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阿的思維模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語言與文化研究

二、 中阿的思維模式

本節主要分成兩個部分,分別說明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與阿拉伯文化

「認主獨一」的思維模式,並探討中文與阿拉伯文思維與語言相互的影響。

(一) 中華文化的天人合一

學者常用「天人合一」來概括中華文化的精神(申小龍,1993,2003;

戴昭銘,1996;戴康生與彭耀,2006),主張「天」與「人」是不可分割的 整體,而追求天人之間的和諧與統一不僅是中國人思考問題的出發點,亦是 終極目標。這種思維模式是在認清人與自然的差異之後,吸取各自的長處,

補其短處,使兩者融合於一個相互依存的整體之中,於是「天地與我並生,

萬物與我為一7」的思想便油然而生。

事實上,「天人合一」的立足點仍在於「人」的主觀體驗與感悟(申小 龍,2003)。申小龍(1993)表示,中國人在思維模式上注重人際與倫理,

以人比天,還原於心,同時重視直覺與內省,反映出「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核 是一種主觀的人治精神」。戴昭銘(1996)亦同意這項說法。戴進一步指出,

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是主體思維,因此,在語言表達或認知時,以人為出發點 的主體意識十分強烈。而朱立才(1997)在談到語言結構所反映的思維模式 時亦指出,中國傳統哲學帶有「以人為本」的文化特點,注重修身養性,探 求人的內心世界;也因此,中國人自古以來便具有以人為中心的思維傾向,

常習慣以主體的經驗或感受去描述客體的情況,而非從客體本身敘述。這樣 的思維模式反映在語言表現上,從語法層面來說,形成中文多用指「人」的 名詞為主語,指「事」的名詞為賓語的情形;而從語義層面來看,如果句子 中同時出現施事與受事,那麼,中文傾向以「人」施事,以「事」為受事。

曾金金(2008)進一步從俗諺的詞頻統計中,驗證了中華文化以人為本 的思想特質。曾表示,俗諺是庶民生活經驗的累積,是「先民透過生活體驗 與對自然的觀察,形成的一種普遍認知或終極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足以反 映文化。因此,她統計台華英俗諺中帶有「人」的詞頻總數,整理如表二-1。

表 二-1 台華英俗諺中帶有「人」之詞頻統計

語言類別 統計項目 詞頻 總詞數 百分比

台諺 帶有「人」 435 15038 2.89%

華諺 帶有「人」 671 16423 4.09%

英諺 帶有-man, people, person 40 12241 0.33%

資料來源:曾金金(2008)。「從台華英俗諺對比分析探討台灣文化特質」。發表於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整合型研究計畫之台灣多元文化之建構聯合成果發表會。

由表二-1 可知,華諺中帶有「人」的詞所占比例最高,約 4.09%;相較 之下,台諺比例次之,約 2.89%,英諺比例最少,僅 0.33%。而根據曾金金

7 引自《莊子齊物論》。

(2008)的另一項統計,在排名前十名的華諺詞條中,帶有「人」的詞條亦 排名第三。以上均顯示華諺深受人本思想所影響,關懷對象以「人」為主。

另一方面,申小龍(2003)主張「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亦反映了中華 文化各方面的「整體思維(holistic synthesis)」。從哲學方面來看,《老子》

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與《周易》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兩者的 解釋其實是一致的,皆在說明萬物是藉由陰陽二氣的互補調和而生存的。在 這個思維架構中,《老子》的「道」與《周易》的「太極」代表整體的範疇,

「陰陽」與「八卦」等則是構成此一整體的基本要素。因此,任何部分都離 不開整體,任何部分也都體現於整體之中。在醫學上,中醫亦抱著人與天地 萬物是相互作用與相互依存的觀念,認為四時寒暑、晨昏晝夜、日月氣象與 地理環境等,都會對人產生影響,正所謂「天氣變於上,人物應於下矣8」。

