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權力抗衡到政治均衡:以近代愛爾蘭經濟與外交策略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權力抗衡到政治均衡:以近代愛爾蘭經濟與外交策略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何思因博士. 治 政 :以近代愛爾蘭經濟與 權力抗衡到政治均衡 大 立 外交策略為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陳建豪撰. 中華民國一百年一月    .

(2) 謝辭 九十年蓋達組織衝撞世貿雙子星,納莉颱風重創台北城,而我進入了政大政 治,從此開啟了我與政治學系的不解之緣。少數人為了選校以政治系為跳板;而 我沉浸在本系學術氛圍內,轉眼就要十年。從學士到碩士我毫不後悔,因為當年 選我所愛,如今我愛我所選。今年是建國百年,而我也要告別政大求學生涯。 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何思因老師,大學跟著您研讀政治、經濟、外交、 文學。受您的影響,我在政治學本科之外,又備齊經濟、統計、微積分、會計等 諸多工具,讓學生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具競爭力。更感謝您在百忙的公務中,撥冗 悉心指導學生的論文,讓學生對為學有重新的體認。冷則剛老師,當我還是懵懂 無知的碩一新生時,擔任系主任的您對本班所付出的關心,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 您主動了解我們,協助我們,身為您的研究助理,所獲得的關心更是不在話下。 系辦公室銀珍、詠雯助教,教導我許多課堂上所學不到的職場課程,很榮幸在最 後這半年能夠從工讀生轉為你們的同事,時間雖短,但每日下午的咖啡時光令我 難忘。.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盛杏湲老師,您方法論課程是我為學基礎,若不是您的鼓勵與堅持,我不會 在碩二就有論文發表;黃紀老師您的授課,讓我愛上統計,而我更敬佩的是您對 學問的堅持;林繼文老師的賽局,架構了我對政治學的科學思考。寇健文老師的 中共政治改革,讓我對中國大陸有了新的認識。還要感謝您與信豪學長對我的賞. n. al. er. io. sit. y. Nat. 賜,雖然始終因資料原故而遺憾無法完成環渤海的文章。大學加上研究所郭承天 老師您是我四年的導師,感謝您和師母對學生們的關心與照料,是你們讓我堅信 政治系是個正確抉擇。郭立民老師您那縱貫古今橫越中西的思想十二學分,對我 人生的啟迪則更勝千百。六年前民生東路麥當勞那堂課,見識到您對教學的堅持 與熱誠,不能繼續在本校本系的課堂上繼續見到您的身影,絕對是政大最大的損 失。. Ch. engchi. i n U. v. 我還要感謝戰友們:阿派、二哥、生哥、郁明。研究所考試的讀書會,讓我 們輝煌的戰功榮耀了本系的榜單。沒有你們,別說榜首,可能連備取都沾不上邊。 高個、小牙、俞萱、青慈、維茵,碩一的比政讀書會有你們,我才可能每週安全 過關。當然還有六月、聯康,你們是咖啡及四川良伴,屢屢論文寫煩了想大吃大 喝你們總是義不容辭。還要祝福研究所本班所有同學,希冀我們來日前程似錦!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要感謝我的家人,媽媽、爸爸、姊姊。感謝你們讓我在 學生生涯能夠潛心向學,一路走來無後顧之憂。政治系雖非你們所愛,但你們依 然還是支持我走了下去,如今我若有任何一絲一毫的成就,都要歸功於你們。謹 以這本論文獻給你們,謝謝!我親愛的家人。今日正好是元宵節,桌上一根湯匙 配上兩顆湯圓,代表的就是一百,願將來日日都是百分百的圓滿、百分百的平安。 辛卯年正月十五日于台北.

(3) 權力抗衡到政治均衡:以近代愛爾蘭經濟與外交策略為例. 摘要 本文首先討論權力平衡與政治均衡的差異。以 Waltz 為代表的新 現實主義是力學式、演繹邏輯的國際觀;而 Schroeder 的政治均衡則 是生物學式、整體式、歸納的國際觀。權力平衡與政治均衡構成本文 的分析架構。本文採歷史研究法,以愛爾蘭為例,說明愛爾蘭在受到 「國家」 、 「人」 、「國際體系」的影響後,放棄抗衡的策略後,均衡的. 政 治 大. 國際觀才為愛爾蘭帶來和平與繁榮。. 立. ‧ 國. 學. 愛爾蘭自十二世紀起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累積八個世紀的恩怨情 仇在二十世紀初爆發。愛爾蘭政治家 de Valera 採用抗衡式的經濟外交. ‧. 策略,即使愛爾蘭成為歐洲的乞丐也在所不惜。1959 年接手主政的. sit. y. Nat. Lemass 對國家利益則有完全不同的見解。取消閉關自守的經貿政策、. n. 歐洲共同體,開啟了塞爾特之虎的序幕。 a. er. io. 大膽與英國簽訂英愛自由貿易協定,促使愛爾蘭在 1973 年順利加入. iv l C n hengchi U. 文末則是回到兩岸關係的探討。台灣與愛爾蘭相似點在於,同屬 小國且也同樣面對同文同種的強敵威脅。台灣或可以愛爾蘭為鏡,走 出成功的小國國際政治。. 關鍵字:英愛自由貿易協定(AIFTAA) 、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 經 濟 戰 爭 (Economic War) 、 愛 爾 蘭 ( Ireland )、 政 治 均 衡 ( Political Equilibrium).    .

(4)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3  第一節  前言................................................................................................ 3  第二節  抗衡觀與政治均衡觀.................................................................... 5  第三節  愛爾蘭研究相關文獻.................................................................. 12  第四節  研究架構及研究方法.................................................................. 15  第五節  章節安排...................................................................................... 24  第二章  愛爾蘭島與大英帝國的歷史情仇 ................................................. 25  第一節  1171-1800 愛爾蘭與英格蘭的衝突 .......................................... 25  第二節  併入英國後的經濟發展.............................................................. 32  第三節  19-20 世紀初的政治發展 .......................................................... 46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三章  愛爾蘭近代經濟與外交 ................................................................. 53  第一節  自由邦政府時期的經濟戰爭...................................................... 53  第二節  語言復興運動與二戰時的經濟外交.......................................... 69 . ‧. 第四章  蛻變的塞爾特之虎 ......................................................................... 80  第一節  二戰後愛爾蘭的國內情勢.......................................................... 80  第二節  AIFTAA 與 EC ........................................................................... 90 .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五章  結論................................................................................................ 103  參考書目 ……………………………………………………………………113. Ch. engchi. 1   . i n U. v.

(5) 圖表目錄. n. al. er. sit. y. 英愛經濟外交策略分析表.......................................................... 18  1922-1933 愛爾蘭主要政黨國會席次及百分比 ....................... 56  愛爾蘭經濟戰爭前後之進出口變動.......................................... 65  1926-1946 愛爾蘭農、公、服務業人口比例 ........................... 76  愛爾蘭國會主要政黨席次分配及所佔比例.............................. 83  兩岸經濟外交策略分析表........................................................ 107 . io. 1  2  3  4  5  6 . Nat.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立. 政 治 大. ‧ 國.  . 影響愛爾蘭經濟外交決策之模型.............................................. 16  近代愛爾蘭經濟外交策略圖...................................................... 21  愛爾蘭 1940 年代死亡率分區圖................................................ 34  1841-1890 愛爾蘭外移人口數 ................................................... 36  1841-1890 愛爾蘭平均外移人口占總人口比率 ....................... 36  1841-1861 馬鈴薯與燕麥價格變化 ........................................... 39  1842-1850 愛爾蘭穀物進出口量 ............................................... 41  19 世紀中愛爾蘭語人口分佈圖................................................. 71  1926-2002 愛爾蘭語人口總數 ................................................... 74  1926-2002 愛爾蘭語人口數占總人口數百分比 ....................... 74  1991-2002 平均每年淨外移人口 ............................................... 87  1950-2000 愛爾蘭經濟成長率變化 ........................................... 94  愛爾蘭對英國進出口比例.......................................................... 96  愛爾蘭與英國衝突合作分析圖................................................ 100  歷年台商赴大陸投資累積額度................................................ 109  歷年對中貿易佔我國總貿易百分比........................................ 109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學.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Ch. engchi. 2   . i n U. v.

(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普魯士名將克勞塞維茨 (Karl Von Clausewitz) 於《戰爭論》 (Vom Kriege) 中 認為: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在國際政治中,我們也經常發現到外交受到內政的影 響。觀察近代愛爾蘭與英國的經濟外交關係,本研究發現愛爾蘭國內的政治發展, 始終是牽動英愛關係的關鍵變數;愛爾蘭民族主義的政治口號,反映在實際的經. 治 政 大 不可分。自十二世紀英格蘭軍隊登陸開始,愛爾蘭長期受到英國的殖民,歷經數 立 貿政策上。無論從政治、文化還是地緣上來看,愛爾蘭自古以來就與英國關係密. 百年的衝突浴血抗爭後,愛爾蘭在 1921 年成立「愛爾蘭自由邦」,1949 年脫離. ‧ 國. 學. 大英國協建立「愛爾蘭共和國」。然而愛爾蘭在經濟上的表現,卻未因政治上的. ‧. 獨立而脫胎換骨。愛爾蘭近代的經濟外交政策可以 1959 年總理 Eamon de Valera. y. sit. io. n. al. er. 同的政策取向。. Nat. (1882-1975)交棒給 Sean Francis Lemass (1899-1971)作為分水嶺,前後呈現截然不. i n U. v. 從 1932 年 de Valera 重返執政舞台開始,愛爾蘭政府所採取的對英外交策略,. Ch. engchi. 符合新現實主義學者 Kenneth Waltz 的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觀點。 1932-1938 年不惜發動經濟戰爭與英國相抗衡,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拒絕與英 國站在同一陣線,以彰顯外交政策的自主性。除此之外,為了能在經濟上獨立自 主以達到提升國家能力的目標,愛爾蘭到了二十世紀中仍維持幾近「閉關自守」 的貿易政策。相較於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各國的復興蓬勃,民族主義主導的經濟 外交政策帶給愛爾蘭的卻是貧窮,不是發展。1959 年以後,愛爾蘭在新任總理 Lemass 的帶領下轉變對外的經貿策略。愛爾蘭依循國際建制,與包含英國在內 的世界各國,進行體制內的會談協議,積極尋求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Lemass 對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的定義與 de Valera 並不相同,至此愛爾蘭的新策略 3.

