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中國大陸整體電影結構的建立與發展

第一節 中國大陸的電影政策與體制

壹、中共文藝政策的理論基礎

中國大陸的電影事業,長期以來在中共文藝政策的指導下運作,電影 事業的發展實際上是依循中共文藝政策的演進而來。

中共文藝政策的理論基礎,主要是以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為依據,

所以要瞭解中共文藝政策的理論內涵,首先便要對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列寧和毛澤東的文藝思想做一番概括性的理解。

其 實 在 馬 克 思 的 著 作 中, 並 沒 有 關 於 文 藝 思 想 的 專 著, 因 此 馬 克 思 的文藝思想,是後世共產黨人依據馬克思對文藝的評論加以引伸而來。1 由於馬克思並未建構一套完整的文藝思想體系,因此馬克思之後的列寧

(Vladimir Iliich Lenin)、史達林(Joseph Stalin)、毛澤東便各自依據其 政治目的的需要,發展出合於自身所用的「官方馬克思主義」,以此做為 蘇聯和中共文藝思想的主要內涵和政策依據。

從理論層面來看,中共文藝政策的理論基礎是由馬列主義「意識形態 論」與「反映論」出發。所謂意識形態,指的是一套具有穩定社會功能的 觀念體系。在馬克思的認知裡,意識形態是「社會某一階級以錯誤的信仰 及成見,壓榨欺騙另一階級的手段」。2 因此當他鼓吹無產階級的自覺意 識時,正是在提出另一種意識形態與資產階級統治的意識形態相對抗。當 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消滅舊的生產關係,同時也消滅「階級對立和 階級本身存在的條件」,而各種壓迫人以及被壓迫的意識形式,「只有階級 對立完全消失的時候才會完全消失。」 3

此外,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說:

「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 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 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 建築樹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

1 徐瑜,中共文藝政策析論(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6 年),頁 13 - 19。

2 Jean Servier 著,吳永昌譯,意識形態(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 年),頁 1 - 2。

3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頁 271 - 273。

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 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4

在此分析架構下,「官方馬克思主義」就以意識形態作為有系統、自 覺地、直接地反映社會經濟形態和政治制度的思想體系,屬於社會意識中 構成觀念的、上層建築的部分,並且強調意識形態具有階級性,必須體現 一定的階級利益和要求。5 而文藝作為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屬於意識形態 的組成部分,也必須為特定階級服務,也就是為無產階級的工農兵及其同 盟服務,這也就是毛澤東「工農兵文藝」的思想起源。

作為一種革命實踐的理論,當馬克思主義傳入俄國,為配合俄國革命 事業的實際需要,逐漸衍生出不同的面貌,探討文藝與社會關係的「反映 論」便應運而生。「反映論」是指文學、藝術在於反應社會大眾的物質生 活,將人的感覺和思維,視為是對客觀存在的一種反映。列寧說:

「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意識,只是外部世界的印象。不言而喻,沒有 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賴於反映者而存在的。」6

由於意識形態被認為是反映社會存在的狀態,「反映論」認為文藝創 作的本質,在於反映社會大眾的生活,及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文藝創作 本身並不是主體創作的結果,而是社會現實的反映。

列寧進一步闡述文藝在革命過程中的實用性。他在「黨的組織和黨的 出版品」中說:

「寫作事業應當成為整個無產階級事業的一部分,成為整個工人階級 的整個覺悟的先鋒隊所開動的一部巨大的社會民主主義機器的『齒輪和螺 絲釘』。寫作事業應當成為社會民主黨有組織的、有計畫的、統一的黨的 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7 而列寧對於文藝在革命過程中的工具性思維,也 開啟日後毛澤東「文藝從屬於政治」、「文藝為政治服務」的主張。

列寧的文藝思想承繼馬克思主義,是蘇聯文藝理論的起源,而將列寧 文藝思想轉化為教條在社會主義革命中加以具體實踐,則是史達林的貢 獻。1932 年 10 月,在莫斯科召開的作家會議上,史達林指出:

「 藝 術 家 若 是 真 實 地 表 現 我 們 的 生 活, 那 麼 他 在 生 活 中 就 不 能 不 看

4 馬克思、恩格斯,「『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2 年),頁 82。

5 郭湛,「意識形態」,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第二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7 年),頁 1097 - 1098。

6 列寧,列寧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年),頁 65。

7 列寧,「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品」,列寧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年),頁 663。

到,不能不表現使生活走向社會主義的東西。這就是社會主義的藝術。這 就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8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Socialist Realism)一 詞由此產生,其特色在於:

