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四節,首先第一節就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進行闡述,第二節為研 究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最後,第四節就本研究的範圍與限制進行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節將闡述研究者進行此研究之動機並進行相關研究之背景探究,以及本研 究之研究目的。

壹、 研究動機

個體成長是藉由生活經驗和周圍環境所接收到的刺激引發學習動機,並透過 觀察、模仿、訓練等方式,發展為健全的人格,而家庭是幼兒第一個所接觸到的 環境,所以家中的父母對幼兒影響甚大。幼兒在家中與家庭成員長期生活,成員 間彼此交流、互動,這種親密的親子關係是無可取代的,尤其是父母的角色與功 能,對幼兒的影響最大。因此,Maria(2001)認為父母乃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 重要他人,而幼兒的人格發展也深受父母影響(引自張高賓,2004)。Roberta(2004)

提及父母是孩子進入社會之引導者,所以父母也要承擔孩子適應社會生活的重大 責任。此外,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搖籃,也是幼兒學習社會化的場所之一,家的基 本成員由父母親組成,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態度將有著極大的影響力,父母親也是 支持成長與家庭穩定的重要人物,由父母幫助子女建立利社會行爲、培養健康的 人格發展、奠定學習態度等,父母教養態度對幼兒的身、心、靈發展更是扮演著 無可取代的角色。

多項研究中發現,父母的教養方式及態度影響子女許多面向,如生活適應(鄭

2

雅婷,2007;那昇華,2007;歐麗雪,2006;徐玉梅,2006)、利社會行為(郭玉 燕,2006;林玉萍,2006)、挫折容忍力(廖純雅,2006)、人格特質(張瑛昭,

2006)、道德判斷(陳建勳,2003)、焦慮程度(許家尹,2003)、行為表現(孫 碧蓮,2002;王鍾和,1993;徐綺櫻,1993)、氣質(王珮玲,1992)等各層面。

葉芊芊(2006)以問卷調查方式,研究137名北部地區4∼6歲幼兒的創造力與母 親教養方式之相關性,結果發現母親教養方式採「中愛護程度」者,其幼兒在「想 像力」層面得分高於母親教養方式採「低愛護者」者,表示母親對幼兒的教養態 度愈溫暖、愈關切,幼兒將具有越高的想像力;反之,母親對幼兒愈冷漠、愈忽 視,幼兒則較缺乏想像的能力。

Leibham, Alexander和Johnson(2005)針對父母教養態度與學齡幼兒興趣維持 的時間長短,作一個長期的縱貫性研究。此研究結果顯示,父母親或照顧者之教 養態度與教養信念會影響幼兒對一事物的熱衷程度,和其興趣所維持的時間,特 別是學齡前之幼兒更為明顯。此外,針對同一個事物能維持長期興趣的幼兒,其 父母親也會提供更多元的刺激與幼兒興趣相關連的物品,來引發並提高幼兒學習 的好奇心。換言之,父母親的教養態度不僅影響幼兒興趣的發展,也影響幼兒對 一事物的熱衷程度以及其所維持時間的長短,亦將影響父母提供幼兒資源的多 寡,親子間彼此交互影響。故父母的教養態度將直接或間接連結幼兒各個層面,

包含認知、情感、社會、氣質、行為表現等,幼兒給予父母之回饋,也將影響父 母回應幼兒的態度,形成一個循環的系統,彼此間相互交錯關連。

學齡前的幼兒,父母的支持與鼓勵是其發展社會化和培養能力的基礎,教養 態度須具有敏感性與回應性(Baumrind, 1971)。Lipsitt(1983)認為早期生活經驗 是日後許多發展之基礎,因此沒有任何一種理論輕視或忽視早年經驗(引自游恆 山,1991)。幼兒時期可塑性最高,父母教養態度所採取的正向或負向行為、積 極或消極態度,在幼兒時期影響最大,但在父母教養態度的文獻回顧中,多以國 小的兒童為研究對象(那昇華,2007;張樹閔,2007;郭玉燕,2006;洪綉雯,

