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共文化安全的機制架構

第三章 中共文化安全政策的機制與管理

第二節 中共文化安全的機制架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伍、文化安全政策的戰略地位層次與相互關聯關係

此節最後,站在文化安全戰略之「整體」的立場,有關上述四者之關係,與 其在戰略上所屬的重要性、戰略地位層次,吾人仍應加以明確釐清:

中共若無文化產業的發展壯大,則其將來在世界文化市場的占有比例,就會 逐步縮小,甚至會導致其在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賽局中,逐漸落後而處 於弱勢地位。但是,若當今中共在民族文化認同、主流價值觀念的保持上,也成 了問題,則便談不上通過其文化產品向外輸出民族的價假親,於是,即使原本是 壯大的文化產業與強勢的文化地位,也會消失而立刻在文化戰略上處於一種「文 化危機」的狀態。因為,若沒有民族文化認同,一個民族即不知其何以異於其他 民族,沒有歸屬感,也沒有存在的意義;若缺乏主流價值觀念,一個國家便無法 塑造一種精神的力量以組織和動員人民,形成上下一心、團結一致的局面。相同 的,如果不重視保護文化創造力,則民族文化便失去活力之源,民族文化便會逐 漸枯萎,「文化大國」之地位也將不保。所以,民族文化認同、主流價值觀念的 保持,以及文化創造力的保持與提升三者,都是一國文化產業的無形根基。

整體而言,在當前中共的文化安全戰略架構上,四者應是有機的相結合關 係:民族文化認同和主流價值觀念的保持,是中共文化安全利益的根本;文化創 造力則是中共「文化力」的重要動力來源;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則是一種有形 的發展力量和措施,但其成敗,仍取決於民族文化認同、主流價值觀念的保持,

及文化創造力的提升等三者的妥善政策安排。

第二節 中共文化安全的機制架構

國家文化安全,是一個有著豐富內涵及廣闊外延的政策過程系統,而完整地 建立這樣的系統,需透過許多的政策選擇和戰略考慮。對中共而言,確立以國家 利益為取向的文化安全戰略,應是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行動準據。

對中共而言,經濟全球化主要是由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導 引、推動的,是在平等競爭的口號下,實行有利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國際貿易 戰略;而這些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觀上的經濟戰略目標,實際上是在全球範

83姚冬梅。〈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文化安全問題〉。《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2(5)。2008 年,頁 118-120。

84俞曉秋。〈非傳統安全論析〉。《現代國際關係》,(5)。2003 年,頁 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進的 10 部美國電影,就佔據 60%的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局勢,「我們沒有絲毫的 抗衡力量,甚至連一道籬笆都沒有」。在當前中國大陸的音像製品業,正遭遇取 締不盡的盜版行為,而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的同時,中共評估認為:當前美國微 軟(Microsoft)公司是在中國大陸實施「讓中國人盜版上癮」,繼而又追究中國 人侵權的法律責任的商業策略,以此打壓中國資訊產業的計畫。87故陳凱歌上述 的話雖語出驚人,但絕非危言聳聽。就現實上來說,這道出中共面臨文化安全嚴 重威脅所產生的危急感,以及迫切希望能構築「一道籬笆」來防範文化入侵的強 烈願望。

中共的國家文化安全預警機制,在政策內容上是在對中國大陸文化產業基本 情況的廣泛調查、分析之基礎上,所實施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安全 的「紅線」管制。尤其是它的早期報警系統,是中共通過對國際文化市場的文化 商品流動趨勢的情資,及對以各種管道進入或影響中國文化市場所可能事致對中 國大陸文化產業、文化市場發展構成威脅的各種預警情資,進行事前分析,對可 能引發中國大陸文化產業發展不良後果的趨勢,及時而準確地作出預告性和警示 性反應,啟動相應、的國家機制,運用法律、行政等文化安全戰略管理手段加以 管制。此外,並對可能危及中共國家文化安全的因素和力量,先期進行鑒定和識 別,做為其文化安全政策之重要參考。88

另一方面,面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此內、外在需求與國際制約,目前中共對 國際上的文化產業和資金及國內文化市場,也並非採全然拒絕、關閉的態度,而 是採取在中共文化行政部門能牢牢掌握「國家文化主權」的前提下,進行有計畫 的開放政策。其做法是:在上述前提下,有選擇、有步驟的、積極、適度地引進 國際文化金融資本和輸入文化商品,以滿足中共文化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以及 適度滿足中國大陸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做法上是通過建立健全的文化法律 體系,並根據關貿總協定及 WTO 有關文化投資自由化的原則,從中共文化殊榮 發展需要的實際狀況出發,適當開放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的經營權,讓各種國際 文化金融資本和跨國文化集團,在中國境內、在中共的法制規範下,從事合法的 文化產業經營。

87陳定家編(2004)。《全球化與身份危機》。開封:河南大學。

88俞思念。《社會主義現代化與文化創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頁 56。

經濟制度」。參考: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網站,http://www.sh-syh.org/fgsxzzgz/2002-6.htm