(7) 符合 Schroeder 所提出政治均衡(Political Equilibrium)的國際政治觀。鼓勵自由 貿易的新經濟外交政策也成功使得愛爾蘭的經濟起死回生。. 過去國內政治學者對愛爾蘭的研究,多著重於愛爾蘭獨立建國的過程。近年 來,一直到 2008-09 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愛爾蘭因為亮眼的經濟成長,成為 經濟發展學者的重要研究目標。但是很少有學者針對其經濟外交策略作分析研究。 本文希望能比較愛爾蘭在 1932-1959 年與 1959 年以後兩個時期的經濟與外交策 略,說明愛爾蘭這個與強權為鄰的小國,在放棄追求抗衡與經濟完全自主的策略 後,改而追求「政治均衡」,才為愛爾蘭帶來和平與繁榮。文末則嘗試從愛爾蘭. 政 治 大. 的經驗當中,找尋我國經濟外交政策的借鏡。. 立. ‧ 國. 學. 在下一節當中本研究所要討論的是新現實主義學者 Kenneth Waltz 所提出的 「權力平衡」以及歷史學者 Paul Schroeder 所提出的「政治均衡」分析架構。這. ‧. 兩個概念將構成本文的分析架構。.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4. i n U. v.

(8) 第二節 抗衡觀與政治均衡觀. 新現實主義中最具代表性的學者 Kenneth Waltz,於 1979 年在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一書中提出「權力平衡理論」 (Balance of Power Theory)。 「傳統現實主義」學者如 Hans Morgenthau 認為,個人會追求利益的極大化,權 力本身就是行為者最主要的目的所在。而國家乃是個人的擴大,同樣會以追求利 益極大化為目標,因此各國無不追求權力極大化。但若每個國家都毫無止境的追 求權力極大化,世界將爭戰不休永無寧日。因此基於理性思考的國家,均應自我. 治 政 大 作是各國刻意營造的結果 。相對的,以 Waltz 為代表的「新現實主義」不認為 立 約束對權力的追求,權力平衡才能實現。換句話說,Morgenthau 把權力平衡看 1. 權力為國家最終追求的目標,國家追求的是「生存」 ,權力只是生存必要的工具。. ‧ 國. 學. Waltz 對國際體系有一最基本的假定:國際間各國為己,沒有合法暴力的壟. ‧. 斷者。這種狀態可稱為無中央政府狀態 (anarchy)2。有別於同一國家內各個行為. y. Nat. sit. 者的整合,在國際體系中,國家與國家間有互賴關係 (interdependence),可是沒. n. al. er. io. 有一個中央政府可以保證國際社會的成員不起衝突或是防止戰爭的發生。一個國. i n U. v. 家如果過度依賴他國將提高其生存風險。處在無政府狀態下的國際體系中,各國 3. Ch. engchi. 都要設法自助(self-help) 。各國既以生存為目的,內則必須使自己富強,外則要 與他國結盟,對抗強權。就在「競爭」與「社會化」的雙重作用下,各國的行為 自動趨同,漸漸的將形成權力平衡 (Balance of Power),也就是弱國會結盟他國 對抗強國4。Waltz 對國際政治的分析架構可稱為結構理論。. (圖 1 約略至於此處) 1. 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Y: McGraw Hill, 1985) p. 187 2 Waltz, N. Kenneth,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1979), pp.102~128. 3 Waltz, N. Kenneth., “Force, Order and Justi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11, No. 3 (September, 1967), p. 279. 4 Waltz, N. Kenneth, 前引書, 註 2, pp. 102-128. 5.

(9) 圖 1. 結構理論研究架構. 國際結構(International Structure). 政 治 大. 立 互動的個體(Interacting Units) ‧. ‧ 國. 學. 資料來源:節錄自 Waltz, N. Kenneth,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 Nat. n. er. io. al. sit. York: McGraw-Hill, 1979), p.40.. Ch. engchi. 6. i n U. v.

(10) Waltz 主張國際體系有兩個層次,即國際結構 (International Structure)以及互 動的個體 (Interacting Units),前者框架了後者的活動,而後者互動的結果會影響 前者。Waltz 認為國際結構由國家的「能力(Capability)」 、「數目(Number)」、「國 家之間的權力關係(Ordering Principle)」決定5。在國際社會中,各國雖有大小及 能力之別,但在功能上,各國都要自助以圖生存,並無差異。在無政府狀態下的 國際體系中,國際結構限定了行為者的行為模式:各國為求生存必須制衡強權。 這是自然形成的趨勢並非政治人物刻意追求而來的。個體互動的結果自然形成權 力平衡的國際結構。. 政 治 大. 自助的國際體系中,各國都希望能夠自助以減少對他國的依賴,當國際體系. 立. 中的強權 (Great Powers)越少,越能夠使體系穩定。Waltz 認為權力不平等,但. ‧ 國. 學. 權力的不平等並不會阻礙權力平衡。在國際政治中,不平等乃是既存的事實,強 權可以從中獲得較大的利益。身為既得利益者,強權將有動機維持體系的穩定。. ‧ sit. y. Nat. 然而,若將 Waltz 的權力平衡理論運用在分析愛爾蘭近代經濟外交策略時,. al. er. io. 會遭遇到一個最直接的問題:為何愛爾蘭還要抗衡英國,而不抗衡美、蘇。英國. v. n. 進入 20 世紀以前的確是世界的霸權,愛爾蘭在過去也曾試圖聯合英國的敵人來. Ch. engchi. i n U. 對抗英國統治6。但是到了 20 世紀,經歷過兩次的世界大戰後,美國、蘇聯才是 新的強權,但愛爾蘭並未抗衡美、蘇。. 這個問題或許可以 Stephen Walt 所提出的 Balance of Threat 來解釋。Balance of Threat 是修正 Balance of Power 而成,他將主觀的意圖加入分析。Balance of Threat 認為「國際結構層次」並非決定國家行動策略的單一變數。Walt 以第二次 大戰後的國際結構為例,如果單看結構層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在各方面. 5 6. Waltz, N. Kenneth, 前引書, 註 2, pp.88~98. 曾經聯合詹姆士二世、西班牙等英王的對手來對抗英王。 7.

(11) 都比蘇聯強大,那麼許多美國的盟友都應該與蘇聯結盟來抗衡美國 7。因此除了 國際結構層次之外,「國力」、「地理位置」、「攻擊能力」、「攻擊意圖」也是分析 的關鍵8。依此四標準,當一個國家察覺到另一個國有改變現狀的意圖時,才會 構成威脅。當威脅程度越高,國家越會採用抗衡 (balancing)的策略,反之則會依 附 (bandwagoning)9。運用 Walt 的觀點,20 世紀的愛爾蘭之所以沒有抗衡美、蘇 強權,可以解釋成是因為美、蘇距愛爾蘭的地理位置不如英國那麼近,且美、蘇 也沒有攻擊愛爾蘭的意圖,所以愛爾蘭並不認為美、蘇會對其造成威脅。而 de Valera 會繼續抗衡英國自然是因為八個世紀以來的殖民仇恨,英國總是愛爾蘭最 大的假想敵,最大的威脅來源。. 立. 政 治 大. 但 Walt 的理論在運用上,卻又難以解釋為什麼愛爾蘭在 1959 年開始突然轉. ‧ 國. 學. 變策略,不但不再抗衡英國,甚至與英國簽訂 Anglo- Irish Free Trade Area (AIFTAA),英國的威脅不會在一夕之間突然消失。這個問題可嘗試用 Randall. ‧. Schweller 的觀點來解釋。. sit. y. Nat. al. er. io. Schweller 認為抗衡與依附並非總是相反的策略,而且國際政治現實中依附. v. n. 的例證往往多於抗衡。一小國可以藉由依附於另外一個強國,從中取得利益。在. Ch. engchi. i n U. 17 世紀 Dutch War (1672-1679)中的英國,就為了取得補償金與領土,選擇依附法 國共同對抗荷蘭10。依附他國可能是為了穩定,以依附來達到維持現狀的目的。 但依附他國也可能是因為對現狀不滿,想要藉由依附來增強實力,來突破現狀。 Schweller 依照對現狀的不滿的程度由強到弱,將國家分為四類:狼(Wolves)、豺 (Jackals)、羊(Lambs)、獅(Lions)。前兩者對現狀不滿,會依附他國以求改變現狀; 「羊」則是為了維持現狀而依附。只有對現狀最滿意的「獅」才會採取抗衡的策. 7. Walt, M. Stephen, The Origins of Allianc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p. 275. 前揭書, p. 59. 9 Walt, M. Stephen, 前引書, 註 7, pp. 17~23. 10 Schweller, L. Randall, “Bandwagoning for Profit: Bringing the Revisionist State Back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1 (Summer, 1994), p. 90. 8 8.

