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Copied!
13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Language and Cultural Studies on Chinese and Arabic Online News. 指導教授:曾金金博士 研 究 生:張雅晶 撰 中華民國一○二年六月.

(2)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摘要 關鍵詞:漢語、阿拉伯語、篇章分析、語言與文化 本研究從台灣與阿拉伯電視台所發布的網路新聞中,選擇「金正日」 、 「賈伯 斯」 、 「賓拉登」與「海珊」的死亡消息作為分析語料,並以 Labov(1972) 的敘事結構模式、Halliday(1985)的及物性理論、Fairclough(1995)的轉 述話語分類為依據,同時採用曾元顯(1997)的關鍵詞擷取技術,分析中文 與阿拉伯文於敘事結構、及物系統、轉述話語與詞彙關聯的差異,進而從語 言與文化的角度切入,探討此差異與中阿文化的連結。研究結果發現,在敘 事結構方面,除了「進展」外,中文使用「點題」 、 「指向」 、 「評議」 、 「結果 或結局」與「收尾」的比例均高於阿拉伯文;其次,中文傾向敘述死亡之前 的事件,阿拉伯文傾向敘述死亡之後的事件。在及物系統方面,除了「言語 過程」外,中文使用「物質過程」 、 「心理過程」 、 「行為過程」、 「存在過程」 與「關係過程」的比例高於阿拉伯文;其次,中文敘述傾向以「人」為核心, 阿拉伯文敘述傾向以「事」為核心。在轉述話語方面,兩者使用的轉述類型 以「無標記語」最多,唯中文比例仍高於阿拉伯文;此外,中文使用「直接 引語」居多,阿拉伯文使用「間接引語」居多。至於消息來源的分布,中文 多集中於美國,阿拉伯文則分布於美國與其他地區。最後,在詞彙關聯方面, 在「金正日」與「賈伯斯」新聞中,中文的關鍵詞多與死因有關,著重追溯 人物生前的健康狀況,阿拉伯文則強調人物死後的影響;在「賓拉登」與「海 珊」新聞中,中文的關鍵詞著重塑造美國的正義形象,阿拉伯文反是加強美 國的負面形象,暗指其行為的不正當性。以上結果反映中阿文化特點有三: 第一,中文的過去面向與阿拉伯文的未來面向;第二,中文的主體思維與阿 拉伯文的客體思維;第三,中文的親美文化與阿拉伯文的反美文化。本研究 最終並提出有關中文網路新聞閱讀教學之應用,作為日後華語文教學參考。. -i-.

(3) Language and Cultural Studies on Chinese and Arabic Online News Abstract Keywords: Mandarin Chinese, Taiwan Mandarin, Arabic, Discourse analysis,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rabian cultures from a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point of view, this research has chosen to analyze the online news from Taiwanese and Arabian news station websites, specifically on the demise of Kim Jong-il, Steve Jobs, Osama bin Laden and Saddam Hussein as linguistic data.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rabic narrative structure, transitivity, 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and word association using the key term extraction method from Tseng (1997),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model from Labov (1972), Theory of Transitivity from Halliday (1985) and the way Fairclough (1995) categorized reporting spee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tends to describe the events before the death, while Arabic tends to describe the events after the death. Also, Chinese tends to centre around “people”, while Arabic tends to centre around “events”. Besides, the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Chinese news mostly comes from USA, while for Arabic news, the sources are distributed across USA and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Furthermore, in news related to Osama bin Laden and Saddam Hussein, Chinese places emphasis on the positive images of USA, while Arabic hints at multiple incidences at the notion that the actions from USA were unjustified. The above findings support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Arabic languages and cultures: Firstly, Chinese is past oriented while Arabic is future oriented; secondly, Chinese is subject-oriented thinking mode while Arabic is object-oriented thinking mode; lastly, Chinese is pro-American culture while Arabic is anti-American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se findings, this thesis provides a sample of news reading as a future referenc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Chinese.. -iii-.

(4) ‫الدراسات اللغوية والثقافية على‬ ‫أخبار االنترنت الصينية والعربية‬ ‫المخلص‬ ‫كلمات البحث ‪ :‬اللغة الصينية ‪ ،‬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 ‪ ،‬تحليل الخطاب ‪ ،‬اللغة والثقافة‬ ‫منننجل انننشلف االخننناتلفيناالننناةلاننننجلفوالالننن لفورننننمن لجفوالالننن لفو انننن لمنننجلجا ننن ل ننن لو‬. ‫ننن ل‬. ‫جثلالننننن ل للنننن لهننننلفلفو نننن ل قننننتلفناننننالللوننننرلا ننننننشل ن نننناللفي ا نننن لمننننجلفو فقنننن لفواا ف ننننن ل‬ ‫جفو ان ن لحنن ولجلنناملجننن لا نن لل ننشلج ننانجلانن ا لج ننام لاننجليص لج ننتف لح نننجلجاو نا نناةل‬ ‫فأل ا نننن لجاا نننامتف ل ننن‬. ‫لل ننن صلفو منننن لمنننجلو ننناتل(‪)9127‬لج‬. ‫ننن لما ت ننن لمنننجلهاوننننتف ل‬. ‫(‪)9158‬لجط لننننن للن جنننننن تل(‪)9118‬لللنننننيلارنننننمنجلمرننننناصللممل وننننن لجما نلننننن لااومطنننننا ل‬ ‫جط لنننن لف ننننام ف لمرننننطن اةلمننننجلا ننننم ل(‪)9112‬لون نننننشلهننننلملفألن نننناللمننننجل اننننشللانننناصمل‬ ‫فومالاةلانجلفألن اللااون لفورنمن لجفألن اللااون لفو ان ‪.‬‬ ‫جا ننننجلفومانننا ل لفألن ننناللااون ننن لفورننننمن لا ننننشللونننرلج نننجلفألحنننتف لق نننشلفو لنننام للنننيلحننننجل‬ ‫ا نننشلفألن نناللااون ن لفو ان ن للوننرلج ن الا ننتلفو لننام‪.‬لج ضننالا نننشلفون ن لفورنننمن للوننرلفوا جن ن ل‬ ‫عننننرل"فأللننن فص"ل انم نننالا ننننشلفون ننن لفو انننن للونننرلفوا ننن للحننن ول"فألحنننتف "‪.‬لجااإلضنننال للونننرل‬ ‫ونننت لاننن ايللم ننن لمرننناصللم ن مننناةلفألن ننناللااون ننن لفورننننمن لمنننجلفو ي ننناةلفو ا نننتم ل منننال‬ ‫مرننناصللفألن ننناللااون ننن لفو انننن للااننن‬. ‫لعننننرلفو ي ننناةلفو ا نننتملج اننن ف ل نننن‬. ‫لمنننجلفو ننناو ‪.‬ل‬. ‫جلنننيلفأل نننا لفو ا نلننن لا نننام لانننجليص لج نننتف لح ننننج لا جننن لفون ننن لفورننننمن لعننننرلفورننن لل‬ ‫فإل جاانننننن لون ي ننننناةلفو ا نننننتم لانم نننننالانننننلج لفون ننننن لفو انننننن لعنننننتملفألحنننننتف ل واخنننننن للونننننرل لل‬ ‫ار لاةلفو ي اةلفو ا تملغن لم لم‪.‬ل‬ ‫صع نننن لفوماننننا لفو ننننلج لمل عنننناةلفومرننننا تلفوااوننننن لمننننجلفوالالنننناةلفورنننننمن لجفو اننننن ‪.‬ل جي ل‬ ‫فألن ننناللااون ننن لفورننننمن لونننت الا اننناللونننرلفو اضنننيللنننيلحننننجلفألن ننناللااون ننن لفو انننن لونننت ال‬ ‫ا اننناللونننرلفو نننال ش‪.‬لثا ننننا لفون ننن لفورننننمن ل فا نننالل نننا ن لانم نننالفون ننن لفو انننن ل فا نننالماص ننن ‪.‬ل‬ ‫نننن ف لونننت لفون ننن لفورنننمن لثلالننن لم فونننن لون ي ننناةلفو ا ننتمللنننيلحننننجلوننت لفون ننن لفو انننن لثلالننن ل‬ ‫مماهضننن لون ي ننناةلفو ا نننتم‪.‬لججللنننالو نننلةلفومانننا‬ ‫ج ا لوا نن لفون لفورنمن لجا ن الليلفو ال ش‪.‬‬ ‫‪-v-‬‬. ‫لالنننت لفألط جحننن لعنمننن لمنننجلقننن ف ملفألن نننالل‬.

