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互動式電子白板與教學之相關實證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互動式電子白板與教學之相關實證研究

綜合以上多位學者研究結果顯示,學童對於學習兩步驟文字題的難處多 半在於問題轉譯階段(陳明媚,2002),或者是使用了錯誤的解題策略,而 在數學教育方面,最困難的部分也就是文字題的解題(DeCorte & Verschaffel, 1991 ; Montague & Applegate, 2001)。另外,在McNeil and Alibali(2004)的研 究中也特別強調關於學生的解碼能力,主要是在於對問題的知覺性,而不是 對問題的概念結構。

然而文字題的解題也是一種複雜與高層次的心理活動,反映學習者在語 文閱讀理解、運算結構、思考整合等知識重組的過程(李虹韻,2010)。因 此,在學童學習兩步驟文字題時,如果教師能同時提供多面向、更具體的學 習資訊,可幫助他們在解題過程中做得更好、更完善。

第四節 互動式電子白板與教學之相關實證研究

壹、互動式電子白板介紹

教學 E 化顯然是一種國際的趨勢,要讓互動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上發揮最 大的功效,一般教師首先要做的是瞭解電子白板的原理及其在教學之應用與

色。

17

型的觸控螢幕,其與電腦螢幕間的操作反應可以互相同步顯示。

(二) 書寫:利用手寫筆或手指在電子白板上可隨意書寫或擦除,而且可以調 整筆的粗細和顏色。

(三) 可以累積素材庫,也提供了大量教學素材庫,如頁面樣板、背景圖、多 媒體素材等(Becta, 2004a),涵蓋的領域很廣泛、內容也很豐富,而且內 容可以自行新增或刪除。

(四) 照相機:捕捉全部或局部畫面,教師也可用錄製功能錄製數位教材。

(五) 匯出:能將書寫內容轉成PPT、PDF、圖片、HTML等檔案格式,上完課 就有現成的筆記。

(六) 特殊功能:具有放大與縮小、三指漫遊移動板面、自動辨識基本圖形等 功能,其他應用軟體亦可隨時擴充到電腦,發揮電子白板更大的效益。

互動式電子白板除了擁有強大的功能之外,還具備許多能應用在教學上 的特色與優點,提供教師在課堂上方便使用,其內容主要如下(興安資訊學 習網,2009):

(一) 電子白板讓數位化教材內容可以具體呈現(Levy, 2002),加上教師可以在 白板上執行各種軟體,轉換不同屬性的教學資源與資料庫(Glover &

Miller, 2001),所以能完美顯現軟體的重要性。

(二) 不同顏色和粗細的白板筆隨時可供使用者選取,而且比起用滑鼠操作,

電子白板對學生而言更為容易上手。

(三) 提供多元學習型態:觸覺型、聽覺型、視覺型的學習者皆可從中選擇適 合自己的方式來學習。鼓勵使用多樣化、富創造性的教材(Jones, 2004)。

(四) 發揮最大教學功效:透過單台電腦與單片電子白板就可以讓全班學生一 同學習,相對於全面性裝置個人電腦而言,成本比較低而且效益也更高。

(五) 建構式教學的最佳工具:電子白板具有容易使用的特性,讓教師和學生 能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18

(六) 健康、環保、乾淨、又具吸引力的數位教具,而且沒有粉筆灰滿天飛,

因此教室可隨時保持衛生、乾淨的狀態。

(七) 互動教學的最佳教具:互動的彈性大,教學者可在電腦端或白板端輸入 相關教學資訊,學習者則在另一端進行互動的教學活動。

(八) 可顯示照片或影片內容,也可點出重點、隨時標記、移動與焦點呈現、

翻頁與保存等(Bell, 2002),提供其他設備一個很好的使用介面。

二、互動式電子白板於教室中的教學應用層次

依據陳惠邦(2006)的研究,互動式電子白板原本是為辦公室簡報訓練 等用途所設計,將其引進教室中的教學應用層次如下:

(一) 代替傳統黑板教學呈現或展示的功能:將互動式電子白板當成螢幕,透 過電腦和投影機將教學素材投影於其上,或將互動式電子白板當成白板 使用,進行板書講解。

(二) 以教師為主導媒體操作平台:教師透過電子白板操控電腦,配合講解的 內容來開啟相關的學習材料或媒體。

(三) 教師為中心的展示平台:教師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軟體功能如動態化、

圖像化等,或引用其資料庫中的教材、遊戲等進行相關教學。

(四) 師生互動學習平台:教師可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相關軟體功能(超連 結、捷徑、拉幕、聚光燈、部件與方塊、書寫辨識或語音辨識)和資料 庫中的教學素材,經由網路擷取相關教學資源,設計符合的教學活動。

貳、互動式電子白板應用的探討

以下針對國外學者 Gary Beauchamp(2004) 與國內學者陳惠邦(2006)

的相關內容來進行描述。

一、Gary Beauchamp(2004)

國外學者Gary Beauchamp(2004) 發表的「Teacher Use of the Interactive

19

Whiteboard in Primary Schools: towards an effective transition framework.」有以 下幾點結論:

(一) 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使用初期,大量的培訓對教師而言也許是有用的,

但需要花時間吸收轉換已習得的課程,直到他們有信心應付這些技術與 方案。

(二) 每位教師的培訓需求與進步速度不同,因此要有一個彈性且能支援他們 的環境。

(三) 教師有了足夠的信心,他們就會讓更多孩子在課堂上使用電子白板,孩 子們自己也會在這項技術上變成有信心的使用者。

除此之外,Beauchamp 也依據教師和學生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教學時 的轉變過程歸納出五個階段:

(一)階段一:黑板/白板交替(Black/Whiteboard Substitute)

本階段的教師大部分仍在學習如何在互動式電子白板上寫字和畫圖,並 且都以使用其原有的軟體為主,加上都是由教師操作互動式電子白板,因此 課程的進度更加快速。

(二)階段二:初學使用者(Apprentice User)

教師開始使用自編教材,使用電腦上的圖庫,也能利用學校內的教學資 源或網際網路,此階段的互動式電子白板大多運用在數學、英語和科學等學 科。學生則是在教師的規畫下開始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學習如何在白板上 寫字或執行拖曳物件等操作。

(三)階段三:創始使用者(Initiate User)

教師開始有能力開啟或切換多個程式,除了原有的軟體之外,還能廣泛 的使用其他程式,在教材上所運用的資源也變得更加豐富,學科的使用更是 擴展到音樂、藝術、歷史與地理等領域。學生則是能選擇適當的工具,並且 把它們應用在互動式電子白板上。

20

(四) 階段四:進階使用者(Advanced User)

教師能對先前的課程內容、教科書內容、學生作業、學習單等進行掃描,

提供給全班使用,課程中也融入了影片與聲音檔等資源。學生逐漸熟悉互動 式電子白板的操作,甚至能示範並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

(五)階段五:協同使用者(Synergistic User)

在這個階段中的師生都已經具備有高層次的能力,教師對於能促進教學 上流暢的科技更是運用自如,豐富整個教學過程,而師生也都能在課堂互動 中建構出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二、陳惠邦(2006)

陳惠邦的研究主題為「互動白板導入教室教學的現況與思考」。其歸納 了與互動式電子白板有關的文獻內容,大致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進行探討:

(一)政策與推動策略

1.互動式電子白板在教室教學應用中是相當先進的科技產品,各國正大力推 動,目前國內也將其納入E化教學環境建置專案來推動,但應有中長期性 與系統性規劃,才不會因為失去新鮮感或前後支持不繼而造成閒置浪費。

2.雖然電子白板品牌眾多,但國內相關的使用資訊與經驗並不多,因此特別 是有關技術、安裝班級的挑選、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及分享機制建立等方面,

都宜有公正客觀的學術或研究機構來協助。

3.互動式電子白板並沒有辦法解決教學上遇到的所有問題,教師使用意願、

態度、準備度和教學方法才是重要關鍵。所以要將之引入教室不但要從課 程與教學的改變著手,更需要從教師與學生的立場思考。

4.互動式電子白板可運用的教學資源如果不足,將會造成教師在使用上的限 制。根據國外推動互動式電子白板的經驗指出,產、官、學與教師共同研 究開發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的數位內容,建立有效的分享系統,讓教師社 群可以相互支持與分享,此為推動時很重要的一件事。

21

(二)教學使用

1.不同品牌的互動式電子白板之間,其硬體設計和感應技術是有差異的,但 應用於教室教學所產生的積極功能大同小異。在目前教育市場上,不論是 大量採購或是部分學校試辦的地區,學校師生們都普遍抱持歡迎的態度。

2.由研究文獻中可知道,完整且持續的技術訓練與教師專業發展、充分的技 術與教學資源的支援等項目,是成功導入互動式電子白板於教室教學的關 鍵因素。

3.本文建議各學校應先有成功的團隊運作基礎,輔以「教育行動研究」或「反 省性教學」模式進行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試驗,且教育行政機關要 從輔導與管考立場,提供充分的協助與資源,這樣才能使互動式電子白板 導入教學成功運作。

(三)實驗與學術研究

1.由互動式電子白板相關研究趨勢發現,目前仍需深入探討的是如何將電子 白板導入教室教學,以及電子白板引進教室教學後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2.研究設計針對少數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師生來進行觀察與晤談,存在著 是否有「霍桑效應」的問題,因此,以師生短時間內的感受、反應作為研 究結論,可能於內外在效度都會讓人產生質疑。

3.根據相關文獻探討可以發現,大多數的研究觀察內容只有量的、表面的現 象,然而針對教學互動進行質的、深度的分析研究則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4.教學實驗通常為導入教學方法或課程的「先導性研究」設計(Pilot project),

因為背負著政策推動或教學資源分配的重大責任,所以跟一般的教育研究 不相同,對於內外在效度應力求嚴謹。

5.在教學實驗結果的觀察記錄中,需顧及質化與量化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解釋,

最後整理出有意義的訊息,提供給教育決策者、學校教師、硬體研發與製

最後整理出有意義的訊息,提供給教育決策者、學校教師、硬體研發與製