(12) 略11。因此,若依照 Schweller 的論點,1959 年愛爾蘭開始與英國在多項經濟議 題上合作,乃是為了壯大本身取得利益。易言之,愛爾蘭是要藉由依附英國改善 愛爾蘭經濟發展不佳的現狀。但如此一來,又回到原先最基本的問題:是什麼原 因造成 1959 年前與 1959 年後的愛爾蘭有不同的決策。因此,本文就希望能在新 現實主義之外,再找出更好的解釋途徑來說明此一轉變。. 學界對新現實主義的批評非常繁多,其中以 Vasquez 的批評最為深入。 Vasquez 就「什麼樣的理論才是典範」作為批評的基本點。Vasquez 採用 Imre Lakatos 的標準,從典範的意涵及理論的研究設計出發,對新現實主義理論進行. 政 治 大. 評價12。若新理論建構只是為了解釋舊理論無法解釋的異例,因而僅在舊有的理. 立. 論之下再去做出的語意修正,那麼這個理論就是退化中的理論13。依此標準他認. ‧ 國. 學. 為現實主義一直以來都在退化中,原因是諸多現實主義學者都是在 Waltz 權力平 衡的框架下,當發現事實與理論不符時,就對理論進行語意上的修正。如同前文. ‧. 所述,從 Waltz 到 Walt 又到 Schweller,新現實主義被修正地越來越多,卻沒有. y. Nat. al. er. io. sit. 新觀點。語意修正降低理論的「可否證性」 ,新現實主義就愈來愈走進死胡同14。. v. n. 儘管對新現實主義的批評很多,但是 Waltz 的理論卻十分精鍊,對國際政治. Ch. engchi. i n U. 的研究重點,如能力、數目、權力關係等,提出言簡意賅的觀察。因此新現實主 義仍是許多國際政治分析的起始點。. 和 Waltz 力學式的、演繹邏輯的國際觀點成為鮮明對比的是 Schroeder 的生 物學式的、整體式的、歸納式的國際政治觀點。Schroeder 著重歷史途徑,關注 每一個歷史事件的獨特性,歷史上有很多霸權都沒有被抗衡,被抵制的霸權乃因. 11. 前揭書, p. 100. Vasquez, John, The Power of Power Politics: A Critique (New Jersey: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1981). 13 Vasquez, John, “The Realist Paradigm and Degenerative Versus Progressive Programs,” in, Vasquez John and Elman, Colin eds., Realism and the Balancing of Power (Prentice Hall, 2003), pp. 26. 14 前揭書, pp.30~42. 9 12.

(13) 過度擴張帶給他國不安。例如拿破崙的霸權興起之時,周遭的小國不但沒有抗衡 他,反而選擇與之結盟來分享利益。拿破崙遭到討伐是因為過度擴張帶給他國不 安全感15。他認為人、國家、體系會互動而形成每個時代特殊的國際關係。他進 而提出政治均衡 (Political Equilibrium)的觀點16。他的均衡觀點和「生態均衡」 的觀點很接近。Schroeder 認為,國際政治中各個國家無論從軍事力量或是經濟 實力衡量,各國的權力(Power)不會均等,國際體系中的各個行為者該依照自己 的能力(Capability),在有限的選擇中作出最佳決策努力適應其所處的國際環境。 因為每個國家的天賦不同,因此即使面對相同的環境,每個國家都可能採取完全. 治 政 大 應方式。國家的存續並不一定會機械式地聯合其他國家相互制衡以求權力平衡, 立 不同的適應方式。也有可能天賦相同的國家面對不同的環境,採取完全不同的適. 而是要客觀評估自己的能力追求政治均衡。. ‧ 國. 學. 以十九世紀的歐洲國際政治為例,雖然新現實主義學者多認為此時期的國際. ‧. 體系是典型的權力平衡;但 Schroeder 看到的是權力均衡,不是機械式的權力平. y. Nat. sit. 衡17。Schroeder 認為十九世紀初期的歐洲,乃是經由各國代表在維也納會議上,. n. al. er. io. 透過協商機制所達成的政治均衡。各國所欲追求的並非武力上的平衡,也不是要. i n U. v. 制衡強權。相反的,各國肯定良善的強權有助於達成政治均衡。維也納會議之後. Ch. engchi. 的歐洲各國達成共識,接受英國和俄羅斯兩大強權的存在。1815-1848 年歐洲的 和平穩定乃是因為英國和俄羅斯兩大強權的自制而穩定18。. 綜合上述,政治均衡理論和權力平衡理論最大的差異點在於:政治均衡理論 認為國際政治並非僅僅只有「力」的存在,還包含了各國對於規範、條約以及道 德價值的尊重,各國家領導者之間可能依許多變數處理國際關係,並非只從權力 15. Schroeder, W. Paul, “Why Realism Does Not Work Well for International History,” in Vasquez, John, and Colin Elman, edt., Realism and the Balancing of Power (Prentice Hall, 2003), pp. 116~117. 16 Schroeder, W. Paul, Systems, Stability, and Statecraft: Essay on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Modern Europe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p.46 17 前揭書, pp. 232~236. 18 Schroeder, W. Paul, 2004, 前引書, 註 16, p.46. 10.

(14) 角度來處理國際關係。本文並非要評價新現實主義的適用性,而是要尋求 1959 年前後兩期差異性的最佳解釋途徑。因此本研究將採用 Waltz 的權力平衡理論分 析 1932-1959 的愛爾蘭經濟外交策略;對於 1959 年以後則採用 Schroeder 的政治 均衡理論。在下一節當中,本研究要回顧國內外政治學者對近代愛爾蘭的研究成 果。.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1. i n U. v.

(15) 第三節 愛爾蘭研究相關文獻. 國內學者過去對愛爾蘭的研究,多著重於愛爾蘭的文學成就、宗教問題及獨 立建國的過程,近年因愛爾蘭卓越的經濟表現,使得學者開始探討愛爾蘭的經濟 成長因素。學者們泰半認為,愛爾蘭的經濟發展深受英國殖民的影響。學者張勝 柏認為,愛爾蘭經濟在 19 世紀出現停滯,除了因 1840 年代的大饑荒造成人口外 移與生產力流失,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英國的殖民政策。長久以來英國在愛爾蘭的 土地掠奪,使絕大部分的土地掌握在極少數的英國人或愛爾蘭裔新教徒手中,占. 治 政 大 要作用是滿足殖民母國的需求,對產業並沒有整體性的規劃。甚至到了 20 世紀 立. 人口比例多數的愛爾蘭人天主教徒,反倒淪為佃農階級。殖民地的經濟型態,主. 初期,愛爾蘭仍無法擺脫此種殖民地經濟型態,多數的愛爾蘭人仍必須仰賴農業. ‧ 國. 學. 維生,農產品的出口也大多集中於英國市場19。. ‧. 學者甘逸驊指出,愛爾蘭在北愛爾蘭問題上與英國的齲齬,使得愛爾蘭島一. y. Nat. sit. 直給人動盪不安、貧窮飢饉、人口外移的負面印象。從 1970 年代開始,愛爾蘭. n. al. er. io. 與英國開始在北愛問題上尋求非暴力的管道來解決,經過 20 多年政府間與國際. i n U. v. 力量等多元面向的介入,北愛衝突逐漸獲得控制20。1973 年加入歐洲共同體,是. Ch. engchi. 愛爾蘭經濟蛻變的轉捩點。學者杜依庭分析,在歐洲經濟整合逐漸成型的初期, 愛爾蘭就得以加入,可謂佔得先機,搶占英國以外的歐洲市場。然而歐盟東擴後, 來自東歐國家更廉價的勞動力,對工資已經上揚的愛爾蘭而言將會是一大挑戰21。 儘管如此,由於長期受到英國殖民的緣故,英語雖然是愛爾蘭的「第二」官方語 言,卻是愛爾蘭人最為普遍使用的語言,此一殖民背景的遺緒對愛爾蘭進入國際. 19. 張勝柏, 「論十九世紀愛爾蘭經濟發展的困境」 ,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 10 期 (2006 年 12 月),頁 190~192。 20 甘逸驊, 「北愛爾蘭和平進程:政府間因素與國際勢力的介入」,問題與研究,第 43 卷,第 2 期(2004 年 3、4 月),頁 5~12。 21 杜依庭, 「全球化下愛爾蘭經濟發展過程之研究」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頁 99~102。 12.

(16) 市場反倒成為一股助力。學者張亞中認為,語言的優勢再加上高素質的勞動力, 使愛爾蘭成為美商跨國企業的最愛。就愛爾蘭而言,這是其他東歐國家無法相提 並論的優勢22。. 除卻歷史因素,近年來愛爾蘭政府本身所做的努力也不容抹煞。學者李秋錦 歸納愛爾蘭政府的成功要素: 1. 政府財政改革。政府運用歐盟的資金補助,不但償還了長久以來因為不 當的福利制度所造成的政府債務,更充實了愛爾蘭的基礎交通建設,有. 政 治 大 區域的安全和平。愛爾蘭與英國的關係從 1960 年代開始大幅改善,北愛 立 助於產業升級。. 2.. ‧ 國. 學. 爾蘭的緊張情勢也在兩國的合作下趨於緩和。. 3. 社會契約促成高效率的社會夥伴關係。1990 年代愛爾蘭產官學合作以及. ‧. 和諧的勞資關係,共同促成新一波的經濟高峰。. y. Nat. er. io. sit. 4. 優質的投資環境與人力資源。政府在賦稅政策上,刻意調降稅率吸引外 資;優良的科學技術教育,養成許多說英語的高科技人才,深受美商青. al. n. 23. 睞 。. Ch. engchi. i n U. v. 國外學者研究愛爾蘭發展最具代表性的學者為 Burnham、Barry 和 Walsh。 Burnham、Barry 都認為愛爾蘭近年來崛起, 「歐盟」的角色不可或缺。歐盟要求 會員國必須去除關稅障礙,初期對愛爾蘭部分傳統產業造成相當大的衝擊。因為 這些產業長期受到政府高度保護,市場過度集中於本國市場,頓失關稅的保護傘. 22. 張亞中,小國崛起: 轉捩點上的關鍵抉擇(台北:聯經出版社,1996 年),頁 195~226。 李秋錦, 「愛爾蘭經濟發展對我國的啟示」,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 42 卷第 1 期 (2006),頁 7~10。 林健次,「愛爾蘭成長模式」,施正鋒、謝若蘭主編,當代愛爾蘭民主政治(台北:台灣國 際研究學會,2009 年)頁 152。 13. 23.

