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中共文化安全的戰略架構

第三節 傳播媒體之管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4

文化管制和文化保護,存在相當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實現文化安全的根本之 途,便落在「文化創新」一途。故而,中共現今的做法,主要是在通過「文化創 新」,增強其文化的競爭力和國家安全上的「免疫力」。

當今中共在「文化創新」的目標上,主要設定為:要不斷揚棄、超越社會主 義傳統上所理解的文化框架及文化理念,要不斷揚棄「五四」以來的現代革命文 化傳統,不斷揚棄、超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務中感性和經驗的制約,建設 具有前瞻性、指導性、穩定性的文化價值系統,為不同層級的人們提供安生立命 之道,為國家的長治久安提供精神系統的保證。142在「文化創新」的方法上,則 揭示文化創新必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以「人民群眾」為實踐 之主體和價值主髓,以「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實踐為立足點和落腳點,實現

「三個方面的轉換」一一即「思維方式的轉換」、「知識份子人格的轉換」、「文化 體制的轉換」。並通過創新體制,使文化工作者的主體性、積極性、創造性得到 充份的發揮。143亦即,在「文化安全」的戰略思維上,中共改採一種更能適應環 境需要的開放態度,把其「文化安全」的實踐主體,由傳統上的中共和國家機器,

轉換為社會知分子、文化工作者和普羅大眾,並在文化安全管理體制上,放寬控 制力度,以增加「人」的能動,性,藉以開發「文化創新」能力的活力。

第三節 傳播媒體之管制

壹、中共對傳播媒體的戰略定位

就中共而言,傳播媒體在國家安全戰略上的角色本質,有兩大面向:一是政 治性的,它是中共「黨的喉舌」,是中共控制社會意識形態的宣傳工具。二是經 濟性的,它也是一個「文化產業」中的一個經濟單位或機構。因此,中國大陸的

142李宗桂。〈文化創新與民族精神的培育〉。《南方日報》。2002 年。

143葉金寶。〈文化安全及其實現途徑〉。《戰術研究》,(8)。2008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5

傳播媒體具有雙重屬性,即經濟屬性和政治屬性。不同的傳媒,其雙重屬性的側 重比例不同。例如,如電信媒體的產業、經濟屬性較強,而報紙、廣播、電視、

電影等大眾傳播媒體,為中共所倚重的政治宣傳工具與喉舌,政治屬性表現就比 較明顯。故若從中共對傳播媒體此「雙重屬性」的理論做推論,則其傳媒的戰略 功能,應該主要有兩種,即產業功能和喉舌功能:凡屬於經營範疇的傳媒活動,

大都是來自傳媒的產業功能的結果,其商業色彩比較明顯;凡屬於意識形態領域 的活動,則不管是無償的還是有償的,大都是中共傳媒的喉舌功能作用的結果。

而且,中共對於其傳播媒體的此雙重屬性,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維,認為是 缺一不可的,因為:對於傳播媒體「如果只強調其產業功能,否定其喉舌功能,

那麼傳媒就不叫傳媒了,如果只講其喉舌功能,否定其產業功能,傳媒也就不能 存在了」。144

貳、中共對傳播媒體的戰略管理

一、政治性面向的管理

(一)「國有制」的管制

當下中共也是從政治和經濟兩個面向,來影響和控制中國大陸的媒體管理。

在政治方面,主要是以「所有制」來影響媒體功能。因為中共對中國大陸的媒體 的定位之一是「黨的喉舌」,使得媒體在中共「國家」的政治運作中,占有十分 重要的地位。因此,中國大陸媒體的所有制,迄今仍堅守實行「國有制」。

在中共的媒體生態環境中,公眾、政府和媒體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當今仍 是以中共的政治體制為決定性因素,這一點與西方自由民主國家之由自由市場、

產業功能決定的情形,有著根本的差別。除了「國有制」手段以外,配合此體制 運作的配套措施與控制機制,也是極為嚴密而高效的,而其綜合效果,明顯的表 現為:中共的政治力整體性的介入媒體管理制度之中。這些介入領域,具體包括:

144周鋒澤。《媒體產業制度論一一周鋒澤自選集》。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2004 年,頁 2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6

媒體的行政級別、資格審批,以及高層人很任免、編輯方針、內容審定等涉及核 心領域的媒體內部管理制度。

(二)對外資、外國公司涉入媒體運作的選擇性管制

在涉外的媒體管制方面,隨著中共加入 WTO 的關係,中共對於媒體管制之 經濟性面向有所放鬆,但在政治性面向,對於已列入其上述「文化產業核心層」

之一的媒體產業,則仍堅守政治控制的原則。

在 WTO 架構下,中共在服務質易的談判中,對於電影產業,採取嚴苛的保 護措施;對於大眾傳播產業領域的電視、電影、網路等產業,雖然於產業結構的 很大部分准許開放,包括對產業鏈前端、末端中,准許開放外資及外國公司以技 術、經營管理、財務管理、知識產權等之方式投入,進行中、外合作之傳播產業 上下產業鏈的國際連結,但是,對於大眾傳播產業之中端的經營權中,仍然是堅 守國家的「三權」不放一一以政治面向的思考干預媒體經營的「所有權」、「終審 權」和「播出權」。145