(5) 目錄 摘. 要. ..........................................................................................................i. Abstract. ....................................................................................................... iii. ‫الـمخلص‬ 錄. ......................................................................................................... v .......................................................................................................vii. 表目錄. ......................................................................................................... x. 圖目錄. .......................................................................................................x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語言與文化研究 ............................................................................. 5. 一、. 篇章敘述與文化 ............................................................................. 6. 二、. 中阿的思維模式 ............................................................................. 8. 三、. 中阿的時間認知 ........................................................................... 14. 第二節. 篇章分析研究 ............................................................................... 17. 一、. Labov(1972)敘事結構模式 ..................................................... 18. 二、. Halliday(1985)及物性理論 ..................................................... 20. 三、. 轉述話語分類 ............................................................................... 24. 四、. 詞彙關聯應用 ............................................................................... 27. 第三節. 新聞閱讀教學 ............................................................................... 30. 一、. 閱讀理解模式 ............................................................................... 30. 二、. 新聞教學策略 ...............................................................................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5.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 35. 一、. 對比分析 ....................................................................................... 35. 目. -vii-.

(6) 二、. 批判性篇章分析 ........................................................................... 36. 第二節. 語料類型與來源 ........................................................................... 37. 一、. 語料類型 ....................................................................................... 37. 二、. 語料來源 ....................................................................................... 37. 第三節. 語料範圍與篩選條件 ................................................................... 38. 一、. 新聞主題 ....................................................................................... 38. 二、. 新聞體裁 ....................................................................................... 39. 第四節. 語料建置與分析模式 ................................................................... 39. 一、. 語料建置:第一階段 ................................................................... 40. 二、. 語料建置:第二階段 ................................................................... 43. 三、. 分析模式 ....................................................................................... 45. 第五節. 小結 ............................................................................................... 50. 第四章. 研究分析 ......................................................................... 51. 第一節. 中阿新聞敘事結構分析 ............................................................... 51. 一、. 點題 ............................................................................................... 52. 二、. 指向 ............................................................................................... 54. 三、. 進展 ............................................................................................... 55. 四、. 評議 ............................................................................................... 59. 五、. 結果或結局/收尾 ....................................................................... 62. 第二節. 中阿新聞及物系統分析 ............................................................... 65. 一、. 物質過程 ....................................................................................... 66. 二、. 言語過程 ....................................................................................... 68. 三、. 心理過程 ....................................................................................... 69. 四、. 行為過程 ....................................................................................... 71. 五、. 存在過程 ....................................................................................... 72. 第三節. 中阿新聞轉述話語分析 ............................................................... 74. 一、. 轉述類型 ....................................................................................... 74. 二、. 消息來源 ....................................................................................... 75. 第四節. 中阿新聞詞彙關聯分析 ............................................................... 83 -viii-.

(7) 一、. 金正日新聞 ................................................................................... 83. 二、. 賈伯斯新聞 ................................................................................... 86. 三、. 賓拉登新聞 ................................................................................... 88. 四、. 海珊新聞 ....................................................................................... 90. 第五節. 小結 ............................................................................................... 92. 第五章. 結果討論 ......................................................................... 95. 第一節. 「過去面向」與「未來面向」 ................................................... 95. 第二節. 「主體思維」與「客體思維」 ................................................... 97. 第三節. 「親美文化」與「反美文化」 ................................................... 99. 第四節. 教學應用 ..................................................................................... 100. 第五節. 小結 ............................................................................................. 102. 第六章. 結論 ............................................................................... 10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0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106. 第三節. 後續研究 ..................................................................................... 107. 參考文獻. ..................................................................................................... 109. 附錄一:語料建置總表 .................................................................................... 115 附錄二:各項統計數據 .................................................................................... 124. -ix-.

(8) 表目錄 表二-1. 台華英俗諺中帶有「人」之詞頻統計 .............................................. 9. 表二-2. 中文時間隱喻的認知面向 ................................................................ 15. 表二-3. 各家對於轉述話語的分類 ................................................................ 24. 表二-4. 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閱讀差異 ........................................................ 32. 表二-5. 文學篇章與新聞教材教學差異 ........................................................ 33. 表三-1. 中阿各篇新聞語料統計—敘事結構與及物系統句數 .................... 41. 表三-2. 中阿各篇新聞語料統計—轉述話語句數 ........................................ 41. 表三-3. 中阿語料第一階段呈現方式─敘事結構、及物系統與轉述話語 42. 表三-4. 阿拉伯文與羅馬拼音輸出對照表 .................................................... 44. 表三-5. 中阿語料第二階段呈現方式─關聯詞對與關聯強度 .................... 44. 表三-6. 敘事結構分析模式............................................................................. 46. 表三-7. 及物系統分析模式─物質過程 ........................................................ 47. 表三-8. 及物系統分析模式─言語過程 ........................................................ 47. 表三-9. 及物系統分析模式─心理過程 ........................................................ 47. 表三-10. 及物系統分析模式─行為過程 ........................................................ 48. 表三-11. 及物系統分析模式─存在過程 ........................................................ 48. 表三-12. 及物系統分析模式─關係過程 ........................................................ 48. 表三-13. 轉述話語分析模式─直接引語 ........................................................ 49. 表三-14. 轉述話語分析模式─間接引語 ........................................................ 49. 表三-15. 轉述話語分析模式─直間並用 ........................................................ 49. 表三-16. 轉述話語分析模式─無標記語 ........................................................ 49 -x-.

(9) 表五-1. 反映中阿主客體思維之語料實例 ..................................................... 98. 表五-2. 中文網路新聞閱讀教學範例—以人物死亡消息為例 ................... 102. -xi-.

(10) 圖目錄 圖一-1. 本文研究架構圖................................................................................... 4. 圖二-1. 各國語言篇章結構............................................................................... 6. 圖二-2. 時間隱喻表達方式............................................................................. 15. 圖二-3. 時間為行駛中的火車想像圖 ............................................................ 16. 圖二-4. 關鍵詞擷取流程................................................................................. 29. 圖三-1. 本文語料建置與分析流程 ................................................................ 40. 圖三-2. 中阿對比蛛網圖................................................................................. 45. 圖三-3. 中阿對比蛛網圖................................................................................. 50. 圖四-1. 中阿新聞敘事結構對比..................................................................... 51. 圖四-2. 「點題」於中阿各篇新聞所占比例 ................................................ 52. 圖四-3. 「指向」於中阿各篇新聞所占比例 ................................................ 54. 圖四-4. 「進展」於中阿各篇新聞所占比例 ................................................ 56. 圖四-5. 中文敘事結構樣本數變更前後統計 ................................................ 57. 圖四-6. 阿拉伯文敘事結構樣本數變更前後統計 ........................................ 57. 圖四-7. 「評議」於中阿各篇新聞所占比例 ................................................ 59. 圖四-8. 「結果或結局」於中阿各篇新聞所占比例 .................................... 63. 圖四-9. 「收尾」於中阿各篇新聞所占比例 ................................................ 63. 圖四-10. 中阿新聞及物系統對比..................................................................... 65. 圖四-11. 「物質過程」於中阿各篇新聞所占比例 ........................................ 66. 圖四-12. 「言語過程」於中阿各篇新聞所占比例 ........................................ 68. 圖四-13. 「心理過程」於中阿各篇新聞所占比例 ........................................ 70 -xii-.

(11) 圖四-14. 「行為過程」於中阿各篇新聞所占比例 ......................................... 71. 圖四-15. 「存在過程」於中阿各篇新聞所占比例 ......................................... 73. 圖四-16. 中阿新聞轉述類型對比 ..................................................................... 74. 圖四-17. 中阿新聞轉述類型分布對比─海珊新聞 ......................................... 75. 圖四-18. 中文新聞消息來源分布 ..................................................................... 76. 圖四-19. 阿拉伯文新聞消息來源分布 ............................................................. 76. 圖四-20. 中阿新聞消息來源分布對比─賓拉登新聞 ..................................... 77. 圖四-21. 中阿新聞消息來源分布對比─海珊新聞 ......................................... 80. 圖四-22. 中阿新聞詞彙關聯對比─以「金正日」為核心 ............................. 83. 圖四-23. 中阿新聞詞彙關聯對比─以「賈伯斯」為核心 ............................. 86. 圖四-24. 中阿新聞詞彙關聯對比─以「賓拉登」為核心 ............................. 88. 圖四-25. 中阿新聞詞彙關聯對比─以「海珊」為核心 ................................. 90. -xiii-.

