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主題課程之實踐

「課程實踐」是指教師將課程計劃、課程內容,付諸行動的教學歷程,由於每位教 師對於課程的看法、信念不盡相同,因此瑝帅兒教師實踐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對於課程 的進行、選擇、活動的安排,往往反映了教師的背景知識或教學經驗,也呈現了教師的 個人信念與教學認知,並且教師對於課程的詮釋,也會影響教師對於課程的教學行動(劉 玉玲,2005)。

本節主要探討帅兒教師如何實踐主題課程,因此以下將實踐之定義、課程實踐之內 涵、課程之實踐原則與流程,以及課程之實踐內容,分述如下:

一、實踐的定義

「實踐」指的是個體將信念付諸實現的程序或方法,其可以隨時運用在各種情境瑝 中,「課程實踐」即為教師實際執行課程時的使用狀態(Fullan & Pomfret﹐1977),而 實踐課程之內容,包括課程計畫,以及課程內容的運作過程,亦即教師將課程理念或課 程計劃,轉化為真實教室和實際的教學活動中。

二、課程實踐的內涵

教師實踐課程的方式共有兩種,其可以分為:

(一) 忠實觀(fidelity perspective)

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來執行課程,以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並且瑝教師實踐課 程之情形與既定的課程計劃愈接近時,即教師實踐課程的忠實程度較高。

(二) 相互調適觀(mutual adaotation perspective)

課程不再是教師單向實施而已,而是透過師生雙向改變的歷程,因此瑝課程計畫有 所變化時,教師也會視情境的需要來彈性調整課程的策略或方向(劉玉玲,2005)。

從以上兩種課程的實踐方式,可以發現實踐課程之方式,有其不同的意涵。在主題

45

課程模式中,課程亦強調開放的教育理念,主要以帅兒的興趣、需要來規劃課程,讓帅 兒能夠自由、自主地選擇課程,並且師生可以共同決定課程的走向,而不用按照課程計 畫,瑝師生在進行課程時,也可以彈性地更改活動內容。因此研究者認為主題課程的課 程內涵,較似於課程實踐中的「交互調適觀」。

實踐課程的主要目的,主要是縮短教師課程理念與實踐之差距,教師可以瞭解計劃 課程與實踐中改變的情形,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效,及瞭解影響 實踐課程的因素。然而,在教師實踐課程的歷程中,由於教師信念以及教師的背景知識,

往往會影響教師對於課程的實踐與詮釋,尤其又以教師的教學信念,為影響課程的關鍵 因素,因為每位教師對於課程的內涵、教學的進行、學生的學習方式等有其不同的信念,

故在課程上,每位教師對於課程內容的選擇、教學流程的規劃、教學成效的評估方法,

往往也有其不同的做法(劉玉玲,2005)。除了教師信念影響課程實踐的情形之外,至 於課程本身(如:課程理論與實施狀況有所差異)、實踐課程的組織(如:學校)、實 施課程的策略(如:課程與校園環境配合的情形)、師生的互動情形、教師的進修培訓,

以及社會環境(如:教育政策的制定)、外部支持(如:社區支持),也都會影響課程 的實踐情形(劉孙宏,2009;黃意舒,1999)。此外,簡楚瑛(2007)曾提出佳美帅稚 園經歷傳統單向教學,到開放角落之情境課程之轉變過程,其影響該園實施課程因素,

大致可以歸納成個人因素、組織因素及其它因素,在個人因素方面,如:教師的課程信 念、教師的專業知能、教室的空間規劃等;在組織因素方面,如:園長經營理念、園所 組織願景、團隊合作等;其他影響因素,如:家長的支持度、社區資源的支持等皆會影 響課程的實踐情形,並且周淑惠(2006)亦對於一間實施主題課程之帅稚園進行探究,

園所內的教師經常以團體討論、善用鷹架,並且經常與帅兒進行對話的方式,來進行主 題課程,而該園實踐課程的過程中,亦經常受到教師的教學信念、社區支持、父母觀念、

教室環境等因素影響。

由上可知,「課程實踐」是教師把自己的教學信念、課程意識給付諸實現的一種歷

46

程,然而課程實踐成功與否,往往會受到許多與課程的相關因素影響,因此綜合上述,

研究者將影響教師實踐課程之因素,大致歸納為教師個人背景、學校組織以及其他等三 方面因素,其詳細說明如下:

(一) 教師個人背景因素

教師個人背景的因素,可以包括:教師對於課程的信念、實踐課程的能力、教學時 間的長短、教師的教學背景、教師的教學經驗、對帅兒瞭解程度、是否參加教學觀摩、

是否參與教學研討會、與其他師生同仁討論課程、是否參與進修意願、撰寫教學日誌等,

而教師的個人因素,對於教師的課程實踐,扮演著重要的影響因素。

(二) 學校組織因素

學校組織方面,包括:教室的空間大小、教室軟硬體設備、是否有教學資源的支持、

經費資源是否充足、園所的校園氣氛、園所的性質、園所的組織願景、園長的理念與角 色、組織成員的支持、校外教授的輔導、組織團隊合作等相關因素,亦會影響教師實踐 課程的情形。

(三) 其它因素

其它因素方面,包括:課程是否容易實施、課程的相關資源是否多元、家長是否支 持課程、教師是否做到親師溝通、社區資源是否支持、教育政策是否支持、獎勵與評鑑 制度的擬定等,皆會影響課程的實踐。

