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大陸財政地方分權與地方財政赤字之現況分析

第三章、 中國大陸財政地方分權與地方財政赤字

第三節、 中國大陸財政地方分權與地方財政赤字之現況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第三節、中國大陸財政地方分權與地方財政赤字之現況分析

有效的財政分權必須明確劃分各級政府的職責,還要有相對應的預算 支持。中國大陸的分稅制度雖然對中央和地方政府應承受的事務和財政收 支做了劃分,但卻沒有界定各級地方政府之間的事權和財產權。地方政府 之間的責任和財政收支多是談判進行,而且也大多是短期的合約。這種方 式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效果:1、公共財的建設中央和地方推託、或者延後建 設、生產效率低落,2、地方政府做財政決策不是真正符合地方居民的需 求,而是為了討好中央的喜好,3、中央政府借上對下的力量,來徵收地 方的財政收入。

中國大陸地方政府財政職能劃分在於外在的因素,因為中國大陸的政 治體制具有高度的集權,所以也導致了地方和中央權利高度的不一致所造 成的權利的拖延。中國大陸目前擁有世界上層級最多的政府體系,包括中 央、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地級市、自治州)、縣、鄉共五級,各 級政府的事權目前缺乏明確的畫分。中國大陸財政部財科所(2010)分稅 制後,財權重心上移、事權重心下移而強不斷強化,超出了地方財政的能 力,迫使地方政府不得不負債維持。這種解釋尤其在說明 2005 年之前地 方政府債務被動的形成和財政困難。劉尚希(2009)對此提出不同的看法,

認為目前國內採用的分稅制是在各地方經濟同質化和各級政府職能相同 假設下實行的,但事實上國內不同地方的經濟基礎不同、社會環境也不同,

卻要求每個地方發展自身財源的分稅制和現實的環境不同,這使得現在的 分稅制下做到財力和事權相當是有難度的。因此事權和財權不相當與其說 是一種原因,不如說是一種現象。時秀紅(2007)通過實証研究發現「收 入上移、支出下移」的財政體制並不能完全解釋地方政府債務的問題,此 外事權和財權不相當能夠成為一種系統解釋,至少需要兩個條件支持:1 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方負債借來的資金需要用在財政的行政事務和經常性支出 2 愈貧困的地方 應該負債愈多。

而據統計,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大陸財政赤字面一度高達 40%以上,而且愈往西部赤字愈高。所以有效的財政分權能夠反應地方居 民的需求、減少偏好的錯誤判斷所帶來的成本增加,所以如果能夠給地方 政府適當的權利,便能有效的提高資源的配置和提供最適公共財。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探討中國大陸財政地方分權,對其區域競爭力 的影響效果。因此財政地方分權為本研究中重要的解釋變數,本研究預計 採用財政收入的自主性來衡量中國大陸 31 個省市財政地方分權程度。

而衡量地方政府財政分權的程度的方法,本研究利用 Huang, Jr-Tsung, Kuang-Ta Lo, and Po-Wen She(2010)及鄭安志(2006)定義之財政收入 自主性用以衡量財政地方分權,其程度表示方式如下式(1):

( ) 式(1)中, 表示第 個地區,於第 期時,地方自收自留用之財政收入 佔總財政收入之比例,其中,總財政收入為地方自收自留用之財政收入與 中央對地方移轉性支出的總和。此外, 表示第i地區,第 期時的地方 政府財政收入; 表示第i地區,第t期時上繳給中央政府之數額;

則表示第t期時中央政府對第i地區的移轉性支出,且 ; 。本研究採用1995至2010年31個省市地區的資料,利用式(1)

分別計算出FD1的值,而數值愈高,表示財政地方分權程度愈高。而模型 二財政分權指標

( ) 式(2)中, 表示第 個地區,於第 期時,地方自收自留用之財政收入,

地方自收自留用之財政收入佔各省財政支出之比例,其中,總財政收入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地方自收自留用之財政收入與中央對地方移轉性支出的總和。 代表第 i 個地區於第 t 期的財政總支出。且 ; 。本研究採 用 1995 至 2010 年 31 個省市地區的資料,利用式(2)分別計算出 FD2 的 值,而數值愈高,表示財政地方分權程度愈高。

而地方財政赤字率為:利用各省財政收入( )減掉各省財政支出

)除以各省國民生產值( )當作衡量指標,地區 個省份,而時間為 的年份。公式定義如下:

( )

本研究期望能從上面兩個財政分權指標,對地方政府財政財赤字做一 基本探討,8期望能從實証的結果中看出此研究變數是否對地方財政赤字有 影響。綜上所述,本研究將使用中國大陸自1995年至2010年31個省市地區 的資料,分別計算出之FD1、FD2和地方赤字率值,代表該地區之財政分 權程度與地方赤字率程度;而數值愈高,表示該地方財政地方分權與地方 赤字率程度愈高。以下,本文將挑選1995、1998、2001、2004、2007以及 2010年中國大陸各地區之財政分權指標與地方赤字率指標,以瞭解中國大 陸之現況,相關數據列示於表7、8和9。觀察表7、8之數據,我們得以明 顯地發現,自1995年至2010年以來,東部沿海地區的省市,如北京、天津、

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山東以及廣東等,其財政分權程度都明顯地提 高。其中,又以上海、江蘇、天津、浙江與北京之成長幅度為最高,分別 增加49.3%、44.8%、41.1%、40.2%以及38.4%。至於其它地區,除了內蒙

8 本研究的赤字率,利用財政收入減掉財政支出除以各省國民生產值當作衡量。財政收 入包含國內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市維修建設稅、房 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增稅、車船稅、耕地佔用稅、契稅、煙葉稅、煙葉 稅、非稅收收入、專項收入、行政收費、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使用 收入、其它收入。 財政支出包含了: 一般公共服務、國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學技 術、文化體育和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支出、環境保護、城鄉社區事務、農林水 事務、交通運輸、資源電力事務、金融監理事務、地震恢復支出、國土資源氣象事務、

住房保障支出、糧油物資儲備管理事務、國債還本付息支出、其它支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9在地方赤字率方面,根據下頁表 9 我們可以發現,隨著時間的經過地方赤 字率有提高的現象。而其中地方赤字率最嚴重的地區分別是西藏、陜西、

甘肅、青海、寧夏,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省份的財政分權相對較低,相反的 地方財政赤字較低的省份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份,我們 觀察到其財政分權相較於其它省份亦相對較高。如果大略觀看,我們可以 發現財政分權的提高似乎對地方赤字的改善有幫助,但是如果我們就個別 省份的資料仔細觀看,就以北京來看我們發現財政分權在一開始的增加有 助於地方赤字的改善,但我們發現在 2007 年至 2010 年的財政分權增加了 (4%),但其赤字率亦增加了(0.6%)。

圖 3:中國大陸全省地圖分佈。

資料來源:www.hkedcity.net網址

9 本研究依中國國家統計局之劃分標準,將中國大陸劃分為三大經濟地區:東部地區、

中部地區與西部地區。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 建、山東、廣東、廣西以及海南;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安徽、

江西、河南、湖北以及湖南;而西部地區則為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陜西、

甘肅、青海、寧夏與新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