(12)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有關 語言 與文 化 的 關係 ,多 年來 已 累 積不 少相 關討 論 ( 洪堡 特, 1903-1936/2009;Clark & Clark, 1977; Heider, 1972; Hudson, 1980; Sapir, 1921; Steinberg, 1993; Whorf, 1956) 。姑且不論是語言決定文化,或文化決定語言, 這些研究皆指出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且相輔相成的。如常敬宇(1993)所言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內蘊」,正說明了任何民族的語言均負 載著該民族的文化內涵,任何民族的文化亦對該民族的語言結構產生影響。 而陳光磊談到,影響語言結構的文化因素,指的是「詞、詞組、句子及 篇章結構所體現的文化特點」 (引自周思源,1997:116-117) 。過去研究曾透 過書面或口語篇章的分析,對比不同語言結構的差異(劉齊生,1999;Kaplan, 1966; Tannen, 1980)。雖然前人的結論皆指出語言差異起因於文化差異,然 而,這些研究仍著重於探討不同語言在形式上的表現,並未具體說明文化因 素的部分。此外,在語言與文化的相關研究中,分析中文者並不多(申小 龍,1993,2003;曾金金,2008;Alverson, 1994; Ahrens & Huang, 2002; Yu, 1998, 2012),分析阿拉伯文者更是寥寥可數(朱立才,1997;周文巨、陳 杰,2007;國少華,2009;Hamdi, 2010)。由於研究者本身為中文母語者, 加上大學主修阿拉伯文,並曾赴科威特大學語言中心留學一年,對阿拉伯語 言學習頗有心得。是故,本研究以中文與阿拉伯文對比分析為前提,從語言 與文化著手,關注兩者之間的連結,期能帶給華語文教學不同的思考面向。 另一方面,隨著網路的出現與相關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多元,網路的使用 人口與時俱增。根據一份美國的調查報告顯示(http://www.etforecasts.com, 搜尋日期:2013 年 6 月 30 日) ,2009 年全球上網人口已將近 20 億,相較於 1990 年,成長了近百倍;除此之外,台灣的上網人口也近 1,700 萬。由這些 數據可知,全世界正在迎接一個網路時代的來臨;同時,因為全球資訊網 (World Wild Web,簡稱 WWW)的出現,資訊流通變得更容易且快速, 不但大幅縮短了訊息傳遞的時間與距離,亦間接改變了人類溝通的方式。 -1-.

(14)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究竟為什麼現代人普遍需要網路?又,人們使用網路從事何種活動? 由美國尼爾森公司(The Nielsen Company)的網路人口觀察顯示,在全球百 大熱門的網站當中, 「新聞媒體類」就占了 17%,排名第一1。而從中國互連 網絡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簡稱 CINIC)所 公布的資料可得知,「看新聞」是中國人最常從事的網路活動,占 78.7%, 僅次於「下載音樂」2。由此可見,上網瀏覽新聞儼然成為現今日常生活中 常見的活動之一,也因此,網路新聞的閱讀與教學的重要性自然不言可喻。 而辛斌(2005)在分析新聞篇章時表示,由於書面篇章的發話者與受話 者的溝通方式是單向的,這種單向性使得記者、編輯或報社可以單方面決定 要說什麼、不說什麼與怎麼說等問題。正因此,新聞報導的語言在某種程度 上賦有一定的權力,這種隱藏的權力使得讀者在閱讀新聞時帶有情緒,而能 達到撰稿者的某種特殊目的。再說,不同的語言使用者,亦可能關注同一報 導中不同類型的訊息,進而賦予不同的意義(Richardson, 2007; van Dijk, 1988)。有鑑於此,加上網路新聞蓬勃發展的趨勢,本文遂將重點放在網路 新聞的篇章分析,探討同一新聞事件不同語言的敘事結構、及物系統、轉述 話語與詞彙關聯的差異,進一步再分析文化因素的影響,並提出教學建議。. 第二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最終目的在從新聞篇章的敘事結構、及物系統、轉述話語與詞彙 關聯等四個層面,探討台灣與阿拉伯國家語言與文化的關聯,所得結果期能 針對以阿拉伯語為母語之華語學習者,提供中文網路新聞閱讀教學之參考。. 1. 2. 該公司根據 2010 年一月涵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士、巴西、美國 與澳大利亞等網站的瀏覽人次,統計得出全球網際網路百大熱門網站。(資料來源: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483,搜尋日期:2011 年 10 月 31 日) 根據中國互連網絡信息中心的資料,中國人最常從事的網路活動,前五名依序為下載 音樂(85.5%)、看新聞(78.7%)、使用即時通(72.2%)、使用搜尋引擎(69.4%)及 看影片(65.8%)。(資料來源:http://www.find.org.tw,搜尋日期:2011 年 10 月 31 日). -2-.

(15) 第一章. 緒論. 綜合上述,本文主要探討的研究問題有五。 一、 針對同一主題的新聞,中文與阿拉伯文的「敘事結構」是否有所差異? 若是,兩者相同與相異之處分別為何? 二、 針對同一主題的新聞,中文與阿拉伯文的「及物系統」是否有所差異? 若是,兩者相同與相異之處分別為何? 三、 針對同一主題的新聞,中文與阿拉伯文的「轉述話語」是否有所差異? 若是,兩者相同與相異之處分別為何? 四、 針對同一主題的新聞,中文與阿拉伯文的「詞彙關聯」是否有所差異? 若是,兩者相同與相異之處分別為何? 五、 中文與阿拉伯文新聞的敘事結構、及物系統、轉述話語以及詞彙關聯 的差異,與兩者文化之間的連結為何?. 第三節 研究架構 本文共有六章,各章節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指出本文研究動機、研究問題與研究架構。 第二章為文獻探討。本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中阿文化的角度切 入,闡述語言與文化的發展背景,並回顧歷來文獻對於中文與阿拉伯文的思 維模式與時間認知的探討。第二部分主要為篇章分析的相關研究,回顧關於 敘事結構、及物系統、轉述話語與詞彙關聯等理論及研究成果。第三部分則 為新聞閱讀教學研究,著重於閱讀理論、閱讀理解過程及策略應用等主題。 第三章為研究方法。本章簡介「對比分析」與「批判性篇章分析」 ,並 指出語料建置過程及其分析模式。本文語料分析之理論依據有三,分別是 Labov(1972)的敘事結構模式、Halliday(1985)的及物性理論與 Fairclough (1995)的轉述話語分類;而在詞彙關聯方面,則採用曾元顯(1997)的關 鍵詞擷取技術作為輔助工具。. -3-.

(16)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第四、五章為研究分析與結果討論。首先,第四章採用量化與質化分析, 探討中文與阿拉伯文新聞篇章的敘事結構、及物系統、轉述話語及詞彙關聯 的差異。其次,第五章討論各差異與中阿文化之間的連結,並提出教學應用。 第六章為結論,以回應本文研究問題,闡述本文主要發現、研究限制 及後續研究方向作結。最後,有關本文研究架構之概念,如圖一-1 所示。. 敘事結構 及物系統 敘事 轉述話語 結構 及物 詞彙關聯 系統 轉述. 篇章結構. 中阿文化. 新聞語言. 中阿文化. 話語 詞彙 關聯.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對比分析. 圖一-1. 批判性篇章分析. 本文研究架構圖. -4-.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旨在探討語言與文化之間相互影響的關係,除了 說明發展背景與相關研究之外,亦特別針對思維模式與時間認知兩方面與中 阿語言之間的連結進行討論。第二節則著重於篇章分析的相關研究,回顧敘 事結構、及物系統、轉述話語與詞彙關聯等理論及研究成果。第三節從新聞 閱讀教學的角度出發,回顧閱讀理解模式以及新聞教學策略等相關研究。. 第一節 語言與文化研究 有關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最著名的莫過於 Sapir(1921)與 Whorf (1956)的討論。Sapir 主張「不同的語言對於同一客觀事物,有不同的表 達方式與解釋。離開了語言,便無法產出思想,如同沒有數學符號體系,數 學推理不可能實現一樣」 。Spair 的看法後來得到 Whorf 的認同,他進一步提 出「人類根據自己母語所規定的方式來分析自然現象,並組織成各種概念, 同時賦予各種意義」。兩人的觀點被後人稱為「薩丕爾─沃爾夫假說(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並分成「語言決定論(Linguistic Determinism)」 與「語言相對論(Linguistic Relativity)」。前者說明語言早於知識的形成, 並且決定人類的思維模式;後者主張經由語言編碼後所產生的意義,會塑造 或影響語言使用者的潛意識。因此,不同語言對現實世界的感受也會不同。 Sapir(1921)與 Whorf(1956)的看法一提出,學者紛紛進行相關研究 與討論。其中,部分學者致力於探討語言與文化的先後順序,試圖否定「語 言決定文化」這項說法(Clark & Clark, 1977; Heider, 1972; Hudson, 1980; Steinberg, 1993) ;另一部分則著重於不同語言學習者的表現,藉此證明語言 與文化之間相互影響的關係(劉齊生,1999;Kaplan, 1966; Tannen, 1980)。 本研究認為,前者有關先有語言或先有文化的討論,猶如探討雞生蛋或蛋生 雞一般,難以持平而論。相較之下,本研究更關注的是後者學習者表現。因 此,以下便針對書面及口語的篇章研究,探討不同學習者的敘述形式差異。. -5-.

