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4 主題二、死亡準備之內涵

一、 對死亡準備的看法

死亡準備是一個個人化且動態的過程,隨不同病人背景文化、預期存活期、

病情了解程度、以及跟醫療團隊信賴關係建立的程度而有所不同,醫師會依照不 同病人的需求來協助他做死亡準備,該做哪些死亡準備取決於病人,而非制式化 的每個人都做同樣的事情。隨著病情進展,每個階段也會有不同的需求與準備力 道,因此死亡準備為動態的過程,而非一次性的照顧服務,接下來根據個人化與 動態過程詳細描述如下:

(一) 個人化

因為這個真的是蠻很個人化啦...每個人的死亡準備其實都不太一樣。[A]

死亡準備真的很難,因為真的是 CASE BY CASE,然後每一個討論的面向、方向又跟著每個人的個性 不一樣有很大不一樣的點。[D]

有時候一看住院的人,身份、年紀、家庭關係,馬上就知道他可能會有潛在的 potential 的什麼樣的 一個家庭的問題要去處理。[C]

其實跟他的疾病,各種不同疾病不太一樣,你要看他 suffering 的程度,還有他預期還有差不多久,

多久的壽命,會有不同,看他的宗教信仰,看他的文化背景啊,那個都不一樣,還有跟家人的那種互 動關係,還有他跟醫師團隊的那種關係,其實都會影響。[I]

也有醫師提到一般來說過去安寧的訓練會將死亡準備分成身體、心理、社 會、靈性四個層面,主要是為了教學或是與其他專業團隊溝通時來做區分,但在 平常照顧病人時,是看一個整體的個人,而非分開的四個面向。

我們在教學,(為了)說明方便會把它分為身、心、社會、靈性,但是你照顧病人的時候,他就是一個 整體啊。所以我個人就不大會去分那個事情。[B]

做安寧的習慣,把事情回到身、心、社會、靈性這幾個層面來看。[A]

其它心理或靈性的一些需求的時候,我會試著跟他解釋他現在的狀況是什麼,那我可以怎麼處理?那 可以處理的方式有 1、2、3、4,那他希望選擇哪一種?然後我們跟病患、家屬溝通完之後,還要跟 團隊溝通。[H]

(二) 動態過程

大多數醫師都認為死亡準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依病人狀況而變化的一個服 務過程。先建立關係後再評估狀況並讓病人有心理準備,再依照病人狀況漸進式 將症狀及準備項目告訴病人。

其實死亡準備其實是個過程...他不是一次性的服務,他是一個要看病人狀況,然後動態去追蹤的服 務,一種照顧內容。[A]

當他有狀況的時候都是機會...病情的告知它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時間點...我們就跟他(病人)互動嘛,

保持聯繫互動這樣就好...我剛才講嘛你要勸他放下很困難嘛,你要經過一個過程嘛,這個過程就是我 講的這個死亡準備的過程,建立在好的關係之下的這個過程,他才會出口。[B]

死亡準備的那個邊界,其實是不那麼的一刀兩斷的,通常是剛開始的時候,旁敲側擊啊,有時候偶爾 你會提到這話題啦,然後隨著你跟他的信任度增加,或者是接觸的時間久了,慢慢慢慢他就會愈來愈 具體...轉化或者是把他滲透到各個不同的時間,還有不同的治療步驟去。[I]

他(死亡準備)有他的重要性。我如果夠早,我都會盡量避免一次就把一整包告訴他(病人)...通常第一次 我還是會針對這個 DNR 這個議題…那我可能下一次的時候,我們就在講多一點...他的病情會變來變 去,那他病情變得比較嚴重的時候,那時候你可能內容跟強度要多一點,如果很平順,那我多談談你 的生活...所以就是說...他是一個動態的,也不急於一次就全部給。[A]

雖然說死亡準備是一個過程,但有些醫師認為在某些特定的時間點,還是應 該要立即做死亡準備,可能是預期存活期短或是病人狀況改變時,此部分在死亡 準備的時機之章節會再做詳細說明。

死亡準備這件事情,在每一個病人的角度上面沒有特定的答案,但對我來說,哪一個是一定要做死亡 準備的時間點,就是當你覺得這個疾病接下來死亡也許在三至六個月之內或是在接著這個疾病的病程 一定會發生死亡這件事情。[G]

你要有一個完整的策略啦...並不是說一到那個病情重到什麼嚴重程度你才要準備,...,什麼狀況你要跟 他們談什麼,談到什麼程度,那有些要直接談,那有些要委婉的談,有些事拐彎抹角暗示性的談,那 不一樣,看你要看狀況講。[I]

二、 如何做死亡準備 (一) 建立信任的關係

許多醫師都提到死亡準備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建立關係,透過建立關係了解病

人際關係的改善啦,...他要看的什麼人啦,他的關係怎麼突破啊。[A]