3

2006;廖純雅,2006;張瑛玿,2006;歐麗雪,2006;陳建勳,2003;曾淑華,

2003;許嘉尹,2003等),國高中學生次之(許修龍,2007;賴佳琪,2006;張怡 華,2006;孫碧蓮,2002;黃拓榮,1997等)。上述這些研究多由學生評估家長 之教養態度,一來涉及學生自我的主觀意識,二來牽涉學生心智的成熟程度及認 知發展、題意瞭解等問題,故由子女評估父母教養態度之方式,仍有失偏頗,無 法深入瞭解父母對教養子女時所持的教養態度。然而,針對育有學齡前幼兒之家 長,進行教養態度的調查卻不多。除此之外,以學齡前幼兒之家長為研究對象,

進行教養態度之研究,近年來又多以外籍配偶為主(邱奕仁,2004;羅美紅,2005;

莊麗玉,2005等),無法類推於一般學齡前幼兒家長之教養態度,因此,進一步 探討學齡前幼兒家長之教養態度並提供家長了解教養態度與幼兒發展之相關 性,改善父母教養態度,增進父母對教養之認識,此乃本研究動機之一。

幼兒在學齡前,受父母影響最大,然而父母在教育與養育子女的方式、態度 和行為上,也受許多外在因素干擾、牽動。根據 Bronfenbrenner(1979)提出的生 態系統論(ecological system theory)的觀點,個體不僅與環境互動,個體也在多 層環境中交互作用,多層環境包含政治、社會、價值觀、大眾媒體、社經地位等

(引自 Bronfenbrenner, 1986)。Belsky(1984)認為父母親會因多種的文化背景,

如人格特質、工作性質、職業經驗、婚姻聯繫等,發展出不同的教養態度,進而 影響幼兒發展及特質。王珮玲(1992)以 1,267 位大班幼兒與其父母為研究對象,

調查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之關係,結果發現低社經地位的之 家長採取「命令」、「拒絕」負面的教養態度多於高社經地位之家長,而高社經地 位之家長採取「愛護」的正面教養態度高於低社經地位之家長。這項研究結果表 示社經水準較佳的家庭,在經濟層面不於匱乏的情況下,父母較可能採取積極的 教養方式,相反而言,在社經水準較差的家庭,父母可能為了生計奔波,而忽略 子女的教養,然而,此研究主要針對兒童氣質進行研究,對於父母教養態度並未 深入探究,但父母之社經地位應與其教育程度、職業性質等環環相扣,彼此間應

4

互有關連,此研究卻未涉及。

Melby(1993)探討 393 位青少年學術成就與家庭背景之相關性,研究結果 顯示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子女學術成就與父母採取溫暖、關心的教養 方式,彼此間呈顯著的正相關;而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子女學術成就 與父母採取敵意、忽視的教養方式,彼此間皆呈顯著的負相關,也就是說,父母 親之教育程度愈高,家庭收入、社經地位也愈高,家庭在不須擔心教育經費的情 況下,父母採取溫柔積極的教養方式,使子女在學術上有較佳的成就表現;反之,

教育程度較低的父母,易採取敵意、消極的或不關心的教養方式,子女在學術上 也沒有特別優良的表現。但此項研究僅針對父母教養態度中的「溫暖關心」和「敵 意消極」兩個面向進行調查,無法瞭解父母教養態度持專制、權威、溺愛等其他 層面時,其教養態度對子女學術成就的表現。此外,父母對子女之教養態度,影 響層面不應僅探究父母教養態度對子女學術成就的表現,應包含子女的行為表 現、情緒、道德發展、人際關係等,另外,此項研究在父母本身背景變項的探討 也不包含職業、婚姻狀況等多項因素。