(18)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一、 篇章敘述與文化 在書面的篇章研究中,Kaplan(1966)把近 600 篇的英文作文依學習者 的母語分為三組3,對比英文的篇章結構發現,學習者的文章常有失焦、缺 乏組織或缺少連貫性等缺點。Kaplan 指出,母語不同的學習者使用同一語言 (指英文)寫作時,慣用的寫作技巧不同,使得篇章結構有所差異。Kaplan 認為這是因為學習者的思維常與母語者的預期不符所致,間接點出文化因素 是影響篇章結構的主因。 Kaplan(1966)認為,以母語為阿拉伯語的學習者為例,學習者在英文 作文中大量使用並列(coordination)結構及並列元素(coordinating element) 4. ,使得篇章組織呈現平行(parallalism)結構,這也是大部分閃語(Semitic. languages)的特色。至於部分東方語言5,特別是以漢語或韓語為母語的學習 者,則以迴旋(gyre)結構為主要特徵。這種迴旋根據 Kaplan 的說法,就是 將主題圍繞在一個極大的迴旋裡,卻不直接顯露出來的一種間接敘述方式。 Kaplan(1966)最後歸納各國語言的篇章結構,如圖‎二-1;英語為直線 結構,閃語為平行結構,東方語言為迴旋結構,羅曼語與俄語為曲折結構。. 圖二-1. 3. 4 5. 各國語言篇章結構. Kaplan(1966)蒐集由母語非英語的學習者所寫的英文作文,共約 700 篇,扣除代表 性不大的文章,用來分析的約 600 篇左右。這些學習者所代表的國別及文章篇數如下: (1)阿拉伯國家──126、希伯來──3;(2)中國──110、柬埔寨 40、印度支那──7、 日本──135、韓國──57、老撾──3、馬來西亞──1、泰國──27、越南──1;(3)以 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為主的巴西──19;中美地區──10;南美地區──42;古巴──4; 西班牙──8;以法文為主的法國──2、非洲地區──2;以義大利文為主的瑞士──1。 例如「and」、「but」與「so」等。 此處特指中文與韓文,不包括日文。. -6-.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另一方面,在口語的篇章分析研究中,Tannen(1980)找來母語為美語 及希臘語的大學生進行實驗,請受試者觀看一部只有畫面與音樂的電影後, 針對影片的內容進行口頭敘述。實驗結果證實,兩組受試者的敘述重點及策 略存在顯著差異,指出受試者的文化背景是造成口語敘述差異的主要原因。 Tannen(1980)的研究結果顯示,美國學生與希臘學生最大的不同有二。 第一,美國學生的敘述重點在評論電影,希臘學生的敘述重點則在講述故 事。前者使用較多與電影有關的術語,並且針對影片的特效、服裝或燈光等 技術層面的問題加以討論。後者則著重在介紹電影內容,偶有評論也是針對 電影所散發出的訊息,而非影片後製技術。第二,美國學生在敘述時較為客 觀;他們詳細地敘述動作細節與事件的時間順序,盡可能想要回憶起所有事 件。希臘學生在敘述時則較為主觀;他們對於影片的人物角色與行為投入較 多的自我詮釋,並且選擇省略與他們所構建的主題無關的細節。 類似 Tannen(1980)的作法,劉齊生(1999)以母語為德語及漢語的 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針對「交通事故」的主題,請兩組受試者描述自己經歷 過的經驗。兩組受試者的年齡介於 25 至 30 歲之間。研究最終取得 34 篇口 語語料,其中包含德語 18 篇及漢語 16 篇。根據劉齊生的研究結果,德國學 生與中國學生的敘述差異可從「篇章結構」與「連結手段」兩方面來討論。 在篇章結構方面,劉齊生(1999)針對「敘述視點」與「語義要素的選 擇」進行分析。從敘述視點來看,德國學生主要描述事故發生的原因,而中 國學生則著重於事故發生的結果。此外,德國學生在敘述時總是圍繞著一個 共同的視點,即事故發生那一瞬間的碰撞;中國學生的敘述卻很難找到統一 的視點,可能是碰撞、傷害或恐懼等。至於語義要素的選擇,德國學生對事 故情節的敘述占了絕大部分,敘述重點擺在事故所造成的心理後果、當事人 之間的爭吵、警察以及救援措施。而中國學生則選擇淡化事件之間的聯繫, 而將敘述重點放在受傷部位、後遺症、傷後如何好轉以及賠償和解等問題。 在連結手段方面,劉齊生(1999)從「地點關聯6」與「因果關係」兩 部分來探討。就地點關聯而言,不論德國學生還是中國學生,都經常使用地. 6. 位置、地點與方向詞或詞組是表示地點關聯的主要成分(劉齊生,1999)。. -7-.

(20)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點及方向詞組來組織篇章。不同的是,在德國學生的敘述中,這些地點關聯 成分的分布與情節發展緊密相連,且指向明確;而中國學生在敘述時指向則 不明確,難與事故的地點關聯成分連結起來。對於事故的發生,中國學生傾 向透過擬聲詞、同伴反應或自己內心的感受等間接方式來表達。至於因果關 係的連結,研究從含有因果關係的主題句句數來看,發現德國學生與中國學 生的使用比例相當;然而,前者使用的範圍集中,圍繞在「碰撞」事件的中 心,後者使用的範圍較廣,往往加入許多與事件中心關聯不大的因果關係。 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劉齊生(1999)最終提出德國人在敘述時較為客 觀,中國人則較為主觀的說法;並主張造成此差異的主要原因來自雙方認知 模式的不同,與兩者文化息息相關。 綜合上述,不論是書面語或口語的篇章分析,皆點出文化對語言所產生 的影響。然而,這些研究的重點均在談論語言差異,並未具體說明是什麼文 化因素導致語言差異的產生。如 Kaplan(1966)針對不同語言所做的篇章 結構研究,僅能說明不同文化下的語言差異確實存在,卻未能連結語言與文 化。同樣地,Tannen(1980)與劉齊生(1999)皆主張造成語言差異的主要 原因來自認知模式的不同,並指出認知模式與文化息息相關;然而,兩人並 未加以說明其中文化因素的部分。因此,下兩節本研究將分別探討中文與阿 拉伯文「思維模式」與「時間認知」的差異,試圖說明兩者與語言的關聯。. 二、 中阿的思維模式 本節主要分成兩個部分,分別說明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與阿拉伯文化 「認主獨一」的思維模式,並探討中文與阿拉伯文思維與語言相互的影響。. (一)中華文化的天人合一 學者常用「天人合一」來概括中華文化的精神(申小龍,1993,2003; 戴昭銘,1996;戴康生與彭耀,2006),主張「天」與「人」是不可分割的 整體,而追求天人之間的和諧與統一不僅是中國人思考問題的出發點,亦是 終極目標。這種思維模式是在認清人與自然的差異之後,吸取各自的長處, -8-.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補其短處,使兩者融合於一個相互依存的整體之中,於是「天地與我並生, 萬物與我為一7」的思想便油然而生。 事實上,「天人合一」的立足點仍在於「人」的主觀體驗與感悟(申小 龍,2003)。申小龍(1993)表示,中國人在思維模式上注重人際與倫理, 以人比天,還原於心,同時重視直覺與內省,反映出「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核 是一種主觀的人治精神」 。戴昭銘(1996)亦同意這項說法。戴進一步指出, 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是主體思維,因此,在語言表達或認知時,以人為出發點 的主體意識十分強烈。而朱立才(1997)在談到語言結構所反映的思維模式 時亦指出,中國傳統哲學帶有「以人為本」的文化特點,注重修身養性,探 求人的內心世界;也因此,中國人自古以來便具有以人為中心的思維傾向, 常習慣以主體的經驗或感受去描述客體的情況,而非從客體本身敘述。這樣 的思維模式反映在語言表現上,從語法層面來說,形成中文多用指「人」的 名詞為主語,指「事」的名詞為賓語的情形;而從語義層面來看,如果句子 中同時出現施事與受事,那麼,中文傾向以「人」施事,以「事」為受事。 曾金金(2008)進一步從俗諺的詞頻統計中,驗證了中華文化以人為本 的思想特質。曾表示,俗諺是庶民生活經驗的累積,是「先民透過生活體驗 與對自然的觀察,形成的一種普遍認知或終極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足以反 映文化。因此,她統計台華英俗諺中帶有「人」的詞頻總數,整理如表‎二-1。 表二-1. 台華英俗諺中帶有「人」之詞頻統計. 語言類別. 統計項目. 詞頻. 總詞數. 百分比. 台諺. 帶有「人」. 435. 15038. 2.89%. 華諺. 帶有「人」. 671. 16423. 4.09%. 英諺. 帶有-man, people, person. 40. 12241. 0.33%. 資料來源:曾金金(2008) 。 「從台華英俗諺對比分析探討台灣文化特質」 。發表於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整合型研究計畫之台灣多元文化之建構聯合成果發表會。. 由表‎二-1 可知,華諺中帶有「人」的詞所占比例最高,約 4.09%;相較 之下,台諺比例次之,約 2.89%,英諺比例最少,僅 0.33%。而根據曾金金. 7. 引自《莊子齊物論》。. -9-.

