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蛻變的塞爾特之虎

第一節  二戰後愛爾蘭的國內情勢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0

第四章 蛻變的塞爾特之虎

1932-1959 年這 27 年中,有 21 年的時間是由 de Valera 擔任總理,主導著愛 爾蘭的經濟外交政策。其中未掌政的 6 年為 1948-1951,1954-1957,這 6 年由 John Aloysius Costello(1891-1976)主政162。本章將先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愛爾蘭 的國內情勢,其中以「1948 年的政黨輪替」以及「1949 年宣布獨立」最為關鍵。

至於經濟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愛爾蘭經濟發展持續不振,面對財政赤字,

政府主張縮減支出,造成通貨緊縮。到了 1950 代,愛爾蘭經濟雖小有起色,但 相較於歐洲其他國家的快速復興,愛爾蘭的經濟仍屬後段班。直到 1959 年 Lemass 接任愛爾蘭總理之後,愛爾蘭經濟才開始有真正的發展。「1965 年與英國簽訂 AIFTAA」、「1973 年加入歐洲共同體」,是愛爾蘭轉型的關鍵。

第一節 二戰後愛爾蘭的國內情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長期執政的 Fianna Fail Party 面對三方面的挑戰:

1、Labour Party、Clann na Talmhan 等左派政黨的復興,取代 Fianna Fail Party 在 民族主義議題上的主導地位。

2、戰爭期間的經濟不景氣與資源短缺到戰後仍延續,人口也持續外流。

3、民族主義者不滿 Fianna Fail Party 在愛爾蘭的獨立建國大業上沒有進展。

1948 年的國會大選,Costello 所率領的 Fine Gael Party 的表現雖不如 1944 年,

但 Fianna Fail Party 的表現更差。Fine Gael Party 在國會中的席次比例雖然從 21.7%跌至 21.1%,但 Costello 卻得到 Labour Party、Clann na Talmhan 與 Clann na Poblachta 三個小黨的支持,共同組成聯合政府,中斷了 Fianna Fail Party 連續 16

162 Costello 曾於 1948-1951 及 1954-1957 兩度獲得國會過半支持,組成執政聯盟擔任總理。

放置北愛爾蘭的圖像,激怒了 Costello。當下,Costello 立即向在場的記者表示,

愛爾蘭將脫離大英國協,建立共和國。Costello 返回都柏林後,立刻制定愛爾蘭 共和國法案(Republic of Ireland Act),宣佈愛爾蘭退出大英國協。就在國會通過 後,1948 年 12 月由愛爾蘭總統簽署公布。為紀念復活節起義,法案訂於 1949 年通過愛爾蘭法案(Ireland Act),法案中強調英國在北愛爾蘭具有合法的統治地 位,除非北愛爾蘭議會同意,否則在任何情況下,北愛爾蘭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 自英國分裂出去166。愛爾蘭法案通過後,對愛爾蘭共和國而言,雖然無法統一全 愛爾蘭島,但至少脫離了大英國協,完成長久以來的建國目標。

163 Sinnott, Richard, Irish Voters Decide: Voting Behavior in Elections and Referendums Since 1918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5), p.46.

164 愛爾蘭總統依據 de Valera1937 年所頒布的憲法而設置,用來取代愛爾蘭總督,僅具象徵性意

義不具實權。

165 Welsh, Frank, 前引書, 註 37, p. 324.

166 Roche, J. Patrick, and Barton, Brian, The Northern Ireland Question: Nationalism, Unionism and Partition (Hants: Ashgate Publishing Ltd, 1999), p. 8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2

總理 Costello 雖然建國有功,但他所領導的聯合政府僅僅維持三年就面臨倒 閣。1951 年 Costello 推動 Mother and Child Scheme,這是一個針對孕婦及 16 歲 以下兒童的免費照護計畫。此醫療保健政策雖然立意良善,但卻觸怒了愛爾蘭醫 師公會及公會背後的教會組織,認為這個醫療保健計畫不但削弱了家庭的功能,

更會讓個人逃避責任,進而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事實上,就連聯合政府中的其 他政黨都不願支持 Mother and Child Scheme。1951 年 Costello 的聯合政府垮台,

國會被迫重新改選167。de Valera 再度率領 Fianna Fail Party 取得執政權。

(表 5 約置於此)

