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部地區父母教養態度之情形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中部地區父母教養態度之情形

本章旨在根據問卷調查所得之資料進行分析。本章就研究所得結果分四節進 行分析與討論,在進行統計分析時,將依據研究問題同時視樣本個數進行合併,

以符合統計分析規定之樣本間個數彼此相近之原則。本章第一節為「中部地區父 母教養態度之情形」,分別就本研究工具的第二和第三部分進行描述性統計結果 呈現。首先就問卷第二部分父母教養態度四大面向:專制威權型、開明權威型、

寬鬆放任型和冷漠忽視型,依其平均數進行排序。接著以問卷第三部分各題之平 均數,進行排序結果之呈現。第二節為「不同背景變項的幼兒,其父母在教養態 度之差異情形」,第三節為「不同背景變項的父母在教養態度之差異情形」,第四 節為「不同背景變項的幼兒、父母對父母教養態度上之相關性及預測作用」加以 探討。

第一節 中部地區父母教養態度之情形

本研究以中部四縣市,六個區域(台中市、台中縣、彰化市、彰化縣、南投 市、南投縣)立案公私立幼稚園之幼兒家長為研究對象,共回收有效問卷為 1039 份。本節將依 1039 份問卷調查之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獲得問卷整體與各分量 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據以解釋目前學齡前家長,在教養子女態度之現況。玆以 第二部分「父母教養態度量表」、第三部分「父母教養態度之單題選項」和綜合 討論依序分述之。

壹、第二部分「父母教養態度量表」

有關學齡前家長,在教養子女態度之現況分析,如表4-1-1所示。本部分問卷

130

共36題,將父母教養態度分為四個分量表,並採李克特四點量表計分,以「從不 如此」得1分,「很少如此」得2分,「常常如此」得3分,「一向如此」得4分。每 題最高分為4分,最低分為1分。分量表得分愈高,表示愈傾向該分量表之教養類 型。因此,研究結果如表 4-1-1,得父母教養態度總量表平均分數為2.40,而父 母教養態度各層面之平均分數「專制威權型」為3.00、「開明權威型」為2.91、

「寬鬆放任型」為1.73 、「冷漠忽視型」為1.50。得分高低依序為:「專制威權 型」>「開明權威型」>「寬鬆放任型」>「冷漠忽視型」;換言之,學齡前的 父母在教養子女的態度上採「專制威權型」的方式最多,其次依序為「開明權威 型」、「寬鬆放任型」,而以採取「冷漠忽視型」的教養方式為最低。

表 4-1-1 「父母教養態度量表」之現況分析

項目 樣本數 平均數 次序

專制威權型 1039 3.00 1

開明權威型 1039 2.91 2

寬鬆放任型 1039 1.73 3

冷漠忽視型 1039 1.50 4

總量表 1039 2.40

研究者進一步探討中部地區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態度最傾向哪些教養方式以 及最少採用哪些的教養態度,根據總量表各題之平均數加以排序,亦將同分的平 均以相同名次排列,如表4-1-2。

131

132

133

究結果也可發現,父母親認為孩子犯錯理應受罰,但仍表現出民主的管教,讓孩 子有犯錯的機會,並且在處罰孩子前能明確告知幼兒受罰的原因,這個結果呼應 總量表平均得分較低的其中之一「我認為孩子還小,即使做錯事也不須被責罰」。

平均得分最低的後五項,分別為:「我對孩子的日常作息並不清楚,例:就 寢時間、吃點心、學才藝的時段等等」、「孩子會自作主張沒有徵詢我的同意,就 邀請朋友來家裡玩」、「我認為孩子還小,即使做錯事也不須被責罰」、「我不清楚 孩子喜歡或不喜歡哪些食物」、「當孩子有好的表現時,我不會給予口頭鼓勵或讚 美」。從最低分的五個題目顯示,父母親較能掌握子女在家中的表現,諸如:食 物的厭惡或喜愛、日常作息的安排等,而父母大致也認為孩子犯錯時,應該受到 適當的懲罰作為借鏡,對於子女優秀的表現,也不吝嗇對子女施以口頭的讚美與 鼓勵。