(22)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2008)的另一項統計,在排名前十名的華諺詞條中,帶有「人」的詞條亦 排名第三。以上均顯示華諺深受人本思想所影響,關懷對象以「人」為主。 另一方面,申小龍(2003)主張「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亦反映了中華 文化各方面的「整體思維(holistic synthesis)」 。從哲學方面來看, 《老子》 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與《周易》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兩者的 解釋其實是一致的,皆在說明萬物是藉由陰陽二氣的互補調和而生存的。在 這個思維架構中, 《老子》的「道」與《周易》的「太極」代表整體的範疇, 「陰陽」與「八卦」等則是構成此一整體的基本要素。因此,任何部分都離 不開整體,任何部分也都體現於整體之中。在醫學上,中醫亦抱著人與天地 萬物是相互作用與相互依存的觀念,認為四時寒暑、晨昏晝夜、日月氣象與 地理環境等,都會對人產生影響,正所謂「天氣變於上,人物應於下矣8」 。 而從語言表達方面來看,申小龍(2003)認為中文語言注重「意合 (parataxis) 」亦是受到整體思維的影響。所謂「意合」 ,指的是詞語或句子 的連接,是藉由兩者之間的意義或邏輯關係來實現的,而不是借助語言形式 的概念稱之(王菊泉,2007)。申小龍在論述中文語法的建構時曾指出,中 文語法並不講求數(number)、性(gender) 、格(case)等的形態變化,只 求「言」與「意」的統一。在這個原則之下,中文動詞前的主語和動詞後的 賓語有時可以互換位置,而意義不變,如例(1)至(4)。 (1). 一條被子蓋三個人(三個人蓋一條被子). (2). 宣傳欄貼滿了廣告(廣告貼滿了宣傳欄). (3). 他一身淋了水(水淋了他一身). (4). 媽媽想死你了(你想死媽媽了). 除此之外,申小龍(2003)亦舉出部分實例,說明中文在某些語境中, 同一位置意義相反的詞語可自由替換,而不影響其意義,如例(5)至(7)。 (5) 8. 中國女籃大勝韓國隊(中國女籃大敗韓國隊). 引自《論橫變動篇》。. -10-.

(23) 第二章. (6). 好熱鬧(好不熱鬧). (7). 在沒有睡覺以前(在睡覺以前). 文獻探討. 在例(5)中,動詞「大勝」與「大敗」都表達了同一語意,即「中國 女籃取得勝利」之意。同樣地,例(6)中的副詞「好」與「好不」 ,在修飾 形容詞的時候,兩者均表示肯定,意即「好不」等於「好」 。至於例(7)中 的動詞,不論是否加入否定,均表示否定之意,即「睡覺」等於「沒睡覺」。 由上述種種例子可見,中文在本質上所講求的是意義之合,而非形式之合。. (二)阿拉伯文化的認主獨一 在釐清中華文化的思維模式與中文的相互影響之後,接下來,本研究將 探討阿拉伯文化的部分。要了解阿拉伯人的思維模式,首先要了解「伊斯蘭 教(Islam)」對於阿拉伯人的意義及其基本教義。伊斯蘭教是阿拉伯人主要 的宗教信仰,然而,對於阿拉伯人來說,伊斯蘭教不僅是一種宗教信仰,同 時也是國家立法制度與社會生活方式的依據。正因如此,阿拉伯人的思維模 式亦深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國少華,2009;Samovar, Porter, & Stefani, 2000) 。 伊斯蘭教的基本教義是「認主獨一(‫;التوحيد‬al-Tawhid) 」 ,主張「萬物非 主,唯有真主」 ,這就是說真主阿拉(Allah)是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而且 是唯一的主宰(阿布達拉提,1997/2008;從恩霖,2007) 。此一信念亦是進 入伊斯蘭教成為穆斯林9(Muslim)的必要條件10。事實上, 「真主」在阿拉 伯文化中的地位,猶如中華文化中「上天」所扮演的角色,兩者本質上並無 不同。不同的是,中阿文化對「人」的定位,前者秉持著天人合一的精神, 主張天與人不可分割;後者卻認為人類只是真主所創造的萬物之一,是真主 的僕人,兩者絕不能混為一談。 有文獻指出,「認主獨一」的思維模式反映了阿拉伯人的客體意識,同 時體現於阿拉伯文中(朱立才,1997;周文巨、陳杰,2007;國少華,2009)。. 9 10. 即信奉伊斯蘭教者。 非穆斯林入教前必須誦讀「‫( ش تل ليللوالليَّلهللالج ش تل لم تلل ولهللا‬萬物非主,唯有真主; 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誦讀完表示歸信於伊斯蘭教。. -11-.

(24)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換句話說,阿拉伯人在敘述時,習慣以「事件」作為話題的中心,描述事件 發生的客觀性,而非人的主觀感受。周文巨與陳杰進一步談到,客體意識體 現在阿拉伯文的情況有三種,一種是以詞根性虛詞短語作主語或起語,如例 (8) ;一種是以心理特徵名詞作主語或起語,如例(9) ;另一種則是以其他 事物名詞作主語或起語,如例(10)。 ‫(ل‬8). .‫ب‬. ‫لجفحتل‬. ‫لناول‬. ‫ل ال شلفو‬. ‧‧‧‧‧‧‧‧‧‧‧‧ 直譯:我們要在一天之內完成任務是很難的。 ‧‧ 意譯:我們很難在一天之內完成任務。 ‫(ل‬9). .‫فو ن ملفوخت تمل جنا ا‬ ‧‧‧‧‧‧ 直譯:強烈的嫉妒心吃了她。 ‧‧‧‧‧ 意譯:她的嫉妒心很強。. ‫(ل‬10). .‫فشاتلعننالفو ض‬ ‧‧ 直譯:疾病加重於他。 ‧ 意譯:他病得很重。. 從例(8)至(10)的字面直譯來看,阿拉伯文以「我們要在一天之內 完成任務」 、 「強烈的嫉妒心」與「疾病」等事件作為表達的核心。當這些句 子譯成中文時,則自然會轉換成以人為核心的表達方式,如例(8)至(10) 中文意譯的「我們」 、 「她的嫉妒心」與「他」 ,此時直譯顯然不合中文語法。 國少華(2009)認為,類似這樣以事件為核心的說法在阿拉伯文中極為 普遍,除了日常生活的口語表達之外,書面的文學作品亦可發現不少例子, 均反映了阿拉伯人的客體意識,如例(11)至(13) 。 ‫(ل‬11). ‫ل‬. ‫ةل انالق شل ل ملط لنا االفوخجاع للن ل م سلاالن‬ )‫ظ‬. ‫هشلش سلفوت جلجه ل ر رللورل‬. ‫فلنسلومجنبلم‬. ‫لفو‬. ‫(ملاط اةلمجلجاا لمن‬. 直譯:沙姆斯丁傾聽著父親的聲音,震驚不已。在聲音停下來之後, ‧‧‧‧‧‧ 勇氣背叛了他,一言不發。 意譯:……他失去了勇氣…… -12-.

