下,進而產生個體選擇不同行為策略的結果。換言之,個體內在 運作模式的不同,對於事件的詮釋也會有所差異。即便是面對相同事件,每個人 也會有不同的行為反應,且這些反應是自發性的,個體本身未必能覺察的出來。

圖 2-1-2 內在運作模式與認知、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連結

資料來源: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adult attachmen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 p.69, by N. L. Collins & S. J. Read, 1994, In K. Bartholomew &

資料來源: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adult attachmen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 p.69, by N. L. Collins & S. J. Read, 1994, In K. Bartholom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