貳、第三部分「父母教養態度之單題選項」

此部份共有六題,分別有四題單選題,兩題複選題。單選題之內容包含家中 主要負責管教子女的人、夫妻管教一致性與否、對子女的獎勵制度等。複選題之 內容為左右父母教養子女態度因素為何以及父母認為子女成長過程容易受何種 因素影響。根據統計分析結果,茲述如下:

一、主要管教子女的照顧者來看:

中部四縣市學齡前的父母,主要負責管教子女的照顧者來看,如表 4-1-3 所 示,在學齡前,主要管教子女的照顧者依序為:「母親」(733 人,佔 70.5%)為 主、「父親」(174 人,佔 16.7%)次之、「父母兩人」(95 人,佔 9.1%)、「祖母」

(24 人,佔 2.3%)、「祖父」(13 人,佔 1.3%)。因此,研究結果顯示,此階段 的幼兒主要由母親負責管教子女的行為表現,最少由祖父擔任管教子女的責任。

結果也顯示,父母親共同分擔管教子女的人數亦不在少數,顯示中部地區的父親

134

也開始積極介入管教子女紀律的養成和常規的規範,此結果與 Goodman(2007)

相似,表示就算由祖父母、父母和孩子所組成的三代家庭模式,家中教養仍以父 母為主,祖父母的教養方式次之,母親為主要管教子女之重要角色。

表 4-1-3 主要管教子女的照顧者

項目 次數 百分比 次序

父親 174 16.7 2

母親 733 70.5 1

祖父 13 1.3 5

祖母 24 2.3 4

父母兩人 95 9.1 3

合計 1039

二、與配偶對教養子女的看法來看:

父母親任一方與配偶對教養子女看法之差異,如表 4-1-4 所示,在學齡前,

父母與配偶對教養子女的看法差異,依序為:「偶爾意見不合」(613 人,佔 59.0

%)為主、「少有意見不合」(316 人,佔 30.4%)次之、「沒有意見不合」(59 人,

佔 5.7%),最後為「常常意見不合」(51 人,佔 4.9%)。因此,多數父母在教養 子女時,與配偶的意見多偏向偶爾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少數父母才會出現常常意 見不合的衝突。即中部地區父母的管教一致性頗高,而當父母管教愈趨一致,子 女越容易達到父母親的要求,對子女各方面的發展也較佳。

表 4-1-4 與配偶對教養子女的看法

項目 次數 百分比 次序

常常意見不合 51 4.9 4

偶爾意見不合 613 59.0 1

少有意見不合 316 30.4 2

沒有意見不合 59 5.7 3

合計 1039 100

135

三、當配偶管教子女不當行為時之反應來看:

父母親面對配偶管教子女不當行為時之反應來看,如表4-1-5所示,在學齡 前,當配偶管教子女不當行為時,父母之反應依序為:「不加以干預,事後與先 生(太太)討論,是否有較佳的管教方式。」(568人,佔54.7%)、「不加以干預,

子女有錯,理應受罰被罵。」(242人,佔23.3%)次之、「當下為孩子向先生(太 太)解釋事情原委。」(164人,佔15.8%),最後為「本人因情況不符,無法填答 此題」(62人,佔6.0%)。因此,研究結果顯示,多數父母面對配偶管教子女時,

會先採取不加以干預,並在事後與配偶討論是否有更適切的教養方式。此結果呼 應上述父母管教趨於一致性,且多數父母親並不會當下與配偶產生爭執。

表 4-1-5 配偶在管教子女不當行為時之反應

項目 次數 百分比 次序

當下為孩子向先生(太太)解釋事情原委。 164 15.8 3 不加以干預,子女有錯,理應受罰被罵。 242 23.3 2 不加以干預,事後與先生(太太)討論,是否有較佳的管

教方式。

568 54.7 1

本人因情況不符,無法填答此題。 62 6.0 4

遺漏值 3 .2

總和 1039 100.0

四、父母獎勵孩子最常採取的方式來看:

當孩子表現出值得鼓勵時,父母親獎勵孩子最常採取的方式來看,如表 4-1-6 所示,在學齡前,當孩子表現值得鼓勵時,父母最常採取的獎勵方式,依序為:

「口頭讚美」(609 人,佔 58.6%)、「口頭讚美並送禮物」(408 人,佔 39.3%)次 之、「沒有表示」(12 人,佔 1.2%)、「沒有口頭讚美只有禮物」(8 人,佔 0.8%)。

表示當孩子表現值得鼓勵時,多數父母皆會有口頭讚美的表示,只有少數的家長 會只送禮物而沒有任何的口頭讚美。這種結果顯示,給予精神上的支持遠遠勝過 物質上的獎勵,一來可協助幼兒社會化的過程,二來亦可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136

表 4-1-6 父母獎勵孩子最常採取的方式

項目 次數 百分比 次序

沒有表示 12 1.2 3

口頭讚美 609 58.6 1

口頭讚美並送禮物 408 39.3 2

沒有口頭讚美只有禮物 8 .8 4

遺漏值 2 .2

合計 1039 100

五、影響父母教養子女態度之因素來看:

父母的教養態度最容易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如表 4-1-7 所示,在學齡前,左 右父母教養幼兒的方式,可能受到的因素依序為:「長輩的指導、親朋好友意見

(含同事、親戚、孩子同儕的家長)」(599 人,佔 31.2%)、「自身成長背景」(534 人,佔 27.8%)次之、「報紙、期刊等書籍或網路媒體資訊」(388 人,佔 20.2%)、

「親子講座、研習,專家學者意見」(383 人,佔 20.0%),最後為「配偶的想法」

(15 人,佔 0.8%)。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在教養子女時最常以長輩、親朋好友 或者同事、幼兒同儕家長的意見為主。原因可能為,這些人皆是父母親最常接觸、

最熟悉的人,由其是父母在教養第一胎的子女時,最希望有經驗的他人,能給予 實務上的經驗分享或給予實質上的建議。然而,研究結果也可發現,父母親依賴 資訊媒體的比例高過於親子講座或專家學者的建議,顯示對父母而言,比起出 門、撥空參加研習活動,寧可選擇隨手可取的方便媒介,此結果也呼應本研究的 分量表各題平均數分析的結果,表示中部地區父母繁忙,甚少參與親子研習活 動,以增長或修正自身教養態度。

137

表 4-1-7 左右父母教養子女態度之因素(複選題)

項目 次數 百分比 次序

自身成長背景 534 27.8 2

親子講座、研習,專家學者意見 383 20.0 4 長輩的指導、親朋好友意見(含同事、親戚、

孩子同儕的家長)

599 31.2 1

報紙、期刊等書籍或網路媒體資訊 388 20.2 3

配偶的想法 15 0.8 5

六、父母認為子女成長過程容易受到影響之因素來看:

父母親認為子女的成長過程中,最容易受到影響之因素,如表 4-1-8 所示,

在學齡前,父母認為子女成長過程中,容易受到的影響之因素依序為:「父母」

(804 人,佔 23.8%)、「朋友、同儕」(801 人,佔 23.7%)次之、「老師」(677 人,佔 20.0%)、「兄弟姐妹」(511 人,佔 15.0%)、「大眾傳播媒體」(457 人,佔 13.5%),最後為「親戚」(135 人,佔 4.0%)。因此,研究結果顯示,多數父母 已意識到幼兒成長過程中,受到父母親的影響甚大,故父母親的言行舉止格外重 要,而親戚是幼兒最少接觸到的人,因此對幼兒產生的影響最小。然而,父母也

(804 人,佔 23.8%)、「朋友、同儕」(801 人,佔 23.7%)次之、「老師」(677 人,佔 20.0%)、「兄弟姐妹」(511 人,佔 15.0%)、「大眾傳播媒體」(457 人,佔 13.5%),最後為「親戚」(135 人,佔 4.0%)。因此,研究結果顯示,多數父母 已意識到幼兒成長過程中,受到父母親的影響甚大,故父母親的言行舉止格外重 要,而親戚是幼兒最少接觸到的人,因此對幼兒產生的影響最小。然而,父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