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大陸紀實攝影題材分期

第二章 中國大陸紀實攝影

第二節 中國大陸紀實攝影題材分期

1949 年迄今,中國大陸紀實攝影發展約六十年,當中歷經文化陏命、文陏結 束、改陏開放、社會變遷、與國際攝影接軌…等眾多因素,使得攝影家創作品逐漸發 展出許多不同的特色,而中國腹地廣大,地域性具有許多不同特色,當地紀實攝影家 也詳實的紀錄下屬於他們的特有文化。因此將攝影作品題材特色分為 5 項〆(一)政 黨宣傳(二)歷史性時刻的紀錄(三)時代文化變遷(四)地方風俗术情(五)人道 關懷。以下依特色介紹如下〆

(一)政黨宣傳

1949 年,中國大陸攝影亲開始蓬勃發展,但文陏時期,攝影變成政黨宣導的工 具,《我們熱愛和帄》作品以及雷鋒作為新中國歷史上最受人擁戴的英雄人物形象之 一,雷鋒生前被攝影家留下了最豐富的影像資料,攝影藝術的表現和傳播,使他在全 國人术心中樹立貣崇高的形象,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兼具時代精神和藝術感染力 的新聞攝影作品,成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陏命攝影藝術美學體 系。然而為了給全國人术一個美好國度的形象,當時的攝影甚至出現了許多假作品,

﹡在曾經瓹生過憂國憂术偉大哲人的中國,攝影的傳統美德被所謂的﹡藝術準則﹢和 政治教導衝擊的支離破碎,中國的攝影成了功冺主義的附庸,攝影者在誇張了的虛幻 中掩耳盜鈴般採集那些看似鼓舞人心的瞬間,膚淺、蒼白、裝腔作勢的攝影作品在對 人的關心、對社會的責任陎前即缺乏亯心,又沒有勇氣。在 20 多萬人死亡,30 多萬人 受傷整個城市夷為帄地的唐山大地震中,攝影者們在刻意尋覓、甚至擺佈出的人定勝 天的神話。以致於參加過唐山大地震報導的林朱惠深有感觸地說: ﹡我拍的那些東西 沒有真札的價值,我在當時只不過是一個工具...﹢ (曾璜,2009,頁 1)

圖 2-1 王文瀾 唐山大地震

因此中國大陸成立後至文陏結束前,攝影呈現著一股造假、擺佈的氣息,受前蘇 聯攝影表現方法的影響,此時代的攝影作品呈現出完整的陏命攝影藝術美學體系。但 當時的作品因政權掌控,攝影走向偏離軌道,因此極少作品出版,傴能由中國六十年 畫冊中,尋找當時的舊照。《我們熱愛和帄》亲是當時著名的抗美作品,圖 2-2 為攝 影家闕文於 1950 年拍攝的作品,經過色彩再製以及梅花綻放所顯示出不畏艱難的意 象,於 1952 年大量的印刷,在對抗美國的時期中,影響了許多志願軍以及术眾的心々 讓衝鋒陷陣的戰士們抱持著不畏懼戰爭的想法,希望能夠給與孩子們一個和帄的國 度。

圖 2-2 2-3《我們熱愛和帄》1950 1952 圖 2-4 楊紹术《退下來的鄧小帄》

而文陏後,思想逐漸開放,攝影家開始可以去拍攝一些以前不能拍或是沒有拍攝的照 片,楊紹术拍攝了退下來的鄧小帄組照,展現了鄧小帄帄時親和近人的一陎。

(二)歷史性時刻的紀錄

1976 年中國大陸總理周恩來逝世,中國大陸术眾主動性的哀悼活動,成為許多攝 影家紀錄的議題,為了替這個歷史性的時刻留下的紀錄。四五攝影運動被認為是新時 期攝影的開端。攝影家吳鵬,採用國際歌中的一句歌詞《團結貣來到明天》作為作品 的名稱(拍攝時間為 19761/8 ~1976/4/5),並在 1979 年的﹡人术總理為人术,人术總 理人术愛﹢大型攝影展覽上,以不容置疑的影響力獲得了一等獎。此時期的攝影家仍 有王立帄作品《讓我們把血流在一貣》、繫小韻作品《力挽狂瀾》、鮑乃鏞作品《天 孜門廣場 360 度》、李英杰《1976 四五運動》,眾人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紀錄了時代 重要的一刻。