一、 把現實按照它在革命當中的情形描寫出來,但並非瑣碎地記錄客觀的 現實。

二、 藝術描寫的真實性和歷史具體性,必須和以社會主義精神在思想上改 造及教育勞動人民的任務相結合。

三、 具有傾向性。因為在階級鬥爭的時代,沒有也不可能有一種無階級、

無傾向和彷彿是非政治的文學。

四、 革命的浪漫主義應作為一個組成部分列到文學創作裡去,既要表現今 日,亦要展望未來。

五、 作家要以人類精神的工程師為目標,要成為以社會主義精神改造人們 意識的積極的組織者。9

由此可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融合「意識形態論」與「反映論」

之大成,重視的是文藝在實際政治中的實用性,文藝作品本身的藝術與美 學價值遠不及於作品的社會教化功能,特別是在蘇聯不同歷史階段所展現 出不同的內涵與發揮的功能,顯示出其依附於實際政治需要的強烈工具性 格。史達林提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為文藝創作和批評的基本理論,

並通過不斷發動的文藝整風運動,將蘇聯境內的文藝活動,完全掌握在官 方意識形態的掌控之中,以達到思想控制的目的。

毛 澤 東 的 文 藝 思 想, 基 本 上 承 襲 馬 列 主 義 的 文 藝 觀, 強 調 文 藝 的 階 級性,及文 藝與政治的普遍 關係,同時結合 史達林的「社會主義現實主 義」,強調文藝從屬於政治的工具屬性。他在 1942 年發表的「在延安文藝 座談會上的講話」(簡稱「講話」),提出「工農兵文藝」的概念,成為日 後中共文藝政策的指導方針。毛澤東在「講話」中說:

「 一 切 文 化 或 文 學 藝 術 都 是 屬 於 一 定 的 階 級, 屬 於 一 定 的 政 治 路 線 的。為藝術的藝術,超階級的藝術,和政治並行或互相獨立的藝術,實際 上是不存在的。無產階級的文學藝術是無產階級整個革命事業的一部分,

如同列寧所說,是整個革命機器中的『齒輪和螺絲釘』。」 10

8 北大中文系文藝理論教研室編,文學理論學習資料,下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 年),頁 483。

9 日丹諾夫著,葆荃、梁香譯,論文學藝術與哲學諸問題(上海:時代出版社,1949 年),頁 14 - 23。

10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年),頁 865 - 866。

「使文藝很好地成為整個革命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做為團結人民、

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11

在此之前,中共黨內曾因文藝的表現形式而有爭論,然而在毛澤東發 表「講話」後,文藝的形式與功能,及文藝在共產社會中的定位問題都獲 得統一,即文藝應服從於政治,並反過來影響政治,將文藝視為政治宣傳 及教育民眾的工具。12 此後中共的文藝政策儘管隨著時代的演進而有所調 整,但基本內涵都是根據其精神而制訂。13 其主要內容:

一、 文藝的唯一泉源就是人民的生活,所謂「人民」指的是工農兵,因此 文藝就是要描寫工農兵。

二、 作者要描寫工農兵,就必須走入工農兵,學習他們的語言和生活,使 作品能夠普及。

三、 文藝要站在工農兵的立場,做工農兵的代言人,同時作品中必須暴露 敵人的缺點,歌頌工農兵。

四、 文藝屬於一定的階級,無產階級的文藝是整個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一 部分,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代言人,因此黨的文藝工作在整個革命中 的位置是已經確定的了。

五、 文藝批評的標準是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14

因此,毛澤東要求文藝創作者必須投身到人民當中,去體驗群眾生活 的形式,並否定文藝為創作者創造力表現的看法,認為文藝的主要目的在 於反映工農兵的生活,同時否定一切純粹的、為藝術而藝術的創作活動,

堅持文藝必須服務於無產階級社會的進步和變革,進一步使文藝作品反映 出來的生活,比現實生活更加典型,更加貼近理想。毛澤東的「工農兵文 藝」也構成中共文藝創作的基本原則,形成中共文藝政策的主要內涵與理 論基礎。

貳、中共文藝政策的形成

早 在 1936 年 11 月, 中 共 成 立 一 個 全 國 性 的 文 藝 團 體「 中 國 文 藝 協 會」,毛澤東在成立大會上發表演說,要求有組織有計畫地進行「工農大 眾的文藝創作」,強調在「武」的戰線外,再建立一條「文」的戰線,這

11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頁 861。

12 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頁 805。

13 周玉山,「1949 年以後中共的文藝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 31 卷,第 5 期,1988 年,頁

13 周玉山,「1949 年以後中共的文藝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 31 卷,第 5 期,1988 年,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