167 Welsh, Frank, 前引書, 註 37, p. 3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3

表 5 愛爾蘭國會主要政黨席次分配及所佔比例

Fianna Fail Fine Gael Labor Clann na

Talmhan Other Total

1943 67(48.6%) 32(23.2%) 17(12.3%) 14(10.1%) 8(5.8%) 138(100%)

1944 76(55.1%) 30(21.7%) 8(5.8%) 11(8.0%) 13(9.4%) 138(100%)

1948 68(46.3%) 31(21.1%) 14(9.5%) 7(4.8%) 27(18.4%) 147(100%)

1951 69(46.9%) 40(27.2%) 16(10.9%) 6(4.1%) 16(10.9%) 147(100%)

1954 65(44.2%) 50(34.0%) 19(12.9%) 5(3.4%) 8(5.4%) 147(100%)

1957 78(53.1%) 40(27.2%) 12(8.2%) 3(2.0%) 14(9.5%) 147(100%)

資料來源:選舉結果來自 http://electionsireland.org/results/general/index.cfm 再由 作者自行重新編繪,網底為總理所屬政黨。

但是在 1954 年的選舉當中,Fianna Fail Party 的席次比例又掉到 44.2%,創下自 1927 年創黨以來的第三低點,執政權二度拱手讓給了 Fine Gael Party 與其他政黨 所組的聯合政府。然而,聯合政府同樣未能把握二度執政的機會,受限於左派的 意識形態讓愛爾蘭持續陷於戰後的不景氣之中。1957 年國會大選 Fine Gael Party 又輸給了 Fianna Fail Party,de Valera 再度獲得執政權。學者分析 1950 年代政權 更迭的原因,多半認為愛爾蘭在獨立建國後,民族主義的口號已不再吸引選民,

相較於歐洲各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快速復甦,愛爾蘭在經濟上的疲弱表現168, 引發民眾的不滿169,選民在意的是獨立建國後愛爾蘭的經濟能否步上正軌。1959 年,年邁的 de Valera 將總理的職位傳承給 Lemass,de Valera 轉任僅具象徵意義 的共和國總統,Lemass 執政後提拔的新生代政治人物,成為政府所倚賴的新官 僚。Lemass 所領導的 Fianna Fail Party 給愛爾蘭人民相當不同的印象,在經濟政 策上放棄了保護主義,堅持自由貿易,面對英國選擇以談判合作代替衝突。雖然 批評者認為,Lemass 政府過於崇尚物質主義,但 Fianna Fail Party 在 Lemass 的 領導下真的從左翼政黨轉型成為中道政黨,把愛爾蘭帶進一個新的時代。以下本 研究要討論 1950 年代愛爾蘭經濟情勢。

觀察 Fine Gael Party 的經濟政策,可以發現在聯合政府當中,Costello 的政策 處處受限於其他的政黨。內閣中的左派勢力龐大,讓總理 Costello 沒有太多發揮 的空間。雖然 Fine Gael Party 是由主張自由貿易的 Cumann na nGaedheal 改組而 成,但在執政的過程當中,Fine Gael Party 卻又被迫走上 Fianna Fail Party 在 1930 年代的老路,施行保護主義經貿政策。Costello 原想效法黨中前輩 Cosgrave 在

168 經濟問題在本章稍後會討論。

169 Sinnott, Richard, 前引書, 註 163, p.34.

1920 年代執政時推行的自由貿易,於是在 1949 年成立了產業發展部(Industrial Development Authority, IDA),負責招商吸引外資,但由於受到法律及其他左派閣 員的牽制,IDA 在初期並沒有實質上的權力。因為依照 1932 年的法令規定,對

經貿政策持續閉關自守,讓愛爾蘭在 1950 年代的經濟低度成長。1950-1960 年間,年均 GDP 成長率約 2%,同一時期西歐各國的年均成長率為 3.7%。愛爾 蘭人均 GDP 更是只有歐洲其他國家平均的 60-70%173。經濟的窘境造成政黨的更

170 此禁令一直要到 1964 年 Lemass 政府才撤除。

171 Redmond, Adrian, That was then, this is now-Change in Ireland 1949-1999 (Dublin: Central Statistics Office Ireland, 2000), p. 90.

172 O'Hagan, W. John, The economy of Ireland: policy and performance of a small European country, (Hampshire: Macmillan, 1995), p. 34.