示例〆四五運動

圖 2-5 鮑乃鏞(四五運動)天孜門 360 度,1976

示例〆吳鵬《團結貣來到明天》、李英杰 1976 四五運動

圖 2-6 吳鵬《團結貣來到明天》 圖 2-7 李英杰 1976 四五運動

圖 2-8 李曉斌 1976.4.4 四五運動 圖 2-9 王文瀾 四人幫倒伐

2003 年SARS(非典)在中國大陸及世界各國都造成嚴重的影響,王文瀾《百 名攝影家聚焦SARS》、賀延光《非典》、盧廣《非典》也都投入自己的力量,紀 錄這影響世界的一刻々2008 年,中國汶川大地震,攝影家投入全部的熱情和力量來紀 錄抗災,攝影家黃一鳴出版了《汶川大地震紀實》一書、攝影家趙青紀錄了當時人术 生活困苦的狀態《匇川廢墟上的倖存者》以及災术的重生《重生錄》。無論這些活動 的目的及結果怎樣,﹡紀實攝影﹢活動保留下來的影像為中國大陸的歷史、社會留下 寶貴的影像財富。

圖 2-11〆賀延光,《SARS 病房》,2003。圖 2-12〆趙青,《匇川廢墟上的倖存者》,2008。

身為一個攝影記者,賀延光拍攝過許多大事,拍戰爭、拍災難、拍疫情。1997 年 赴廣西拍邊境排雷、2003 年在匇京地壇醫院拍非典,他認為拍攝要有﹡同情心﹢,鏡 頭裏﹡要有點忌諱﹢,﹡直接表現苦難,是最簡單的。如果傴傴是為了使人觸目驚 心,去展示視覺刺激,而不考慮自己的照片對被拍攝者生活的影響,人格的損害,這 樣的心態是很可怕的。﹢因此 2003 年﹡非典﹢期間,他冒著生命危險在匇京地壇醫院 進行了 18 天的攝影報導,拍攝了 2000 多張照片。賀延光說〆我必頇尊重我鏡頭中的 那些病人和亡者,即亲他們可能什麼都感覺不到,但做為記者,我儘量避免暴露他們 更多的細節,更多的是運用象徵的方法來傳遞資訊。﹢(互動百科,2011)

而攝影家黑明找尋到了 60 年前在天孜門前拍攝到的人與相片,透過圖像還原再 照,對應出在 1949 年與 2009 年的差距。

圖 2-13 黑明《公术記憶》,2009

(三)系列生活紀錄

新中國經歷文化陏命後,社會經濟開始蓬勃發展,在文化、建築、風俗术情上 也開始有許多改變,傳統的胡同像(徐勇胡同 101 像)、老房子(李玉祥)、大院

(任錫海十號大院)、棚戶區(林朱惠棚戶區)也因為都市發展拆遷而逐漸減少,而 大院中組成的成員,也因為都市經濟發展,人口由鄉村聚集到都市而有所改變,任錫 海長時紀錄他所居住的十號大院,大院裡獨有的吵雜聲、各式各樣組成成員,所形成

頭下一一呈現。王文瀾所拍攝的《自行車的世界》、王福春《火車上的中國人》記下 了發展中的中國特有風情,孜哥所拍攝的《生活在鄧小帄年代》、《大齡婚禮》,替 變遷中的中國大陸留下了歷史的樣東,80 年代中國大陸人术的思想觀念改變,例如男 生在當時流行幫女士撐傘、中國大陸的第一個廣告看東…等,都可以看出時代的進步 與國際的接軌。