(25) 第二章. (12). 文獻探討. )‫ل(ملاط اةلمجلجاا لفأل ا لوطالح نج‬.‫ججا لصفه االفو لنل لجفاااحالفون سل‬ ‧‧‧‧‧‧ ‧‧‧‧‧‧ 直譯:真相突襲了他,絕望掃蕩了他。 意譯:真相令他震驚,他絕望極了。. ‫(ل‬13). ‫لفو ج مللورلفوخ اول‬. ‫ل( ملاط اةلمجلجاا لم‬.‫جقتلا اميلفورتتللا رط رلعتملم فة‬ )‫ونطنبل اوح‬. ‧‧‧‧ ‧‧ 直譯:偶然將我與穆斯塔法集合在一起幾次。 意譯:我偶然與穆斯塔法遇到過幾次。. 另一方面,國少華(2009)發現阿拉伯文的被動語態,相較於中文,其 使用頻率較高,亦與「認主獨一」的思維模式有關。國少華提到,阿拉伯文 使用被動語態的情形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用來表示人類生老病死等健康狀況 的動詞,如死亡(‫、)ال لي‬出生(‫、)جوت‬受傷(‫)ا ح‬與痊癒(‫)ش ر‬等;這些 行為被阿拉伯人認為是真主才有權支配的,因此習慣使用被動。另一種情形 是有些動詞在阿拉伯文的主動語態中,以真主(‫)هللا‬作為動作主語,如例(14) 與(16) ;若主語不出現,這些動詞便以被動形式出現,如例(15)與(17)。 ‫ل‬. ‫ل‬.‫هللال الكللنت‬. (14) ‧‧ 譯:真主祝福你。. ‫م جك!ل‬. (15) ‧‧‧ 譯:你被恭喜了!(恭喜你). ‫ل‬. ‫هللال ح‬. (16) ‧‧ 譯:真主憐憫你。 ‫لل‬.. (17). ‫و نال لا َح‬. ‧‧‧ 譯:你們是被憐憫的人。(你們蒙主的憐憫). 綜合上述,中華文化的「天人合一」孕育了以人為本的主體意識與天人 不分的整體思維,兩者分別造就了中文多用指「人」的名詞為主語,指「事」 的名詞為賓語的敘述方式,以及重意合的特點。而阿拉伯文化的「認主獨一」 -13-.

(26)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則孕育了阿拉伯人以事為本的客體意識,形成阿拉伯文多以指「事」的名詞 為主語,指「人」的名詞為賓語,及其被動語態的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等情形。 然而,雖然前人已點明中阿思維模式的特點,但其中真正從語言角度出發探 討文化者並不多。近年來,已有學者注意到這點,進一步列舉語言實例加以 驗證(周文巨、陳杰,2007;曾金金,2008;國少華,2009) 。本研究亦試圖 透過新聞語料分析,探討中阿文化特質,並對照前人論述加以說明。接下來, 本研究將從中阿思維模式的差異,延伸至探討兩者對時間概念的認知差異。. 三、 中阿的時間認知 許多 語言 對於 抽象 時間 的認 知, 是藉 由具 體的 空間 方位 ,以 隱喻 (metaphor)的方式表達的,而最早提出此一概念的是 Clark(1973) 。根據 Clark,時間隱喻(temporal metaphor)的表達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時間移 動(Moving-Time)」 ,一種是「自我移動(Moving-Ego)」 。後來這兩種隱喻 方式為學者所沿用,並引起諸多討論(張建理,2003;Ahrens & Huang, 2002; Alverson, 1994; Gentner & Imai, 1992; Lakoff, 1990, 1993; Núñez, Motz, & Teuscher, 2006; Radden, 2003; Traugott, 1978; Yu, 1998, 2012)。 其中,Lakoff(1993)進一步解釋,時間移動是指「時間的流動是一種 物體的運動」,此時說話者位置是固定的,時間是運動的物體,向著說話者 移動,如例(18)與(19) 。自我移動則是指「時間的流動是風景中的動點」 11. ,此時時間方位是固定的,說話者向著未來方向移動,如例(20)與(21)。 (18). Thanksgiving is coming up on us. 譯:感恩節就要來了。. (19). The time for action has arrived. 譯:行動的時候到了。. 11. 原文:This metaphor, TIME PASSING IS MOTION, with its two special cases, embodies a generalization that accounts for a wide range of cases where a spatial expression can also be used for time. Special case 1, TIME PASSING IS MOTION OF AN OBJECT…Special case 2, TIME PASSING IS MOTION OVER A LANDSCAPE.(Lakoff, 1993: 12). -14-.

(27) 第二章. (20). 文獻探討. We’re getting close to Christmas. 譯:我們快要接近聖誕節了。(聖誕節快要到了). (21). I’ll be there in a minute. 譯:我在短時間之內就會到。. 事實上,Lakoff(1990, 1993)對於時間的理解可用圖‎二-2 來表示。這 兩種隱喻方式的基本假設為:時間是物體;時間的流動是運動;未來時間位 於說話者的前方,過去時間位於說話者的後方;一物移動,則另一物靜止。. 圖二-2. 時間隱喻表達方式. 資 料 來 源 : 修 改 自 “Time after time: The psychological reality of the Ego- and Time-Reference-Point distinction in metaphorical construals of time,” by R. E. Núñez, B. A. Motz, U. Teuscher, 2006, Metaphor and Symbol, 21, 134. Copyright 2005 by th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由圖‎二-2 可知,不論是「時間移動」,或者是「自我移動」,說話者都 是面向未來時間的。然而,由於 Clark(1973)與 Lakoff(1990, 1993)都 是以英文作為主要語言來分析的,因此,後人在研究不同語言的表現時,對 於說話者的方向,究竟是面向過去,或面向未來,皆有不同的看法(張建理, 2003;Ahrens & Huang, 2002; Alverson, 1994; Radden, 2003; Yu, 1998, 2012)。 以下便針對中文時間隱喻的認知面向,整理各家學者的論點,如下表‎二-1。 表二-2. 中文時間隱喻的認知面向. 相關文獻研究. 中文時間隱喻面向. Alverson(1994). 面向過去 -15-.

(28)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相關文獻研究. 中文時間隱喻面向. Yu(1998, 2012). 面向未來. 張建理(2003);Ahrens & Huang(2002). 面向過去為多,面向未來較少. 從表‎二-2 可知,多數學者認為中文的時間隱喻以面向過去為主,與英 文不同(張建理,2003;Ahrens & Huang, 2002; Alverson, 1994);他們都用 中文的「前」 、 「後」來說明這種面向過去的認知概念,如例(22)至(26)。 (22). 以前/以後. (Alverson, 1994). (23). 前年我到美國去了。. (Ahrens & Huang, 2002). (24). 我打算後年結婚。. (Ahrens & Huang, 2002). (25).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張建理,2003). (26).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張建理,2003). 然而,只有 Yu(1998, 2012)主張中文的時間隱喻是面向未來的。Yu (2012)表示,造成中文有「前」 、 「後」這種表達方式的原因,並不是因為 說話者的面向,而是說話者選擇的參照點不同所致。根據 Yu(1998, 2012) 的觀點,說話者的參照點是「時間(time)」 ,而不是「自我(ego)」 。因此, 時間可以想像成一列有五節車廂的火車,第三節車廂是「今天」 ,第二節車 廂是「昨天」,第一節車廂便是「比昨天更前面,而且最接近車廂前端」的 「前天」 ,如圖‎二-3 所示。然而,這樣的說法並不被張建理(2003)所接受。. 圖二-3. 時間為行駛中的火車想像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 (p.107), by N. Yu, 1998,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Copyright 1998 by the John Benjamins B. V. -16-.

(2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至於阿拉伯文,目前尚未發現探討時間隱喻面向的相關研究,僅 Hamdi (2010)在進行英阿時間隱喻的比較分析時指出,阿拉伯文與英文有許多相 似之處。Hamdi 基本上認同 Lakoff(1990, 1993)所提的「時間是運動中的 物體」,因此,從他所舉的語言實例可發現,阿拉伯文時間隱喻的認知方向 亦是面向未來的; 「時間移動」如例(27)與(28) , 「自我移動」如例(29)。 ‫(ل‬27). .‫اا لعنتلفو رح‬ 譯:Easter has come.(復活節來了). ‫(ل‬28). ‫ل‬. ‫لفولاص‬. ‫امطنقلفوتجلملفإل فعن لفوجت تملفأل‬. 譯:The new radio session will start the coming week. (新的廣播課程將在下週開始) ‫(ل‬29). .‫ف ال اولفو ةلنن لمجلف اتاالةل‬ 譯:Facing death is better than ignoring it.(面對死亡勝於忽略它). 總的來說,有關時間隱喻的認知面向,現今大多傾向中文是以面向過去 為主。至於阿拉伯文,相關討論並不多,僅 Hamdi(2010)提出阿拉伯文的 時間隱喻是面向未來的。然而,上述研究所討論的範圍多侷限於詞彙或句法 分析,對於篇章分析是否亦能呈現相同的結果,則不得而知。有鑑於此,本 研究便從篇章分析的角度出發,探討新聞篇章的語言結構反映的文化特點。. 第二節 篇章分析研究 本節旨在針對本文四個分析層面,分別是敘事結構、及物系統、轉述話 語與詞彙關聯,介紹其相關理論。第一部分簡介 Labov(1972)的敘事結構 模式,第二節部分介紹 Halliday(1985)的及物性理論,第三部分則在敘述 各家學者對轉述類型的分類,並說明本文最終採用 Fairclough(1995)分類 方式的原因。至於詞彙關聯,目前尚未發現相關研究,因此第四部分便從 Halliday & Hasan(1976)的詞彙銜接,進一步說明詞彙關聯的概念與應用。. -17-.

