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Halliday(1985)及物性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篇章分析研究

二、 Halliday(1985)及物性理論

根據 Halliday(1985),「及物系統」是英文中表現概念功能的一個語義 系統,其作用在於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及作為分成若干種「過程

(process)」,並指明過程中相關的「參與者(participant)」與「環境成分

(circumstantial element)13」。Halliday 接著提出「及物性理論(Theory of Transitivity)」,認為語言表達可分成六種過程,分別是物質、言語、心理、

行為、存在與關係過程14,以下逐一解釋,並舉例說明之。

(一) 物質過程(material process)

物質過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過程。一般來說,這個過程中有兩個參與 者,分別是「動作者(actor)」與「目標(goal)」,用以表達主動或被動的 概念。物質過程本身由動態動詞表示,除了可以是具體的動作之外,如例

(30),也可以是抽象行為,如例(31);動作者與目標則由名詞或代詞表示。

(30) The lion caught the tourist.

動作者 物質過程 目標

(31) The mayor dissolved the committee.

動作者 物質過程 目標

然而,並非所有物質過程皆具備兩個參與者;有時只有動作者,如例

(32),或只有目標,如例(33)。判斷物質過程的方式,可用「(動作者對 目標)做了什麼?」、「(動作者)發生什麼事了?」或「(目標)發生什麼事 了?」等提問檢視,再次說明此過程強調的是動作者或目標做某事的過程。

(32) The mayor resigned.

動作者 物質過程

13 「環境成分」即為語言表達時所關聯到的時間、空間、方式、程度與身份等因素,最 常見的表現形式是副詞詞組與介詞短語。由於環境成分可有可無,常被省略,因此本 文僅以「參與者」為主要討論對象。有關環境成分的介紹,參考 Halliday(1985),頁 137-144。

14 六種過程名稱之中文翻譯,參考胡壯麟、朱永生與張德祿(1989)。

(33) The two schools were combined.

目標 物質過程

(二) 言語過程(verbal process)

言語過程的參與者包括「發話者(sayer)」、「受話者(receiver)」以及

「說話內容(verbiage)」,意即發話者將說話內容傳達給受話者的過程。此 過程的發話者可以是「人」,如例(34),也可以是「物」,如例(35);此外,

亦允許只有發話者或是受話者作為參與者的情況出現,如例(36)與(37)。

(34) I said that you should keep quiet.

發話者 言語過程 受話者 說話內容

(35) The notice tells you to keep quiet.

發話者 言語過程 受話者 說話內容

(36) John said “ I’m hungry ”.

發話者 言語過程 說話內容

(37) Tell me the whole truth.

言語過程 受話者 說話內容

(三) 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

心理過程是表達心理活動的過程,可分為「情感(affection)」、「知覺

(perception)」與「認知(cognition)」三類。表情感的動詞,如喜歡、害怕、

感到愉悅等;表知覺的動詞,如看、聽等;表認知的動詞,如知道、了解等。

一般來說,心理過程有兩個參與者,一是主體的「感覺者(sensor)」,

一是客體的「現象(phenomenon)」,如例(38)至(40)。然而,在某些情 況之下,心理過程有時只有感覺者,如例(41),或只有現象,如例(42)。

(38) Mary liked the gift.

感覺者 心理過程 現象

(39) Jane saw the stars.

感覺者 心理過程 現象

(40) Tim knows the city.

感覺者 心理過程 現象

(41) Jill can’t see.

感覺者 心理過程

(42) Her every look bewitches.

現象 心理過程

心理過程類似物質過程,不同的是,前者的感覺者以「人」為主15,後 者的動作者可以是「人」或「動物」。此外,若用物質過程的提問形式來檢 視,便可發現怪異之處。以例(38)來說,如果問「瑪麗對禮物做了什麼?」, 回答「她感到高興」則不合語意。這正是因為心理過程強調的是感覺的過程,

而物質過程強調的是動作者或目標做某件事的過程,因此不能用它來提問。

(四) 行為過程(behavioral process)

行為過程是哭、笑、呼吸、咳嗽、嘆息、作夢等生理活動的過程。這個 過程有時趨近心理過程或物質過程,判斷準則端看某人活動是否與生理行為 有關而定。此外,行為過程大多只有一個參與者,即「行為者(behavior)」,

而且一定是「人」,如例(43)與(44)。

(43) No-one is listening.

行為者 行為過程

(44) He is always grumbling.

行為者 行為過程

15 Halliday(1985)補充,英文有時會以人稱代詞指稱動物,此時動物亦可作為心理過程 中的感覺者。舉例來說,在「The cat doesn’t like milk」句中,一般人可能以「it」指稱

「the cat」,但愛貓人士就可能以「he/ she」來指稱,說成「He/ She doesn’t like milk」。

(五) 存在過程(existential process)

存在過程是表示某物存在的過程,因此必定有個「存在物(existence)」,

如例(45)與(46)。「there」在此起引導小句的作用,不表達任何概念功能。

(45) There was a storm.

存在過程 存在物

(46) There isn’t enough time.

存在過程 存在物

(六) 關係過程(relational process)

關係過程是反映兩個實體之間關係的過程,主要分為三類:「內包式

(intensive)」、「環境式(circumstantial)」與「所有式(possessive)」。其中,

「內包式」指「某實體是某類實體中的一部分」,如例(47)與(48);「環 境式」指「某實體與時間、地點或方式等環境因素之間的關係」,如例(49)

與(50);「所有式」則是「某實體為某人所有的關係」,如例(51)與(52)。

(47) Sarah is wise.

載體 關係過程 屬性

(48) Tom is the leader.

被識別者 關係過程 識別者

(49) The fair is on a Tuesday.

載體 關係過程 屬性

(50) Tomorrow is the 10th.

被識別者 關係過程 識別者

(51) Peter has a piano.

載體 關係過程 屬性

(52) The piano is Peter’s.

被識別者 關係過程 識別者

這三種類型可進一步歸納為兩類:「歸屬類(attributive)」與「識別類

(identifying)」。前者的參與者稱為「載體(carrier)」與「屬性(attribute)」,

後者的參與者稱為「被識別者(indentified)」與「識別者(identifier)」。兩 類主要差別,在於歸屬類的參與者位置不可互換,而識別類的參與者可以16

值得一提的是,事實上 Halliday(1985)的及物性理論,是以英文作為 分析架構的,因此,上述六種過程的分類與定義,是否適用於中文與阿拉伯 文,仍有待確認。雖然胡壯麟、朱永生與張德祿(1997)曾表示,及物系統 亦適用於描寫中文的語義功能,然而,胡壯麟等人所舉的中文實例17偏少,

許多中文特有的句子,並不在列舉之中,如中文的主題句便是一例。因此,

本研究透過中阿新聞的及物系統分析,一方面除了了解語言與文化的關聯之 外,另一方面亦能針對及物性理論的分類,說明中文與阿拉伯文的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