(17) 後,難以面對外來同業的競爭24。但歐盟對愛爾蘭的巨額補助,卻讓愛爾蘭迅速 振作。愛爾蘭政府將部分的補助款投入改善基礎交通建設,特別是航空運輸;另 外還有相當高的比例,由愛爾蘭產業發展部(Industrial Development Authority, IDA) 負責規劃,致力於發展高等育,尤其在科學技術教育的投入著力甚深25。. IDA 是愛爾蘭政府在 1949 年所設立,主要負責制定愛爾蘭的產業發展政策。 Walsh 認為,一直到了 1950 年代晚期,愛爾蘭逐步放棄自給自足的經濟策略後, IDA 才有較大的揮灑空間。隨著對自由貿易的解禁,IDA 主張調降公司與個人所 得稅率,藉以吸引外商投資。起先針對資本密集的製造業,漸漸再擴展到服務業 26. 政 治 大. 。1980 年代 IDA 開始規劃培育愛爾蘭本土人才,造就了許多專業人士。又因. 立. 為與美國在語言文化上的相似,再加上地處美洲與歐洲大陸之間,比起歐洲大陸. ‧ 國. 學. 各國,愛爾蘭對於美商資本的吸引力更大27。學者 Barry 及 Burnham 更提到,1980 年代愛爾蘭解除與英國間的空中交通管制,非但使觀光旅客人數口呈倍數成長,. ‧. 更讓愛爾蘭扮演起歐美間轉運樞紐的角色28。. sit. y. Nat. al. er. io. 事實上任何單一因素,都不足以完全闡釋賽爾特之虎的崛起,更無法完整解. v. n. 釋 1959 年起愛爾蘭在政治、經濟各方面策略的轉變。本文研究目的希望在於「歐. Ch. engchi. i n U. 洲統合」和「內部政策」之外,提供「經濟外交」的解釋途徑。更具體而言,本 文是藉由比較 de Valera、Lemass 及其繼任者所採行經濟外交策略來看愛爾蘭的 崛起。. Barry, Frank, “Irish Economic Development over Three Decades of EU Membership,” Czech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 53, No. 9-10, (2003), pp. 408~409. 25 Burnham, James, “Why Ireland Boomed,” Independent Review, Vol. 7, No. 4, (2003), pp.545~547. 26 Walsh, Brendan, “The Role of Tax Policy in Ireland’s Economic Renaissance,” Canadian Tax Journal, Vol. 48, No. 3, (2000), pp. 666~667. 27 前揭書, pp. 671~672. 28 Barry, Frank, 前引書, 註 24, pp.537~538. 14 24.

(18) 第四節 研究架構及研究方法. 論及愛爾蘭與英國的經濟外交關係,不免會提及宗教衝突以及愛爾蘭的獨立 過程,但本文並非針對宗教及民族問題作探討,宗教與民族問題僅是英愛關係的 參考背景。然而,欲了解國家的決策,時空背景條件仍是不可忽略的關鍵因素, 因此本文在第二章仍會對愛爾蘭宗教與民族問題作一歷史回顧,在此基礎之上分 析經濟外交政策才不至於落入空中樓閣的泛談。. 文章採用歷史研究法,從愛爾蘭出發針對國家、政治領導者、國際體系三個. 政 治 大. 層面進行分析。在國際體系上,一次大戰結束後美國總統威爾遜倡議民族自決,. 立. 愛爾蘭利用這個機會於 1921 年成立自由邦。1932 年 de Valera 重新執政,國際上. ‧ 國. 學. 孤立主義瀰漫,在經濟上又遭逢經濟大蕭條,各國關稅壁壘分明。此時愛爾蘭主 動出擊,與英國展開為期六年的「經濟戰爭」,企圖改變現狀。利用第二次世界. ‧. 大戰的機會,愛爾蘭在 1949 年獨立成功。政治上雖獲得勝利,但經濟卻每況愈. y. Nat. sit. 下。同一時間的歐洲,適逢關鍵的重建時期,利用「戰後復興計畫」歐洲各國快. n. al. er. io. 速發展經濟。1959 年 Lemass 執政後,國際上進入歐洲統合的新階段,愛爾蘭改. i n U. v. 變經濟外交策略,終止閉關自守政策重新加入國際市場。國際體系的轉變對愛爾. Ch. engchi. 蘭的發展影響確實不小,但個體層次的國家、政治領導者的影響也是本文的討論 重點所在。. 欲探討 1959 年以前與 1959 年以後的愛爾蘭,會在經濟外交上有截然不同交 策略。首先,本研究要釐清本文的自變數與依變數。. (圖 2 約置於此). 15.

(19) 圖 2. 影響愛爾蘭經濟外交決策之模型. 依變數. 自變數. 策略選擇. • 總體經濟實力(國家) • 國內政治情勢(人) • 區域經濟整合度(國際體系). 立. • 1.雙方合作 2.雙方衝突 3.單方合作單方衝突. 政 治 大. ‧ 國. 學.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6. i n U. v.

(20) 在影響國家決策的自變數上,本文將從「總體經濟實力」 、 「國內政治情勢」、 「區域經濟整合度」三個面向來推估。這三個指標依序分別代表政治均衡理論「國 家」、「人」、「國際體系」。 總體經濟實力,意指國家是否有能力在經濟上與他國相抗衡。面對衝突時, 是要犧牲經濟利益,還是要在其他方面退讓以換取經濟成長。以愛爾蘭而言,他 的對手就是英國。從自由邦建立到愛爾蘭真正崛起以前,愛爾蘭的經濟實力毫無 疑問遠不如英國。 國內政治情勢則是指,當國家領導者面臨國內人民的壓力,領導者在做出決. 政 治 大. 策前,必先衡量本身是否有足夠的政治資本。究竟是要如 de Valera 依民族主義. 立. 的「民意」行事,抑或如 Lemass 站在領導人的高度發揮影響力,回過頭來說服. ‧ 國. 學. 群眾,而不是被民族情緒牽著走。. ‧. 區域經濟的整合度則是指國際市場的重要性。隨著國家在產業上從第一及傳. sit. y. Nat. 統產業轉換至二三級產業時,國際市場的重要性將與日俱增。愛爾蘭在自由邦時. al. er. io. 期,恰逢 1930 年代國際孤立主義興盛關稅壁壘分明,國際市場的整合度並不高。. v. n. 但是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歐洲的復興,國際貿易更勝以往,國家的決策. Ch. engchi. i n U. 過程不得不將區域經濟納入考量。因此我認為「總體經濟實力」 、 「國內政治情勢」 、 「區域經濟整合度」這三個指標對英愛經濟外交關係有決定性的影響。. 依照前述的分析模式,愛爾蘭和英國的互動可能有四種結果產出,下頁整理 出一個 2x2 的互動關係表。. (表 1 約置於此). 17.

(21) 表 1. 英愛經濟外交策略分析表 英. 愛. 爾. 合作. 國. 衝突. 蘭. 即使英國不合作,愛 合作. 共創雙贏。. 爾蘭仍可尋求其他國 家作為貿易夥伴。. 不顧經濟利益,造成 治 政 英國隨愛爾蘭調整政 大 貿易衝突。英國小有 立 策,愛爾蘭從中獲. 學. ‧ 國. 衝突. 損失,愛爾蘭陷入經 利。. ‧. 濟困境。. sit. y. Nat. io. n. al. er.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Ch. engchi. 18. i n U. v.

(22) 表 1 中行為者設定為愛爾蘭、英國,行動策略則可分為「合作」或「衝突」。 各階段的合作與抗衡意義不同,對愛爾蘭與英國的判準也不同。但大體而言,愛 爾蘭方面的「合作」是指不挑戰主權現狀、遵守條約、開放自由市場;而「抗衡」 則是指挑戰主權現狀、毀約、經濟閉關自守、去英國化。在英國方面,「合作」 是指簽訂協議、加強經貿往來、默許愛爾蘭主權變更;英國的「抗衡」策略,不 外乎經貿制裁、武力威嚇。至於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決定國家經濟外交政策的 產出。 表 1 中可見的四種結果是「雙方合作」 、 「雙方衝突」 、 「愛爾蘭合作但英國衝. 政 治 大 應都是依愛爾蘭的行動所做出的反應。當愛爾蘭採取衝突策略時,英國也同樣採 立. 突」、「愛爾蘭衝突但英國合作」。依據史實,從愛爾蘭自由邦成立後,英國的反. ‧ 國. 學. 用衝突回應;反之若愛爾蘭肯與英國合作,英國也會採行合作的策略。因此本文 是要探討前兩種情形,即為何「雙方合作」與「雙方衝突」。. ‧. 接下來要討論為什麼愛爾蘭會從 1959 年前的衝突策略,轉為 1959 以後的合. y. Nat. sit. 作策略,這正是我的研究目的所在。依據人性的最基本假定,所有的行為者都是. n. al. er. io. 趨利避害,選擇使己方利益極大化的行動選項。評估了「總體經濟實力」 、 「國內. i n U. v. 政治情勢」 、 「區域經濟整合度」 ,de Valera 在執政期間採取了衝突策略。de Valera. Ch. engchi. 一直以來就是依靠民族主義的訴求而發跡,1932 年的大選中也是以民族主義的 訴求來擊敗對手。對於國家利益,de Valera 和 Lemass 有著截然不同的定義。在 de Valera 的認知中,鞏固執政黨 Fianna Fail Party 的執政地位是當務之急。再加 上當時遭逢全球經濟大蕭條,各國間貿易關稅壁壘。若維持合作的成本遠大於衝 突的成本,即使總體經濟實力不如英國,de Valera 仍孤注一擲採行衝突的策略, 英國方面也是衝突以對。衝突的結果釀成 1932-1938 年的「經濟戰爭」,這場經 濟戰爭雖然英國方面也有損失,但是經濟實力遠不如英國的愛爾蘭,因為這場「經 濟戰爭」使得愛爾蘭落入民生凋蔽的窘境。. 19.

