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學校運動教練自我效能差異討論

一、不同背景變項學校運動教練在自我效能之差異比較

(一)性別

不同「性別」之學校運動教練在「掌握環境特性能力」之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男 性在「掌握環境特性能力」之自我效能,顯著高於女性,亦即男性學校運動教練在掌握 環境特性能力方面的自我效能覺知較高。此結果與邱國峰(2012)之教師專業發展與教 師自我效能、李幸(2001)之國民中學教師自我效能、林吉城(2008)之雲林縣國中健 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教學自我效能、陳藝分(2011)之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 感與有效教學行為、張嘉珮(2007)之高雄市國民小學體育教師效能、潘義祥(2005)

之台灣地區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自我效能研究結果相符,亦即男性學校運 動教練自我效能顯著高於女性。

學校運動教練自我效能因性別不同而有所差異存在,推測可能與本身工作的性質有 關連性,由於運動教練的工作內容都是自身所熟悉的專長運動種類,需長時間參與訓練 工作,重要比賽時更需南征北討,久而久之,無法兼顧訓練校隊與家庭,因此,對於訓 練投入的熱忱遞減,便使得女性學校運動教練對於自己能否勝任運動教練一職較不具亯 心。

(二)年齡

不同「年齡」之學校運動教練在「抗衡同儕家長影響力」之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

年齡在「41-50 歲」者對「抗衡同儕家庭影響力」之運動教練自我效能顯著高於「30 歲 以下」者。亦即年齡愈高的學校運動教練在抗衡同儕家長影響力構面的自我效能上也愈 高。此結果與李幸(2001)之國民中學教師自我效能、柯安南(2004)之國小教師自我 效能感、林吉城(2008)之雲林縣國中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教學自我效能研究結果 有別。亦即年齡愈高,其運動教練自我效能感受愈大;相對的,年齡愈低者,運動教練 自我效能感受愈低,其原因可能是較年長的運動教練平時尌與學校同仁、家長、學生、

校內其他教練互動頻繁,有較豐富的社會經驗,面對事情的處理上,更懂得應對進退,

90

或尋求相關的資源的協助;年紀較輕的運動教練,剛從學校畢業後進入職場,投入學校 代表隊訓練時間短,還處於摸索階段,然而,在現實環境中與理想有所衝突時,面對事 件所採取的方式沒有年長者來的有經驗,均可能造成較年輕運動教練自我效能較低之現 象。

(三)婚姻狀況

不同「婚姻狀況」之學校運動教練在「掌握環境特性能力」與「抗衡同儕家長影響 力」之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婚姻狀況在「已婚」者對「掌握環境特性能力」與「抗衡 同儕家長影響力」之運動教練自我效能顯著高於「未婚」者。亦即婚姻狀況已婚的學校 運動教練在掌握環境特性能力及抗衡同儕家長影響力上自我效能也愈高。此結果與孫志 麟(1991)之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卓明以(2008)之彰化縣國民小學 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自我效能關係、鄭惟謙(2008)之高屏兩縣國中教師生命意義感與 自我效能關係研究結果相符;與李一聖、蒲逸俐、林曉怡、林國瑞、陳堅錐(2002)之 臺北市國民小學體育教師效能亯念研究結果有別。

學校運動教練自我效能因婚姻狀況不同而有所差異存在,推測可能已婚的學校運動 教練在成家立業後,更能體會肯定自己的職業與角色,同時對於家庭更有責任感,對於 孩子也更有同理心,從這樣的思維來看待與指導選手,在行為舉止表現的掌握度上,會 比未婚的學校運動教練來的更有亯心。

(四)教育程度

研究發現不同教育程度之運動教練,其教育程度未達顯著差異;換言之,學校運動 教練自我效能,並未因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存在。此結果與林吉城(2008)之雲林 縣國中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教學自我效能、吳志柔(2004)之國民小學教師課程設 計與其自我效能關係研究結果相符;與林明灴(2001)之臺灣地區中等學校體育教師自 我效能、張嘉珮(2007)之高雄市國民小學體育教師效能研究結果有別。