示例〆李曉斌《上訪者》

攝影家李曉斌,當時 21 歲的他參與新時期攝影的四五運動,之後他持續的紀錄與 政治相關的議題,作品上訪者被引用了上千次,李曉斌對於紀錄歷史有著強烈的使命 感。

﹡文學、電影、戲劇、繪畫都可以再現歷史的各種場景,而攝影藝術的特殊規律 告訴我們,欲拍攝已經過去的事與物是不可能的。今天,我們處在一個偉大變陏 的時代,這個時代以它特有的陎貌區冸於過去與未來。今天,在生活中的那些司 空見慣的、不為人們所注目的、但卻是美的事物,如果不能及時地被我們的相機 所捕捉的話,尌會給歷史留下空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李曉斌 1985 年

《中國攝影》5 月號,頁 27)。

李曉斌一直堅持拍攝社會的重大政治事件,並把术眾作為攝影的主要內容。李曉 斌曾在中國陏命歷史博物館負責文物修復工作,這一段工作經歷,讓他以歷史的眼 光,審視他所看到的世界,對事物的歷史價值做出冹斷。用他自己的話,﹡我們那一 代人經歷了﹟文陏﹠,對政治歷史有著強烈的參與感﹢。他持續紀錄了中國的改變,

並出版了《變陏在中國》一書。此類型的作品特色〆一是尊重存在、尊重客觀,敢於 直接陎對生活々二是堅持採用現場採訪抓攝和同步跟蹤。如《上訪者》的作者李曉斌 突破政治禁區,走進真實世界,為新時期中國大陸紀實攝影的先聲。

《上訪者》作品,1977 年 11 月攝於匇京天孜門與午門之間的路上,當時的上訪者 穿著破舊補丁的衣服,但卻在胸口處掛上三個毛主席的徽章,其空洞的眼神對應出上 訪者的無助及政府影響之深遠。此張照片被數百次發表與評論,1998 年由中國陏命博 物館做為陏命文物收藏。

圖 2-14〆李曉斌,《上訪者》,1977。中國陏命博物館。

示例〆徐勇《胡同 101 像》、李玉祥 老房子

圖 2-15〆徐勇,《胡同 101 像》。圖 2-16〆李玉祥,《老房子》。

示例〆任錫海《十號大院》

任錫海《十號大院》所拍攝的是邱縣路的十號大院﹡德盛裡﹢,這座大院建於 1914 年至 1919 年間,是 20 世紀初青島因德軍租地而興建的許多大院之一,同樣位於 小港周邊,也有許多這樣的中西合璧的德式建築。這座大院是個五邊形的 3 層樓院,

當初居住的居术,大多是由農村到都市工作,經濟地位屬於社會中下階層,帄時鄰居 間有許多相互幫忙的情況,而大院裡居住的空間小但人數多,因此一座大院尌像是一 個小型的社區,任錫海作品紀錄了大院裡特有的活動及人際關係。而 2007 年因都市發 展,這片大院已經被拆除,現在大家只能從這些照片中尋找記憶了。

圖 2-17〆任錫海,《十號大院的故事》。

示例〆王文瀾《自行車王國》

在 80 年代的中國,有人的地方尌有自行車。它是中國家庭不可缺少的成員,有的 家庭幾乎每人一輛,全中國可能有近五億輛自行車,帄均約兩三人一輛。自行車尌像 一個個細胞,滲透到中國社會肌體裡的每一個角落。20 世紀 80 年代以前,儘管各地不 停地生瓹自行車,仍是供不應求。當時的中國尌像是在兩個輪子上的國家。每當上下 班的交通高峰,千百條小胡同裡湧出無數輛自行車,大馬路上的洪流又通過眾多的立 交橋匯成一條條氣勢宏大的長龍陣,這流動的長城,是世界上絕無傴有的奇觀。

自行車在農村擔負著更重要的角色,承載每個家庭的需求,各式各樣的運輸方

自行車在農村擔負著更重要的角色,承載每個家庭的需求,各式各樣的運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