(23) 相對的,1959 年接任的 Lemass 則有完全不同的認知。在經歷經濟戰爭與第 二次世界大戰後,愛爾蘭的經濟狀況持續低迷,Fianna Fail Party 兩度輸掉選舉 失去政權29。雖然 Fianna Fail Party 在 1957 年重新執政,但 Lemass 認知到愛爾 蘭必須有一番不同的作為。在國際上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伴隨著戰後歐洲的 復興,國際貿易也日漸復甦。因此「區域經濟整合度」所扮演的權重越來越大。 此時在 Lemass 的認知中,合作策略所能獲得的利益遠大於衝突策略。Lemass 帶 領愛爾蘭改採合作的策略,英國方面也合作以對。因此產生 1965 年的 Anglo- Irish Free Trade Area (AIFTAA)與 1973 年兩國攜手加入歐洲共同體。. 政 治 大. 有了基本理論架構,本文再依此把愛爾蘭近代實際經濟外交的策略納入分析。. 立. 學. ‧ 國. 本文將愛爾蘭經濟外交策略分二時期探討。. (圖 3 約至於此). ‧. n. er. io. sit. y. Nat. al. 29. Ch. engchi. i n U. 1948-1951 及 1954-1957 Fianna Fail Party 兩度失去執政權。 20. v.

(24) 圖 3. 近代愛爾蘭經濟外交策略圖. 1932-1959 年代愛爾蘭對英國之經濟與外交政策. 抗衡. 力求全島 統一. 歐洲乞丐. 立. 驅逐英國 文化. 經濟戰爭.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n. al. er. io 賽爾特之 虎. y. Nat. 1959 年代後愛爾蘭對英國之經濟與外交政策. Ch. 均衡. engchi. 追求和平 紅利.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21. i n U. v. 全球化中 緊抓英語 優勢. 開放自由 貿易.

(25) 第一時期為愛爾蘭自由邦政府由 de Valera 重新執政,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 與獨立建國成功,到 de Valera1959 年最後一任總理下野為止。第二時期為 1959 年 Lemass 接任總理迄今。從 1932 年 de Valera 重新領導愛爾蘭自由邦開始,他 所採取的對英國策略符合抗衡的論點。雖然在「英愛條約」簽訂後愛爾蘭取得自 由邦地位,但愛爾蘭的政治菁英並不因此滿足,進一步思考的是如何完全脫離英 國掌控,因此「獨立自主」成為首要目標。此一時期的政治菁英習慣將所有愛爾 蘭的不幸都歸咎於英國,Fianna Fail Party 的 de Valera 總藉由悲情的訴求與統一 愛爾蘭等民族主義的口號來換取選民的支持。往往立場越是極端的政治人物,越. 治 政 大 的地位,然而這對愛爾蘭的經濟發展,並無正向的助益。民族主義的認知讓愛爾 立 是容易從中獲取政治利益。一場「經濟戰爭」與去英國化運動雖然鞏固了執政者. 蘭經濟在原地踏步,甚至被摒除在戰後復甦的列車之外。. ‧ 國. 學. 與 de Valera 對比鮮明的是 Lemass,雖然兩人同屬 Fianna Fail,但此二人對. ‧. 國家利益的定義並不相同,連帶使得他們對「總體經濟實力」 、 「國內政治情勢」、. y. Nat. sit. 「區域經濟整合度」的價值判斷大相逕庭,政治菁英的目標也從獨立自主轉為繁. n. al. er. io. 榮發展。從 1959 年上任的 Lemass 總理開始至今,歷任愛爾蘭領導人的對外政策,. i n U. v. 包含經貿政策與前一期時期相較,都有很大的轉變。1965 年 Lemass 不顧本身所. Ch. engchi. 要付出的政治成本,和英國簽訂 AIFTAA。繼任者 Jack Lynch 在 1973 年攜手與 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使愛爾蘭重新回到國際貿易的核心。第二時期的領導人們 認清愛爾蘭的優劣條件所在,不再堅持對立衝突。放棄閉關自守的保守政策,鼓 勵外國企業到愛爾蘭投資。更重要的是,透過國際建制,加入重要國際組織來提 升國家地位,符合政治均衡的國際觀。此時才真的讓愛爾蘭脫離悲情,真正為愛 爾蘭共和國帶來前所未有的實質經濟發展。. 本文就是藉由對比「de Valera 及其所引發的經濟戰爭」、「Lemass 繼任後與 英國的和平共榮」。領導者不同的認知配合不同的國際外在環境,面對相同的對 22.

(26) 手國做出完全不同的決策,造就迥異的愛爾蘭與英國關係,這印證「權力抗衡」 與「政治均衡」之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3. i n U. v.

(27) 第五節 章節安排 本文的章節安排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 第二章要敘述大英帝國在愛爾蘭的殖民歷史。 第一節是要回顧英格蘭自 12 世紀起的武力入侵,透過軍隊,達到傳教與經 濟掠奪的目的。雖然愛爾蘭人有不少的反抗運動,但都被英國的優勢軍力弭平。 第二節則是要敘述 1800 年英國將愛爾蘭併入英國後,新的殖民階段對愛爾蘭的 影響。. 政 治 大 第一節敘述 1932-1938 立年經濟戰爭的前因後果。第二節則是要討論愛爾蘭近 第三章則是要開始具體進入愛爾蘭近代的經濟外交政策。. ‧ 國. 學. 代的語言文化政策,究竟其成敗與意義何在。此外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愛爾 蘭的中立策略,以及 de Valera 所主導的閉關自守經貿政策。. ‧. 第四章則是要探討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愛爾蘭。. sit. y. Nat. 第一節先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愛爾蘭的政治經濟情勢。第二節則是講述. al. n. 第五章為結論。. er. io. 1959 年 Lemass 接手執政後,認知的改變使得愛爾蘭的策略從抗衡到均衡。. Ch. engchi. 24. i n U. v.

(28) 第二章 愛爾蘭島與大英帝國的歷史情仇. 自上古時期起,就有許多不同民族來到愛爾蘭島,但是從西元十二世紀英格 蘭登陸愛爾蘭島開始,英格蘭對愛爾蘭展開長達八個世紀的殖民統治,對愛爾蘭 的影響最為深遠。至今日,愛爾蘭島北部的北愛爾蘭仍屬於英國領土一部分,獨 立建國的愛爾蘭仍以英語人口為主。英格蘭對愛爾蘭的殖民除了有經濟上的掠奪, 更包含了對其宗教與文化的摧殘。原本篤信天主教的愛爾蘭人,在英國殖民時期 被迫改宗新教。在政治上,英國幾乎完全不賦予愛爾蘭人參政的權力,大批來自. 治 政 大 到 1800 年頒布 Act of Union,這段期間英國在政治與文化上對愛爾蘭的入侵。其 立. 英國本島的移民於愛爾蘭形成統治階級。本章首先討論 12 世紀英國登陸愛爾蘭. 次討論 1801 年 Act of Union 生效後,英國對愛爾蘭新一階段的殖民經濟型態,. ‧ 國. 學. 對愛爾蘭政治與經濟發展的影響。這一段歷史對愛爾蘭近代政治發展有極大的影. ‧. 響。. y. Nat. n. al. er. io. sit. 第一節 1171-1800 愛爾蘭與英格蘭的衝突. i n U. v. 大約在西元前四世紀時,來自中歐的塞爾特人 (Celts )飄洋過海來到愛爾蘭. Ch. engchi. 島,在此繁衍成為愛爾蘭人。其語言塞爾特語 (Celtic) 也就是後來的「愛爾蘭語」 。 文化上,自西元五世紀開始,天主教在愛爾蘭傳遞開來,相傳是由出生於不列顛 的羅馬後裔派翠克 (Patricius)將天主教傳入愛爾蘭,使得愛爾蘭人普遍信奉天主 教30。在政治上,當時愛爾蘭島北方由本是海盜的維京人 (Vikingo) 統治,南方 則由五個不同的王國組成一個聯盟,因此有學者主張,這時的愛爾蘭已有高度的 社會發展與行政體系31。西元十一世紀初期南方的國王 Brian Boru (941-1014)曾. 30. 每年的 3 月 17 日是愛爾蘭的聖派翠克節,各地舉行熱鬧的嘉年華會慶祝。 Henthorn, James, Cogadh Gaedhel re Gallaibh: The War of the Gaedhil with the Gaills (London: Longmans, 1867), pp.57~69. Coakley, John and Michael Gallaher, Politic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New York: Rouledge,2005), p.4. 25 31.

(29) 驅逐北歐統治者,短暫統一了愛爾蘭島32。但 Brian 於 1014 年去世後,愛爾蘭境 內又再度陷入各部族間互相攻伐的混亂33。1169 年在 Leinster 地區戰敗的 Dermot MacMurrough (1110-1171)跨海求助於英格蘭王亨利二世 (Henry II, 1133-1189 ), 希望能在英格蘭的協助下反敗為勝。亨利二世欣然同意,1170 年 8 月派遣 Richard de Clare (1130-1176)率軍協助 Dermot 復國,英格蘭的軍隊很快就擊潰傳統部族。 戰爭結束後 Clare 娶了 Dermot 的女兒,繼承 Dermot 的土地成為新的領主。亨利 二世擔心 Clare 在愛爾蘭坐大後,一旦聯合其他部族建立一個有系統的政權,將 不利於英格蘭。因此,1171 年亨利二世率兵進入愛爾蘭,以優勢的軍力強迫愛. 治 政 大 但事實上,英格蘭國王採用的是西歐的封建制度,僅以愛爾蘭領主 立. 爾蘭島上各部族領袖對他效忠,自此開啟了英格蘭對愛爾蘭長達八個世紀的殖民。 (Lord of. Ireland)自居,並未完全掌握整個愛爾蘭,英格蘭的勢力仍僅止於都柏林及其近. ‧ 國. 學. 郊,對愛爾蘭的控制並不是太積極34。. ‧. 此後的三個世紀,愛爾蘭湧入來自諾曼地、英格蘭、蘇格蘭等地的移民。這. y. Nat. sit. 些新移民與原本的愛爾蘭人通婚,英格蘭也將政治組織、法律制度與商業規範引. n. al. er. io. 進愛爾蘭各地,使新移民能與既有的社會融為一體,成為新的愛爾蘭人。相較於. i n U. v. 16 世紀以後參雜宗教因素的衝突,這段期間同樣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與英國沒. Ch. engchi. 有嚴重的衝突,但 15 世紀中葉的玫瑰戰爭(Wars of the Rose, 1455-1487),開啟愛 爾蘭與英國衝突的序幕。. 英王在愛爾蘭各地分封土地給來自英格蘭的新愛爾蘭人,這些小領主成為新 的貴族,負責管理原有的愛爾蘭部族。15 世紀中,英國爆發爭奪王位的玫瑰戰 爭,部分在愛爾蘭的貴族們選擇支持約客家族 (House of York) ,但 1458 年戰爭 32. Henthorn, James, 前引書, 註 31, p.137. 周惠民,愛爾蘭史:詩人與歌者的國度(台北:三民書局,2009 年),頁 42。 34 前揭書,頁 44~46。 范盛保, 「愛爾蘭的文化意象與主體意識-兼論愛爾蘭文化、產業」 ,施正鋒、謝若蘭主編,當 代愛爾蘭民主政治(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2009 年),頁 2。 33. 26.