173 前揭書, pp. 34~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6

迭,也造成移民潮。

(圖 12 約至於此)

Republic of Ireland, (New York: Rouledge,2005), p.464 再由作者編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8

由圖 12 可見,進入二十世紀後半葉愛爾蘭的移民潮仍居高不下,並未因糧 食問題的解決或自由邦政府的建立而趨緩。移民人口在 1946-1961 年又突然竄升,

此期間平均每年有超過三萬五千人的淨移出。在這波移民潮中,三十歲以下的青 年人約有百分之二十外移出走,大大折損了愛爾蘭的競爭力。和過去不同的是,

這波移民潮不再是因為英國的殖民政策,不是因為農災饑荒,也不是因為戰亂。

追根究底,是愛爾蘭本身疲弱不振經濟所造成。1959 年以前的愛爾蘭共和國的 領導人仍未走出保護主義的舊思維,也就無法振興經濟。

同一時間,歐洲正在法國與德國的帶領下,大張旗鼓進行區域整合。1951 年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 ECSC)、1958 年正式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及「歐洲原子 能共同體」(European Atomic Energy Community),其中以歐洲經濟共同體對愛爾 蘭的衝擊最大。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成立,代表區域市場的整合。經濟共同體成員 間降低關稅去除貿易的障礙,有利於區域內的經濟發展;相對的,被排除在外的 國家,要進入市場將遇到重重的阻礙。擔任副總理的 Lemass 深知,愛爾蘭要因 應歐洲市場的變化,就必須捨棄保護主義的經濟政策。1957 年 Fianna Fail Party 重新執政後,Lemass 體認到調整國家經濟政策方針與恢復對外貿易的必要性,

因此於 1958 年通過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uthority Act,賦予 IDA 制定產業政 策的權力。IDA 負責對外招商,吸引外資到愛爾蘭設廠,並且提供現成設備、教 育訓練等協助。IDA 同時有權力給予特定外資在營業稅及所得稅率上的優惠,目 的就是要吸引出口導向的外資企業到愛爾蘭投資。愛爾蘭在 1950 年代末期才開 始改變方針,錯失了戰後歐洲經濟發展的契機。

愛爾蘭的經濟在二次大戰之後一直沒有復甦的跡象,進入 1950 年代的愛爾 蘭,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且人口外移嚴重。面對經濟的不景氣,愛爾蘭民眾對 政府的不滿反應在選舉結果上。對比於 1932-1948 年 Fianna Fail Party 的長期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9

政,1948-1957 年的政權更迭,對愛爾蘭的政治人物是個警訊,顯示政治人物無 法再依靠操作民族議題來獲得選民的青睞。在下一節當中,本研究要探討的是 Lemass 執政後為愛爾蘭所帶來的變化。1965 年的 Anglo- Irish Free Trade Area Agreement(簡稱 AIFTAA)與 1973 年加入 European Community(簡稱 EC)是愛爾蘭 蛻變的關鍵。

Lemass (1899-1971)扮演其中最關鍵的角色。Lemass 於 1959 年起接替 de Valera 擔任總理。Lemass 擔任愛爾蘭總理的時間並不長,但由於他長期在 Fianna Fail Party 內擔任重要角色,因此對愛爾蘭的影響深遠。和 de Valera 不同,Lemass 對 復活節起義的貢獻不大,不算是「革命英雄」,直到愛爾蘭自由邦建立之初的內 戰期間,Lemass 選擇站在與 de Valera 同一陣線反對英愛條約,成為 de Valera 的 左右手,才開始嶄露頭角。在 Fianna Fail Party 內,Lemass 長期擔任經濟方針制 定者的角色,1932 年 Fianna Fail Party 贏得大選,de Valera 出任總理,任命 Lemass 擔任工業暨商業部長,使 Lemass 成為當時全歐洲最年輕的部長,又在 1945 年,

46 歲的 Lemass 被選為副總理。從 1949 年開始,de Valera 健康情形每況愈下,

Lemass 就時常代理 de Valera,逐漸在黨內掌握實權。1959 年 Fianna Fail Party 無 異議通過由 Lemass 接替 de Valera 擔任總理職務,此時他已在愛爾蘭政府內服務 政策白皮書:“Economic Development”以及“The First Program for Economic Expansion”。前者由 T. K. Whitaker (1916-)所起草,主張愛爾蘭保護主義的貿易 政策必須終止,但此計畫未受 de Valera 重視;後者則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之上,

175 Wilsford, David, Political leaders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Europe: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CT: Green Wood Press, 1995), p.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