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Chris(2017年1月18日)。〈專訪赤燭 RedCandle:《返校》反烏托邦為始,

以自由為核心〉,《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取自

https://www.inside.com.tw/2017/01/18/interviewing-red-candle-detention-indie-horror-game-taiwan

Waiting(2020年5月)。〈是否恐怖,在於我們與故事的距離〉,《CCC創作 集》,25: 13-17。

WASTE戊、YinYin、王登鈺等(2018年11月)。〈紅燭之火,終將燎原:赤竹 遊戲〉,《CCC創作集》,9: 12-15。

中央社(2015 年 8 月 7 日)。〈歷史課本的歷史 50 年來高中生怎麼學 228〉。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508065014.aspx 中央社文化組(2018年5月)。〈前言:因為他們 我們擁抱台灣歷史的迷人和

趣味〉,《文化+》。取自

http://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180512w005

方永泉(2003)。〈從「遊戲」意義的轉折來反思當代遊戲文化的特徵及其引 發的教育思考〉,《教育研究集刊》,49(3):63-92。

王宜燕(2012)。〈閱聽人研究實踐轉向理論初探〉,《新聞學研究》,113:

39-75。

王順仁(2016)。〈歷史教科書中的二二八面貌〉,共生音樂節論述組×海嶼暗 潮等編著,《回眸與追求:傳承不熄的暗夜微光》。臺北:前衛。

半路(2012)。《半路叛逃:App遊戲製作人的1000日告白》。臺北:PCuSER 電腦人文化。

朱立熙(2003)。《韓國史:悲劇的循環與宿命》。臺北:三民書局。

任凱、王佳煌譯(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

學富文化。(原書 Lofland, J. & Lofland, L.H. [1995].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李長潔(2013)。〈逾越的愉悅——《零》系列電玩遊戲的空間閱讀〉,《傳 http://scatjay.weebly.com/3541335542middot3856831558/category/f93071d10c 府城人文遊戲實驗室(2017年6月9日)。〈台灣的「數位人文」遊戲發展現

況:產業與研究〉。取自

http://scatjay.weebly.com/3541335542middot3856831558/category/2751121490 3693825138

林籼君(2016)。《恐怖電影中「展現性」與「宿命性」特質影響觀影情緒之 效果研究》。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淑婷(2010)。〈韓國暴力電影的悲情文化〉,《中日韓電影:歷史、社 會、文化》,頁25-45。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林傳凱(2017)。〈從《返校》的劇情談起(上)〉,《人本教育札記》,

333: 102-106。

姚舜庭(2017年1月1日)。〈返校.赤燭:一個人到一個團隊〉。取自 https://devilpolis.wordpress.com/2017/01/01/返校:從一個人到一個團隊/

柯舜智(2010)。〈傳播研究轉向:瞭解電玩遊戲〉,《新聞學研究》,102:

365-372。

郭宏昇、周平(2005)。〈華語恐怖電影的傳統觀與現世感-由《暫時停止呼 吸》到《見鬼》之論述革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0: 111-144。

郭良文、林素甘(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 與圖書館學》,7(4):1-13。

夏春祥(2007)。《在傳播的迷霧中:二二八事件的媒體印象與社會記憶》。

臺北:韋伯文化。

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臺北:五南。

唐維敏譯(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臺北:亞太圖書。

梁世佑(2018年11月)。〈獨立遊戲:臺灣新發聲勢力〉,《CCC創作集》,

9: 2-7。

張玉佩(2004)。〈閱聽人概念的探索:從網路經驗出發〉,《中華傳播學 刊》,5: 37-71。

張玉佩(2009)。〈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新聞學 研究》,98: 1-45。

張玉佩(2011)。〈線上遊戲之閱聽人愉悅經驗探索〉,《中華傳播學刊》,

19: 61-95。

張玉佩(2012)。〈台灣線上遊戲的在地情境與全球化文化流動〉,《新聞學 研究》,113: 77-122。

張玉佩、邱佳心(2017)。《色情暴動:遊走於男性愛遊戲的同人迷群》。新 竹市:交通大學出版社。

陳正陽(2011)。《鬼迷心悅:閱聽人對各國恐怖片觀影愉悅差異研究》。輔 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君玫譯(2001)。《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 Storey, J.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Arnold.)

陳怡潔(2018年8月28日)。【9月人物】我想創造出屬於臺灣的「恐怖」文化

──專訪恐怖遊戲《返校》製作人姚舜庭。取自https://medium.com/讀 家心聞/9月人物-我想創造出屬於臺灣的-恐怖-文化-專訪恐怖遊戲-返校-製作人姚舜庭-24e7fb1a19f0

張美鳳(2009)。〈電子遊戲媒體形態與內容的關係〉,《傳播與社會學 造“中式恐怖”〉。取自 https://weiwenku.net/d/105722560

梁啟新(2008)。《玩-樂:電玩遊戲中互動機制設計之研究》。交通大學建築 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靄珠(2004)。〈謊言實錄:楊德昌《恐怖份子》的性、謊言、暴力〉,

《中外文學》,33(3): 15-37。

彭小芬譯(2003)。《顫慄恐怖片:失聲尖叫電影院》(原書 Wells, P.

[2000]. The Horror Genre : From Beelzebub to Blair Witch.)。臺北:書林。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運用〉,《生活科技教育》,

37(4): 17-23。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

《調查研究》,8: 5-42。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臺北:遠流。(原書 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 Cultural Studies.)。

黃建業(1995)。《楊德昌電影研究——台灣新電影的知性思辯家》,臺北:

遠流。

黃振家、宗靜萍、林妙容、吳慧芬譯(2014)。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原書 Wimmer R.D. & Dominick J.R. [2013].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10/e.)。臺北:學富文化。

黃盛淋(2017)。《重返集體狂歡的年代?探索Live實況直播的意涵-以遊戲實

7/%E4%BB%96%E5%80%91%E7%94%A8%E9%9B%BB%E7%8E%A9

%E8%AA%AA%E5%8F

蔡佶良(2017)。《遊戲實況的運作機制:閱聽人、社群價值、資本邏輯》。

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昀霆(2017)。《串流玩轉:論電子遊戲實況的嬉戲與遊戲》。政治大學社 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興立(2016)。〈論《樓下的房客》裡的日常驚懼與網路世代的人格認 同〉,《台灣文學研究》,11: 143-170。

顧正萍(2011)。〈無所不在的恐怖—楊德昌電影《恐怖份子》析論〉,《輔 仁國文學報》,33: 15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