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中國大陸整體電影結構的建立與發展

第三節 中國大陸的電影體制改革

壹、中國大陸電影體制改革的背景

一、改革開放路線的提出

1978 年 12 月,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對內搞活,對外開 放」的經濟建設總方針,揚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不斷革命論」,將 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化建設路線上,從而開啟改革開 放的新時代。47

1980 年代,中國大陸之所以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得力於鄧小平實 踐意識形態的指導。有鑑於「文革」左傾激進路線對大陸政治、經濟、社 會的巨大衝擊,鄧小平強調:

「 實 行 開 放 政 策, 有 個 指 導 思 想 要 明 確, 就 是 不 是 收, 而 是 放。」、

「對外開放政策只會變得更加開放,路子不會愈走愈窄,只會愈走愈寬。

路子走窄的苦頭,我們吃得太多了。如果我們走回頭路,會回到那裡?只 能回到落後、貧困的狀態。」48

此外,他認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雖然根本上改變對外經濟關係的 性質,但並沒有切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中國大陸經濟長期落後的重 要原因在於閉關自守,因此他主張徹底拋開以往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觀,

將社會主義建設與國際經濟的發展聯繫起來,也就是重新面向世界,引進 國外資金協助大陸實現經濟現代化的目標。49 於是他提出改革開放的具體 路線,並在推動經濟改革的同時,特別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 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思想上的有力保證。

以往中國大陸的電影事業,承襲「蘇聯模式」的計畫經濟體制,由黨 和政府所有,黨直接控制電影的相關政策,對民眾進行官方意識形態的單 向灌輸,政府負責電影事業經營管理的一切活動,所需資金完全由國家財 政撥款運作,無須依賴電影市場的票房營收。

這樣的體制,儘管可能產生「吃大鍋飯」及缺乏效率的弊端,但不可 否認在中共建政之初,對於中國大陸的政治穩定和經濟恢復仍然發揮相當 程度的效果。然而由於過度強調一切政治掛帥及政治路線鬥爭不斷激化的

47 葉佐錟,「中共改革開放的背景研究」,共黨問題研究,第 18 卷,第 5 期,1993 年,頁 34。

48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頁 22。

49 何思慎,「改革開放與中共意識形態」,共黨問題研究,第 19 卷,第 1 期,1994 年,頁 27。

結果,卻造成「文革」10 年的動盪,使得中共政權的統治陷入正當性的 危機。

但在中共推動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主張以市場 為主取代以計畫為主來調節經濟的發展。在經濟結構上,由堅持公有制為 主體,轉向以公有制為主的多種所有制並存,經營方式由政府為主體的企 業,轉向企業自主經營、自負贏虧,「事業單位、企業管理」成為國營企 業改革的重點,並引進市場機制,進一步對外開放,政府則扮演起宏觀調 控的角色。50

此 一 轉 變 鬆 動 原 本 高 度 集 中 的 政 治、 經 濟 體 制, 使 得 中 共 政 權 由 極 權 主 義(totalitarianism) 政 體, 逐 漸 轉 型 成 為 威 權 主 義

(authoritarianism)政體,因而產生以下三個主要變化:意識形態不再介 入所有領域、對意識形態的強調弱化、政治安定取代政治動員。51 由於官 方意識形態對於文藝創作的介入與管制逐漸放鬆,此時中國大陸電影原本 的經營方式、服務對象與發展目標都產生改變,電影事業亦不得不隨之進 行與之相適應的配套及改革措施。

自 1985 年 起, 中 國 大 陸 的 電 影 事 業 在 進 入 社 會 主 義 市 場 經 濟 時 期 後,被納入「第三產業」的範疇。52 1992 年,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日益 深化,在中共中央要求「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政策推動下,53 電影事業 必須積極面向市場、創造營收,並推動電影事業朝向市場化、產業化改革 的方向發展,而市場機制便在此一背景下被引進電影事業的運作。當電影 開始走向市場,政府的管制與過去相較便相對減少,使得大陸的電影事業 逐漸轉變成為真正的經濟實體,邁向企業化與現代化產業的道路。

二、改革開放對中國大陸電影主體性的影響

美國電影理論家約翰 . 霍華德.勞遜(John.H.Lawson)曾說:「劇作 家處理劇情的性格和方法決定了那些劇作家所屬的階級和時代中流行的觀 念。這些觀念代表著一個漫長的文化發展過程;從上代承襲下來的思想體

50 王毓莉,中共改革開放政策對電視事業影響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7 年),頁 150 - 151。

51 Lee,C.C.(1990).Voices of China: The Interplay of Politics and Journalism. N.Y.:the Guilford Press

52 第三產業指不生產物質產品的行業,即服務業,或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 又稱第 三次產業 )。國家統計局課題組編,加快發展我國第三產業的研究報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 社,1994 年),頁 29。

53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1992 年 6 月 16 日),2013 年 7 月 13 日 下載,《人民網》,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84/4494137.html。