因為人嘛,不管怎麼樣一定有他的好,優良、好的一面,不可能這個人全部都是百分之百壞,一定有

不一定等同於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病人也要看他對宗教信仰親近的程度,以 及他是否相信這個信仰能夠協助他面對死亡,帶他去想去的地方,有時候病人可 能忘記或是信心不夠,醫師或臨床宗教師可以協助病人增強信心。有些病人雖然 沒有宗教信仰,但對生命與死亡的有自己的一套信念,通常這樣的病人比較不需 要我們協助太多,甚至只要跟隨著他的步伐即可。

有些是跟宗教有關,他信念很強,有些是無關乎宗教,他自己的一種,生命一種自然的概念,或是他 自己對自己有很強的正向,正向力量那種正念,因為偶爾會遇到這種,你覺得我好像都沒有什麼要擔 心的,處理起來也很簡單,那他們自己就有辦法,規劃自己,然後把事情交代,但這種不多啦,這種 不多啦,一般人是慌的啦,但是有時候反過來,我們跟著他走看看,然後他走得路還不錯。[A]

這個人心靈要成長,那當然前面四個事情、四個方向如果能夠進行的話,基本上這個人的心靈是成長 的,不然他也不可能進行這些事情。你說要去跟人家道歉,他沒有成長道歉,道歉就是成長,所以這 是一體的事情。如果能夠更好,當然他的這種心靈的程式,包括他的信仰等等。可能帶給他更高的一 種狀況、境界,那當然是一種非常、非常好的狀況。[B]

我就跟她聊一貫道,然後我跟她說你在道場,道親你們都唸什麼?因為你們有無極老母。妳都會 focus 在哪一個?祂有沒有告訴你們的無極?有沒有告訴你們,當我們的肉身要毀壞的時候,我們的 神靈應該要超脫到何處?然後她就…,我當然沒有瞭解很深,然後她就聽的一愣一愣的,她一愣一愣 的時候,我就說妳已經忘記這些事情了對不對?我說不會,妳現在還很清楚啊,妳應該要重新把那些 書、那些經文重新拿出來,或許會讓我們的身體症狀更舒服。[D]

後來我印象很深刻她跟我講了一句話,她說 D 醫師我要告訴妳,有信仰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我 就覺得她成功了,她知道她要去哪裡了。[D]

宗教信仰,我覺得他要對他自己的宗教信仰有一定程度的認真啦(加重語氣),看起來應該是有一些些 幫助,但是那個幫助夠不夠是另外一回事。[E]

他其實沒有非常特殊說,真的是因為宗教,譬如說我抱著一個我會到哪裡去?我會回「田家」、我會去 西方極樂世界。他沒有不信宗教,但他沒有說單一是靠這個力量,來讓他知道 after life、就是來生、

死後會平靜。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有現實感、然後很有現世感的病人。就是他知道這是人體衰竭,我 身、心、靈會發生的問題,我得要準備好跟他共存到最後一刻。我覺得這個就到這一步來講是很少有 病人可以做好準備的,他最特殊的點是這個。[F]

(五) 依病人反應衡量準備程度

可以從病人的反應與談話內容知道死亡準備的程度,並且在和病人討論病情 的過程中,掌握病人對死亡的認知,隨時準備好在病人可以談的時候去進行死亡 議題的溝通與準備。

你從他(病人)的反應,你就可以知道說他們準備的程度,如果有的人就很自然,那當然有可能心態很 疏離。[A]

你看他(病人)跟我們(醫生)談的內容,他的反應跟他關心的問題,你就知道他的死亡準備到什麼地步。

[C]

我通常會看病人是不是有預備好,這個是其中一個,如果他看起來了解他的談他的病情還有談到未來 的一些處理的時候,通常那個時候我就會開始做死亡準備,那如果他能夠談下去的話,那就會很順,

甚至會談到很後面都有可能。[E]

我覺得在那個時間點,其實我們會無意間把他帶到死亡這件事情是,第一個他已經知道他的病況了,

這個病況看起來這一次不是那麼,這個好像不是一個很輕的病,或者是住院不是很輕的病,那同時也 可以介紹緩和醫療團隊的介入。[G]

三、 死亡準備的時機

大部分醫師認為死亡準備沒有特定的時機,隨時有機會都應該開始做死亡準 備,且越早越好。但有些醫師認為在某些特定的時間點,是適合做死亡準備的時 機,可能是預期存活期較短或是病人狀況改變時。但如果狀況允許,許多醫師都 希望越早準備越好。

你要有一個完整的策略啦...並不是說一到那個病情重到什麼嚴重程度你才要準備,...,什麼狀況你要跟 他們談什麼,談到什麼程度,那有些要直接談,那有些要委婉的談,有些事拐彎抹角暗示性的談,那 不一樣,看你要看狀況講。[I]

(一) 依預估存活期

死亡準備這件事情,在每一個病人的角度上面沒有特定的答案,但對我來說,哪一個是一定要做死亡 準備的時間點,就是當你覺得這個疾病接下來死亡也許在三至六個月之內或是在接著這個疾病的病程

死亡準備這件事情,在每一個病人的角度上面沒有特定的答案,但對我來說,哪一個是一定要做死亡 準備的時間點,就是當你覺得這個疾病接下來死亡也許在三至六個月之內或是在接著這個疾病的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