(30)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一、 Labov(1972)敘事結構模式 篇章是按照一定的思維模式組織起來的,篇章的內容往往決定了篇章的 結構。一般來說,常用的篇章結構有議論(argumentation) 、描寫(description) 、 說明(exposition)與敘事(narration)等;其中,敘事結構主要用來表示過 去發生的事件,常見於故事、回憶錄或新聞報導等篇章中(黃國文,1988)。 由於本文以新聞報導作為研究材料,因此,以下便著重探討篇章的敘事結構。 談到篇章的敘事結構,Labov(1972)首先從美國黑人口述生活經驗中, 歸納出一套分析模式(以下簡稱「Labov 模式」 ) ,成為後來分析敘事結構的 主要方式。根據 Labov 模式,一個完整的敘事結構(fully-formed narrative structure)主要包含六個部分,分別是點題、指向、進展、評議、結果或結 局與收尾等,進一步說明如下。. (一)點題(abstract)12 「點題」為敘述者在敘述某一事件之前,對事件的簡略摘要稱之。大多 數的敘事結構都包含這一部分,通常以一兩個句子說明全旨。. (二)指向(orientation) 「指向」位於點題之後,是敘述者對於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活動以及周圍環境的描述稱之。. (三)進展(complicating action) 「進展」是敘事結構的核心,主要用來說明事件發展的過程。這也意味 著進展有一定的時間順序。一般來說,進展的順序即為事件發生的順序,敘. 12. 以下敘事結構標題之中文翻譯,參考黃國文(1997:147-148)。其中,第六部分「收 尾(coda)」,英文原意為「樂曲尾聲」;本文認為黃國文(1997)譯為「回應」較 不符合原意,故不採用,改譯為「收尾」。. -18-.

(3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述時若更換進展順序,事件發生的順序亦會跟著改變,進而代表不同意義。. (四)評議(evaluation) 「評議」為敘述者或他人對某一事件的看法與態度。舉凡對事件發生的 原因、事件的要點或敘述目的的評議,對人物或行動的評議,以及對事件相 關情況的評議等皆屬之。評議滲透於進展或結果之中,可用各種形式來表 達,發揮其製造懸念、提高聽者(讀者)興趣以及增強事件感染力的作用。. (五)結果或結局(result or resolution) 「結果或結局」暗示事件的結束,這部分的描述包含人物的下場、目標 的實現與否等事件結果。. (六)收尾(coda) 「收尾」是敘述者在敘述的最後,用來呼應主題的話語稱之,目的在提 醒聽者(讀者)敘述即將結束,將其拉回現實。這部分可以是敘述者對於整 起事件的觀察,或事件所帶來的影響,也可以是純粹表達事件終結的句子。 雖說 Labov 模式是從口說內容歸納得來的,然而,它概括了敘述的全部 過程,不但適用於口語,而且適用於書面的敘事結構分析(黃國文,1988)。 因此,本研究在分析新聞的敘事結構時,亦採用 Labov(1972)的理論架構。 另一方面,Labov(1972)提到,並非所有的敘事結構都包含這六個部 分,有些較小的敘事結構只包含其中一兩個部分。van Dijk(1997)即主張, 新聞的敘事結構更加複雜,一般來說,事件的結果在篇章中最先出現,其次 是相關的人事時地物,最後才是細節。因此,新聞的敘事結構並不一定會出 現點題或收尾,所描繪的事件不必依照時間順序敘述,事件之間亦不一定相 互連貫。由此可見,華語學習者需經過特別訓練方能了解新聞的敘事結構。 接著將探討 Halliday(1985)的及物性理論,與其用來分析語料的適用性。. -19-.

(32)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二、 Halliday(1985)及物性理論 根據 Halliday(1985) , 「及物系統」是英文中表現概念功能的一個語義 系統,其作用在於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及作為分成若干種「過程 (process)」,並指明過程中相關的「參與者(participant)」與「環境成分 (circumstantial element)13」 。Halliday 接著提出「及物性理論(Theory of Transitivity) 」 ,認為語言表達可分成六種過程,分別是物質、言語、心理、 行為、存在與關係過程14,以下逐一解釋,並舉例說明之。. (一)物質過程(material process) 物質過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過程。一般來說,這個過程中有兩個參與 者,分別是「動作者(actor)」與「目標(goal)」,用以表達主動或被動的 概念。物質過程本身由動態動詞表示,除了可以是具體的動作之外,如例 (30) ,也可以是抽象行為,如例(31) ;動作者與目標則由名詞或代詞表示。 (30). (31). The lion. caught. the tourist.. 動作者. 物質過程. 目標. The mayor. dissolved. the committee.. 動作者. 物質過程. 目標. 然而,並非所有物質過程皆具備兩個參與者;有時只有動作者,如例 (32),或只有目標,如例(33) 。判斷物質過程的方式,可用「 (動作者對 目標)做了什麼?」 、 「(動作者)發生什麼事了?」或「 (目標)發生什麼事 了?」等提問檢視,再次說明此過程強調的是動作者或目標做某事的過程。 (32). 13. 14. The mayor. resigned.. 動作者. 物質過程. 「環境成分」即為語言表達時所關聯到的時間、空間、方式、程度與身份等因素,最 常見的表現形式是副詞詞組與介詞短語。由於環境成分可有可無,常被省略,因此本 文僅以「參與者」為主要討論對象。有關環境成分的介紹,參考 Halliday(1985),頁 137-144。 六種過程名稱之中文翻譯,參考胡壯麟、朱永生與張德祿(1989)。. -20-.

(33) 第二章. (33). 文獻探討. The two schools were combined. 目標. 物質過程. (二)言語過程(verbal process) 言語過程的參與者包括「發話者(sayer)」、「受話者(receiver)」以及 「說話內容(verbiage)」,意即發話者將說話內容傳達給受話者的過程。此 過程的發話者可以是「人」 ,如例(34) ,也可以是「物」 ,如例(35) ;此外, 亦允許只有發話者或是受話者作為參與者的情況出現,如例(36)與(37)。 (34). (35). (36). (37). I. said that. you. should keep quiet.. 發話者. 言語過程. 受話者. 說話內容. The notice. tells. you. to keep quiet.. 發話者. 言語過程. 受話者. 說話內容. John. said. “ I’m hungry ”.. 發話者. 言語過程. 說話內容. Tell. me. the whole truth.. 言語過程. 受話者. 說話內容. (三)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 心理過程是表達心理活動的過程,可分為「情感(affection)」、「知覺 (perception)」與「認知(cognition)」三類。表情感的動詞,如喜歡、害怕、 感到愉悅等;表知覺的動詞,如看、聽等;表認知的動詞,如知道、了解等。 一般來說,心理過程有兩個參與者,一是主體的「感覺者(sensor)」 , 一是客體的「現象(phenomenon)」,如例(38)至(40) 。然而,在某些情 況之下,心理過程有時只有感覺者,如例(41) ,或只有現象,如例(42)。 (38). Mary. liked. the gift.. 感覺者. 心理過程. 現象. -21-.

(34)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39). (40). (41). (42). Jane. saw. the stars.. 感覺者. 心理過程. 現象. Tim. knows. the city.. 感覺者. 心理過程. 現象. Jill. can’t see.. 感覺者. 心理過程. Her every look bewitches. 現象. 心理過程. 心理過程類似物質過程,不同的是,前者的感覺者以「人」為主15,後 者的動作者可以是「人」或「動物」。此外,若用物質過程的提問形式來檢 視,便可發現怪異之處。以例(38)來說,如果問「瑪麗對禮物做了什麼?」 , 回答「她感到高興」則不合語意。這正是因為心理過程強調的是感覺的過程, 而物質過程強調的是動作者或目標做某件事的過程,因此不能用它來提問。. (四)行為過程(behavioral process) 行為過程是哭、笑、呼吸、咳嗽、嘆息、作夢等生理活動的過程。這個 過程有時趨近心理過程或物質過程,判斷準則端看某人活動是否與生理行為 有關而定。此外,行為過程大多只有一個參與者,即「行為者(behavior)」, 而且一定是「人」,如例(43)與(44)。 (43). (44). 15. No-one. is listening.. 行為者. 行為過程. He. is always grumbling.. 行為者. 行為過程. Halliday(1985)補充,英文有時會以人稱代詞指稱動物,此時動物亦可作為心理過程 中的感覺者。舉例來說,在「The cat doesn’t like milk」句中,一般人可能以「it」指稱 「the cat」,但愛貓人士就可能以「he/ she」來指稱,說成「He/ She doesn’t like milk」。. -22-.