系經歷著經常的變化和適應,反映了經濟力量和階級關係的變動。」54 由 此 可見,一 個時期電影的表現 形式與理論內涵,受到所處時代政治、經 濟、文化背景所影響,一旦政治、經濟條件產生改變,必然會導致整個社 會文化的重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開始推行經濟體制改革,當以往封閉、高度 集中的濟體制朝向對外開放的市場經濟轉型之際,與之相適應的單一文化 形態也隨之解構,隨著外在政經情勢的移轉,逐漸走向多元化發展。電影 作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文化形態之一,不僅是一種藝術,同時還兼具商 品、傳播等多重屬性,必然也會隨之產生某種形式上的轉變。以此來解釋 改革開放後大陸電影本體的重構,應該十分貼切。

(一)電影本體意識的回歸

回顧中共建政以來電影事業的發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工具主義影響下 的文藝政策對於電影事業發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在「政治凌駕一切」的 歷史現實裡,文藝政策與政治路線相互緊密結合,使得中國大陸的文藝理 論與實踐,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55 而電影創作也不可避免地成為政治的 附庸,被當做圖解政治的最佳利器。至於電影創作的主體意識,和電影作 為一種藝術形式的本體性,則都在「政治本位論」的長期壓抑下喪失了。

改革開放以來,在鄧小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思想指導 下,扭轉了「文革」以來,加諸在各個領域頭上所謂「絕對真理」的緊箍 咒,使得中國大陸壓抑已久的思想和文化,獲得一定程度的解放。加上對 外開放引進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使得此時大陸的電影開始嘗試擺脫過去

「政治本位論」的束縛,朝向電影的本體意識回歸。56

促成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電影本體意識覺醒的一個基本歷史前提,是 以摧殘文化為特徵的「文革」時期結束,因此對於「文革」歷史的回顧、

揭露與反思,就成為改革開放後大陸電影創作時最初的出發點,目的在將

「文革」時期扭曲的歷史重新反轉過來,以符合鄧小平「解放思想、撥亂 反正」的新時期新的歷史任務需求。

反思題材電影的出現,最初起源於文學創作的繁榮。改革開放後的中 國大陸文學創作,在擺脫「文革」時期文藝教條的層層束縛後,開始迅速 發展。這些文學作品以揭露「文革」10 年帶給人民的災難與痛苦,為各

54 戲劇與電影的劇作理論與技巧(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61 年),頁 203。

55 魏天祥,文藝政策論綱(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 年),頁 11。

56 李天鐸等,大陸電影事業發展概況與未來展望,頁 13。

類文學開啟一個全新的創作領域。57 由於當時大陸官方媒體大力推崇這類

「傷痕文學」的價值,藉以重新爭取人民對於中共政權的支持,58 也為此 一時期反思題材電影的創作,提供了政治上的有力保證。

面 對 改 革 開 放 後 反 思 題 材 文 學 創 作 的 盛 行, 中 國 大 陸 電 影 也 開 始 在

「文革」歷史的回顧與反思中尋找新的突破口。1977 年,峨嵋電影製片 廠首先推出一部反映「四人幫」鬥爭的影片「十月的風雲」,之後相關題 材影片陸續出現,獲得大陸觀眾廣大的迴響。儘管這類型影片在藝術表現 上乏善可陳,與以往不同的僅止於在政治主題上的反轉,但畢竟順應觀眾 對於政治上撥亂反正的期待,展現電影創作面對歷史,批判政治的道德勇 氣,對於大陸電影本體意識的覺醒,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59

1979 年 以 後, 中 國 大 陸 反 思 題 材 的 電 影 開 始 有 了 長 足 的 進 展。「 淚 痕」、「苦惱人的笑」、「生活的顫音」、「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等,

同樣以「文革」為背景的影片,開始嘗試突破以往這類型電影固定的表現 模式,著力於刻劃一般民眾在「文革」10 年期間的遭遇和命運,以此反 映出當時劇烈多變的政治氛圍,將長期以來大陸電影著重於描寫重大歷史 事件、英雄人物、社會主義理想典型、歌頌光明面為基本格局的創作模式 打破,在影片中呈現以往「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中從未出現過的悲劇 主題,60 不僅為改革開放後的大陸電影創作樹立一個新的典範,也為日後 大陸電影體制改革開創一個新契機。

當中國大陸電影逐漸擺脫以往「政治本位論」的束縛後,大陸電影界 面對隔絕數十年的電影理論研究,開始重新針對電影的本體性進行思考。

這時大陸電影界已體認到,電影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它既不屬於工具主 義文藝政策實踐下的產物,也不是由戲劇或文學理論所界定,以往電影的 表現方式已不足以反映當時社會多元紛呈的面貌,及電影工作者渴望獨立

這時大陸電影界已體認到,電影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它既不屬於工具主 義文藝政策實踐下的產物,也不是由戲劇或文學理論所界定,以往電影的 表現方式已不足以反映當時社會多元紛呈的面貌,及電影工作者渴望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