(閱覽日期:2013.3.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的「私有化」,而是要在文化核心產業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社會化和公共化。

試圖以公共的文化力量,來構築一種對中共既往之社會控制模式而言,屬於新形 態的文化安全體系。毫無疑問的,在這個過程中,中共當然要始終保持對文化活 動的節制權力。這是一種在中共主管文化部門能牢牢掌握國家文化主權的前提 下,所推進的「民營化」一一並不意味著它可以取代國家對文化的壟斷,也並不 代表它可以將純粹的商業利益追求置於社會與文化效益之上。90尤其是當前這個 文化安全體系,在對待、處理對意識形態很容易產生直接衝擊的文化產業時,例 如在對待電視、電影、網路等「大眾傳播」領域的文化產業時,仍然堅守產業鏈 中端國家的「三權」嚴格控制權原則:若將電視等大眾傳播產業之結構,視為由 前端、中端、末端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產業鏈的話,則透過中共當前文化安全體重 系的機制操作,對於電視等大眾傳播產業之「所有權」、「終審權」和「播出權」,

中共仍然嚴密地掌控在手中;至於前端、末端的大眾傳播產、事業,則都向市場 和社會開放。91這也說明了對中共的文化安全戰略而言,完全確保「適度准入原 則」的自主詮釋權,是中共永保不變的基本戰略態度。此外,在中共當前的文化 安全戰略佈局中,固有文化企業在整個文化產業中,依然佔據主導地位,中共並 將之定位為維護其國家文化安全的主力軍。總體來說,中共在文化安全戰略管理 上的基本態度之一是:保持國家機器的「適度介入」,以確保掌握國家文化主權,

並以之做為其當前實施文化產業「民營化」策略的一個重要向度和理論依據。92

參、提升文化外貿能力

在中共的戰略視野中,追求文化貿易的順差,也是一個具有相當重要戰略意 涵的文化安全目標。其原因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安全係數,不僅和這個國家的文 化產業化程度密切相關,而且也與這個國家文化商品的國際貿易化程度,有必然 的相關性。當一國的文化產業不能提供豐富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以滿足本國人民 的文化消費需求,而這種需求又必須要得到滿足時,則這個國家文化商品的進出 口貿易就會出現逆差;當逆差越大,則對本國文化產業所遭受到的發展打壓就越 大,其文化安全係數就越小,當逆差越小,則對本國文化產業的國際打壓就越小,

90俞思念。《社會主義現代化與文化創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頁 57。

91潘一禾。《文化安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年,。頁 144-150。

92宋效峰。〈文化全球化與中國的文化安全〉。《探索》,(5)。2005 年,頁 23-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一國文化安全的係數就越大。文化貿易逆差會造成本國大量文化的流失,為本國 的文化產業發展帶來制約性影響,而且還會造成外來文化商品大量擠壓本國的文 化市場,其後果是對一國原有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信仰取向等的 文化安全精神基礎帶來嚴重的衝擊,並惡化這個國家的文化生態環境。中共官方 及大陸學界,目前均極為關切此種文化貿易逆差現象對於中國文化安全的深刻威 脅,並評估此現象在文化戰略上「是一種遠比一個國家文化流失嚴重得多的文化 生存威脅」。93因而,追求文化貿易上的優勢地位,在加快文化外貿體制改革的基 礎上,組建和發展中國大陸 本身的大型文化集團和跨國公司,94也被中共視為其 當今整體文化安全戰略部署的重要環節之一。

長期以來,中共為意識形態所圈,在對外文化交往中,一直沒有專注於開展 文化商品的國際貿易,也未發覺其在維護其文化安全方面的積極作用,因而一直 忽視文化商品的國際貿易競爭力,以及其所可能造成的巨大商機。但是,於今中 共對此的戰略思維與態度,已有的幅度的調整:已體認到國際文化商品競爭力是 一國文化安全保障的重要機制一一國家之文化競爭力,最終仍取決於其文化產業 的國際競爭能力,而其文化安全體系,最終仍要靠強大的大的「文化國力」來支 撐。也就是說,中共體認到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要進行國際文化競爭只有以更加積 極的態度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國際文化市場的有利資源,才能充分發揮中國文化

長期以來,中共為意識形態所圈,在對外文化交往中,一直沒有專注於開展 文化商品的國際貿易,也未發覺其在維護其文化安全方面的積極作用,因而一直 忽視文化商品的國際貿易競爭力,以及其所可能造成的巨大商機。但是,於今中 共對此的戰略思維與態度,已有的幅度的調整:已體認到國際文化商品競爭力是 一國文化安全保障的重要機制一一國家之文化競爭力,最終仍取決於其文化產業 的國際競爭能力,而其文化安全體系,最終仍要靠強大的大的「文化國力」來支 撐。也就是說,中共體認到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要進行國際文化競爭只有以更加積 極的態度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國際文化市場的有利資源,才能充分發揮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