(3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五)存在過程(existential process) 存在過程是表示某物存在的過程,因此必定有個「存在物(existence)」, 如例(45)與(46) 。 「there」在此起引導小句的作用,不表達任何概念功能。 (45). (46). There. There. was. a storm.. 存在過程. 存在物. isn’t. enough time.. 存在過程. 存在物. (六)關係過程(relational process) 關係過程是反映兩個實體之間關係的過程,主要分為三類:「內包式 (intensive)」 、 「環境式(circumstantial) 」與「所有式(possessive)」 。其中, 「內包式」指「某實體是某類實體中的一部分」,如例(47)與(48) ;「環 境式」指「某實體與時間、地點或方式等環境因素之間的關係」 ,如例(49) 與(50) ; 「所有式」則是「某實體為某人所有的關係」 ,如例(51)與(52)。 (47). (48). (49). (50). (51). Sarah. is. wise.. 載體. 關係過程. 屬性. Tom. is. the leader.. 被識別者. 關係過程. 識別者. The fair. is. on a Tuesday.. 載體. 關係過程. 屬性. Tomorrow. is. the 10th.. 被識別者. 關係過程. 識別者. Peter. has. a piano.. 載體. 關係過程. 屬性. -23-.

(36)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52). The piano. is. Peter’s.. 被識別者. 關係過程. 識別者. 這三種類型可進一步歸納為兩類:「歸屬類(attributive)」與「識別類 (identifying)」 。前者的參與者稱為「載體(carrier) 」與「屬性(attribute)」, 後者的參與者稱為「被識別者(indentified) 」與「識別者(identifier) 」 。兩 類主要差別,在於歸屬類的參與者位置不可互換,而識別類的參與者可以16。 值得一提的是,事實上 Halliday(1985)的及物性理論,是以英文作為 分析架構的,因此,上述六種過程的分類與定義,是否適用於中文與阿拉伯 文,仍有待確認。雖然胡壯麟、朱永生與張德祿(1997)曾表示,及物系統 亦適用於描寫中文的語義功能,然而,胡壯麟等人所舉的中文實例17偏少, 許多中文特有的句子,並不在列舉之中,如中文的主題句便是一例。因此, 本研究透過中阿新聞的及物系統分析,一方面除了了解語言與文化的關聯之 外,另一方面亦能針對及物性理論的分類,說明中文與阿拉伯文的適用性。. 三、 轉述話語分類 轉述話語(reported discourse)在新聞篇章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有關轉 述話語的分類,各家學者的分類方式不盡相同,本研究進一步整理如表‎二-3。 表二-3. 各家對於轉述話語的分類. 相關文獻研究. 轉述話語類型 直接引語. 直間並用. 無標記語. 間接引語. Volosinov(1929/1973). DD. PDD. ─. ID. Leech & Short(1981). FDS, DS. ─. FIS. IS, NRSA. DD. DDS. UNSIG. ID. Fairclough(1995). 16. 17. 舉例來說,例(39)的對應形式「*wise is Sarah」並不成立,但例(40)可以改成「The leader is Tom」的對應形式。同理,例(42)可以改成「The 10th is tomorrow」,例(44) 可以改成「Peter’s is the piano」,皆為合乎英文語法的句子。 參見胡壯麟等人(1997),頁 97。. -24-.

(3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從表‎二-3 可知,在轉述話語的分類中,各家學者基本上認同轉述類型 有「直接引語」與「間接引語」兩類。除此之外,Volosinov(1929/1973) 提出另一種類型,即「預先調整的直接話語(preset direct discourse, PDD)」。 此類介於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之間,為半敘述半轉述的話語類型,亦為 Fairclogh(1995)所指的「滑入的直接引語(direct discourse slipping, DDS) 」。 另外,Leech & Short(1981)在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之外,又細分三類, 分別是「自由間接引語(free indirect speech, FIS) 」 、 「自由直接引語(free direet speech, FDS)」與「語言行為的敘述性轉述(the narrative report of speech acts, NRSA) 」 。事實上,後兩類分別被其他學者歸為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一般 研究在進行轉述話語的分析時,亦不特別分分此兩種類型。至於「自由間接 引語」,則是一種沒有轉述標記的話語,因此,在篇章中無法分辨其為轉述 話語,抑或撰稿者本身的話語。 根據表‎二-3,研究認為,Fairclough(1995)對於轉述話語的分類最為 完整,因此本文在分析新聞的轉述話語時,亦採用 Fairclough 的理論依據。 Fairclough 表示,轉述話語可分為四類,分別是「直接引語」、 「間接引語」、 「直間並用」與「無標記語」 。有關此四類的定義與例句18,逐一說明如下。. (一)直接引語(direct discourse) 直接引語指「轉述的話語僅包含話者與發話標記」 ,如例(53)與(54) 。 中文的發話標記為冒號「:」加引號「 『』」 ;阿拉伯文的發話標記為引號「 〝〞 」 。 (53). 賈伯斯:「當我 17 歲的時候,我讀到一段話,如果你把每一天當 成最後一天,我會做我準備要做的事情嗎……。」(C27). (54). (A71)".‫فيا اصلفألجلجايل" ت جلفوج ف لفوايلفلاال ال تف لح نجلجعل ا لفإلعتف ل ضا‬ 譯:歐盟: 「我們譴責那些海珊犯下的罪行以及絞刑所帶來的罪行。」. 18. Fairclough(1995)在說明此四種類型時,僅敘述其基本定義,並未列舉實例。因此, 本研究以所蒐集的新聞語料作為例句說明。. -25-.

(38) 中阿網路新聞的語言與文化研究. (二)間接引語(indirect discourse) 間接引語指「轉述的話語包含話者與轉述動詞」 ,如例(55)與(56)。 中文的轉述動詞有「說」 、 「表示」 、 「指出」 、 「報導」等。相較之下,阿拉伯 文的轉述動詞較多,有「‫(قال‬說)」 、 「‫(أعلن‬宣稱) 」 、 「‫(ذكرت‬提到)」 、 「‫(أشار‬指 出) 」、 「‫(أضاف‬補充說明) 」 、 「‫(أوضح‬解釋說明) 」等。 (55). 恨賓拉登入骨的前美國總統小布希,知道消息後,也立刻發表聲明 說,不管時間過多久,正義終將伸張……。(C59). ‫(ل‬56). ‫انم ال شاللم ؤجول من جيلآن للورل ل فامالااو الأل ام لاجليص لجشمرنجلآن جلجفم مل‬ (A44). ‫قان فلليلفو نن‬ ‧‧‧‧‧‧‧‧‧ 譯:而美國其他負責官員指出,賓拉登的兒子、老婆和其他人則在 戰事中被殺。. (三)直間並用(direct discourse slipping) 直間並用指「轉述的話語部分包含話者與轉述動詞,部分包含發話標 記」 ,如例(57)與(58) 。在本文蒐集的中文語料中,並未出現此種類型。 (57). ‫لليلع تةلل الهم لفو نس‬. ‫لهج اةل ا‬. (A52).". ‫جقاولفو نسلفألمن جيلفو ااقلا ل لا شلفول لجق‬. ‫جاامال"جفو ااولجفوم ا لفول جلغام جفلا ناا لوام نللانتلفو‬. 譯:在他任內發生的九月攻擊的美國前總統布希表示,恭喜歐巴馬 和「冒著生命危險執行這個任務的男男女女」。 (58). ‫فو اانالا ل"لعتف لفو نسلفو فقيلفو ااقلن لم ج " ل جحلللمجلنط ل ل ل للجحلفي الا ل‬ (A72、A73). ‫ا بل ع اولعمجلات تم‬ 譯:梵締岡: 「前伊拉克總統的絞刑是則令人震驚的消息」 ,並且警 告應小心因報復心態所引起的暴行帶來的危險。.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48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4 號,第 12 冊,第 459 頁下欄第 3 行至第 460 頁上 欄第 13

(現場取消未講授);三、 「中東地區的女性與發展—女性領導力(Wome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East—Feminizing Leadership) 」 、 「新網路世紀的創新與發展(Innovation and Growth

敦煌患文雖然是禮懺法門的應用文書,有點格式化與過分老套的語言形式,但是卻保存

Thus, our future instruction may take advantages from both the Web-based instruc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way.. Keywords:Traditional Instruction、Web-based Instruction、Teaching media

在不影響主流課程結構下,接納和 認識學生的不同文化背境,有效地 把不同學生族群的文化元素(如節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A Review of

  此外, 圖書館亦陸續引進英美文學、外語學習與研究等 相關資料庫,如 19 世紀以前出版的經典文學名著 Literature Online, 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 與 Naxos

• 學生聽講中可隨時填寫提問單發問,填妥後傳送予課程助教;一 學期繳交提問單0-2次者仍得基本分數B,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