諸多研究顯示,父母教養子女時所持的態度,將因不同背景變項而有所差 異,但在眾多的研究中,皆將父母教養態度當作自變項,依變項多為子女表現或 行為結果,事後又著重依變項的解釋,導致父母教養態度是否因著不同背景變項 而有所差異之探討較顯不足,此乃本研究動機之二。

內政部出生率之統計資料顯示,2007 年 1∼9 月出生的嬰兒約 14 萬 6,517 人,

相較於 2006 年降低了 0.4 個千分點,再創新低。再者,以內政部(2006)公佈「嬰 兒依生母生育胎次」之統計資料發現,近 10 年來生第 3 胎以上者減少 8.9 個百分 點,亦即表示願意生 2 胎以上的家庭迅速降低,也代表家中子女數逐年下降,獨 生子女數的比率逐漸增高,且資料也顯示 30∼34 歲之母親剛生育第一胎者占 44.6

%,代表頗多母親將屆高齡才生育子女,老來得子,對子女教養將更極致愛護與 寶貝。陳曉楓(2005)透過深度訪談與觀察的方式,發現母親對於獨生子女的教

5

養方式出現「竭盡所能」與「容易妥協」之兩大特徵,但此研究僅針對四組學齡 前之獨生子女、母親與教師進行訪談,研究對象過少,無法推論至其他父母對其 獨生子女之教養態度是否依然。此外,對於非獨生子女的家庭,父母教養態度又 有何差異,葉怡伶(2004)針對家庭脈絡下學前幼兒及其母親的教養想法進行研 究,結果發現家中子女數的多寡,會造成父母教化孩子分享行為之差異,即非獨 生子女的家庭,母親教導分享行為的表現多於獨生子女的家庭。此項研究在父母 教養態度只著重教導子女分享行為之探討,家中子女數與父母教養態度之關聯涉 略並不深。事實上家中子女數與父母教養可能有所關聯,原因之一在於獨生子女 自小較缺乏手足相處學習和分享的機會,加上父母將他們的夢想和希望全部集中 在獨生子女身上,集中式的寵愛與關注,有求必應,直接地影響子女的行為與人 格發展;而非獨生子女,因父母的關愛與注意力被分散,其父母之教養態度與獨 生子女父母之教養態度將有所差別。施玉鵬(2002)以「父母親管教方式」等五 種量表,調查 738 名國小六年級的學生,發現父母對於長子的管教方式趨於開明 權威,中間及其老么的孩子,父母管教方式則趨於忽視冷漠,表示長子可能獲得

養方式出現「竭盡所能」與「容易妥協」之兩大特徵,但此研究僅針對四組學齡 前之獨生子女、母親與教師進行訪談,研究對象過少,無法推論至其他父母對其 獨生子女之教養態度是否依然。此外,對於非獨生子女的家庭,父母教養態度又 有何差異,葉怡伶(2004)針對家庭脈絡下學前幼兒及其母親的教養想法進行研 究,結果發現家中子女數的多寡,會造成父母教化孩子分享行為之差異,即非獨 生子女的家庭,母親教導分享行為的表現多於獨生子女的家庭。此項研究在父母 教養態度只著重教導子女分享行為之探討,家中子女數與父母教養態度之關聯涉 略並不深。事實上家中子女數與父母教養可能有所關聯,原因之一在於獨生子女 自小較缺乏手足相處學習和分享的機會,加上父母將他們的夢想和希望全部集中 在獨生子女身上,集中式的寵愛與關注,有求必應,直接地影響子女的行為與人 格發展;而非獨生子女,因父母的關愛與注意力被分散,其父母之教養態度與獨 生子女父母之教養態度將有所差別。施玉鵬(2002)以「父母親管教方式」等五 種量表,調查 738 名國小六年級的學生,發現父母對於長子的管教方式趨於開明 權威,中間及其老么的孩子,父母管教方式則趨於忽視冷漠,表示長子可能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