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玩家對《返校》的詮釋與意義

第三節 集體記憶的更迭

傳播學者 Barbie Zelizer 指出,集體記憶不是文化中的靜態面向,而是任何 社會中動態的連結結構,它連接了對現在仍有意義的過去,並也變成文化中最 有力的一部分,繼而擴大與延伸、決定了人們現在對事物的思考;文化研究者 John Fiske 也說,文化是為我們的社會經驗不斷製造意義的一個過程,它會在社 會認同的面向上與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政治發生重疊甚至引導的作用(夏春祥,

2007,頁 212)。

解嚴之後出生的世代,並沒有經歷過威權統治的時代,對於威權歷史僅僅 是透過教科書、長輩口述以及媒體等管道間接得知,但他們仍然共享著關於威 權的歷史記憶,這樣共享的「集體記憶」經過幾段時間的轉變,仍影響著他們 的思考與行動,也成為他們在《返校》一問世就付費下載的原因之一。也就是 說,《返校》的出現以及所受到的廣大關注,並非只是一個突然成功的、勵志 的創業故事,它反映出臺灣社會對白色恐怖、威權統治的歷史關注,不再限於 受難者家屬與學術社群。

二二八議題常被用來揭露國民黨政府威權統治的本質,從二二八議題在台 灣民主化過程所起的作用,可看出平反運動和民主運動亦步亦趨(記憶與遺忘

的鬥爭)。夏春祥(2007)考察二二八事件報導框架的變化與其形塑的社會記 憶,將二二八的媒體報導分為議題出現期(1947~1949)、議題沒落期

(1949~1987)、議題復興期(1987~2004)以及議題翻轉期(2004~2007),

其中議題復興期是二二八事件討論最多元的時期,由於軍事戒嚴的解除,各式 各樣的新聞來源,共同使得二二八事件的新聞議題成為不同立場的市民社會的 共同資產,逐漸形成一種寬鬆與自由發展的社會脈絡,加上 1980 年代以後,因 為許多精英呼籲,以及平反冤屈的概念開始與社會運動結合,並促成二二八事 件等一連串禁忌的解除,包含了師大四六事件、台大哲學系事件與更多白色恐 怖時期的政治案件等。

由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2015)所出版的《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卷 二)記憶歷史傷痕》中提到,二二八事件的平反工作在九零年代逐步邁進,其 路線強調通過對「傷痕歷史」的澄清,獲得正當性,進而要求昔日的施暴者—

—國家——予以回應、平反與賠償,二二八事件也從禁忌轉化為人民共同的、

可言說的記憶;另一方面,關於白色恐怖的口述歷史訪談工作也在 1990 年代末 期開始,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二二八事件平反工作與相關社會運動已經促使 社會氛圍開始轉變,但許多白色恐怖受難者與其家屬仍有顧慮,不敢坦承在戒 嚴時期參與過的組織活動:在 1998 年的口述歷史訪談中,大量受訪者稱自己

「只是看一本禁書就被捕」或「完全不知道為什麼被捕」,然而卻在 2010 年的 訪談中,才對田野調查者推翻自己從前所述,承認自己「有意識地參與組織活 動,想對國家社會盡一份力」。

由此可見,相較於較早啟動的二二八平反運動,白色恐怖的調查與平反起 步較晚,在剛解除戒嚴的 90 年代仍面臨著社會壓力,而從 90 年代的隱瞞到 2010 年的坦承,也能看出社會討論的風氣逐漸多元開放。

二二八事件每年都會在紀念日前引起社會討論,事件的歷史定位大致已經 塵埃落定,而白色恐怖的受難者平反工作仍在進行,對於解嚴後出生的年輕一 代,雖未曾親身經歷過那個時代,但仍受社會集體記憶的影響;對政治的關注 或許起於 2014 年太陽花運動,或許更早,從前兩節的訪談結果可以看出,受訪 玩家們因為對白色恐怖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也對政治與臺灣民主發展有所關注 與期待,因此,對於號稱是以戒嚴時代為背景的遊戲,其能講述的故事深度究 竟到什麼程度,也產生高標準的期望與要求,這能從受訪者雖然一方面肯定

《返校》在主題上別具心裁,但仍「希望可以說得更多」看出:

「會覺得他很多東西描述得太淺了,主要是聚集在女主角,這要 從女主角的處境來講,她對很多事件的涉入程度其實不夠深,從 頭到尾她只是製造了一個藉口,把書單拿給教官,然後害一群人 被牽連、槍斃,從頭到尾她做的事情可能就只是這樣。認真來講 她不是白色恐怖的主犯,某種程度她連共犯也不是,她只是順手 被當作一個藉口。因為從這些要素來講,白色恐怖只是擦到邊,

但是硬要詮釋的話是可以這樣講。...。我會期待的,比較殘酷、

血腥暴力的,比較不公平、不正義的,完全畫不上什麼關係。中 間有一個橋段是,你在校舍旁邊會看到在影射蔣介石的一個雕 像,我本來在期待那個銅像是不是會和未來的故事有聯繫,結果 好像只是放在那邊。」(受訪者 H,1988 年生)

「或是可能可以透過教官的角度,例如說他可能會寫一份報告 書,來實際上做告發的角色。然後構面會變成從黨國視角來做,

試圖論述這件事到底是什麼樣,比如說什麼堅決抗拒有毒思想的 學生來跟我告發這件事情,就論述說我們學校裡面發現一些思想 毒蟲,需要趕快淨化,把禍源抓起來,然後說雖然這件事本身可 以不用判死刑,但因為是老師已經影響很多學生,所以要死這 樣。」(受訪者 C,1994 年生)

夏春祥(2007)認為,頻繁出現的媒體印象會形成民眾腦海中對於過去事 件的記憶,而這些集體記憶便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判斷事情的依據,延伸來說,

集體記憶是種論述性的存在,也是關於過去的各種嘗試性表達,它提供了社會 合理發展自身認同與文化共識的過程。玩家對《返校》遊戲體驗,甚至包含整 個臺灣社會對《返校》種種評論,亦都反映了集體記憶的脈絡。

第六章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