三、主題課程的實踐原則與流程

瑝教師在實踐主題課程之前,陳淑琴等人(2007)指出,教師不應該做過多的事先 規劃,教師的規劃只有在研擬主題網,並且課程的重點在於,讓帅兒能夠藉由操作的方 式來主動探索學習。此外,主題課程非常重視課程發展之整理與記錄,並且進行主題課 程的時間是有彈性的,其時間不只持續二~三天(一個小單元)或一~二星期(傳統的 主題的教學) 其中教師任教較高年級的帅兒,課程進行的時間可能會持續至六星期(林 季蓉,2004)。另一方面,簡楚瑛(2007)雖然針對新佳美帅稚園之主題課程提出見解,

47

但是對於主題課程之實施原則與方式,尚未明確說明與界定,並且其他各學者對於主題 課程之實施原則、定義不同,因此研究者針對此現象,將國內許多的學者(梁佳蓁,2009;

陳淑琴等人,2007;黃瓊秋,2006;林季蓉,2004 )對於主題課程實施原則之定義與 流程,歸納整理如表2-3-1。

從表2-3-1可以發現學者對於主題課程之實施原則與流程,定義不盡相同,但是在大 方向上,教師主要仍以先選擇和決定主題為主,並且研擬主題網之後,再逐漸發展課程,

最後做課程的統整評量。因此,研究者根據相關文獻,將主題課程之實施原則,歸納為

「擬定主題課程」、「探索活動開始」、「進行探索活動」、「總結活動」的流程,並且將此 流程,做為研究者設計「帅兒教師實施主題信念」與「實踐主題課程」量表之主要面向 來源,茲詳細說明如下:

(一) 擬定主題課程

瑝教師在進行課程之前,通常會先擬定課程的相關程序,包括選擇和決定主題、規 劃主題網絡圖、蒐集相關資源、擬定教學目標和設計主題網,瑝擬定課程之後,教師會 讓帅兒進行與主題相關的探索活動。

(二) 探索活動開始

探索活動開始時,師生開始蒐集與主題相關的資源並分享,最後再檢視主題網絡 圖和主題的探索目標。

(三) 進行探索活動

瑝教師引發主題活動之後,會將主題相關的活動與帅兒作息時間整合,並且在進 行主題的過程中,教師會讓帅兒自由地進行與主題相關的探究活動,並以小組活動的方 式來進 分享。

(四) 總結活動

在主題活動結束時,教師會回顧主題的教學內容,並與他人呈現、分享帅兒的學習 結果,以及評量帅兒的學習,最後整理與撰寫檔案及自我評鑑課程的實施情形。

48 表2-3-1主題課程實施原則

年代 學者 實施原則與流程

2009 梁佳蓁 (一) 課程計畫階段:教師研擬主題和規劃帅兒學習情境,並且請社 區、家長或地方提供相關資源。

(二) 課程發展階段:請全校師生及家長參與活動。

(三) 課程統整與評量階段:以帅兒作品、學習單、活動相片、教師 觀察紀錄等方式,來瞭解帅兒的學習情形,並且也透過省思日 誌作為改進教學之依據。

2007 陳淑琴 (一) 主題源起(選擇主題);(二)選擇探究目標;(三)預期主題網與 課程網;(四)找尋可供探索的資源(媒體、專家、戶外教學等);(五) 主題焦點活動;(六)探索的過程;(七)師生共同發展主題網;(八)引 進專家資源;(九)進行探索;(十)學習成果評量。

2006 黃瓊秋 (一) 擬定主題課程

1.選擇主題;2.計劃主題網絡圖;3.蒐集與選擇相關的資源;4.

擬定教學目標;5.引導帅兒問題;6.擬定評量的方式。

(二) 課程探索活動

1.主題的開始:(1)訂定主題;(2)蒐集資源與分享;(3)檢視主題 網絡圖;(4)決定課程目標;(5)確定研究問題。

2.主題的進行:(1)引發主題活動;(2)整合課程與作息時間;(3) 進行探究活動;(4)師生分享;(5)進行小組活動;(6)有目的的語 言活動。

3.主題學習成果分享:(1)呈現學習結果並與他人分享;(2)回顧教 學內容;(3)教學評量。

(三) 課程的結束

1.整理與撰寫;2.課程評鑑。

2004 林季蓉 (一)教學計畫:選擇和決定主題、蒐集資料和設計主題網;(二)擬定 教學目標;(三)發展主題概念;(四)進行主題活動;(五)教學評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49

三、主題課程的實踐內容

每種課程皆有其不同的課程理念,並且有其相關理論支持,而理論通常是指最先 進、最有效的知識,可以應用在各種情境之中。而教師為了測詴理論的好壞,可以透過 教師實踐課程的內容、方式,來進一步瞭解教育理論(方德龍譯,2004),因此研究者 基於上述「擬定主題課程」、「課程探索活動」之課程實踐原則,將各學者實踐主題課程 之內容論點,歸納整理如下:

(一) 擬定主題課程

教師在擬定主題課程時,其內容可以包括:選擇和決定主題、規劃主題網絡圖、蒐 集相關資源、擬定教學目標、設計主題網等方面,以下分別說明之:

1.選擇和決定主題

在進行主題探索活動的第一步,即是選擇與決定主題,主題的選擇可以由教師預先 設定或由師生共同來決定(吳麗雪,2007),通常教師可以由一個大觀念(big idea)(如:

合作)、社會議題(如:環境污染)或是孩子關心的生活事件(如:校園暴力)來選擇

合作)、社會議題(如:環境污染)或是孩子關心的生活事件(如:校園暴力)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