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的編擬,主要是因應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的開 展契機下,利用「問題導向學習輔以網路合作學習教學」來進行石門水庫泥沙淤積問 題導向教學,教師在教學前後分別檢測學生對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的情形,以瞭 解這樣一個教學方式對學生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是否有所改變。

環境議題教學是環境教育的一環,而環境教育的宗旨,主要在引導人們瞭解人在 自然與社會環境中的角色與互動關係,增進相關的環境知識、技能與倫理,以期有共 識地參與環境保育工作,並保護人類社會的生活環境,進而維護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 (汪靜明,2000)。

汪靜明(2000)亦指出環境教育的發展目標,在於人類面對與處理環境議題時,能 採取適當的環境決策與行動,以兼顧生態、經濟和社會的永續發展。故教師必須擁有 豐富的知識,在環境議題教學方面影響學生對環境議題的態度最重要的是教師的教學 策略,這些策略包括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從事實驗活動中讓學生能夠自由的詮釋、

創新科學活動,甚至給予他們自己探索、清楚明白他們的學習活動,這些都有助於學 生對環境議題學習態度的提升。

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其目的在於讓學生學習如何去進行探究集水區的環境議 題,藉著這些探究活動,使學生學習到如何去觀察手邊資料及網路資訊、詢問有經驗 的師長、規劃解決議題的方法,也培養出學生的批判、創造等各種能力,以相互合作 的方式去進行學習,使學生獲得處理事務、解決問題的技巧,並希望經過此探究活動 獲得科學知識,體會到環境保育與經濟發展的發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問題導向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有機會,在面對電視新聞、報章雜誌和廣告等訊息 時,去學習分辨這些資訊,故欲透過環境議題探討的教學,培養學生解決環境問題及 學習解決學習問題的能力,以期達到教育改革所強調「帶得走的基本能力」。因此,

此教學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提升學生對環境議題學習的興趣,並能夠具有自我 學習及探究環境議題的能力。

本研究所研擬的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主要參考的量表有三,第一篇為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張俊彥、王如玉(1998)所編製的「對地球科學的態度量

表」包括三個構面:「對地球科學的態度」、「對學習地球科學的態度」、「對參與地球 科學探討活動的態度」,採 Likert 五點式法編。第二篇為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 研究所劉惠元、黃志豪(2006)所編擬的「環境教育學習態度量表」包括四個構面:「對 環境教育的態度」、「對環境教育教師的態度」、「環境教育學習動機」、「環境教育學習 策略」。第三篇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楊文金、沈彥宏(2006)所編製的「科 學學習態度量表」其中包括四個構面:「我對上地球科學課的態度」、「我與同學之間 的關係」、「我對自己的要求」及「我對老師的感覺」,採 Likert 五點式法編。本研究 經與指導老師與問卷效度檢核老師討論後,初擬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由三個構面 所組成,分別為「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動機」、「集水區環境議題課程學習的態度」、

「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技能」。

本研究所探究的的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包含下列三個構面:

(一)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動機:指學生對於在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活動中,個人是 否能夠具有良好的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其中包含兩個項 目:對集水區環境議題的關切、對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

(二)集水區環境議題課程學習的態度:指學生在班級的學習活動中,對於所學集水區 環境議題課程的態度,其中包含兩個項目:對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的氣氛、對集水區 環境議題學習的方式。

(三)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技能:指學生對於在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活動中,是否 具有良好的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方法、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技能,其中包含四個項 目:集水區環境議題背景資料搜索、集水區環境議題不同意見討論、集水區環境議題 問題解決、集水區環境資料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