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中國大陸整體電影結構的建立與發展

第五節 小結

中 共 的 電 影 發 展, 是 以 馬 列 主 義 和 毛 澤 東「 工 農 兵 文 藝 」 思 想 為 依 據,形成文藝政策的主要內涵與理論基礎,文藝的目的是反映社會主義現 實,重視其在實際政治中的實用性與工具性。

中共建政後,移植「蘇聯模式」的計畫經濟體制,建立以蘇聯電影體 制為範本的國家「指令性計畫」和「供給式分配」的電影生產發行管理體 制。由各國營製片廠每年依國家制訂的計畫指標生產影片,再由中國電影 發行放映公司及其各省子公司「統購統銷」,集中控制國內電影發行放映 市場,以一體化的電影體制全面掌控電影事業,確保思想一元化。

自 1950 年代黨國體制建立完成,中國大陸的電影就只允許黨國所擁 有,包括傳媒與文化產業都屬於國營的事業單位,所需經費完全由國家預 算支付。這種電影體制最大特點是以政治宣傳為主要目的,將電影的經濟 效益和市場盈虧放在次要的地位。然而過度強調文藝與政治的高度結合,

使得文藝成為遂行政治目的的工具,形成文藝發展的極大障礙。

改革開 放後,中國大陸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市場為主取代 計畫為主的經濟發展路線。此時的大陸電影,也必須反映所處社會政經情 勢的轉變,從以往「以階級鬥爭為綱」,轉向「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基 本路線,電影的經濟效益因此重新獲得肯定。

自 1985 年起,中國大陸的電影事業被納入「第三產業」的範疇,而 市場機制便在此背景下被引進電影事業的運作。當電影開始走向市場,電 影事業逐漸轉變成為真正的經濟實體,邁向企業化與現代化產業的道路。

中國大陸電影體制改革之所以能夠順利推行,主要得力於黨國體制與 電影政策對於電影部門的有效控制,使得政府能夠主導電影改革的進行,

以傳播政治經濟學的「全球化」概念作分析,其主要內容包含幾個面向:

一、 規範解除:開放民營資本與外資經營電影產業,國營電影事業進行產 業化改革,放寬外片進口的限制。

二、 全球化:以「中外合拍」模式引進國外資金、技術投入本國電影的產 製,透過「中外合拍」模式將電影市場範圍 擴展至參與合拍的國家,

並進而拓展海外市場。

三、 融合化與追求綜效:電影商品化的抬頭,改變以往電影以宣傳為主要 功能,以追求電影政治效益為主要目的的取向,而以追求電影經濟效 益為其主要目的,以市場票房為經營導向。

四、 聚合化:電影產業化的推行,從生產、發行、放映部門的整合,形成 完整的電影產業鏈,如組建電影集團、院線制的改革等。

總之,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加上政策開放 市 場 准 入 等 條 件 的 配 合, 使 得 國 外 資 金、 人 才、 技 術 大 量 投 入「 中 外 合 拍」電影的攝製,促進大陸電影市場化與產業化的發展,這是構成近年來 大陸電影市場高速成長與「中外合拍」電影盛行的主要原因。而「中外合 拍」電影模式就是在此政治、經濟背景下成為大陸電影發展的主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