(30) 的結果卻是由蘭開斯特家族 (House of Lancaster)勝出。新即位的亨利七世 (Henry VII, 1457-1509) 擔心政敵再與愛爾蘭貴族聯合,因此決定要加強對愛爾 蘭的控制,遂於 1494 年頒布 Poyning’s Law,條文規定:任何在英國通過的法律, 在愛爾蘭也自動生效,且愛爾蘭人必須恪遵英格蘭法律,象徵著英格蘭對愛爾蘭 的直接統治。Poyning’s Law 就此埋下日後愛爾蘭與英國政治與宗教衝突的種子 35. 。. 如前文所述,早期從英格蘭移民到愛爾蘭的新移民,和愛爾蘭人一樣在宗教 信仰上都信奉天主教,但自從英王亨利八世 (Henrry VIII, 1491-1547) 創立英國. 政 治 大. 國教步入政教合一後,情況有相當大的轉變。在亨利八世以前,英格蘭未能有效. 立. 統治全愛爾蘭,在英格蘭勢力範圍以外的地方,愛爾蘭仍有許多部落,由部落長. ‧ 國. 學. 主導著地方事務的發展,信奉自己的宗教,執行自己的法律。英格蘭於 1534 年 頒布至尊法案 (The Act of Supremacy) ,宣告英國國王乃是英國教會在世間的唯. ‧. 一最高權威。至尊法案形同否定了天主教教宗在英國的地位,這讓英國王室正式. y. Nat. sit. 與羅馬教廷決裂。而同年頒布的王位繼承法 (Treasons Act)更進一步規定:任何. n. al. er. io. 否定英王此一至高無上地位者,可以被處以死刑36。而至尊法案和王位繼承法因. i n U. v. 為 Poyning’s Law 的緣故,自然也被強制施加於普遍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島上。. Ch. engchi. 在愛爾蘭的天主教徒被迫改宗英國國教,拒不改信者則被標籤為「異教徒」 37。 因為宗教爭議讓原本的部落對英格蘭心生不滿,雙方偶爾發生零星的衝突。為了 加深對愛爾蘭的掌控,亨利八世於 1541 年率兵進入愛爾蘭,以優勢的軍力征服 愛爾蘭各部落。1542 年頒布愛爾蘭王權法案 (Crown of Ireland Act) 。此後,英 格蘭的國王在愛爾蘭的頭銜,從「愛爾蘭領主」變成「愛爾蘭國王」,愛爾蘭的 日常事務也交由愛爾蘭大臣 (Lord Deputy of Ireland)處理。 Curtis, E., and R. B. McDowell, Poynings’ Law: Ir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1172–1922, (London: Methuen & Company Limited, 1968), p. 83. 36 Heal Felicity, Reformation in Britain and Irel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117~127. 37 Welsh, Frank, The Four Nations: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Kingdom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p. 115~16. 27 35.

(31) 此時在愛爾蘭的政治發展上,已設有殖民地議會,但並不具有議會民主的形 式。所有議員都是英格蘭人,且只有愛爾蘭大臣要徵稅時才會召開議會38。為進 一步降服愛爾蘭,英格蘭逐步有計畫的將新教徒遷入愛爾蘭北部 Ulster 地區,使 新教徒與原有的天主教徒形成對立。就在天主教被禁止後,愛爾蘭原先的天主教 教堂被英國國教派接收,「異教徒」在政治、經濟、教育各方面的權力都備受打 壓遭受不平等的對待。就此開啟往後四個世紀,以天主教為中心的反抗運動。. 愛爾蘭人屢次想結合英王的敵人來挑戰英國的統治,但結局往往使自己落入 更艱難的處境。除了前文所述,在玫瑰戰爭中,愛爾蘭貴族選擇支持約客家族,. 政 治 大. 招致亨利七世以頒布 Poyning’s Law 作為報復。伊莉莎白一世 (Elizabeth I,. 立. 1533-1603) 在位期間,愛爾蘭的天主教徒又做了類似的抉擇。. ‧ 國. 學. 亨利八世雖然建立英國國教派,但基本上並不強迫「異教徒」改宗新教;伊. ‧. 莉莎白一世即位後,下令強迫天主教徒必須改宗英國國教。1592 年,Ulster 地區. sit. y. Nat. 信奉天主教的貴族 Tyrone 伯爵因不滿英格蘭歧視性的宗教政策而發動叛變。. al. er. io. Tyrone 家族本是英格蘭人,也屢次襄助英王平定愛爾蘭島上的衝突,直到伊莉莎. v. n. 白在愛爾蘭推動新教信仰後,打破了 Tyrone 家族與英王原本和諧的關係39。Tyrone. Ch. engchi. i n U. 聯絡同屬天主教陣營的西班牙,希望能聯西抗英,因為這時期剛好英國也與西班 牙處於長期的戰爭狀態40,西班牙於是答應出兵相助。1601 年西班牙無敵艦隊 (Spanish Armada)在愛爾蘭的 Kinsale 登陸,Tyrone 原本想借用西班牙艦隊來支援 自己的叛變計畫,但無敵艦隊遭遇英軍 George Carew 與 Arthur Chichester 兩名將 領擊潰。Tyrone 失去外援後不得不投降,最後還遭到流放。天主教徒也參與了這 次的起義,因此伊莉莎白一世開始對愛爾蘭實施高壓統治,大規模鎮壓愛爾蘭天. 38. 范盛保,前引書,註 34,頁 2~3。 周惠民,前引書,註 33,頁 88。 39 Connolly, J. Sean, Contested Island: Ireland 1460-163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p. 233. 40 1585-1604 年英西戰爭,始於 1585 英國出兵荷蘭,終於 1604 年英王詹姆斯一世和西班牙王腓 力三世雙方簽訂 Treaty of London。 28.

(32) 主教徒41。. 英國的宗教政策對愛爾蘭形同宗教迫害,這使得原本就備受壓迫的愛爾蘭人, 又因宗教問題加深了對英格蘭統治者的仇恨。斯圖亞特王朝 (The House of Stuart) 入主英國後,詹姆士一世(James I, 1566-1625)除了延續伊莉莎白一世的高壓統治, 更在殖民政策上大規模的鼓勵新教徒移入愛爾蘭 Ulster 地區,使 Ulster 逐漸成為 全愛爾蘭新教徒最多的地方42。經過了近十年的殖民,當地的新教徒數量漸超過 了天主教徒人口數,篤信天主教的愛爾蘭人因此形成以天主教會為中心的反抗團 體,這使得日後愛爾蘭對英國的政治反抗鬥爭,除了追求民族的獨立之外,還帶. 政 治 大. 有反抗宗教迫害的色彩43。. 立. ‧ 國. 學. 英國本土在 1642-1651 年間爆發國會派與保皇派的內戰,也就是清教徒革命 (Puritan Revolution)。愛爾蘭島上的天主教徒再度欲利用英國內戰的機會來對抗. ‧. 英國統治,主要的目標在於要求宗教自主權。1643 年愛爾蘭的天主教徒串聯塞. sit. y. Nat. 爾 特 人 以 及 早 已 融 入 愛 爾 蘭 生 活 的 老 英 格 蘭 人 , 組 成 天 主 教 聯 盟 (The. al. er. io. Confederate Catholics of Ireland),並宣布愛爾蘭獨立。天主教聯盟率領群眾襲擊. v. n. 英國派駐在 Ulster 的英國守軍和新教徒。但是,英國本土內戰的結果卻是由身兼. Ch. engchi. i n U. 清教徒與國會派領袖的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 1599-1658)擊敗保皇派勝出, 並於 1649 年建立共和政體。清教徒克倫威爾並未給予愛爾蘭天主教徒任何的寬 容,同年率兵親征愛爾蘭,不但取消了愛爾蘭的獨立,也以屠殺的方式報復愛爾 蘭人利用內戰期間偷襲 Ulster 地區守軍與新教徒的仇恨44。. 清教徒革命落幕後,皇室復僻,第二任國王詹姆士二世(James II, 1633-1701) 本身是天主教徒,因此對愛爾蘭天主教徒還算友善。但 1688 年發生「光榮革命」 41 42 43 44. Connolly, J. Sean, 前引書, 註 39, pp. 270~277. Connolly, Micheal, Politics and Policy-making in Northern Ireland (NY: Philip Allan, 1990), p.15. 張亞中,前引書,註 22,頁 198。 Welsh, Frank, 前引書, 註37, p. 165. 29.