總的來說,近年來,雖然中共對媒體管理制度的政治控制,整體上是有所放 寬,而中國大陸傳媒運作的政治因素也有所淡化;但是,中共對於傳媒的政治性 定位,並沒有絲毫改變。進而,中共對於傳媒的決定性管理並沒有弱化。亦即,

中共對傳媒的「國有」屬性,和「黨管媒體」的基本政策,並沒有改變。故而,

中共對於媒體產業的功能和喉舌的功能定位,也就不會有所改變。當今中共傳播 媒體的首要任務,仍然是宣傳中共黨的政策和方針。

二、經濟性面向的管理

當前中共對傳播媒體在經濟性面向的管理和改革,主要著眼在於擴大其產業 效應與全球競爭力的提升,即其「文化力」的角色提升。

145潘一禾。《文化安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年,頁 144-15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7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可說是中共近年來傳媒運營管理制度發展的直接推動力 量。由於傳媒的市場競爭激烈,基於經濟利益的驅動,及配合近年來中共在「政 治因素」上、在規章制度上適度對傳媒的管控方式做調整,使得中國大陸傳媒的 產業能力迅速提高,同時也使得近年中國大陸傳媒在發揮傳統媒介和新傳媒的功 能上,以及娛樂功能提升上,都得到普遍的認同。146在經濟面向的改革上,近年 中國大陸傳媒在廣告運作和引進競爭機制等方面做了革新,提供了大陸媒體以更 合理的成本進行制度創新,並推動大陸媒體在傳播職能、廣告發行、經營機制和 資本運營的制度上做變革。整體而言,這個面向的改革,並末改變上項「政治因 素」介入後的媒體生態環境。亦即:並未基本改變公眾、政府和媒體三者之間的 互動關係,但卻使中國大陸傳媒的產業效能與競爭力,獲得一定程度的的提升。

在經濟性面向的管理法制方面,中共近期頒布多項管理改革新法規,其中最 重要、影響層面相對較廣的,是 2005 年 4 月 13 日國務院下發之《關于非公有資 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之﹝2005﹞10 號文件。該《決定》涉及廣電大眾傳 播媒體領域管理的內容,包括:147

(一)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進入電影電視劇制作發行、廣播影視技術開發 運用、電影院和電影院線、農村電影放映;

(二)非公有資本可以投資參股廣播電臺和電視臺的音樂、科技、體育、娛 樂方面的節目制作,電影制作發行放映,其中國有資本必須控股 51%

以上;

(三)非公有資本可以建設和經營有線電視接入網,參與有線電視接收端數 字化改造,從事上述業務的文化企業國有資本必須控股 51%以上,非 公有資本可以控股有線電視接入網社區部分業務的企業;

146張志安。〈試論經濟因素媒體管理制度的影響〉。2002 年。

http://tecn.sina.com.cn/itle/2002-04-24/112973.shtml.(閱覽日期:2013.3.26)

147北大法寶-北大法律信息網。《國務院關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2005 年。

http://www.zlx.gov.cn/gov/zhoulu/zhoulu678120_show.jsp?Im-id=zhoulu678120&data-id=zhoulu 678120926(閱覽日期:2013.3.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8

(四)非公有資本可以在符合條件的賓館飯店內提供廣播電視視頻節目點播 服務。

三、對於「新媒體」(網路新聞傳播)的管理

此處「新媒體」的管理,主要指的是中共對於網路媒體的新近管理措施。為 了規範網路媒體網站登載新聞的業務,維護網路媒體新聞報導的真實性、準確 性、合法性,2000 年 11 月 6 日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信息產業部聯合發布了

《網路媒體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其要點為:148規定網路媒體網 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並由國家保護網路媒體網站 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的合法權益: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負責全國網路媒體網站從 事登載新聞業務的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負責本 行政區域內網路媒體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的管理工作。由中央新聞單位、中央 國家機關各部門新聞單位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 的市直屬新聞單位,對依法建立的新聞網站,經批准後可以從事登載新聞業務。

其他新聞單位不單獨建立新間網站,經批准可以在中央新聞單位或者省、自治 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建立新聞網站或建立新聞網頁,從事登載新聞業務。

此項《暫行規定》之宗旨,在於把新聞網站納入管理系統,並給予其法規範 圍內的新聞傳播合法地位。中共深知當今網路媒體、網路新聞的「無政府狀態」,

其管理難上加難,故頒布《暫行規定》將未登記者納入管理範圈,是改變網路「無

其管理難上加難,故頒布《暫行規定》將未登記者納入管理範圈,是改變網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