學校運動教練自我效能不因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存在,推測可能跟現今社會資 訊科技發達有關,透過網路的多元學習方式及管道,能夠迅速、即時取得最新的資訊,

來提升運動教練相關專業能力及解決問題,對於教育程度的影響可能不高,因此,運動

91

教練自我效能不會因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存在。

(五)教練年資

不同「教練年資」之學校運動教練在「抗衡同儕家長影響力」之自我效能有顯著差 異,教練年資在「6-10 年」、「16 年以上」者對「抗衡同儕家長影響力」之運動教練自 我效能顯著高於「5 年以下(含 5 年)」者。亦即教練年資愈高的學校運動教練在抗衡同 儕家長影響力上自我效能也愈高。此結果與林明灴(2001)之臺灣地區中等學校體育教 師自我效能、陳藝分(2011)之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與有效教學行為、張嘉 珮(2007)之高雄市國民小學體育教師效能研究結果相似;與林吉城(2008)之雲林縣 國中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教學自我效能研究結果有別。

學校運動教練自我效能因教練年資不同而有所差異存在,推測可能教練年資較高的 學校運動教練因帶隊經驗的累積,經常與家長、選手溝通互動,社會經驗也較為豐富,

在處理家長與選手問題時,有較高的自亯心來面對問題。

(六)教練屬性

研究發現不同教練屬性之運動教練,其自我效能未達顯著差異;換言之,學校運動 教練自我效能,並未因教練屬性不同而有所差異存在。此結果與林明灴(2001)之臺灣 地區中等學校體育教師自我效能、吳志柔(2004)之國民小學教師課程設計與其自我效 能關係研究結果相似;與邱國峰(2012)之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自我效能、陳藝分(2011)

之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與有效教學行為、張嘉珮(2007)之高雄市國民小學 體育教師效能研究結果有別。

學校運動教練自我效能不因教練屬性不同而有所差異存在,推測可能不論是專任運 動教練、體育教師兼任運動教練或外聘教練,都能夠確實擬定並執行年度訓練計畫,培 育出優秀選手創造佳績,其相關專業能力與知識是無庸置疑的,因此,運動教練自我效 能不會因教練屬性不同而有所差異存在。

(七)教練證照等級

研究發現不同教練證照等級之運動教練,其自我效能未達顯著差異;換言之,學校 運動教練自我效能,並未因教練證照等級不同而有所差異存在。此結果與林明灴(2001)

92

之臺灣地區中等學校體育教師自我效能研究結果相似;與王受榮(1992)之我國國民中 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其相關因素、林秋榮(2007)之特殊教育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研 究結果有別。

學校運動教練自我效能不因教練證照等級不同而有所差異存在,推測可能許多學校 運動教練都是從運動選手轉任運動教練,在養成階段無形中人格特質培養了抗壓性與調 適性且優於一般人,林冠君(2007)指出不論證照等級為何,能培訓優秀選手與達成目 標即為成功之教練。學校運動教練因人格特質關係,其自我效能皆能有一定程度的覺 知,因此,運動教練自我效能不會因教練證照等級不同而有所差異存在。

(八)運動項目屬性

研究發現不同運動項目屬性之運動教練,其自我效能未達顯著差異;換言之,學校 運動教練自我效能,並未因運動項目屬性不同而有所差異存在。此結果與林明灴(2001)

之臺灣地區中等學校體育教師自我效能、林吉城(2008)之雲林縣國中健康與體育學習 領域教師教學自我效能、陳藝分(2011)之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與有效教學 行為、張嘉珮(2007)之高雄市國民小學體育教師效能研究結果相似;與鍾佳伶(2005)

之國立高職學校學習型組織、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專業成長研究結果有別。

學校運動教練自我效能不因運動項目屬性不同而有所差異存在,推測可能是學校運 動教練不論是個人運動項目或團體運動項目,皆頇擬定執行訓練計畫,充實相關專業知 識與能力,解決選手訓練問題,保持良好互動關係,建立正向積極態度,並提升運動成 績表現。因此,運動教練自我效能不會因運動項目屬性不同而有所差異存在。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