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研究途徑(research approach)是指用來分析各種政治社會現象的理 論模式和分析框架。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則是研究者先確定所要 採用的研究途徑後,再視研究途徑所選擇進行研究的方法,通常由數個一 般性的方法所組成。本文採用的研究途徑和研究方法分述如下:

壹、研究途徑

批判的傳播政治經濟學(critical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以下簡稱傳播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研究途徑,是以當代大眾傳播媒介生 產分銷商品的工商組織形式作為傳播政治經濟研究的出發點,其次是探討

43 蕭全政,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政治經濟的基礎理論(台北:桂冠,1988 年),頁 21 - 36。

44 Lange,Oscar and F.M.Taylor.(1964).On the Economics of Socialism,NewYork:McGraw-Hill,Reprint.

意識形態如何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被生產出來。至於國家的角色,則是將 國家置於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架構中,檢視其權力的行使作為一種「公共 性干預」(public intervention)對於文化生產的影響。45 換言之,傳播政 治經濟學著重分析大眾傳播體的產製、傳送與消費過程中,市場機制(經 濟)、國家機器(政治)與傳播體系(知識 / 資訊力量)三者之間的互動 關係(Dynamic Interaction),46 也就是探討政治、經濟與大眾傳播體系三 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此外,傳播政治經濟學是在全球性的資本主義情境下分析傳播產業,

特別著重其結構與表現的分析,47 不僅分析產業集中的過程與所有權力的 行使,並且探討媒體商業化所帶來的文化與社會等層面的影響。48 此一研 究方法主要是奠基於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政治經濟學,但同時也廣泛引用如 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及經濟學等其它學門的研究方法與論點。

Mosco 歸納了三個傳播政治經濟學進入分析全球化概念的具體框架,

分別是:

一、商品化(commodification),將使用價值轉化為交換價值的過程。

二、空間化(spatialization),空間與時間的跨越轉化,或制度延伸的過程。

三、結構化(structuration):即社會各種能動力量形成二元結構的過程。49 以上這三個傳播政治經濟學分析的概念框架,對「中外合拍」電影模 式的發展過程至為重要,本文將嘗試由三個「中外合拍」電影模式的主要 合作地區:大陸與美國合拍片、大陸與香港合拍片、大陸與台灣合拍片進 行政治經濟分析。

貳、研究方法

由 於 主 客 觀 條 件 限 制, 本 文 無 法 採 用「 實 地 觀 察 」(field observation)、「 抽 樣 調 查 」(sample survey) 或「 田 野 研 究 」(field

45 Golding, P. and Murdock, G.(1991). 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J,.

Curran and M.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Arnold,p.21.

46 Norris,V.(1980). Advertising history-According to the textbook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9 (3):

pp.201-209.

47 Kim, K. K. (1995).Spreading the net: The consolidation process of large transnational advertising agencies in the 1980s and early 199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4: pp.195-217.

Bettig, R. V. (1996). Copyrighting Cultur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48 McQuail, D.(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49 Mosco,V.(1996).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Rethinking and renewal,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p.138.

study) 等「 準 實 驗 性 的 方 法 」(quasi-experimental method),50 而 是 採 用「 文 獻 研 究 法 」(literature research)、「 歷 史 研 究 法 」(historical research)、「比較研究法」(comparative research)等「非介入性研究」

(unobtrusive research) 或「 無 回 應 性 研 究 」(nonreactive research) 的 方式進行。51

一、文獻研究法(literature research)

文獻資料包含各種書籍、報刊、檔案、信件、日記、圖像及研究數據 等,社會科學的文獻研究是通過蒐集現存以文字、數字、符號、畫面等訊 息形式出現的文獻資料,對研究對象進行深入分析的研究方式。文獻研究 與其他研究方法最大不同處在於非直接由研究對象獲取資料,而是透過第 二手資料尋找研究所需的材料,52 針對文獻資料的內容以有系統、客觀的 方法分析確認資料訊息的特性,以做為研究推論的基礎。53

本文廣泛蒐集國內外相關書籍、論文、期刊、報章雜誌報導等,通過 這些資料的分析歸納,瞭解中國大陸電影市場與產業的發展過程,進而分 析「中外合拍」電影模式的發展及對電影市場與產業的影響,及發展過程 中所面對的問題。

二、歷史研究法(historical research)

歷史研究法是以歷史事實為依據的一種研究方法。透過現存既有的歷 史資料,從中尋找研究所需的素材,從而對歷史過程中的特定事件發展進 行解釋,進而瞭解現況及預測未來,其核心不在於事實的堆砌,而在於對 這些事實進行解釋和分析。54 社會科學中的歷史研究,即是從個別歷史事 實的因果關聯中去「重建過去」的工作,因為任何事件發展都有其前因後 果的關聯性,唯有對事件發展過程具備完整的瞭解,才能對其可能演變趨 勢作出較正確的評估。就中國大陸電影發展過程而言,有其歷史的延續性 與關聯性,必須對大陸電影市場與產業的發展加以理解,才 能進一步探討

「中外合拍」電影在政治、經濟層面的各種呈現,並進行分析。

50 魏鏞,社會科學的性質及發展趨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年),頁 125。

51 仇立平,社會研究方法(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 239。

52 李俊、鄭衛東主編,社會研究方法的思考與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年),頁 130。

53 Ole R. Holsti.(1968).Content Analysis,in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ed.Gardner Lindzey and Elliot Aronson,Reading,Mass.:Addison-Wesley,p.601.

54 Paul D.Leedy、Jeanne Ellis Ormrod 著,顧寶炎、牛冬梅、陳國瀘等譯,實用研究方法論-計 劃與設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年),頁 199。

三、比較研究法(comparative research)

比較研究是將兩個或多個彼此有某種聯繫的同類事物進行比對,以尋 找出其相同點和相異點,可分為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兩種方式。橫向比較 是對同時期兩種或多種現象進行比較,縱向比較是對不同時期的現象進行 比較,包括對一個國家不同時期的現象進行比較,及對不同國家不同時期 的現象進行比較。55

就本文而言,採用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兩種方式進行。橫向比較是根 據同一時期中國大陸採「中外合拍」電影模式的三種主要類型:大陸與美 國合拍片、大陸與香港合拍片、大陸與台灣合拍片的政治、經濟面向進行 比較分析。縱向比較則基本上從改革開放後作為觀察起點,根據「中外合 拍」電影在不同時期的發展情況進行比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