(33) 時,愛爾蘭的天主教徒再度做了事後證明是錯誤的選擇。天主教徒選擇支持詹姆 士,因而得罪威廉三世(Willam III, 1650-1702)。光榮革命起因亦是宗教問題,英 王詹姆士二世不斷因為宗教議題和國會發生衝突,使得新教徒相當不滿。1688 年一群英國貴族「邀請」遠嫁荷蘭的瑪莉公主 (Mary Stuart) 及其夫婿奧倫支親 王 (Prince of Orange),也就是威廉三世入主英國,迫使詹姆士二世退位,信奉新 教的威廉國王繼續維持了新教在光榮革命後的優勢地位。遭到罷黜的詹姆士帶著 殘存的勢力逃往愛爾蘭,此時愛爾蘭人面臨天主教的詹姆士與新教威廉間的抉擇。 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人自然選擇同是天主教徒的詹姆士,只承認詹姆士為愛爾蘭. 治 政 大 召愛爾蘭的天主教徒準備對抗英王威廉。1690 年英王威廉統帥英國、荷蘭、丹 立. 國王45。詹姆士過去的大臣 Richard Talbot (1630-1691)為他在愛爾蘭籌組軍隊,號. 麥、瑞士、德國、法國和愛爾蘭新教徒組成聯軍,在愛爾蘭 River Boyne 與詹姆. ‧ 國. 學. 士的軍隊開戰。戰爭從 1690 年 6 月持續到 1691 年 9 月,在這場戰爭中,愛爾蘭. ‧. 的七千名天主教徒被殲滅。戰後簽訂 Treaty of Limerick,確保詹姆士無法再聯合. y. Nat. 愛爾蘭對抗英格蘭,也確立新教徒在愛爾蘭的優勢地位46。雖然威廉三世願意給. 棄既得利益,這使得愛爾蘭人的情況並未好轉。. n. al. Ch. engchi. er. io. sit. 天主教徒更多的寬容並歸還部分土地,但掌控殖民地議會的地主和新教徒不願放. i n U. v. 經過了這場戰役,愛爾蘭人已經沒有能力再對抗英國政府,但這並不減少英 國對愛爾蘭及天主教徒的壓迫。18 世紀開始,陸陸續續頒布的法令中,英國政 府剝奪了更多愛爾蘭人的財產權與參政權,這些法令統稱為 Penal Laws。Penal Laws 不是單一法律,而是一系列英國政府用來打壓愛爾蘭天主教徒的歧視性法 律47。內容包含教育、公職、婚姻、參政、土地等多面向。諸如:天主教徒不得 從事教育工作、天主教徒不得受雇於軍隊或公部門、天主教徒不得與新教徒通婚、. 45. Fry, Somerset, and Peter Plantagenet, A History of Ireland (Landon: Routledge, 1988), pp. 159~160. 46 Gilbert, T. John, The Treaty of Limerick, 1691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2005), pp.298~308 47 Moley, Raymond, Daniel O’Connell: Nationalism Without Violence (NY: Fordham University, 1975), pp.7~9. 30.

(34) 不宣誓效忠英王者不得擔任國會議員、天主教徒不得自由決定財產繼承人48。. 由這一系列的法律可知,英國對愛爾蘭的殖民和宗教脫離不了關係,宗教迫 害的目的在於徹底改變愛爾蘭人的精神信仰,經濟的掠奪則是為了得到實質的經 濟利益。宗教政策與經濟政策雙管齊下,凸顯英國的高壓統治。早從亨利二世開 始,英國就以征服者的心態面對愛爾蘭,掠奪土地、奪取生產原料,再將愛爾蘭 人趕到沼澤帶和森林。對於以農牧維生的愛爾蘭人來說,土地是最重要的資產, 但在英國的統治下,國王可以任意掠奪愛爾蘭人的土地以供其分封、獎賞。而從 新教在英國確立優勢地位後,在愛爾蘭的新教徒雖然在人數上是少數,但在政治. 政 治 大. 與經濟上卻享有絕對優勢。新教徒自原本的天主教地主手中取得土地,成為新的. 立. 統治階級。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天主教徒,卻只能被當成次等公民對待49。在 Penal. ‧ 國. 學. Laws 當中,有許多條文將宗教信仰連接到社會地位50,這一切又因 1800 年 Act of Union 通過後,英國對愛爾蘭直轄而進入另一階段。在第二節當中,本研究要討. ‧. 論 1801 年愛爾蘭正式併入英國後的產業發展。英國的統治惡化了 1845-1847 年. y. Nat. sit. 在愛爾蘭所發生的大饑荒 (Great Famine),大饑荒這個事件深深影響 20 世紀的. n. al. er. io. 愛爾蘭與英國關係。愛爾蘭的工業也因為受到英國的限制而無法發展。. 48 49 50. Ch. engchi. i n U. v. 一系列的 Penal Laws 可見於 http://library.law.umn.edu/irishlaw/subjectlist.html Moley, Raymond, 前引書, 註 47, p. 9. 舉凡參政權、就業權、財產繼承權、婚姻權,天主教徒處處受限,遠不如新教徒。 31.

(35) 第二節 併入英國後的經濟發展. 愛爾蘭大饑荒. 十九世紀初愛爾蘭人政治權力的爭取上略有斬獲51,但經濟方. 面仍深受英國殖民所苦。透過觀察 1840 年代的饑荒,可發現造成愛爾蘭 19 世紀 經濟發展不佳的成因,除了天災還有人禍。前者指的就是大饑荒本身此一天然災 變,後者則是英國的殖民政策。. 隨著商業貿易的興起,西歐一些較富裕的國家願意以高價向其他國家收購穀 類作物,為了將高價值的穀物銷往歐洲大城市,英國的殖民政策刻意將愛爾蘭塑. 政 治 大. 造成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型態,使大多數的愛爾蘭人都必須以農業維生。即使愛爾. 立. 蘭的農業還算發達,但除了少數的地主,絕大部分的愛爾蘭人都是經濟條件不佳. ‧ 國. 學. 的佃農。這些佃農吃不起也吃不到自己所種植的穀物,不得不改以較廉價的馬鈴 薯為主食。因此除了少數較肥沃的田地用來種植高價穀物之外,其餘大量的土地. ‧. 單一化種植馬鈴薯52。過度依賴馬鈴薯的後果是一旦馬鈴薯歉收,隨之而來的就. y. Nat. sit. 是大饑荒。而饑荒所造成的人口外移又更進一步侵蝕愛爾蘭的生產力,如此的惡. n. al. er. io. 性循環阻礙愛爾蘭的經濟發展。. Ch. engchi. i n U. v. 事實上馬鈴薯於 16 世紀從南美引進歐洲時,多被當作動物飼料,但愛爾蘭 的農民發現愛爾蘭的氣候條件適合馬鈴薯的栽種,因而擴大馬鈴薯的種植面積, 18 世紀中葉馬鈴薯反成為愛爾蘭平民的主食。歷史上愛爾蘭發生多次因馬鈴薯 歉收而造成的饑荒,最嚴重的一波出現在 1845-1847 年間,史稱「大饑荒」 (Great Famine)。1845 年愛爾蘭各地出現一種「晚疫病菌」危害了馬鈴薯的生長,造成 全愛爾蘭有三分之一的馬鈴薯無法收成。第二年農民為彌補前一年的產量不足, 種植更大面積的馬鈴薯,但災情不減反增,饑荒的災民於是大批湧現53。1847 年 51. 52 53. 在此所指的是天主教徒的參政權,在本章第三節當中會再介紹。 Gray, Peter, The Irish Famine (NY: Hary A. Abrams, 1995), pp.22~23. 范盛保,前引書,註 34,頁 137~139。 32.

(36) 災情達到高峰,在流行性疾病的助威之下,造成大量的人口因疾病和營養不良而 死亡。由於相關的政府統計數據並不完整,但依部分地方的統計數據顯示,死亡 的人口大約在二十九萬到一百五十萬之間。近年來學者估計大約是一百萬人左右, 相當於當時人口的 12%54。. 學者 Joel Mokyr 以統計分析方式發現,影響各地區死亡率高低最關鍵的自變 數是「人均收入」和「識字率」。人均收入越低的地區死亡率越高,而識字率越 高的地區死亡率就越低,反之亦然55。. 治 政 約置於此) 大. (圖 4.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54. Ch. engchi. i n U. v. Kennedy, Liam, Ell, Paul, Crawford, M. E, and Clarkson, A. L, editions, Mapping The Great Irish Famine (Dublin: Four Courts Press, 1999), pp.36~37. 55 Mokyr, Joel, Why Ireland Starved: A Quantitative and analytical history of the Irish economy, 1800-1850, (London: Routledge, 2006), pp. 261~276. 33.

(37) 圖 4. 愛爾蘭 1940 年代死亡率分區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資料來源:節錄自 Kennedy, Liam, Ell, Paul, Crawford, M. E, and Clarkson, A. L, editions, Mapping The Great Irish Famine (Dublin: Four Courts Press, 1999), p.26.. 34.

(38) 由圖 4 可知,1940 年代大饑荒受創最嚴重的地區多半集中在愛爾蘭島的西 部及南部,這正是人均收入最低且識字率也最低的農業區。除了人口的死亡,人 口的外移也是大饑荒的負面影響之一。. 立. (圖 5. 約置於此). (圖 6. 約置於此).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5. i n U. v.

(39) 圖 5. 1841-1890 愛爾蘭外移人口數. 1,200,000. 1,132,000. 1,000,000 791,648 800,000. 697,704 616,894. 600,000. 446,326. 400,000 200,000 0 1841-1851. 治 1871-1880 政 1861-1870 大. 1852-1860. 立. 1881-1890. 資料來源:節錄自 Coakley, John and Michael Gallaher, Politics in the. ‧ 國. 學. Republic of Ireland, (New York: Rouledge,2005), p.464 再由作者編繪。. 1841-1890 愛爾蘭平均外移人口占總人口比率. 1.40% 1.20%. sit. y. al. 1.65%. Ch. engchi. er. 1.85%. n. 1.60%. 1.86%. io. 1.80%. Nat. 2.00%. ‧. 圖 6. i n U. 1.68%. v. 1.13%. 1.00% 0.80% 0.60% 0.40% 0.20% 0.00% 1841-1851. 1852-1860. 1861-1870. 1871-1880. 資料來源:節錄自 Coakley, John and Michael Gallaher, Politic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New York: Rouledge,2005), p.464 再由作者編繪。. 36.