而從語言表達方面來看,申小龍(2003)認為中文語言注重「意合

(parataxis)」亦是受到整體思維的影響。所謂「意合」,指的是詞語或句子 的連接,是藉由兩者之間的意義或邏輯關係來實現的,而不是借助語言形式 的概念稱之(王菊泉,2007)。申小龍在論述中文語法的建構時曾指出,中 文語法並不講求數(number)、性(gender)、格(case)等的形態變化,只 求「言」與「意」的統一。在這個原則之下,中文動詞前的主語和動詞後的 賓語有時可以互換位置,而意義不變,如例(1)至(4)。

(1) 一條被子蓋三個人(三個人蓋一條被子)

(2) 宣傳欄貼滿了廣告(廣告貼滿了宣傳欄)

(3) 他一身淋了水(水淋了他一身)

(4) 媽媽想死你了(你想死媽媽了)

除此之外,申小龍(2003)亦舉出部分實例,說明中文在某些語境中,

同一位置意義相反的詞語可自由替換,而不影響其意義,如例(5)至(7)。

(5) 中國女籃大勝韓國隊(中國女籃大敗韓國隊)

8 引自《論橫變動篇》。

(6) 好熱鬧(好不熱鬧)

(7) 在沒有睡覺以前(在睡覺以前)

在例(5)中,動詞「大勝」與「大敗」都表達了同一語意,即「中國 女籃取得勝利」之意。同樣地,例(6)中的副詞「好」與「好不」,在修飾 形容詞的時候,兩者均表示肯定,意即「好不」等於「好」。至於例(7)中 的動詞,不論是否加入否定,均表示否定之意,即「睡覺」等於「沒睡覺」。

由上述種種例子可見,中文在本質上所講求的是意義之合,而非形式之合。

(二) 阿拉伯文化的認主獨一

在釐清中華文化的思維模式與中文的相互影響之後,接下來,本研究將 探討阿拉伯文化的部分。要了解阿拉伯人的思維模式,首先要了解「伊斯蘭 教(Islam)」對於阿拉伯人的意義及其基本教義。伊斯蘭教是阿拉伯人主要 的宗教信仰,然而,對於阿拉伯人來說,伊斯蘭教不僅是一種宗教信仰,同 時也是國家立法制度與社會生活方式的依據。正因如此,阿拉伯人的思維模 式亦深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國少華,2009;Samovar, Porter, & Stefani, 2000)。

伊斯蘭教的基本教義是「認主獨一(ديحوتلا;al-Tawhid)」,主張「萬物非 主,唯有真主」,這就是說真主阿拉(Allah)是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而且 是唯一的主宰(阿布達拉提,1997/2008;從恩霖,2007)。此一信念亦是進 入伊斯蘭教成為穆斯林9(Muslim)的必要條件10。事實上,「真主」在阿拉 伯文化中的地位,猶如中華文化中「上天」所扮演的角色,兩者本質上並無 不同。不同的是,中阿文化對「人」的定位,前者秉持著天人合一的精神,

主張天與人不可分割;後者卻認為人類只是真主所創造的萬物之一,是真主 的僕人,兩者絕不能混為一談。

有文獻指出,「認主獨一」的思維模式反映了阿拉伯人的客體意識,同 時體現於阿拉伯文中(朱立才,1997;周文巨、陳杰,2007;國少華,2009)。

9 即信奉伊斯蘭教者。

10 非穆斯林入教前必須誦讀「اللهلو للت مل لت ش جلاللهلَّيللاولليل لت ش (萬物非主,唯有真主;

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誦讀完表示歸信於伊斯蘭教。

換句話說,阿拉伯人在敘述時,習慣以「事件」作為話題的中心,描述事件

ل اجج

則孕育了阿拉伯人以事為本的客體意識,形成阿拉伯文多以指「事」的名詞 為主語,指「人」的名詞為賓語,及其被動語態的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等情形。

然而,雖然前人已點明中阿思維模式的特點,但其中真正從語言角度出發探 討文化者並不多。近年來,已有學者注意到這點,進一步列舉語言實例加以 驗證(周文巨、陳杰,2007;曾金金,2008;國少華,2009)。本研究亦試圖 透過新聞語料分析,探討中阿文化特質,並對照前人論述加以說明。接下來,

本研究將從中阿思維模式的差異,延伸至探討兩者對時間概念的認知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