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阿的時間認知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語言與文化研究

三、 中阿的時間認知

許多 語言 對於 抽象 時間 的認 知, 是藉 由具 體的 空間 方位 ,以 隱喻

(metaphor)的方式表達的,而最早提出此一概念的是 Clark(1973)。根據 Clark,時間隱喻(temporal metaphor)的表達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時間移 動(Moving-Time)」,一種是「自我移動(Moving-Ego)」。後來這兩種隱喻 方式為學者所沿用,並引起諸多討論(張建理,2003;Ahrens & Huang, 2002;

Alverson, 1994; Gentner & Imai, 1992; Lakoff, 1990, 1993; Núñez, Motz, &

Teuscher, 2006; Radden, 2003; Traugott, 1978; Yu, 1998, 2012)。

其中,Lakoff(1993)進一步解釋,時間移動是指「時間的流動是一種 物體的運動」,此時說話者位置是固定的,時間是運動的物體,向著說話者 移動,如例(18)與(19)。自我移動則是指「時間的流動是風景中的動點」

11,此時時間方位是固定的,說話者向著未來方向移動,如例(20)與(21)。

(18) Thanksgiving is coming up on us.

譯:感恩節就要來了。

(19) The time for action has arrived.

譯:行動的時候到了。

11 原文:This metaphor, TIME PASSING IS MOTION, with its two special cases, embodies a generalization that accounts for a wide range of cases where a spatial expression can also be used for time. Special case 1, TIME PASSING IS MOTION OF AN OBJECT…Special case 2, TIME PASSING IS MOTION OVER A LANDSCAPE.(Lakoff, 1993: 12)

(20) We’re getting close to Christmas.

譯:我們快要接近聖誕節了。(聖誕節快要到了)

(21) I’ll be there in a minute.

譯:我在短時間之內就會到。

事實上,Lakoff(1990, 1993)對於時間的理解可用圖二-2 來表示。這 兩種隱喻方式的基本假設為:時間是物體;時間的流動是運動;未來時間位 於說話者的前方,過去時間位於說話者的後方;一物移動,則另一物靜止。

二-2 時間隱喻表達方式

資 料 來 源 : 修 改 自“Time after time: The psychological reality of the Ego- and Time-Reference-Point distinction in metaphorical construals of time,” by R. E. Núñez, B.

A. Motz, U. Teuscher, 2006, Metaphor and Symbol, 21, 134. Copyright 2005 by th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由圖二-2 可知,不論是「時間移動」,或者是「自我移動」,說話者都 是面向未來時間的。然而,由於 Clark(1973)與 Lakoff(1990, 1993)都 是以英文作為主要語言來分析的,因此,後人在研究不同語言的表現時,對 於說話者的方向,究竟是面向過去,或面向未來,皆有不同的看法(張建理,

2003;Ahrens & Huang, 2002; Alverson, 1994; Radden, 2003; Yu, 1998, 2012)。 以下便針對中文時間隱喻的認知面向,整理各家學者的論點,如下表二-1。

表 二-2 中文時間隱喻的認知面向

相關文獻研究 中文時間隱喻面向

Alverson(1994) 面向過去

相關文獻研究 中文時間隱喻面向

Yu(1998, 2012) 面向未來

張建理(2003);Ahrens & Huang(2002) 面向過去為多,面向未來較少

從表二-2 可知,多數學者認為中文的時間隱喻以面向過去為主,與英 文不同(張建理,2003;Ahrens & Huang, 2002; Alverson, 1994);他們都用 中文的「前」、「後」來說明這種面向過去的認知概念,如例(22)至(26)。

(22) 以前/以後 (Alverson, 1994)

(23) 前年我到美國去了。 (Ahrens & Huang, 2002)

(24) 我打算後年結婚。 (Ahrens & Huang, 2002)

(25)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張建理,2003)

(26)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張建理,2003)

然而,只有 Yu(1998, 2012)主張中文的時間隱喻是面向未來的。Yu

(2012)表示,造成中文有「前」、「後」這種表達方式的原因,並不是因為 說話者的面向,而是說話者選擇的參照點不同所致。根據 Yu(1998, 2012)

的觀點,說話者的參照點是「時間(time)」,而不是「自我(ego)」。因此,

時間可以想像成一列有五節車廂的火車,第三節車廂是「今天」,第二節車 廂是「昨天」,第一節車廂便是「比昨天更前面,而且最接近車廂前端」的

「前天」,如圖二-3 所示。然而,這樣的說法並不被張建理(2003)所接受。

二-3 時間為行駛中的火車想像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 (p.107), by N. Yu, 1998,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Copyright 1998 by the John Benjamins B. V.

至於阿拉伯文,目前尚未發現探討時間隱喻面向的相關研究,僅 Hamdi

(2010)在進行英阿時間隱喻的比較分析時指出,阿拉伯文與英文有許多相 似之處。Hamdi 基本上認同 Lakoff(1990, 1993)所提的「時間是運動中的 物體」,因此,從他所舉的語言實例可發現,阿拉伯文時間隱喻的認知方向 亦是面向未來的;「時間移動」如例(27)與(28),「自我移動」如例(29)。

اا ل حر وفلتنع .

ل(27)

譯:Easter has come.(復活節來了)

لقنطما ملجتوف ل مت تجوفل نعف لإف ل

صالوفل لأف ل.

ل(28)

譯:The new radio session will start the coming week.

(新的廣播課程將在下週開始)

وا لا ف ل جمل ننلة وف ل

ةلااتا ف ل.

ل(29)

譯:Facing death is better than ignoring it.(面對死亡勝於忽略它)

總的來說,有關時間隱喻的認知面向,現今大多傾向中文是以面向過去 為主。至於阿拉伯文,相關討論並不多,僅 Hamdi(2010)提出阿拉伯文的 時間隱喻是面向未來的。然而,上述研究所討論的範圍多侷限於詞彙或句法 分析,對於篇章分析是否亦能呈現相同的結果,則不得而知。有鑑於此,本 研究便從篇章分析的角度出發,探討新聞篇章的語言結構反映的文化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