(40) 從圖 5、6 可見 1841 到 1851 十年間,有超過 113 萬人移往海外,外移人口 占總人口比例 1.86%。1861-1870 年這段期間移民態勢趨緩,但仍有接近 70 萬人 因無法維持生計而出走。總計從 1841 年開始到 1890 五十年間,大概有三百六十 八萬人自愛爾蘭出走,生產力大幅流失。在 1845-1855 年,大約有一百五十萬人 出海移往美國,另有 34 萬人移往現今的加拿大,其餘數千人則分散至澳洲等地56。 除了勞動力的損失,人口大量外移也關係到愛爾蘭語的沒落問題,影響日後愛爾 蘭政府的語言文化政策57。. 當愛爾蘭發生饑荒之時,來自愛爾蘭的議員在英國國會中大聲疾呼要求英國. 政 治 大. 政府要有更積極的作為,但因穀物法 (Corn Laws)的限制,英國政府在第一時間. 立. 並沒有積極的救災行動。穀物法的制定可追溯至 17 世紀,一系列的進口管制是. ‧ 國. 學. 為了保障英國本土的穀物價格,確保英國本地農民的利益,屬於重商主義的貿易 政策58。穀物法的條例規定,英國必須對進口的穀物抽取關稅,而且必須等到英. ‧. 國穀物上漲至規定價格後才能准許進口他國的穀物。除此之外,穀物進口的數量. y. Nat. sit. 設有上限,最大的受惠者是地主和穀物商。18 世紀末開始,新興的工業資本家. n. al. er. io. 崛起,逐漸成為可與舊地主相抗衡的中產階級。新的中產階級以工商人士為主,. i n U. v. 主張取消重商主義的政策,希望改行對自己有利的自由主義的貿易政策59。19 世. Ch. engchi. 紀初期英國本土興起了廢除穀物法運動,然而執政的保守黨主要支持群眾來自農 業地區,在選票的壓力下自然反對廢除穀物法。1845 年愛爾蘭發生馬鈴薯歉收 時,英國首相 Robert Peel 透過進口外國穀物來救災。國會同意緊急向印度及美 洲購買玉米運往愛爾蘭,但此種作法緩不濟急,愛爾蘭長久以來缺糧的情形無法 依靠偶一為之的緊急進口來解決。首相 Peel 雖然是保守黨籍,但他的態度卻傾. 56. Donnelly, S. James, “Excess mortality and Emigration,” in Vaughan E. W., eds., A New History of Ireland V: Ireland Under the Un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9), pp. 353. 57 愛爾蘭語問題於第三章會再討論。 58 朱雯琪, 「從重商主義到自由貿易-英國航海法與穀物法的政治經濟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 學系碩士論文(2005 年) ,頁 90~91。 59 前揭書,頁 94~95。 37.

(41) 向自由貿易。1845 年的飢荒雖然發生在愛爾蘭,但是難保英國本土不會發生相 同的糧荒。1845 年 10 月 31 日的內閣會議中,Peel 提議廢止穀物法,讓商人可 以直接進口東歐等地較為廉價的穀物進行救災。但是廢止穀物法計畫遭致保守黨 內部以及英國農民強烈的反對,反對廢除穀物法的國會議員甚至認為是 Peel 誇 大與捏造愛爾蘭的災情來遂行他廢除穀物法的意志。但在 Peel 堅持之下,串連 部分支持自由貿易的保守黨議員和反對黨議員,終於在 1846 年 5 月 26 日廢除穀 物法60,據統計 1847 年單一年度就進口了 75 萬公噸穀物。即使英國政府開放外 國進口糧食來救災,仍無法提供飢民充足的糧食61。最根本的原因是愛爾蘭所生. 治 政 大 加上馬鈴薯本來就已經是最廉價的食物,農民也沒有其他食物可以替代。昂貴的 立 產的高價穀物,在市場考量之下仍被大地主當作商品運送到英國市場上銷售。再. 糧食吃不起,原本廉價的食物又因歉收而漲價,加劇了大饑荒的災情。. ‧ 國. 學 (圖 7 約置於此). ‧. n. er. io. sit. y. Nat. al. 60 61. Ch. engchi. 朱雯琪,前引書,註 58,頁 112~124。 周惠民,前引書,註 33,頁 143。 38. i n U. v.

(42) 圖 7. 1841-1861 馬鈴薯與燕麥價格變化.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資料來源:節錄自 Kennedy, Liam, Ell, Paul, Crawford, M. E, and Clarkson, A.. n. al. er. io. sit. y. Nat. 1999), p.66.. ‧. L, editions, Mapping The Great Irish Famine (Dublin: Four Courts Press,. Ch. engchi. 39. i n U. v.

(43) 由圖 7 可見,在大饑荒發生以前,馬鈴薯的價格大約只有燕麥的三分之一, 屬於廉價作物。到了大饑荒期間,馬鈴薯因為細菌感染而歉收,供不應求的情況 下讓馬鈴薯的價格直追燕麥。直到穀物法廢除後,開放穀物進口使馬鈴薯價格回 穩,逐漸回到供需平衡的常態價格上,大饑荒的災情才得以舒緩。. (圖 8 約置於此).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40. i n U. v.

(44) 圖 8. 1842-1850 愛爾蘭穀物進出口量 單位:1000 夸脫 4,519. 5,000 4,000 3,000. 3,206 2,538. 3,252 2,816. 2,801. 987 1,000. 280. 74. 150. 147. 1843. 1844. 1845. 0 -1,000. 1842. 立. -2,000. 1,347. 1,329 出口 進口. 1847 1848 1849 政 治 大 1846. 出超 1850. ‧. ‧ 國. -4,000. 970. 學. -3,000. 2,357. 1,954. 1,826. 2,000. 2,908. 資料來源:節錄自 O’Grada, Cormac, Black ’47 and beyond: the great Irish. y. sit. n. al. er. io. 1999), p.123.. Nat. famine in history, economy, and memory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 engchi. 41. i n U. v.

(45) 由圖 8 可知,饑荒發生期間穀物進出口量的變化。饑荒發生之初,大地主仍 大量從愛爾蘭出口高價值穀物到英國市場62。1845 年,也就是大饑荒的第一年, 穀物出口量上升到此一時期的最高點 3,252,000 夸脫。愛爾蘭的穀物貿易在穀物 法廢除以前,長期維持大量的出超,直到 1846 年英國政府為了救災緊急進口穀 物來救災,進口數量才大幅提升。1846 年穀物法廢除後,逐年開始增加糧食進 口,調節供需早已失衡的愛爾蘭,1847 年開始愛爾蘭的穀物市場由出超轉為入 超。1849 年雖然馬鈴薯再度因為細菌感染而歉收,但有賴廉價穀物進口救濟災 民,沒有再傳出大規模的災情。. 政 治 大. 面對饑荒的威脅之時,恰逢英國方面因為自由主義的興起,讓廢除穀物法趕. 立. 上大饑荒的救災,但是政府未在饑荒發生的第一時間解決,傷害已然造成,愛爾. ‧ 國. 學. 蘭人被迫遠走他鄉移民海外。人口的死亡與外移除了歸因於天然災害,英國政府 的施政作為也是關鍵所在。從大饑荒本研究可以歸納三點英國殖民政策對愛爾蘭. sit. y. Nat. al. er. 因為一系列的 Penal Laws,愛爾蘭的土地集中在少數英國人及新教徒. io. 1.. ‧. 的影響:. v. n. 的手中,土地只為少數大地主服務,多數的天主教徒倫為佃農。. 2.. Ch. engchi. i n U. 愛爾蘭的農業政策缺乏規劃,作物的種植過於單一化,面對突如其來 的馬鈴薯病變卻因穀物法的限制而無法有立即的作為。. 3.. 因饑饉所造成的死亡與人口外移,損耗了愛爾蘭的生產力也改變了人 口結構63。. 重農輕工的產業政策 愛爾蘭的農業因為大饑荒而遭受重創,工業則是從來就不. 62. Kinealy, Christine, The great Irish famine: impact, ideology, and rebellion (NY: Palgrave, 2002), pp. 24~25. 63 最明顯之處在於天主教徒與愛爾蘭語人口的流失。 42.

數據

圖  6  1841-1890 愛爾蘭平均外移人口占總人口比率
圖  11  1926-2002 愛爾蘭語人口數占總人口數百分比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清入關之前,清朝統治者就採取「興黃教即所以安眾蒙古」的政策,入關後,他們更感

為加入歐盟,土國長期以來執行與歐盟經貿市場調和政 策,歐盟亦成為土國最大外資來源、最大外銷市場。土 歐於

Ambedkar and Untouchability: Fighting the Indian Caste Syste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 p.121.. Christopher Jaffrelot,

儘管外圍景氣信心好轉,但歐元區經濟仍被僵化的勞動市場、強勢的歐元、以及緊縮的

Ireland, Kenneth F./Rosen, Michael I.: A Classical Introduction to Modern Number Theory, Volume 84 of Graduate Texts in Mathematics,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Second Edition,

明天啟四年至永曆十五年之間(1624─1661)荷蘭以其政治及經濟力量 在臺灣南部先住民之間傳播基督教。4 西元 1636 年開始引進中國人到

思維策略簡報 教學系統 課文短片 快樂閱讀花園 閱讀策略短片 閱讀策略簡報 課文分析簡報

紐西蘭地處大洋,國土分為北島與南島,兩個島的輪廓均呈南北狹長形,北島緯度介於南 緯 34.5-41.5 度間;南島介於南緯 40.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